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学新生独生子女属性与心理健康的相关性 被引量:15
1
作者 武华君 俞宁 +3 位作者 蔡远 李斌 周健君 蔡智勇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781-787,共7页
目的:探讨大学新生独生子女属性与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江苏省某财经类大学的大一新生3982名,采用大学生人格问卷(UPI)评估心理健康状况,运用倾向得分匹配方法测算独生子女大学新生(n=1798)与非独生子女大学新生(n=856)心理健... 目的:探讨大学新生独生子女属性与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江苏省某财经类大学的大一新生3982名,采用大学生人格问卷(UPI)评估心理健康状况,运用倾向得分匹配方法测算独生子女大学新生(n=1798)与非独生子女大学新生(n=856)心理健康状况的差异,并分农村和城市进行组群差异分析。结果:匹配后,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的UPI得分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群差异分析显示,农村的参与者处理效应(ATT)为2.69,平均处理效应(ATE)为1.55,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即独生子女的UPI得分高于非独生子女,而城市来源的两组学生UPI得分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独生子女属性与城市来源大学新生的心理健康无关联,但对来自农村的大学新生来说,有兄弟姐妹者的心理健康状况可能比独生子女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新生 独生子女 心理健康 倾向得分匹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共同富裕背景下教育水平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9
2
作者 成谢军 成春林 刘学东 《经济与管理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50-160,共11页
以新时代推进共同富裕这一历史使命为出发点,在理论回顾的基础上提出问题,利用31个省(区、市)2000-2021年的省际面板数据,就教育水平如何影响城乡收入差距展开实证分析。结果发现,教育水平显著影响城乡收入差距,方向为正,伴随着城乡收... 以新时代推进共同富裕这一历史使命为出发点,在理论回顾的基础上提出问题,利用31个省(区、市)2000-2021年的省际面板数据,就教育水平如何影响城乡收入差距展开实证分析。结果发现,教育水平显著影响城乡收入差距,方向为正,伴随着城乡收入差距水平的提高,教育水平的影响作用更为明显;教育水平和城乡收入差距存在倒U型关系。同时经济开放水平越高,城乡收入差距越大;经济发展和城镇化有助于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城乡收入差距具有较强的惯性,需采取有效举措控制,以防失控。异质性分析发现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的教育水平对城乡收入差距的作用程度有明显差异,中部最大,西部次之,再次是东部,东北最小;处于不同收入差距分布上的地区对教育水平的依赖程度存在显著差异,教育水平对不同收入差距的地区存在不同的影响作用;不同教育层次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有明显差异,高中及以下层次的教育对城乡收入差距非常小也不显著,大学及以上教育层次影响较大且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同富裕 教育水平 城乡收入差距 倒U型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道德叙事发挥作用的五种心理机制
3
作者 赵玉晶 王申连 《教学与管理》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2期9-11,共3页
道德叙事是教育者通过讲述道德故事来艺术性地呈现道德生活事件或阐明道德生活意义的、视域融合的人际交流活动。作为中小学喜闻乐见的一种德育形式,道德叙事在道德教育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道德叙事德育功能的发挥主要是通过暗示作用... 道德叙事是教育者通过讲述道德故事来艺术性地呈现道德生活事件或阐明道德生活意义的、视域融合的人际交流活动。作为中小学喜闻乐见的一种德育形式,道德叙事在道德教育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道德叙事德育功能的发挥主要是通过暗示作用、认知同化、道德体验、道德想象、道德内化图式等五种内部心理机制来完成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德叙事 心理机制 暗示作用 认知同化 内化图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