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人工智能技术对内部审计的影响研究——基于建筑行业内部审计的调查 被引量:1
1
作者 于迪尔 朱瑾怡 《中国内部审计》 2025年第1期30-35,共6页
在内部审计工作中引入人工智能技术,可以进一步提高审计工作的效率,实现更高标准化的审计工作。本文对人工智能技术在建筑行业内部审计工作中的应用优势以及所带来的挑战进行了分析,构建了主要影响因素的数据分析模型,旨在为人工智能在... 在内部审计工作中引入人工智能技术,可以进一步提高审计工作的效率,实现更高标准化的审计工作。本文对人工智能技术在建筑行业内部审计工作中的应用优势以及所带来的挑战进行了分析,构建了主要影响因素的数据分析模型,旨在为人工智能在内部审计工作中的进一步应用提出针对性建议,推动内部审计从信息化、网络化向自动化、智能化转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内部审计 因子分析 大数据与智能审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审计协同治理的信息障碍分析及风险防范对策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徐庆阳 黎妍 唐健宇 《中国内部审计》 2022年第12期35-43,共9页
为提升国家审计对内部审计信息资源利用的有效性,本文基于审计监督合力障碍因素分析视角,选取4个一级指标、12个二级指标,建立障碍分析模型,运用层次分析法得到总体指标权重,将内部审计信息分为3个主要级别:原始书面文件信息、内审人员... 为提升国家审计对内部审计信息资源利用的有效性,本文基于审计监督合力障碍因素分析视角,选取4个一级指标、12个二级指标,建立障碍分析模型,运用层次分析法得到总体指标权重,将内部审计信息分为3个主要级别:原始书面文件信息、内审人员反映的问题及线索、内部审计成果,提出这三种审计信息的选择判断标准,着重分析了内部审计信息障碍因素,并提出审计信息评价风险及其4个主要子风险的防范措施,从而为国家审计与内部审计协同提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障碍分析 监督合力 内部审计 风险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智能驱动的高校实践教学模式重构研究
3
作者 吴凯 付倩 《工业和信息化教育》 2025年第5期12-17,23,共7页
通过文献分析、实地调研和深度访谈等,探讨人工智能技术如何赋能高校实践教学。基于技术嵌入理论和整体性治理视角,构建“智能技术、教学创新、能力提升”良性循环的实践教学重构模式。依托智能化实践教学平台、教师角色转型、创新评价... 通过文献分析、实地调研和深度访谈等,探讨人工智能技术如何赋能高校实践教学。基于技术嵌入理论和整体性治理视角,构建“智能技术、教学创新、能力提升”良性循环的实践教学重构模式。依托智能化实践教学平台、教师角色转型、创新评价体系应对技术支撑不足、教师能力欠缺、评价机制滞后等挑战。通过重塑教学环境、优化教学过程和创新评价方式等途径全方位赋能实践教学,为智能化实践教学改革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实践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教育 人工智能 实践教学 教学模式重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分散失效机制与分散机理对分散土判别方法的新思考
4
作者 张路 《黑龙江水利科技》 2025年第4期150-155,共6页
在阐明分散失效机制和分散机理区别的基础上,对分散土的定义、试验方法包括针孔、碎块、双比重计、孔隙水可溶性阳离子和交换性钠百分比进行讨论,旨在提出对分散土判别方法的新思考。结果表明,分散土的分散失效机制主要讨论黏土颗粒损... 在阐明分散失效机制和分散机理区别的基础上,对分散土的定义、试验方法包括针孔、碎块、双比重计、孔隙水可溶性阳离子和交换性钠百分比进行讨论,旨在提出对分散土判别方法的新思考。结果表明,分散土的分散失效机制主要讨论黏土颗粒损失导致主体结构破坏的力学原因,分散土的分散机理主要讨论土壤团聚体在纯净水或低盐水中易分散成原级黏土颗粒的本质原因。从物理视角来看,土的分散主要是由于黏土颗粒含量低引起的黏聚力低导致遇水易受冲蚀破坏;从化学视角来看,土的分散主要是由于土中高钠含量和高pH值引起的颗粒间斥力大于引力导致团粒结构遇水易分散为原级颗粒。针孔试验侧重研究裂缝渗流影响下的侵蚀行为,碎块、双比重计、孔隙水可溶性阳离子和交换性钠百分比试验侧重研究黏土颗粒在水中的分散行为。若要更加准确描述黏土颗粒在水中的分散行为,则要进一步考虑钾的分散作用,建议引入一些新的化学概念如CROSS、净分散电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散失效机制 分散机理 分散土 定义 判别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利水电EPC项目业主发包前风险评价 被引量:4
5
作者 刘雷 许长青 毛晔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33-136,142,共5页
基于对水利水电EPC项目业主发包前风险评价的相关文献分析,结合专家咨询和对水利水电EPC项目的调查研究,确立了项目成果风险、咨询成果风险、监管成果风险和业主自身情况风险4个影响水利水电EPC项目业主发包前风险评价的决定因素,构建... 基于对水利水电EPC项目业主发包前风险评价的相关文献分析,结合专家咨询和对水利水电EPC项目的调查研究,确立了项目成果风险、咨询成果风险、监管成果风险和业主自身情况风险4个影响水利水电EPC项目业主发包前风险评价的决定因素,构建了水利水电EPC项目业主发包前风险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熵权法确定了各个风险指标的权重。最后,采用云模型方法,对某水利水电EPC项目业主发包前风险进行了综合评价,合理地确定了该水利水电EPC项目业主发包前的风险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利水电EPC项目 发包前 风险评价 熵权法 云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位热力加固分散土的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理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倪晓逸 张路 +3 位作者 樊恒辉 杨秀娟 孟敏强 赵彦军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240-1249,共10页
分散土是一种水敏性特殊土,常采用石灰等土壤固化材料进行改性处理,但是对于边坡工程,由于改性处理的施工工艺复杂,使得改性成本较高且效果往往达不到设计要求。通过泥球、碎块、针孔、双相对质量密度计等分散性判别试验以及微观结构检... 分散土是一种水敏性特殊土,常采用石灰等土壤固化材料进行改性处理,但是对于边坡工程,由于改性处理的施工工艺复杂,使得改性成本较高且效果往往达不到设计要求。通过泥球、碎块、针孔、双相对质量密度计等分散性判别试验以及微观结构检测、X射线衍射、红外光谱分析等微观试验,研究了原位热力加固分散土的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理。试验结果表明,温度、加热时间、压实度对热力加固分散土具有显著的影响。随着温度的升高、加热时间的延长、压实度的增加,分散土的分散性逐步减弱,直至消除。加热温度低于200℃时,分散土的分散性虽然减弱,但具有可逆性;高于200℃以上时,分散土彻底失去分散性,且具有不可逆性。分散土经过高温处理后,通过颗粒失水凝聚、盐矿物形变胶结等作用,使得颗粒团聚结构增强,水溶性离子溶出量减少,土体碱性降低,双电层厚度减小,进而土颗粒间的引力大于斥力,分散性减弱甚至消失。研究结果表明,原位热力加固技术是一项很有前景的特殊土边坡稳定处置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散土 热力加固 加热温度 微观结构 作用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FBG机械连接部件微渗漏监测应用
7
作者 胡健 雒燕 +4 位作者 刘瑾 魏世杰 何承宗 李明阳 张晨阳 《中国海洋平台》 2022年第6期28-34,共7页
简要介绍光纤布拉格光栅(Fiber Bragg Grating,FBG)温度传感器的传感原理,利用FBG传感技术对温度变化的敏感性,将FBG传感器在机械管道连接部件渗漏监测中进行实际应用。通过测量渗漏处产生的温差,分析管道连接系统的连接状态,并设计试... 简要介绍光纤布拉格光栅(Fiber Bragg Grating,FBG)温度传感器的传感原理,利用FBG传感技术对温度变化的敏感性,将FBG传感器在机械管道连接部件渗漏监测中进行实际应用。通过测量渗漏处产生的温差,分析管道连接系统的连接状态,并设计试验对其可行性及影响因素进行探究。结果表明:当用于渗漏监测时,该方法可在短时间内对温度的变化产生反应,从而有效地对渗漏进行预警,在无风环境下可测出1.81℃的渗漏稳定温差,具有可行性;风速、水温两个因素会对稳定温差产生影响,该方法在风速较大、水温与环境温度相差较大时具有更良好的渗漏监测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BG传感器 温差测量 液体渗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