期刊文献+
共找到61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地方高水平大学学部制改革的理论逻辑、关键问题和实施策略
1
作者 江萍 周萍 黄晓赟 《江苏高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76-86,共11页
随着国家“双一流”建设战略深入推进,国内高校分层分类发展的差序格局基本形成,一批地方高水平大学积极推动学部制改革,核心诉求是促进学科交叉融合、激发基层学术活力,通过创新学科组织以集聚知识、科技、人才等的创新效应,冲击“一... 随着国家“双一流”建设战略深入推进,国内高校分层分类发展的差序格局基本形成,一批地方高水平大学积极推动学部制改革,核心诉求是促进学科交叉融合、激发基层学术活力,通过创新学科组织以集聚知识、科技、人才等的创新效应,冲击“一流学科”建设高校。传统上,学部制改革基于多元目标往往会导致定位模糊、重点不突出等问题,也容易陷入权利认知冲突和利益博弈的矛盾旋涡。据此,研究建议从学科发展的第一性原理对学部制进行科学定位,结合学科组织发展的规律与特性、学部运行中的权利矛盾冲突、组织变革伴随的“路径依赖”等问题进行反思,并从目标定位、内部治理、结果导向等若干维度构建学部制的运行架构,完成对地方高水平大学学部制改革价值论、本体论、实践论的整体性思考,完善改革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部制改革 学科组织模式 学科治理 跨学科 一流学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深化马克思主义研究的理论自觉
2
作者 程广丽 卢国琪 《理论探讨》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69-73,共5页
当前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在于马克思主义精神实质与研究方法的脱离。这种理论自觉的缺失主要是对马克思历史发生学逻辑的消解,表现为以抽象的激进话语来取代具体的科学理论。当我们将目光转向马克思本人,去追溯他当年的思想... 当前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在于马克思主义精神实质与研究方法的脱离。这种理论自觉的缺失主要是对马克思历史发生学逻辑的消解,表现为以抽象的激进话语来取代具体的科学理论。当我们将目光转向马克思本人,去追溯他当年的思想成长历程,并审视历史唯物主义诞生之后他对于自身理论的合理定位时,马克思主义的有效性与科学性就现实地凸显出来。这为探寻今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合理路径供给着不可替代的理论营养、话语支撑和思想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方马克思主义 历史唯物主义 科学抽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五四运动与马克思主义传播关系再认识——历史因果、思想逻辑及必然性问题 被引量:6
3
作者 李晔 《中共党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41-151,共11页
早在戊戌变法时期,西方各种社会主义理论及共产主义思想就传到中国,但在1915年前,这些思想在中国并没有太大的影响,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作为一种普遍思潮出现是在新文化运动后期。这就是为什么通常把五四运动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及中... 早在戊戌变法时期,西方各种社会主义理论及共产主义思想就传到中国,但在1915年前,这些思想在中国并没有太大的影响,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作为一种普遍思潮出现是在新文化运动后期。这就是为什么通常把五四运动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及中国共产党崛起联系起来,形成二者之间关系的各种意象的原因。实际上,马克思主义在1919年以后的中国迅速传播这一历史事实,既可以说是前期新文化运动及中国近代以来寻求现代化的延续和结果,又可以说是新文化运动的转向或转折点,因而与新文化运动之间具有历史和逻辑的因果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戊戌变法时期 因果关联 共产主义思想 马克思主义传播 思想逻辑 五四运动 新文化运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民主主义论》对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的贡献 被引量:6
4
作者 吴汉全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7,13,共8页
毛泽东的《新民主主义论》以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社会为研究对象,阐明了如何改变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形态、如何建设新民主主义社会的问题,构建了独具特色的"新民主主义社会学"体系,对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的社会结构论、社会... 毛泽东的《新民主主义论》以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社会为研究对象,阐明了如何改变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形态、如何建设新民主主义社会的问题,构建了独具特色的"新民主主义社会学"体系,对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的社会结构论、社会冲突论、社会发展论等方面的发展做出了重大的贡献。《新民主主义论》是马克思主义社会学思想与中国社会研究相结合的学术成果,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的代表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民主主义论》 马克思主义社会学 新民主主义社会学体系 中国化 抗战时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列宁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的重要贡献及其当代价值 被引量:4
5
作者 顾玉兰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61-69,共9页
批判性与建构性相统一是马克思意识形态理论的精神实质。列宁准确地把握了这一精神实质。他通过批判各种错误思潮捍卫了马克思意识形态理论建构的辩证唯物主义一元史观,并用这一科学历史观阐述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建设问题,进而彻底推... 批判性与建构性相统一是马克思意识形态理论的精神实质。列宁准确地把握了这一精神实质。他通过批判各种错误思潮捍卫了马克思意识形态理论建构的辩证唯物主义一元史观,并用这一科学历史观阐述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建设问题,进而彻底推翻了认为马克思只有批判性而没有建构性意识形态理论的错误认识。这是列宁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的重要贡献。在新时代条件下正确阐释和重申列宁这一重要贡献,对于我们全面认识马克思意识形态理论,更自觉地贯彻落实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占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推进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列宁 马克思意识形态理论 批判性 建构性 辩证唯物主义一元史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马克思主义对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的继承、发展及其局限 被引量:4
6
作者 邵光学 詹国彬 《中共福建省委党校(福建行政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53-162,共10页
生态马克思主义继承并发展了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在继承方面主要强调人与自然之间是辩证统一的关系、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是生态危机的根本原因、变革资本主义制度是解决生态危机的根本途径等方面;在发展方面则突出体现为对马克思物质变... 生态马克思主义继承并发展了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在继承方面主要强调人与自然之间是辩证统一的关系、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是生态危机的根本原因、变革资本主义制度是解决生态危机的根本途径等方面;在发展方面则突出体现为对马克思物质变换裂缝理论的挖掘和对生态帝国主义的批判,并试图对生态社会主义进行构建。其局限在于遮蔽了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主旨,偏离了历史唯物主义理论主题,所构建的生态社会主义具有空想色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恩格斯 生态思想 继承 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马克思主义生命力的新审视:解释力、规范力和文化适应力
7
作者 李晔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45-54,共10页
对马克思主义生命力的认识和论证,既要确定一般而言思想理论的生命力指称什么,又要立足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特质。作为科学理论又具有实践指向的马克思主义,其生命力的内涵应该包括解释力、规范力、文化适应力三个方面,解释力来自马克思... 对马克思主义生命力的认识和论证,既要确定一般而言思想理论的生命力指称什么,又要立足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特质。作为科学理论又具有实践指向的马克思主义,其生命力的内涵应该包括解释力、规范力、文化适应力三个方面,解释力来自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规范力是其实践性的要求,文化适应力表现为在具体社会历史文化语境中得到接受、认同。马克思主义生命力需要在科学维度、实践维度、社会历史文化语境三重视域中进行认识和展开论证。中国近现代语境中马克思主义传播的具体范例,对理解和说明马克思主义在当代和未来的生命力,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命力 解释力 规范力 适应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公正观:逻辑起点、理论实质与实践意义 被引量:2
8
作者 卢国琪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221-226,共6页
马克思公正观是在一定的历史语境中生成的,针对资本主义社会的不公正问题的思考是马克思公正观的逻辑起点。马克思公正观的理论实质是基于社会生产关系层面而不是别的层面来讨论公正问题,没有仅仅把资本主义社会的不公正问题局限在伦理... 马克思公正观是在一定的历史语境中生成的,针对资本主义社会的不公正问题的思考是马克思公正观的逻辑起点。马克思公正观的理论实质是基于社会生产关系层面而不是别的层面来讨论公正问题,没有仅仅把资本主义社会的不公正问题局限在伦理道德或者价值判断的层面来看待。从根本上看,它立足于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视角,指出资本主义社会的不公正所导致的严重后果不再仅仅是招致道德谴责,而是会致使危险行为的发生,因为它必然会导致经济危机的爆发。马克思公正观对于深刻认识和思考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公正问题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公正观 社会生产关系 历史唯物主义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的社会有机体理论及其当代价值 被引量:5
9
作者 张恒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57-62,共6页
马克思的社会有机体理论是从物质生产实践出发揭示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和发展规律的学说,也是历史唯物主义的重要内容。本文通过对这一理论形成过程的梳理,阐明其形成的内在逻辑和特征。认识和挖掘这一理论的价值,对于我们今天的中国特... 马克思的社会有机体理论是从物质生产实践出发揭示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和发展规律的学说,也是历史唯物主义的重要内容。本文通过对这一理论形成过程的梳理,阐明其形成的内在逻辑和特征。认识和挖掘这一理论的价值,对于我们今天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 社会有机体理论 当代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审计监督的四重逻辑 被引量:3
10
作者 顾梦佳 廖飞 童瑞连 《财会通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3期11-15,114,共6页
在中国式现代化的进程中,审计监督构成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一项基础性制度安排,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聚焦审计监督如何提升国家治理效能、服务于中国式现代化这一核心命题,结合对审计实践的长期观察,本文对审计发展历程及逻辑... 在中国式现代化的进程中,审计监督构成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一项基础性制度安排,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聚焦审计监督如何提升国家治理效能、服务于中国式现代化这一核心命题,结合对审计实践的长期观察,本文对审计发展历程及逻辑进行了梳理,从历史逻辑、政治逻辑、实践逻辑和技术逻辑四个维度来考察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审计监督。本文有助于深刻把握中国式现代化对审计监督工作的本质要求,对发展中国式审计监督研究做出了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审计监督 国家治理现代化 数字化转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屈从于分工,还是超越分工?——兼评望月清司对马克思分工逻辑的解读
11
作者 郑如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5-10,共6页
日本学者望月清司在《马克思历史理论的研究》中明确地提出,马克思的"分工展开史论"是其历史理论的核心内容。他以"分工"为切入点理解马克思的历史理论,从马克思思想理论形成史的角度而言是比较准确的,但是"分... 日本学者望月清司在《马克思历史理论的研究》中明确地提出,马克思的"分工展开史论"是其历史理论的核心内容。他以"分工"为切入点理解马克思的历史理论,从马克思思想理论形成史的角度而言是比较准确的,但是"分工"绝非马克思唯物史观理论的逻辑起点。他对马克思分工逻辑的误读最终使其曲解了马克思的唯物史观理论。时值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在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实践阶段,以望月对马克思的解读为鉴,重新审视马克思的分工逻辑,对于我们进一步深入把握唯物史观、真正走出资本的逻辑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望月清司 《马克思历史理论的研究》 《德意志意识形态》 分工 异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中国电动汽车加征关税的经济与环境影响 被引量:1
12
作者 向洪金 王伟 邝艳湘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13,共13页
中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电动汽车生产与出口国,为全球交通领域的绿色转型作出了巨大贡献。然而2024年欧盟、美国、加拿大等先后宣布对中国电动汽车采取加征关税等贸易制裁措施,其潜在的经济与环境影响亟待深入系统研究。该研究运用异质性... 中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电动汽车生产与出口国,为全球交通领域的绿色转型作出了巨大贡献。然而2024年欧盟、美国、加拿大等先后宣布对中国电动汽车采取加征关税等贸易制裁措施,其潜在的经济与环境影响亟待深入系统研究。该研究运用异质性企业贸易理论改进了Francois等构建的可计算局部均衡模型,揭示了加征关税在行业层面对经济与环境影响的内在机理,并基于2023年全球电动汽车生产、贸易与消费等相关数据,前瞻性地评估了美国、欧盟等经济体对中国电动汽车加征关税的经济与环境影响。实证结果表明:①欧盟、美国、加拿大的消费者将成为贸易保护政策的受害者。加征关税后,欧盟、美国、加拿大电动汽车消费者价格分别上涨2.3%、0.6%、5.4%,消费者福利损失每年高达38.1、4.7、8.7亿美元。②加征关税将破坏全球电动汽车正常的贸易秩序,但难以阻止中国电动汽车国际化的步伐。由于贸易破坏效应,中国电动汽车将被迫退出美国与加拿大市场,对欧盟的年出口量也将下降近60%;同时由于贸易偏转效应,中国电动汽车对英国等第三方市场年出口量均有所增加,有利于促进中国电动汽车出口市场的多元化。③加征关税将扰乱全球电动汽车产业的国际分工与产业链安全,但难以改变全球电动汽车生产的基本格局。加征关税后,欧盟、美国、加拿大电动汽车年产量分别仅增加1.1%、0.5%、3.0%,而中国电动汽车年产量仅下降大约1.7%。④加征关税不仅损人不利己,而且增加全球碳排放与环境污染。加征关税后,欧盟、美国、加拿大每年净福利损失分别高达21.1、3.8、8.1亿美元,均高于中国的年福利损失3.4亿美元;同时全球CO_(2)排放量每年增加近47.9万t,CO等有害气体与污染物的排放量也有所增加。据此,该研究提出,中国电动汽车企业应该通过提质增效、挖掘国内市场潜力、建设多元化国际市场与实施“走出去”战略等举措,降低欧盟、美国等经济体实施贸易保护政策带来的不利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动汽车 加征关税 GSIM模型 经济影响 环境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思政引领力的核心要素构成及其相互关系
13
作者 杨玲玲 杨飞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5期60-64,共5页
思政引领力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培养时代新人奠定思想根基,其中内含着政治方向导引力、价值观念培育力、理想信念塑造力与文化自信涵育力四个相互关联、相互作用的核心构成要素。政治方向导引力具有核心统领性,保障“核心领航”;... 思政引领力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培养时代新人奠定思想根基,其中内含着政治方向导引力、价值观念培育力、理想信念塑造力与文化自信涵育力四个相互关联、相互作用的核心构成要素。政治方向导引力具有核心统领性,保障“核心领航”;价值观念培育力具有基础支撑性,筑牢认知共识;理想信念塑造力具有升华强化性,提供精神动力;文化自信涵育力具有底蕴滋养性,夯实文化根基。四个要素具有动态协同性,共同铸就强大的思政引领力。由此,新时代提升思政引领力,要强化政治方向导引力,筑牢思想基点;提升价值观念培育力,夯实价值基底;增强理想信念塑造力,凝聚精神动力;深化文化自信涵育力,厚植文化根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政引领力 核心要素 相互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场域视阈下高校辅导员自我认同的反身性重构 被引量:1
14
作者 张媛 刘爱莲 《江苏高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7-64,共8页
辅导员群体自我认同度的高低关系高校学生教育管理工作质量的优劣。在场域视阈下,高校是学术场域与行政场域的结合体,兼具学术与行政的双重属性,辅导员在其中难以获取专家角色、享受权力话语和求得生存空间。为此,在对高校辅导员自我认... 辅导员群体自我认同度的高低关系高校学生教育管理工作质量的优劣。在场域视阈下,高校是学术场域与行政场域的结合体,兼具学术与行政的双重属性,辅导员在其中难以获取专家角色、享受权力话语和求得生存空间。为此,在对高校辅导员自我认同反身性概念剖析的基础上,结合现代性制度对自我认同的深刻影响,提出在场域交互实践中克服自我认同危机的三条路径,具体包括与环境互动获得本体性安全、与他者互动克服自我无意义感和与制度互动形成自我认同的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场域 辅导员 自我认同 反身性重构 现代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村振兴战略下畜牧业绿色发展的现实困境与应对策略 被引量:1
15
作者 邵光学 《家畜生态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4,75,共5页
畜牧业作为农业农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绿色发展对于实现乡村振兴具有重要作用。文章总结了乡村振兴战略下畜牧业绿色发展的主要进展,分析了现有畜牧业绿色发展面临的现实困境,并据此提出了几条应对策略,以期为进一步推进畜牧业绿色... 畜牧业作为农业农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绿色发展对于实现乡村振兴具有重要作用。文章总结了乡村振兴战略下畜牧业绿色发展的主要进展,分析了现有畜牧业绿色发展面临的现实困境,并据此提出了几条应对策略,以期为进一步推进畜牧业绿色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战略 畜牧业 绿色发展 现实困境 应对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球视角下中国保障粮食安全政策的经济与福利效应——以大豆产能提升工程为例
16
作者 邝艳湘 向洪金 《审计与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16-127,共12页
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实施大豆产能提升工程是保障我国粮食安全的重大举措。在此背景下,首先构建开放经济下的可计算局部均衡模型,从行业层面深入揭示补贴政策经济与福利影响的内在机理;然后利用2021年全球大豆生产、贸易与消费等数... 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实施大豆产能提升工程是保障我国粮食安全的重大举措。在此背景下,首先构建开放经济下的可计算局部均衡模型,从行业层面深入揭示补贴政策经济与福利影响的内在机理;然后利用2021年全球大豆生产、贸易与消费等数据,从短期与长期两种场景模拟分析中国大豆生产者补贴政策对相关经济体大豆产量、价格、贸易、生产者与消费者剩余以及社会净福利的影响大小。模拟结果表明,生产者补贴政策对我国大豆具有进口替代效应与产能提升效应,而且长期效应要大于短期效应,将有效降低我国大豆的对外依赖度,提高大豆的自给率与供给安全性,但不会改变全球大豆生产与贸易的基本格局;补贴政策不仅可以增加我国大豆生产者与消费者福利,而且可以增加我国以及全球社会净福利。研究为我国粮食供给安全政策的制定与实施提供可能的决策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粮食安全 大豆产能提升工程 可计算局部均衡模型 经济与福利效应 农业补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坚持党的网络文化领导权:本质特征、风险挑战与提升策略 被引量:1
17
作者 付政 吴爱军 《江淮论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3-21,共9页
数媒时代,牢牢掌握网络文化领导权是党的重要工作之一,关乎党的事业、国家前途、人民命运。坚持党的网络文化领导权彰显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意识形态性、实践性和人民性等本质特征。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 数媒时代,牢牢掌握网络文化领导权是党的重要工作之一,关乎党的事业、国家前途、人民命运。坚持党的网络文化领导权彰显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意识形态性、实践性和人民性等本质特征。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加速演进的关键期,网络空间不可避免地面临着网络意识形态渗透、官媒的“塔西佗陷阱”风险、网络享乐主义腐蚀以及网络标签加重群体割裂等网络文化治理方面的风险挑战。坚持党的网络文化领导权是文化建设的实践主轴,需要增进共识、强化共振、推进共建、完善共治以推动网络文化的系统治理,为持续提升党的网络文化领导权注入强劲动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网络文化领导权 习近平文化思想 网络意识形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过程人民民主:党领导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历史必然 被引量:31
18
作者 吴玲娜 赵欢春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7-25,共9页
"全过程人民民主"是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国式民主实践最新的理论概括,同时也是对建党百年以来中国人民和中国共产党探索中国式民主模式的继承与创新。同以往中国的民主实践一样,强调民主程序过程性、民主领域全面性和民主环节直... "全过程人民民主"是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国式民主实践最新的理论概括,同时也是对建党百年以来中国人民和中国共产党探索中国式民主模式的继承与创新。同以往中国的民主实践一样,强调民主程序过程性、民主领域全面性和民主环节直接性的全过程人民民主必须处理好与党的领导的关系,党领导全过程人民民主不仅是历史之必然,也是现实之所需求。新时代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需要从体制、制度、组织、民意四位一体的层面协调推进,实现政党统合、法治保障、党建引领、舆论引导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发展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过程人民民主 党的领导 中国式民主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即时通讯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机遇挑战及对策 被引量:9
19
作者 顾亚男 王祥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32-137,共6页
即时通讯技术渗入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各个方面,对传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产生冲击,其平等性、真实性、实时性、快捷性、共享性、灵活性、整合性、新颖性的特点和优势赋予了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新契机,与此同时即时通讯背景下... 即时通讯技术渗入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各个方面,对传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产生冲击,其平等性、真实性、实时性、快捷性、共享性、灵活性、整合性、新颖性的特点和优势赋予了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新契机,与此同时即时通讯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也面临着各种风险挑战。我们要自觉利用即时通讯平台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牢牢掌握新时代大学生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不断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运用即时通讯平台进行教育的能力;树立虚实互补、平等交互、复合主体的新理念,推动即时通讯平台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深度融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即时通讯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机遇挑战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追寻失落的“一环”——库诺夫对历史唯物主义的贡献和发展
20
作者 郑如 孟飞 《湖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20-28,57,共10页
亨利希·库诺夫是第二国际时期重要的思想理论家,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中颇具争议性。独特的人生经历造就了他对历史唯物主义的独特贡献与发展。他以现代社会学为独特理论视角,对唯物史观进行专门的阐释与传播;他从社会学和人类学等... 亨利希·库诺夫是第二国际时期重要的思想理论家,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中颇具争议性。独特的人生经历造就了他对历史唯物主义的独特贡献与发展。他以现代社会学为独特理论视角,对唯物史观进行专门的阐释与传播;他从社会学和人类学等方面拓展了唯物史观的应用领域,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解和运用打开了一个独特的窗口。立足当代中国,在第二国际理论视域中重新审视库诺夫的思想,对当下进一步深入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的研究不无启示和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亨利希·库诺夫 历史唯物主义 《马克思的历史、社会和国家学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