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7篇文章
< 1 2 2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政府审计、绿色金融发展与地区环境治理
1
作者 刘骅 王浚丞 刘梦娜 《工业技术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97-107,共11页
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建立健全环境治理体系是实现“双碳”目标的必经之路。而政府审计与绿色金融发展对地区环境治理具有重要的作用。基于此,本文通过2010~2022年省级面板数据考察政府审计与绿色金融发展对地区环境治理的影响。研究发现... 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建立健全环境治理体系是实现“双碳”目标的必经之路。而政府审计与绿色金融发展对地区环境治理具有重要的作用。基于此,本文通过2010~2022年省级面板数据考察政府审计与绿色金融发展对地区环境治理的影响。研究发现,政府审计功能发挥与绿色金融的发展均可以促进地方环境有效治理,同时,绿色金融的发展在政府审计对地方环境治理的积极影响中起到了正向调节作用,且该调节作用在经济发达地区更为明显。进一步研究发现,当政府审计力度过低时,不仅无法有效促进地方环境治理水平提升,甚至可能造成地方环境治理水平的恶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府审计 绿色金融 地区环境治理 PSR模型 高质量发展 调节效应模型 数字化赋能 熵权-TOPSIS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校政企研联合培养金融硕士模式创新与策略研究——以南京审计学院为例 被引量:16
2
作者 王家华 王瑞 《研究生教育研究》 CSSCI 2016年第1期80-85,共6页
我国现代金融业发展起步晚,层次低,为了适应社会对金融高端人才的需求,必须转变传统的金融硕士人才培养模式。本文以南京审计学院为例,提出以高校、政府、企业以及科研院所联合培养金融硕士的人才培养模式,包括校政企研合作开发建设校... 我国现代金融业发展起步晚,层次低,为了适应社会对金融高端人才的需求,必须转变传统的金融硕士人才培养模式。本文以南京审计学院为例,提出以高校、政府、企业以及科研院所联合培养金融硕士的人才培养模式,包括校政企研合作开发建设校内仿真实验教学平台、合作建立金融研究中心、合作建立金融研究生实习实践基地、采用"两阶段"及"双导师"制联合培养金融研究生等。最后针对校政企研在合作培养金融硕士的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提出了对策和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校政企研 金融专业硕士 培养模式 策略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金融审计大项目助推金融系统健康发展 被引量:2
3
作者 张杰 张梦婷 叶扬 《财会月刊》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90-95,共6页
金融审计是金融监管最直接有效的举措之一,在维护国家金融稳定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以实现审计大项目高质量实施为目标,按照做实研究型审计的思路,坚持金融系统问题导向,沿着金融政策研究、金融风险研究、金融创新研究、金融监管研... 金融审计是金融监管最直接有效的举措之一,在维护国家金融稳定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以实现审计大项目高质量实施为目标,按照做实研究型审计的思路,坚持金融系统问题导向,沿着金融政策研究、金融风险研究、金融创新研究、金融监管研究、金融服务研究“五位一体”的路径论述金融审计大项目对金融系统问题的改善作用,压实各方审计主体责任、贯彻全链条穿透式审计理念,从而以更全面的审计工作、更高的审计质量来推动金融系统良性循环和健康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研究型审计 金融审计大项目 高质量实施 金融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苏省重点建设学科--南京审计学院金融学科
4
《南京审计学院学报》 2010年第3期F0002-F0002,共1页
金融学科于2005年始设为江苏省重点建设学科,现包括四个本科专业:金融学、保险、信用管理与投资学。其中金融学专业为国家级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和江苏省品牌专业建设点,保险专业为南京审计学院特色专业建设点。货币银行学、商业... 金融学科于2005年始设为江苏省重点建设学科,现包括四个本科专业:金融学、保险、信用管理与投资学。其中金融学专业为国家级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和江苏省品牌专业建设点,保险专业为南京审计学院特色专业建设点。货币银行学、商业银行业务与经营为江苏省高等学校精品课程,《现代保险学导论》、《现代货币金融学》为江苏省高等学校精品教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学 江苏省 学院 审计 南京 高等学校 特色专业 精品课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家审计、社会审计与非金融国有企业影子银行化 被引量:1
5
作者 王家华 孙辰 赖才林 《财会通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7期30-35,74,共7页
本文选取非金融上市国有企业及其下属上市子公司作为研究样本,利用固定效应模型验证了国家审计与社会审计在对非金融国有企业影子银行化的抑制过程中发挥着协同作用。在进一步分析中,异质性分析证明了国家审计与社会审计的协同效应在应... 本文选取非金融上市国有企业及其下属上市子公司作为研究样本,利用固定效应模型验证了国家审计与社会审计在对非金融国有企业影子银行化的抑制过程中发挥着协同作用。在进一步分析中,异质性分析证明了国家审计与社会审计的协同效应在应计盈余管理水平较高、公司治理水平较高、内部控制水平较高的样本中,对非金融国有企业影子银行业务规模的抑制作用更为明显,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多途径加强国家审计与社会审计的协同、改善公司治理与信息披露水平,以及提高非金融国有企业内部控制水平的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审计 社会审计 非金融国有企业 影子银行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信贷错配、企业异质性与企业金融化
6
作者 曹源芳 黄旭 陈洁 《经济问题》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86-95,共10页
利用2014年1季度至2024年2季度国内企业微观数据,使用平衡面板模型实证研究了信贷错配对企业金融化的影响,并进一步考察企业异质性对二者关系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信贷错配是引致企业金融化的重要动因,且企业异质性在信贷错配与企业金... 利用2014年1季度至2024年2季度国内企业微观数据,使用平衡面板模型实证研究了信贷错配对企业金融化的影响,并进一步考察企业异质性对二者关系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信贷错配是引致企业金融化的重要动因,且企业异质性在信贷错配与企业金融化间具有调节效应;与非上市公司相比,上市公司信贷错配引起金融化的程度较低。这为从微观视角理解我国企业金融化以及如何防范经济“脱实向虚”问题提供了经验证据。最后从加强企业金融化的微观审慎管理、优化营商环境、稳妥推动企业降杠杆及大力发展直接融资等方面,对推动企业聚焦主责主业、巩固壮大实体经济根基提出了具体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贷错配 企业金融化 企业异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抑制制造业企业短债长用的新视角——来自区位导向性审计垂直管理改革的证据
7
作者 张国建 明晓梅 胡玉梅 《金融发展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7-31,共15页
如何缓解企业投融资期限错配、抑制实体企业短债长用成为政策制定者的关注重点。与此同时,审计机关独立行使审计监督权,有助于更好发挥审计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的重要作用,然而目前尚无研究从审计独立性的视角切入研究企... 如何缓解企业投融资期限错配、抑制实体企业短债长用成为政策制定者的关注重点。与此同时,审计机关独立行使审计监督权,有助于更好发挥审计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的重要作用,然而目前尚无研究从审计独立性的视角切入研究企业短债长用问题。本文选取2007—2022年沪深两市A股制造业企业作为研究样本,以2015年末的区位导向性审计垂直管理体制改革作为政策冲击,采用双重差分法研究审计独立性对企业短债长用的影响,研究发现审计独立性的增强能够显著抑制上市制造业企业短债长用,并且主要通过增强审计监督和披露力度两条路径发挥作用。异质性分析发现了这一政策的未预期收益,即政策效应主要体现在非国有企业和资本密集型行业中。进一步讨论发现这一政策能够降低企业短期杠杆率,提高企业总资产回报率,但对长期杠杆率和净资产利润率的影响不显著。研究结果有助于解释中国企业“债务期限结构”之谜,并为抑制上市制造业企业短债长用提供了来自国家审计治理层面的新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审计独立性 短债长用 企业投融资 期限错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影子银行风险的“蝴蝶效应”与审计治理机制——基于互联网金融业务的研究 被引量:30
8
作者 王家华 蔡则祥 曹源芳 《经济问题》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67-72,共6页
互联网金融作为一种新的金融业态,具有明显的影子银行属性,结合数理模型分析了其业务风险的"蝴蝶效应"及扩张的一般路径:由奇异吸引子到正反馈机制,通过不断分形迭代最终形成风险爆发;并根据其风险扩张的一般路径提出与公司... 互联网金融作为一种新的金融业态,具有明显的影子银行属性,结合数理模型分析了其业务风险的"蝴蝶效应"及扩张的一般路径:由奇异吸引子到正反馈机制,通过不断分形迭代最终形成风险爆发;并根据其风险扩张的一般路径提出与公司治理及宏微观审慎监管体系相结合的多层次审计治理机制,包括在公司治理结构中建立强有力的内部审计系统,在微观审慎监管机制中紧密结合独立审计机构,在宏观审慎监管体系中充分融入政府审计治理理念与方法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影子银行 互联网金融业务 蝴蝶效应 审计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宏观审慎监管框架实施与金融审计应对策略 被引量:16
9
作者 盛永志 王家华 《南京审计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97-105,共9页
后金融危机时代,国内宏观审慎监管框架研究成为经济和金融理论界关注的热点,与此同时,金融审计维护金融稳定作用亦得到普遍关注。宏观审慎监管框架实施能够对金融审计发展产生影响,促进其审计目标、范围、内容及技术模式发生变革。宏观... 后金融危机时代,国内宏观审慎监管框架研究成为经济和金融理论界关注的热点,与此同时,金融审计维护金融稳定作用亦得到普遍关注。宏观审慎监管框架实施能够对金融审计发展产生影响,促进其审计目标、范围、内容及技术模式发生变革。宏观审慎监管框架实施对金融审计的影响还可从近四年审计署审计结果公告中找到证据。从促进宏观审慎监管框架实施视角看,金融审计需要引进外部力量以扩展审计范围,需要对宏观审慎监管框架的实施开展绩效评价和审计,需要不断完善风险导向审计治理机制以及创新政府审计与监管机构协调形式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宏观审慎监管 框架实施 金融审计 协同发展 绩效评价价险导向 政府审计 金融监管 金融稳定 金融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家审计防范化解重大金融风险的作用机理与路径选择 被引量:34
10
作者 王家华 周子威 《经济问题》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124-128,F0003,共6页
国家审计已成为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分析当前我国金融风险治理面临的新形势与新挑战基础上,剖析国家审计防范化解重大金融风险的作用机理,并提出了国家审计防范化解重大金融风险的路径选择。这些路径包括加强对外投融资... 国家审计已成为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分析当前我国金融风险治理面临的新形势与新挑战基础上,剖析国家审计防范化解重大金融风险的作用机理,并提出了国家审计防范化解重大金融风险的路径选择。这些路径包括加强对外投融资与资本跨境异常流动审计,加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政策执行跟踪审计,加强对国有性质金融机构治理审计,加强跨市场跨行业交叉性金融审计,加强大数据与信息审计技术革新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审计 重大金融风险 作用机理 路径选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政府审计嵌入的互联网金融风险长效治理机制研究 被引量:29
11
作者 曹源芳 熊颖 《经济问题》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91-96,共6页
互联网金融作为一种新的金融模式,其高度创新性与衍生性导致风险监管难度加大。近年来国内互联网金融风险事件的频发,说明传统的分散监管模式已无法对其进行严密的监管,多元主体的协同治理成为必然选择。政府审计作为国家治理的一种内... 互联网金融作为一种新的金融模式,其高度创新性与衍生性导致风险监管难度加大。近年来国内互联网金融风险事件的频发,说明传统的分散监管模式已无法对其进行严密的监管,多元主体的协同治理成为必然选择。政府审计作为国家治理的一种内生性制度安排,在防范互联网金融风险和维护国家金融安全中具有特殊的重要作用。基于嵌入理论,在考察政府审计嵌入的互联网金融风险治理保障机制基础上,从大数据关联、云审计系统构建、审计结果公告及统一监管平台等方面建立了政府审计嵌入视域下互联网金融风险的长效治理机制,以缓解传统监管框架下存在的监管真空和监管信息不对称问题,从而更好地保障互联网金融稳定发展和实现国家金融安全的战略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府审计 互联网金融风险治理 嵌入式治理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研究型金融审计推进国家金融高质量发展的现实思考 被引量:16
12
作者 王家华 丁文彬 《财会月刊》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3期113-116,共4页
研究型审计旨在把研究贯穿于审计工作的全过程,在发挥审计鉴证、监督功能的同时,着重强调审计的评价、咨询功能。本文在分析新形势下加强研究型金融审计现实必要性的基础上,从揭示国家金融风险、推进国家金融治理、提高国家金融效率、... 研究型审计旨在把研究贯穿于审计工作的全过程,在发挥审计鉴证、监督功能的同时,着重强调审计的评价、咨询功能。本文在分析新形势下加强研究型金融审计现实必要性的基础上,从揭示国家金融风险、推进国家金融治理、提高国家金融效率、维护国家金融安全等方面探索研究型金融审计工作的主要着力点。最后,提出树立鲜明的研究型金融审计工作导向、加强对金融审计对象的研究、将研究型审计贯穿于金融审计工作全流程以及建立健全研究型金融审计工作落实机制等相关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研究型金融审计 国家金融 金融治理 金融高质量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家金融审计的现实矛盾与解决方案 被引量:16
13
作者 王家华 《审计与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16-20,共5页
国家金融审计因其定位和项目组织的科学性,在发现重大违法违规线索、揭示金融风险、维护金融经济安全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同时,国家金融审计又面临着目标多元化与激励方式单一、事后审计为主的审计模式与"免疫系统"功能要求... 国家金融审计因其定位和项目组织的科学性,在发现重大违法违规线索、揭示金融风险、维护金融经济安全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同时,国家金融审计又面临着目标多元化与激励方式单一、事后审计为主的审计模式与"免疫系统"功能要求等多方面的矛盾。为化解这些矛盾,国家金融审计需要构建金融审计与金融监管的协作框架、改革完善激励机制、将金融风险管理技术引入金融审计、提高金融数据分析能力及审计信息的利用效率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审计 金融审计 “免疫系统” 金融经济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家审计能否抑制非金融国有企业影子银行业务? 被引量:3
14
作者 王家华 赖才林 《南京审计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2-32,共11页
抑制非金融国有企业开展影子银行业务,促进实体企业脱虚向实,推动实体经济发展,是新形势下国家审计的内在要求。选取2008-2018年非金融上市国有企业及其下属上市子公司作为研究样本,利用多重差分模型,验证了国家审计对非金融国有企业影... 抑制非金融国有企业开展影子银行业务,促进实体企业脱虚向实,推动实体经济发展,是新形势下国家审计的内在要求。选取2008-2018年非金融上市国有企业及其下属上市子公司作为研究样本,利用多重差分模型,验证了国家审计对非金融国有企业影子银行业务具有抑制效应,并且,国家审计通过连续监督和国家审计公告发挥抑制作用,且企业信息披露质量在抑制非金融国有企业影子银行业务过程中发挥中介作用。进一步研究发现,国家审计在内部控制水平更高、融资约束更强以及“子强母弱”型的非金融国有企业中对影子银行业务产生的抑制作用更为显著,审计协同机制对非金融国有企业影子银行业务产生的抑制效应更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审计 非金融国有企业 影子银行业务 抑制效应 信息披露质量 融资约束 审计协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融生态环境运行中的审计作用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曹严礼 和秀星 《南京审计学院学报》 2006年第1期27-30,共4页
审计是影响金融生态环境的重要因素,良好金融生态环境的构建离不开审计的保驾护航。本文深入剖析了审计在金融生态环境运行中的目标定位和功能作用,提出了构建良好金融生态环境的审计思路。
关键词 金融生态环境 审计作用 目标定位 金融审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的审计监督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杨小玲 《中国注册会计师》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95-97,共3页
根据《中国人民银行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实施办法》(2016),金融消费者是指购买、使用金融机构提供的金融产品和服务的自然人。如何有效防控金融风险一直是中央的重点关注问题,围绕金融业务、政策、制度等方面,学术界和执业机构都进行过... 根据《中国人民银行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实施办法》(2016),金融消费者是指购买、使用金融机构提供的金融产品和服务的自然人。如何有效防控金融风险一直是中央的重点关注问题,围绕金融业务、政策、制度等方面,学术界和执业机构都进行过深入探讨。对处于弱势地位的金融消费群体进行有效的保护,也是防范金融风险的重要手段。随着金融市场的快速发展和金融产品的多样化,金融消费者权益受损的现象层出不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审计监督 金融业务 金融消费者 金融机构 防范金融风险 金融产品和服务 金融市场 执业机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金融对供应链韧性的影响——基于制造业企业面板数据的实证检验 被引量:11
17
作者 石岿然 孙溢 李匡义 《工业技术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42-151,共10页
随着数字技术的迅速发展,数字金融已然成为新时期促进供应链韧性提升的重要驱动力。本文基于我国2011~2021年制造业企业面板数据,运用熵权法测度制造业企业供应链韧性水平,分析数字金融对供应链韧性的影响。研究表明,数字金融能够显著... 随着数字技术的迅速发展,数字金融已然成为新时期促进供应链韧性提升的重要驱动力。本文基于我国2011~2021年制造业企业面板数据,运用熵权法测度制造业企业供应链韧性水平,分析数字金融对供应链韧性的影响。研究表明,数字金融能够显著提升供应链韧性,在经过剔除异常数据与内生性处理后该结论依旧成立;选取技术创新和企业融资约束作为中介变量,检验发现数字金融可以分别通过提升企业技术创新水平和缓解融资约束从而提升供应链韧性;调节机制检验发现,金融监管对数字金融与供应链韧性具有正向调节作用。结合研究结论,提出在数字金融背景下提升供应链韧性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金融 供应链韧性 技术创新 融资约束 金融监管 制造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融科技对灵活就业人员养老金融资产配置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6
18
作者 卢亚娟 杨怡 《现代经济探讨》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5-25,共11页
个人养老金制度的推出丰富了中国灵活就业人员的养老资产配置选择。使用CHFS2021年的调查数据,从金融科技的视角出发探究灵活就业人员的养老金融资产配置情况。实证结果表明,金融科技能够改善灵活就业人员的养老金融资产配置情况,且该... 个人养老金制度的推出丰富了中国灵活就业人员的养老资产配置选择。使用CHFS2021年的调查数据,从金融科技的视角出发探究灵活就业人员的养老金融资产配置情况。实证结果表明,金融科技能够改善灵活就业人员的养老金融资产配置情况,且该结论在经过内生性处理和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仍然成立。异质性分析结果显示,金融科技对灵活就业人员养老金融资产配置的优化作用在城乡地区、不同健康状况以及不同受教育程度人群中存在显著差异。机制分析结果表明,金融科技通过提高灵活就业人员的金融素养水平来优化家庭的养老金融资产配置。研究结论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问题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灵活就业人员 金融科技 养老金融 资产配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构投资者长期持股与金融稳定 被引量:4
19
作者 王春 袁晓婷 《南京审计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80-90,共11页
以2012—2023年所有的股票型基金和混合型基金披露的每半年度股票资产组合为研究对象,考察机构投资者长期持股特征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第一,机构投资者长期持股具有较低的业绩敏感性、较低的股价同步性且与未来盈余正相关。第二,在... 以2012—2023年所有的股票型基金和混合型基金披露的每半年度股票资产组合为研究对象,考察机构投资者长期持股特征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第一,机构投资者长期持股具有较低的业绩敏感性、较低的股价同步性且与未来盈余正相关。第二,在股市异常波动期间的下跌阶段,投资者持股期限与股票价格下跌成反比,即机构投资者持股时间越长(换手率越低),越能缓解股票价格的下跌。这说明机构投资者长期持股能够显著地稳定金融市场。而在反弹阶段,机构投资者持股期限与股票价格反弹成正比,机构投资者持股时间越长(换手率越低),越能促使股票价格的反弹,进而促进公司价值回归。第三,机构投资者长期持股稳定金融的机制在于有效地缓解了市场抛售压力。进一步研究发现,机构投资者长期持股能够降低金融市场波动;具有丰富投资经验的基金经理,有助于机构投资者采取长期持股行为,这对促进机构投资者长期持股具有一定的政策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构投资者 长期持股 金融稳定 股票异常波动 股票型基金 短期机构投资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普惠金融能促进基本养老保险发展吗?——基于我国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5
20
作者 刘妍 张乐凡 朱远芯 《现代城市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16-123,共8页
文章借助2011—2021年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面板数据,运用中介效应模型实证分析数字普惠金融对基本养老保险发展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数字普惠金融能够显著促进基本养老保险的发展,内生性处理和稳健性检验均得到一致结... 文章借助2011—2021年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面板数据,运用中介效应模型实证分析数字普惠金融对基本养老保险发展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数字普惠金融能够显著促进基本养老保险的发展,内生性处理和稳健性检验均得到一致结论。异质性分析表明:“覆盖广度”是促进基本养老保险发展的关键因素;相较于城镇职工,养老保险“使用深度”对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的影响更大;“数字化程度”则对基本养老保险的发展存在负面影响。进一步的研究表明,数字普惠金融通过提高居民收入水平和保险金给付效率,分别从需求端和供给端促进基本养老保险发展。文章结论旨在为拓宽数字普惠金融研究思路、推动我国基本养老保险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普惠金融 养老保险 收入水平 保险金给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