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8篇文章
< 1 2 1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江苏省重点建设学科--南京审计学院法学理论学科
1
《南京审计学院学报》 2011年第1期F0002-F0002,共1页
南京审计学院法学理论学科于2008年始被确立为江苏省重点建设学科,包括法制现代化、法律伦理学和审计法基本理论三个研究方向,三个方向带头人分别为程乃胜教授、刘爱龙博士和胡智强教授。学科带头人程乃胜教授是安徽省高校优秀中青年... 南京审计学院法学理论学科于2008年始被确立为江苏省重点建设学科,包括法制现代化、法律伦理学和审计法基本理论三个研究方向,三个方向带头人分别为程乃胜教授、刘爱龙博士和胡智强教授。学科带头人程乃胜教授是安徽省高校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江苏省高校“青蓝工程”学术带头人培养对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学理论 江苏省 审计 学院 南京 学科带头人 学术带头人 培养对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本科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指标的调查与思考——基于南京审计学院学生评价的视角 被引量:4
2
作者 谢冬慧 和秀星 《南京审计学院学报》 2013年第4期101-108,共8页
本科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指标对改进和完善高校教师的教学评价机制有着极其重要的向导和参考作用,对促进高校教师的教学改革、提高课堂教学的实际效果、提升大学生培养质量更有积极的意义。为全面了解学生对课堂教学的需求及心理状态,以促... 本科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指标对改进和完善高校教师的教学评价机制有着极其重要的向导和参考作用,对促进高校教师的教学改革、提高课堂教学的实际效果、提升大学生培养质量更有积极的意义。为全面了解学生对课堂教学的需求及心理状态,以促进师生互动,共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提升本科教学质量,增加所培养人才的市场竞争力,采用电子问卷与纸质问卷两种方式进行了一次调研,针对调查所得的相关数据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得出了一些有意义的结论,寻找到了一些值得参考的评价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本科课堂教学 课堂教学质量 教学质量评价 教学评价指标 课堂教学管理 课堂教学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代中国审计监督权概念的引入与自主发展
3
作者 胡智强 魏华龙 余冬梅 《审计与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0-18,共9页
审计权概念自清末引入我国以来,在实践和法律两个维度持续演进,推动人们对审计理论与实践的认知不断深化。我国“八二宪法”正式明确“审计监督权”概念,并将其界定为隶属于行政权、具有监督性质的权力。“审计监督权”概念在长期的自... 审计权概念自清末引入我国以来,在实践和法律两个维度持续演进,推动人们对审计理论与实践的认知不断深化。我国“八二宪法”正式明确“审计监督权”概念,并将其界定为隶属于行政权、具有监督性质的权力。“审计监督权”概念在长期的自主演进过程中,积淀了很多具有典型中国特色的内容。新时代审计监督权概念在党的政治建设、复杂市场经济模式和国家治理体系中深化发展,已具政治性、法制性、独立性、监督性、专业性和综合性等多方面的丰富意涵。“审计监督权”是中国审计学自主知识体系中的标识性概念,其今后的发展趋势是:政治品格从法理到法律演变,独立性随审计模式的转变而不断提高,规范构造不断从冲突走向协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审计监督权 审计法治 监察型审计 自主发展 审计制度 审计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构中国自主法学知识体系的法学方法论
4
作者 夏锦文 胡锦华 《江海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8-38,255,共12页
法学方法论是建构中国自主法学知识体系的重要法宝和理论工具。只有确立和坚持体现人类社会法律现象发展规律的系统的法学方法论,才能更好地建构中国自主法学知识体系。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马克思主义法学乃是在马克思主... 法学方法论是建构中国自主法学知识体系的重要法宝和理论工具。只有确立和坚持体现人类社会法律现象发展规律的系统的法学方法论,才能更好地建构中国自主法学知识体系。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马克思主义法学乃是在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导下所构建的法学知识及理论体系,建构中国自主法学知识体系应以马克思主义法学方法为根本方法。中华传统律学方法是中国法律文化传统形成的重要本土资源,有助于增强中国法学知识体系的自主性和原创性,建构中国自主法学知识体系须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华传统律学方法。此外,西方法学方法作为人类法学知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建构中国自主法学知识体系的重要参照,建构中国自主法学知识体系须借鉴吸收西方法学方法。同时,应当坚持法学方法论的系统性和多样化,在马克思主义法学方法论指导下,形成“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洋为中用,开放包容”的多元并存、相互借鉴的研究方法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自主知识体系 法学方法论 马克思主义法学方法 中华传统律学方法 法教义学 社科法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政府审计独立问题探析 被引量:3
5
作者 程乃胜 张梦婷 《南京审计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7,共7页
南京国民政府在立法层面上构建了相对完善的政府审计独立制度,在“监审合一”框架内,南京国民政府通过宪法和审计法在审计机关职权划分、审计人员、审计行为等方面对政府审计独立制度进行了规定和保护,形成了较完备的政府审计独立制度... 南京国民政府在立法层面上构建了相对完善的政府审计独立制度,在“监审合一”框架内,南京国民政府通过宪法和审计法在审计机关职权划分、审计人员、审计行为等方面对政府审计独立制度进行了规定和保护,形成了较完备的政府审计独立制度。但由于南京国民政府反共反人民的本质,其设置的政府审计独立制度难以真正发挥实效。当前我国正在完善党和国家监督体系框架内修改审计法,如何通过修法最大限度地实现审计机关依法独立行使审计监督权,对包括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审计制度在内的各方面历史和现实的经验教训进行总结可以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审计独立 南京国民政府 监审合一 政府审计 审计公告 审计监督体系 国家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审计法学研究会首届学术研讨会综述
6
作者 齐兴利 刘何斌 《南京审计学院学报》 2015年第5期107-112,共6页
2015年5月16日,由江苏省法学会审计法学研究会主办、南京审计学院法学院承办、南京市浦口区人民法院协办的"江苏省法学会审计法学研究会首届学术研讨会"在南京审计学院隆重召开。来自南京审计学院以及江苏省社科院、江苏省审计厅、江... 2015年5月16日,由江苏省法学会审计法学研究会主办、南京审计学院法学院承办、南京市浦口区人民法院协办的"江苏省法学会审计法学研究会首届学术研讨会"在南京审计学院隆重召开。来自南京审计学院以及江苏省社科院、江苏省审计厅、江苏省人民检察院、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江苏省公安厅、南京市中级人民法院、审计署驻南京特派办、东南大学、南京财经大学、南京师范大学、江苏省各地方审计局、明发集团、江苏金易律师事务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学研究会 律师事务所 南京审计学院 国家审计 特派办 审计处理 审计机关 审计法 南京财经大学 政府绩效审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国民政府垂直领导型审计体制及其历史启示
7
作者 李相森 《会计之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23-129,共7页
国民政府时期,基于国家审计为财政司法监督的定性,国家审计制度基本按照审计机关超然独立、自上而下垂直领导的思路构设。在中央设立审计部,在地方设审计处及审计办事处,并采用多种方式加强对地方机关的审计。这种由中央审计机关垂直领... 国民政府时期,基于国家审计为财政司法监督的定性,国家审计制度基本按照审计机关超然独立、自上而下垂直领导的思路构设。在中央设立审计部,在地方设审计处及审计办事处,并采用多种方式加强对地方机关的审计。这种由中央审计机关垂直领导、全面管理下级审计机关、统一负责全国审计事务的审计体制有利于保持审计的独立性,增强审计权威,提高审计效率。以史为鉴,当前我国地方审计制度改革应当理顺中央与地方审计机关的关系,构建自上而下、集中统一的审计体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审计处 审计院 审计部 审计办事处 就地审计 垂直领导 地方审计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调查研究看研究型审计的开创者阮啸仙
8
作者 谢冬慧 《会计之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6期49-56,共8页
研究型审计突出“调查研究”特色,而早年阮啸仙在领导审计队伍开展审计工作的过程中,恰恰高度重视调查研究。文章从历史的视角,认为基于调查研究这一特色,阮啸仙是中国共产党早期研究型审计的开创者。综观阮啸仙热爱研究的经历,他从小... 研究型审计突出“调查研究”特色,而早年阮啸仙在领导审计队伍开展审计工作的过程中,恰恰高度重视调查研究。文章从历史的视角,认为基于调查研究这一特色,阮啸仙是中国共产党早期研究型审计的开创者。综观阮啸仙热爱研究的经历,他从小勤奋钻研,关注经济。后来,到中央苏区从事审计工作,“调查研究”是他开展工作的基本范式。在审计管理上,他以充分调研为基础,重建审计机构,开展审计法治,制定“六不准”纪律。在审计实践中,他深入调查审计实情,扎实研究总结,充分发挥审计效能,有效遏制了贪污浪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阮啸仙 研究型审计 早期历史 调查研究 管理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审计人物看近代中国--试论近代中国审计事业的开创者王璟芳
9
作者 谢冬慧 《财会通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7期171-176,共6页
我国近现代意义的审计事业开启于民国时代,其开创者是王璟芳。王璟芳留学日本高等商业学堂、专攻商科的专业教育背景,奠定他后来开创审计事业的基础。担任北洋政府审计处总办之后,王璟芳重视审计法治建设,主持起草审计法规法令,并且严... 我国近现代意义的审计事业开启于民国时代,其开创者是王璟芳。王璟芳留学日本高等商业学堂、专攻商科的专业教育背景,奠定他后来开创审计事业的基础。担任北洋政府审计处总办之后,王璟芳重视审计法治建设,主持起草审计法规法令,并且严格执法,凸显审计的规范性。他还将人才培养、实地调研、整顿税务等作为审计的基础性工作,逐件落实。作为民国审计事业的开创者,王璟芳虽然任职时间短暂,却是考察近代中国的一个观测点,在审计史上意义深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璟芳 专业背景 审计法治 开创精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审计法治与中国式现代化——纪念审计法颁布30周年”专题研讨会观点摘编 被引量:2
10
作者 孙宝厚 彭新林 +6 位作者 王旭 王磊 朱大旗 胡耘通 刘爱龙 莫于川 金善明 《审计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3-16,共14页
为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审计工作的重要论述,总结审计法颁布30年来审计法治发展的经验,推动新时代审计工作高质量发展,2024年7月25日,中国审计学会召开了“审计法治与中国式现代化——纪念审计法颁... 为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审计工作的重要论述,总结审计法颁布30年来审计法治发展的经验,推动新时代审计工作高质量发展,2024年7月25日,中国审计学会召开了“审计法治与中国式现代化——纪念审计法颁布30周年”专题研讨会。与会专家学者围绕中国式现代化背景下审计法治建设面临的形势、任务和要求,审计法治建设的基本经验、审计法治与国家监督体系构建等问题开展了研讨。现将主要观点摘编如下,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审计学会 审计法治 中国式现代化 审计工作 面临的形势 三中全会精神 高质量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个人信息保护合规审计探究 被引量:7
11
作者 赵翰隽 殷楠 《财会月刊》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80-85,共6页
个人信息保护合规审计是合规审计制度在数字及人工智能时代的延伸拓展。本文运用理论探究及规则分析等方法,深入研究个人信息保护合规审计制度的底层法理逻辑、特征属性、功能需求、指导原则等理论问题,以及合规审计的框架及方法。在提... 个人信息保护合规审计是合规审计制度在数字及人工智能时代的延伸拓展。本文运用理论探究及规则分析等方法,深入研究个人信息保护合规审计制度的底层法理逻辑、特征属性、功能需求、指导原则等理论问题,以及合规审计的框架及方法。在提出阐释个人信息保护合规审计制度具有多重底层法理逻辑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论证合规审计具有强烈的规则解释适用上的“裁量判断”属性,为此,建议确立和运用利益衡量上的比例原则、审计独立下的沟通及共识解释原则等指导原则。为塑造形成一个综合全面、立体多维、契合紧密、功能卓越的个人信息保护合规审计制度与机制,应逐步建立完善相关的审计框架、功能模块、指标体系、技术方法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个人信息保护 合规审计 裁量判断 比例原则 数字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公司法》下企业内部审计与合规的融合治理 被引量:16
12
作者 苏海雨 吴会通 《财会月刊》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4期92-96,共5页
新《公司法》明确可以在董事会设立审计委员会,该规定明确和提高了企业内部审计监督的地位,使审计思维从微观层面审计向宏观层面审计转变。随着经济监督的发展,且出于降本增效的需要,企业开始关注将审计与风控、合规、内控等职能进行融... 新《公司法》明确可以在董事会设立审计委员会,该规定明确和提高了企业内部审计监督的地位,使审计思维从微观层面审计向宏观层面审计转变。随着经济监督的发展,且出于降本增效的需要,企业开始关注将审计与风控、合规、内控等职能进行融合。其中,企业内部审计与合规的融合能够缓解监事会监督功能虚化的问题,有利于审计委员会发挥监事会的监督职责。健全企业内部审计与合规融合治理,应当通过优化企业审计合规的组织结构,将审计职能贯穿于企业合规管理全阶段,建立审计合规联席会议制度和信息数据共享制度,健全审计合规的外部监督制度,优化企业的内部治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企业内部审计 企业合规 融合治理 审计委员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审计提升企业合规有效性的作用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徐彰 童北南 《经济问题》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23-128,F0003,共7页
如何建立有效的合规计划是企业合规实践中监管机构和企业面临的核心问题。审计通过主动调查企业经营中留存的文件和凭证,依靠实证分析发现危险信号、考核合规效果,使合规计划从“响应式”的被动合规转向主动合规。同时,我国企业合规改... 如何建立有效的合规计划是企业合规实践中监管机构和企业面临的核心问题。审计通过主动调查企业经营中留存的文件和凭证,依靠实证分析发现危险信号、考核合规效果,使合规计划从“响应式”的被动合规转向主动合规。同时,我国企业合规改革强调通过合规建立现代化企业治理体系,提升产业水平。这意味着合规实践应以提升企业整体治理水平为目标,综合运用各类治理手段。审计作为成熟的经济监督方法,在防范企业风险、提升企业治理水平的目标上与企业合规高度一致,企业和监管机构应当运用包括审计与合规在内的不同治理机制,注重不同机制间的联动和互补,通过发挥体系效应提升企业整体治理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企业合规 有效合规 审计 综合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loBE净所得的计算调整逻辑及若干调整项的缺陷研究
14
作者 赵洲 赵翰隽 《税收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16,共9页
为遏制经济数字化背景下更加突出的税基侵蚀与利润转移问题,严格约束规制各辖区之间的“税收逐底竞争”,近年来OECD主导制定了以“最低有效税率要求”为核心的“全球反税基侵蚀”规则(GloBE规则)。其中,GloBE净所得是计算有效税率的分母... 为遏制经济数字化背景下更加突出的税基侵蚀与利润转移问题,严格约束规制各辖区之间的“税收逐底竞争”,近年来OECD主导制定了以“最低有效税率要求”为核心的“全球反税基侵蚀”规则(GloBE规则)。其中,GloBE净所得是计算有效税率的分母,它是以财务会计净所得或亏损为基础,并进行调整后确定。研究发现,GloBE立法模板注释等对GloBE净所得调整要求的现有解释只是表层意义上的,且存在着含糊与混乱。调整要求的底层逻辑在于,确保实际的真实的经营净利润达到最低税率要求。基于此,“前期会计差错和会计原则变更”调整项在处理方法上存在缺陷,需要调整修改。“应计养老金费用”调整项不具有可调整性,应予以取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loBE规则 有效税率 财务会计净所得 GloBE净所得 经营利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跨域司法协同的结构性困境及其系统性治理
15
作者 张丽艳 《学海》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72-181,共10页
数字时代跨域司法协同面临多维结构性困境,规范统一性与地方司法知识整合的张力引致规则冲突,跨域程序衔接壁垒触发程序阻滞,科层体系与协同网络适配失衡引发组织协同效能虚化。这些矛盾本质上是法律系统自主性与治理复杂性间的动态博... 数字时代跨域司法协同面临多维结构性困境,规范统一性与地方司法知识整合的张力引致规则冲突,跨域程序衔接壁垒触发程序阻滞,科层体系与协同网络适配失衡引发组织协同效能虚化。这些矛盾本质上是法律系统自主性与治理复杂性间的动态博弈。化解上述困境须整合系统科学多分支理论,构建多维分析框架,以法律自创生理论构筑规范根基,借助结构功能主义AGIL模型调适系统效能,依托协同论与复杂适应系统理论驱动组织与规则演化。通过梯度化司法知识生产机制弥合规则冲突、弹性程序体系纾解程序阻滞、混合型治理网络重塑组织结构,在恪守司法权中央事权属性的前提下,拓展区域性制度创新空间,为司法治理现代化提供新范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域司法协同 结构性困境 系统论整合 协同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济责任审计制度的定位与规范重塑——以十九大报告关于改革审计管理体制精神为基点 被引量:39
16
作者 胡智强 余冬梅 《审计与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3-20,共8页
经济责任审计制度是典型的中国式国家审计制度,它实质上是保证和监督干部履行以经济责任为基础的综合整治责任的一种特殊的干部管理制度。经济责任审计在价值目标、监督对象、审计信息披露、审计程序与方法技术、问责机制等诸多方面与... 经济责任审计制度是典型的中国式国家审计制度,它实质上是保证和监督干部履行以经济责任为基础的综合整治责任的一种特殊的干部管理制度。经济责任审计在价值目标、监督对象、审计信息披露、审计程序与方法技术、问责机制等诸多方面与一般的国家审计制度之间具有较大的异质性,在规范属性和内容上介于党内法规和法律规范两者之间。目前经济责任审计制度采取"党政联合立法"模式影响了审计法律规范体系的统一性和国家审计监督的权威性。应当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为依托,在国家审计法律制度之内做出正式制度安排,实现制度的整体协调,充分发挥监督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治 审计法 经济责任审计 监察 国家审计制度 国家监督体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国家审计基本概念仍需深入研究———基于一项有关国家审计基本概念和定义认知访谈结果的分析 被引量:10
17
作者 刘力云 崔孟修 +1 位作者 王慧 沈玲 《会计之友》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15-21,共7页
基于对国家审计基本概念和定义认知的访谈结果发现,目前针对国家审计基本概念和定义的观点是分散和不统一的,共识较多的国家审计基本概念包括公共受托责任、独立性、审计本质、审计职能、审计目标、审计对象、审计程序和审计证据。共识... 基于对国家审计基本概念和定义认知的访谈结果发现,目前针对国家审计基本概念和定义的观点是分散和不统一的,共识较多的国家审计基本概念包括公共受托责任、独立性、审计本质、审计职能、审计目标、审计对象、审计程序和审计证据。共识较多的国家审计定义为:对受托管理和使用公共资源的责任履行情况进行的独立的监督活动。本次访谈结果在一定程度上表明,形成关于国家审计基本概念和定义的共识,构建国家审计基本理论体系,并在此基础上构建审计学科体系和话语体系,仍然是我们面临的一项重要的研究任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审计 基本概念 理论体系 学科体系 话语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代我国审计干部专业胜任能力框架研究——基于281份调查表的统计分析 被引量:42
18
作者 刘力云 沈玲 王晓峥 《审计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41-50,共10页
新时代我国审计干部专业胜任能力框架包括6类知识和技能。审计机关负责人应具备的知识是:相关专业知识,审计,宏观政策,管理学,人文社科,计算机、互联网和信息化知识;应具备的技能是:组织领导、科学决策、外部协调、具体业务、沟通和基... 新时代我国审计干部专业胜任能力框架包括6类知识和技能。审计机关负责人应具备的知识是:相关专业知识,审计,宏观政策,管理学,人文社科,计算机、互联网和信息化知识;应具备的技能是:组织领导、科学决策、外部协调、具体业务、沟通和基本的计算机技能。审计业务骨干应具备知识是:相关专业知识,审计,计算机、网络和系统安全、大数据,宏观政策,管理学,心理学知识;应具备的技能是:具体业务,组织协调,计算机操作、数据处理与分析,文字综合与写作,沟通,语言和口头表达能力。上述应具备的知识和技能具有新时代特点,审计机关负责人和业务骨干对该问题的认识有差别。据此,得出五点启示:增加新招录人员的测查内容;审计干部对照框架进行自我提升;完善干部培训;调整审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内容结构;拓展外部专家的来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代 审计干部 专业胜任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审计全覆盖视域下的国家审计监督与审计法修改完善学术研讨会会议综述 被引量:7
19
作者 靳宁 何新容 《南京审计大学学报》 2016年第4期106-113,共8页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作出将国家审计纳入法治国家建设总体框架的重大战略决定,明确提出了"完善审计制度,保障依法独立行使审计监督权。对公共资金、国有资产、国有资源和领导干部履行经济责任情况实行审计全覆盖。强化上级审计机关对下...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作出将国家审计纳入法治国家建设总体框架的重大战略决定,明确提出了"完善审计制度,保障依法独立行使审计监督权。对公共资金、国有资产、国有资源和领导干部履行经济责任情况实行审计全覆盖。强化上级审计机关对下级审计机关的领导"的总体要求。2015年12月8日,中办、国办印发了《关于完善审计制度若干重大问题的框架意见》和《关于实行审计全覆盖的实施意见》等3个附件,对完善审计制度、保障依法独立行使审计监督权作出了部署和安排。为了深入研究实行审计全覆盖后,国家审计监督制度改革与相关法律法规的修改完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审计监督 修改完善 审计法 全覆盖 学术研讨会 审计监督权 综述 视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家审计与法治国家建设 被引量:9
20
作者 钱小平 魏昌东 《审计与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31-34,共4页
当代中国法治国家的建构必然触及国家审计权的重构,提高国家审计社会公信力和权威性的唯一途径是改变现行国家审计权配置模式,将国家审计权设计为一种居于立法权之下、具有独立性且完全有别于行政权的国家权力。
关键词 国家审计 法治国家 国家审计权 评析与重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