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奥运媒体话语的架构模式探讨——以北京奥运会和南京青奥会官方媒体报道为例 被引量:12
1
作者 张薇 汪少华 《外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9-15,共7页
本研究基于北京奥运会和南京青奥会官方媒体报道各60篇,探讨奥运媒体话语的架构模式。对比研究发现:(1)二者均使用了旅程、表演等隐喻性表层架构及信念、契机等非隐喻性表层架构,但后者中的教育、青春架构更凸显。(2)二者均激活了梦想... 本研究基于北京奥运会和南京青奥会官方媒体报道各60篇,探讨奥运媒体话语的架构模式。对比研究发现:(1)二者均使用了旅程、表演等隐喻性表层架构及信念、契机等非隐喻性表层架构,但后者中的教育、青春架构更凸显。(2)二者均激活了梦想、积极等深层架构,但前者侧重民族崛起与世界和谐架构;后者则侧重青春成长与体育教育架构。最后,我们提出"官方意图→深层架构→表层架构→话语表达"的架构模式,从而为其他奥运话语或体育赛事的官方媒体报道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奥运会 青奥会 隐喻性表层架构 非隐喻性表层架构 深层架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英语课“多维互动”的提问设计
2
作者 苏雅勤 《海外英语》 2016年第3期1-2,共2页
大学英语课采用多维互动的教学方法,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作为教师,应当认真设计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其中最重要的就是通过提问把握住教学活动的全局,以及通过提问使得教学活动顺利地向前推进。在不同的教学阶段,应采用不同类... 大学英语课采用多维互动的教学方法,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作为教师,应当认真设计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其中最重要的就是通过提问把握住教学活动的全局,以及通过提问使得教学活动顺利地向前推进。在不同的教学阶段,应采用不同类型的提问方式,在整个备课过程中则要研究提问设计时应考虑的各种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英语教学 多维互动 提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方位词到范围名词:“其中”相关问题研究——兼议其在审计文本中的应用情况
3
作者 朱军 卢芸蓉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 2023年第2期35-44,共10页
按现有语法书及词典的说法,“其中”是名词中特殊次类——方位词中的特殊类别。根据我们提出的范围范畴概念和理论架构,“其中”具有较典型的范围名词特征,能构成几种范围表达式,其中母项N与子项n的“同质化”是其标记,表达“包含”语... 按现有语法书及词典的说法,“其中”是名词中特殊次类——方位词中的特殊类别。根据我们提出的范围范畴概念和理论架构,“其中”具有较典型的范围名词特征,能构成几种范围表达式,其中母项N与子项n的“同质化”是其标记,表达“包含”语义关系,具体可以表达空间范围、数量范围等各种次类;根据N与n的关系,有整体-部分关系、类-属关系之分。“其中”与范围动词在表达包含关系的语义功能上有些重叠,共现是强调凸显范围关系,两者能否替换使用受句法、语义、语用制约。在审计文本中,“其中”的使用呈现出一定的特性,如表义上基本以表数量范围为主,格式上以“N+其中+n”为常见,整体上正式体特征比较明显。另外,“其中”的范围名词用法在近代汉语中已经出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范围名词“其中” 句法语义特点审计文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类比语言的类型、特征与功能
4
作者 卢芸蓉 郭心怡 《现代语文》 2024年第3期65-70,共6页
在认知语言学和类推逻辑的理论背景下,对类比语言现象的类型、特征和功能进行探讨。类比既是一种语言现象,也是一种语言机制,它在语言中是无处不在的。根据本体与比体之间的关系,可以将类比语言划分为三种类型:语义类比、语形类比、结... 在认知语言学和类推逻辑的理论背景下,对类比语言现象的类型、特征和功能进行探讨。类比既是一种语言现象,也是一种语言机制,它在语言中是无处不在的。根据本体与比体之间的关系,可以将类比语言划分为三种类型:语义类比、语形类比、结构类比。类比语言的基本特征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规模性、开放性、语用性、社会性。在功能上,类比语言主要体现出修辞功能、认知功能、论证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比语言 类型 特征 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行了”的语用否定功能 被引量:6
5
作者 朱军 《汉语学习》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64-73,共10页
"行了_3"具有语用标记语功能,是表示"话语/行为终止"的语用否定方式;"行了_3"是在表示"达成某件事"的插入语"行了_1"用法基础上语用化而成,而并非由语气助词"行了_2"虚化... "行了_3"具有语用标记语功能,是表示"话语/行为终止"的语用否定方式;"行了_3"是在表示"达成某件事"的插入语"行了_1"用法基础上语用化而成,而并非由语气助词"行了_2"虚化而来;具体的语用机制是合作原则下的量的准则和礼貌原则下的得体准则。"行了"类终止式的否定强度低于一般否定式与反问式,与它们共现时,一般都位于句首,遵守由弱至强的语序规律,同时也遵守互动过程中的简练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了” 终止话语 插入语 语用标记语 语用化 共现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平衡语料库的“把”字宾语语篇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郭圣林 刘顺 《汉语学习》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3-13,共11页
"把"字宾语偏正短语所占比例最高。叙事语篇"把"字宾语倾向选用名词,对话语篇倾向选用代词,说明语篇倾向选用偏正短语。"把"字宾语以特指和通指为主,叙事语篇以特指为主,说明语篇以通指为主,时评语篇以... "把"字宾语偏正短语所占比例最高。叙事语篇"把"字宾语倾向选用名词,对话语篇倾向选用代词,说明语篇倾向选用偏正短语。"把"字宾语以特指和通指为主,叙事语篇以特指为主,说明语篇以通指为主,时评语篇以特指和通指为主。回指且被回指是"把"字宾语主要的语篇衔接方式,以叙事语篇最典型。回指和不回指不被回指是"把"字宾语次要的语篇衔接方式,回指说明语篇最突出,不回指不被回指时评语篇最明显。"把"字宾语上述差别与所在语篇的功能有一定的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把"字宾语 平衡语料 语篇 指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动词构式:汉语单、双音介词形成的句法环境新探——以双音动词“依据”的语法化为例 被引量:2
7
作者 张成进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 2015年第4期56-61,共6页
一般认为,汉语动词语法化为介词的典型句法环境是连动结构的V1位置。文章以双音动词"依据"语法化为介词为例,通过对其语法化句法环境考察后发现,动词"依据"语法化的句法环境不是连动式的V1位置而是承接复句的第一... 一般认为,汉语动词语法化为介词的典型句法环境是连动结构的V1位置。文章以双音动词"依据"语法化为介词为例,通过对其语法化句法环境考察后发现,动词"依据"语法化的句法环境不是连动式的V1位置而是承接复句的第一个动词(V1)位置。有鉴于此,文章提出在汉语介词语法化的句法环境称谓上,既不宜说是连动式,也不宜说是承接复句,而应统称为"多动词构式"。"多动词构式"形式特征是"V1+N1+V2+N2",本质特征是多个动作行为按时序共用一个施事,连动式与承接复句分别是它的两个小类,汉语单音介词虚化于连动式,汉语双音介词虚化于承接复句。用"多动词构式"统一解释汉语单、双音介词语法化的句法环境,可避免因语法术语称谓不同人为将同一种语言事实割裂开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依据” 多动词构式 句法环境 语法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汉语数量配比义受事主语句及生成动因 被引量:1
8
作者 刘顺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 2015年第1期48-54,共7页
数量配比义S受+VP+O施句式主语是数量短语,宾语也是数量短语,述语动词为单音节动词。主语和宾语能够易位,易位后句子的命题意义基本不变。句式的主宾语之间形成数量配比关系,不变的主宾语配比关系是主宾语可以互逆的根本原因。主宾语中... 数量配比义S受+VP+O施句式主语是数量短语,宾语也是数量短语,述语动词为单音节动词。主语和宾语能够易位,易位后句子的命题意义基本不变。句式的主宾语之间形成数量配比关系,不变的主宾语配比关系是主宾语可以互逆的根本原因。主宾语中的数量词是影响这类句式成立的重要因素,一旦没有数量词,数量配比关系不复存在,这类句式不能成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句式 受事主语句 数量配比关系 语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互动的巢湖话传信构式“你讲”研究
9
作者 刘宗保 朱军 《安庆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年第4期112-117,122,共7页
巢湖话的“你讲”在言谈信息超常规性语境下,用于应答句的句首分别表示“认同”“认同兼意外”和“意外”三种功能。听说双方对言谈信息超常规性的评价是否具有“共识性”及对超常规信息是否有“已知性”是形成三种功能用法的原因。句... 巢湖话的“你讲”在言谈信息超常规性语境下,用于应答句的句首分别表示“认同”“认同兼意外”和“意外”三种功能。听说双方对言谈信息超常规性的评价是否具有“共识性”及对超常规信息是否有“已知性”是形成三种功能用法的原因。句首“你讲”是半截话形式在转喻机制作用下形成的传信话语构式。同时,表“意外”的句首“你讲”可用于句末,具有向意外范畴标记发展的趋势。这一语义演变也大致经历了“言说动词-引语标记-意外范畴标记”的虚化过程,这与汉语方言中其他言说动词发展为意外范畴标记的路径相比,既有共性又有个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巢湖话 你讲 认同 意外 半截话 传信构式 意外范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宋诗人赵蕃生平与创作考论
10
作者 施常州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 CSSCI 2015年第2期15-19,共5页
赵蕃是江西诗派在南宋中后期的代表诗人,方回称为两宋诗坛"高年仕宦不达"的三大诗人(另两位为梅圣俞和陈师道)之一。他出身元祐世宦之家,少时师从清江学派刘清之,年垂知命,往朱熹处受学。他三十六岁任太和主簿,四十岁任辰州... 赵蕃是江西诗派在南宋中后期的代表诗人,方回称为两宋诗坛"高年仕宦不达"的三大诗人(另两位为梅圣俞和陈师道)之一。他出身元祐世宦之家,少时师从清江学派刘清之,年垂知命,往朱熹处受学。他三十六岁任太和主簿,四十岁任辰州司理参军。其后即奉儒守家三十二年,朝廷屡征不起,节操清髙。赵蕃酷爱作诗,今存诗三千七百余首,在两宋诗人中不独数量众多,艺术成就也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赵蕃 生平 江西诗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介词“依据”的词汇化与语法化
11
作者 张成进 《安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6期81-86,共6页
现代汉语中,介词"依据"用于介引动作行为的根据。它来源于汉代的同形动词短语"依据"。魏晋南北朝时期,动词短语"依据"在认知隐喻机制促动下因高频连用由并列式动词短语词汇化为同形的依靠义动词。动词&qu... 现代汉语中,介词"依据"用于介引动作行为的根据。它来源于汉代的同形动词短语"依据"。魏晋南北朝时期,动词短语"依据"在认知隐喻机制促动下因高频连用由并列式动词短语词汇化为同形的依靠义动词。动词"依据"形成后,经常用于"V1+N1+V2+N2"句法环境中的V1位置,至隋唐五代时期,处于该句法环境中的"依据"最终完成向介词的虚化,"V1(依据)+N1"由独立作谓语被重新分析为作状语,介词"依据"形成。"依据"在汉语史上的发展演变路径可以概括为"动词短语→动词→介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依据” 词汇化 语法化 连动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互联网+”背景下农业电商模式及未来发展趋势 被引量:4
12
作者 叶星 叶梓 《山西农经》 2017年第17期11-11,共1页
现代科技的进步飞速已经远超我们的想象,随着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互联网+时代正式宣布来临,而随着互联网在人们生活和工作当中的比重越来越大,在社会上的普及率越来越高,互联网开始在从方方面面的影响我们的一切。其中,农业电商模... 现代科技的进步飞速已经远超我们的想象,随着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互联网+时代正式宣布来临,而随着互联网在人们生活和工作当中的比重越来越大,在社会上的普及率越来越高,互联网开始在从方方面面的影响我们的一切。其中,农业电商模式也因此有了新的挑战和机遇。基于以上原因,本文以"互联网+"背景下农业电商模式及未来发展趋势为话题,对"互联网+"背景下农业电商模式及未来发展趋势做出一些阐述和谈论,提出几点思考和探索意见,希望可以为我国农业电商模式的发展做出一点点的帮助和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网背景 电商 农业电商 发展趋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功能介词“对”的二语习得顺序考察 被引量:3
13
作者 张成进 潘月 《外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31-37,共7页
介词"对"是个典型的多功能虚词,可标记多种语义角色。基于二语习得顺序视角,本文将介词"对"标记的语义角色归纳为介引动作指向对象、介引动作对待对象、介引评议角度三种,并依次标记为对1、对2和对3。文章基于汉语... 介词"对"是个典型的多功能虚词,可标记多种语义角色。基于二语习得顺序视角,本文将介词"对"标记的语义角色归纳为介引动作指向对象、介引动作对待对象、介引评议角度三种,并依次标记为对1、对2和对3。文章基于汉语中介语语料,综合采用准确率标准、初现率标准与输出量标准,得出多功能介词"对"的习得顺序为对2>对3>对1;并从语法项目使用频率高低度、使用特征凸现度、认知难易度方面对该习得顺序的成因作出解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语习得 多功能介词 习得顺序 准确率标准 初现率标准 输出量标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认同评价构式“你说A不A”的话语特点及规约化 被引量:3
14
作者 朱军 卢芸蓉 《汉语学习》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3-22,共10页
评价构式'你说A不A'中的A具有[+描述性][+非常规]语义特征,伴随着非疑问化、动词虚指、代词泛指的非范畴化表现,句法上可位于话轮中、话轮首,位于话轮末的往往是商讨与认同评价的中间状态。其话语功能是对自己描述的对象、事件... 评价构式'你说A不A'中的A具有[+描述性][+非常规]语义特征,伴随着非疑问化、动词虚指、代词泛指的非范畴化表现,句法上可位于话轮中、话轮首,位于话轮末的往往是商讨与认同评价的中间状态。其话语功能是对自己描述的对象、事件或现象的主观评价,具有肯定评价、消极评价倾向,言者希望与听者分享信息并获得对方认同。'你说A不A'浮现出评价功能并规约化,形成认同评价构式。文章还比较了其与评价功能'A不A'的异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你说A不A” 认同评价构式 消极倾向 描述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说“VP一X_量是/算一X_量” 被引量:3
15
作者 朱军 《汉语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68-76,96,共10页
现代汉语中,"VP一X量是/算一X量"是一种常用的同语复用构式,过往研究对其构式义的分析缺乏一致性。本文认为它是一种主观量构式,构式义可概括为"动尽其量",这比以往研究有更强的概括力和解释力。"动尽其量&qu... 现代汉语中,"VP一X量是/算一X量"是一种常用的同语复用构式,过往研究对其构式义的分析缺乏一致性。本文认为它是一种主观量构式,构式义可概括为"动尽其量",这比以往研究有更强的概括力和解释力。"动尽其量"在"充分强调小/少/短时量"的语义基础上,随成分变量与语境变化主要有四种不同的意义:优于无量、积少成多、量少质优、忽略长远。文章还讨论了该构式的构式变化、构式连用和构式压制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P一X量是/算一X量” “动尽其量” 构式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功能介词“为了”的词汇化、语法化及相关问题 被引量:1
16
作者 张成进 孔冬秀 《安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年第3期64-70,共7页
“为了”是个多功能介词,既表目的又表原因。“为了”来源于隋唐五代时期的“为(V)+了(动相补语)”结构,宋代该结构中的“了”进一步语法化,形成“为(V)+了1”结构。元代,“为(V)+了1”在“多动词结构”中被重新分析为目的义介词。明代... “为了”是个多功能介词,既表目的又表原因。“为了”来源于隋唐五代时期的“为(V)+了(动相补语)”结构,宋代该结构中的“了”进一步语法化,形成“为(V)+了1”结构。元代,“为(V)+了1”在“多动词结构”中被重新分析为目的义介词。明代中后期“为了”又衍生出原因义用法。由整个事件转指事件目的是介词“为了”形成的认知语义条件;“为”与“了”各自的非范畴化与语法化为“为了”的形成提供了融合条件;“多动词结构”为“为了”的词汇化、语法化提供了句法环境条件。汉语史上,介词“为了”先形成目的义,继而形成原因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为了” 多功能介词 词汇化 语法化 认知转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柯尔律治《老水手行》与殖民主义
17
作者 王苹 张建颖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 CSSCI 2014年第2期108-114,共7页
柯尔律治作为19世纪英国文化意识形态和保守主义的代表,其思想丰富并影响深远。运用新历史主义和后殖民理论,解读他的诗歌《老水手行》可以探讨文学如何参与帝国越洋殖民扩张,可以梳理海外冒险与帝国主义、浪漫主义与奴隶贸易、基督教... 柯尔律治作为19世纪英国文化意识形态和保守主义的代表,其思想丰富并影响深远。运用新历史主义和后殖民理论,解读他的诗歌《老水手行》可以探讨文学如何参与帝国越洋殖民扩张,可以梳理海外冒险与帝国主义、浪漫主义与奴隶贸易、基督教与废奴运动等纠葛,可以看到帝国主义的贪婪和残暴不仅给殖民地带来灾难,也给殖民者带来瘟疫和精神堕落。《老水手行》体现了诗人"同一"、"差异"和"大同殖民地"的构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水手行》 殖民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乡教育一体化背景下优化教育资源配置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黄海明 《中国成人教育》 2019年第1期32-34,共3页
在当前城乡一体化发展进程中,还存在城乡教育资源分布和需求不均衡问题,城乡教育资源不平衡限制了城乡一体化快速发展,教育不公平现象需要持续关注。按照当前城乡教育资源情况,找到进行城乡教育资源优化平衡的方法,对进一步提升教育资... 在当前城乡一体化发展进程中,还存在城乡教育资源分布和需求不均衡问题,城乡教育资源不平衡限制了城乡一体化快速发展,教育不公平现象需要持续关注。按照当前城乡教育资源情况,找到进行城乡教育资源优化平衡的方法,对进一步提升教育资源有效利用率以及提高学校教学质量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乡教育一体化 教育资源配置 资源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秒”的副词化探析 被引量:1
19
作者 方艳 《安庆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年第5期124-128,共5页
当代媒体语言中“秒”已呈现副词化特征,“秒杀”的使用发展诱发“秒”的意义发生变化,经语言使用者的认知类推,“秒+V”产生了极为丰富的组合实例,“秒”经语义驱动和句法强化最终成为副词。提出“秒”作副词与其他瞬间类高速类副词相... 当代媒体语言中“秒”已呈现副词化特征,“秒杀”的使用发展诱发“秒”的意义发生变化,经语言使用者的认知类推,“秒+V”产生了极为丰富的组合实例,“秒”经语义驱动和句法强化最终成为副词。提出“秒”作副词与其他瞬间类高速类副词相比,其使用上有自己独特的语用价值。“秒”作副词的用法从网络社交媒体到门户网站再渗透到传统数字化媒体,已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语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代媒体语言 共时语法化 副词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港式中文“更”的语言功能考察 被引量:1
20
作者 方艳 《安庆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年第4期41-45,共5页
港式中文的"更"与形容词搭配也可表示程度比较的功能,与动词短语搭配时"更"的显隐、重叠情况、句间的功能有自己的特色,"更"的VP句受语义、形式的限制少。港式中文可看作汉语系统中有个体特色的语言子系... 港式中文的"更"与形容词搭配也可表示程度比较的功能,与动词短语搭配时"更"的显隐、重叠情况、句间的功能有自己的特色,"更"的VP句受语义、形式的限制少。港式中文可看作汉语系统中有个体特色的语言子系统,港式中文"更"在自身系统内与"还"既互补又交叠,"更"和"还"相互让渡,体现了香港言语社区中表达者不同的言语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港式中文 “更” 语言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