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钼靶及超声对不同病理分型乳腺黏液癌诊断的对照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郑金霞 顾芸 +2 位作者 程晖 王洁 陆小燕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1048-1051,共4页
目的关于乳腺黏液癌的钼靶及超声表现国内文献报道较少。文中探讨乳腺钼靶和超声检查在乳腺黏液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4例乳腺黏液癌患者的临床特点及病理结果(9例单纯型、5例混合型),对术前行钼靶及超声检查进行对照分... 目的关于乳腺黏液癌的钼靶及超声表现国内文献报道较少。文中探讨乳腺钼靶和超声检查在乳腺黏液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4例乳腺黏液癌患者的临床特点及病理结果(9例单纯型、5例混合型),对术前行钼靶及超声检查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14例患者中钼靶诊断乳腺黏液癌8例,准确率为57.1%(8/14);超声诊断4例,准确率为28.6%(4/14);钼靶联合超声诊断9例,准确率为64.3%(9/14)。钼靶诊断单纯型乳腺黏液癌的准确率为55.6%(5/9),而超声诊断的准确率为22.2%(2/9);钼靶诊断混合型腋下淋巴结肿大的准确率为50%(1/2),超声则为100%(2/2)。结论钼靶联合超声检查能提高诊断乳腺黏液癌准确率;钼靶比超声诊断具有优势,尤其对于单纯型乳腺黏液癌;而对于腋下淋巴结和致密型腺体,超声比钼靶诊断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黏液癌 钼靶 超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卵巢透明细胞癌中HNF-1β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5
2
作者 熊克美 黄文斌 +2 位作者 王劲松 李青 程雪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282-285,共4页
目的观察HNF-1β在卵巢不同类型上皮性癌中的表达,探讨HNF-1β在卵巢透明细胞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采用免疫组化En Vision法检测27例透明细胞癌、35例高级别浆液性癌、21例子宫内膜样腺癌、10例黏液性癌、2例移行细胞癌和13例转移性Kruk... 目的观察HNF-1β在卵巢不同类型上皮性癌中的表达,探讨HNF-1β在卵巢透明细胞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采用免疫组化En Vision法检测27例透明细胞癌、35例高级别浆液性癌、21例子宫内膜样腺癌、10例黏液性癌、2例移行细胞癌和13例转移性Krukenberg瘤中HNF-1β的表达。结果 27例卵巢透明细胞癌均不同程度表达HNF-1β,阳性率为85.2%;35例卵巢高级别浆液性癌中HNF-1β呈核阳性者4例,阳性率为2.9%;21例卵巢子宫内膜样腺癌中5例HNF-1β呈阳性,阳性率为23.8%;10例卵巢黏液性癌中HNF-1β均呈核阳性,阳性率为60.0%;13例Krukenberg瘤均可见HNF-1β呈不同程度核阳性,阳性率为53.8%;2例卵巢移行细胞癌均不表达HNF-1β。与透明细胞癌相比,HNF-1β在浆液性癌和子宫内膜样腺癌中的表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黏液性癌、Krukenberg瘤和透明细胞癌中HNF-1β表达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HNF-1β诊断卵巢透明细胞癌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85.2%和76.5%。结论 HNF-1β是一种敏感性较高的卵巢透明细胞癌标志物,HNF-1β弥漫强阳性对诊断卵巢透明细胞癌具有较高的特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肿瘤 透明细胞癌 HNF-1β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病人肺泡表面活性物质的变化 被引量:6
3
作者 宋嘉振 郭思侠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1年第1期29-31,共3页
目的 研究患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ARDS)时病人肺泡表面活性物质的变化。方法 应用薄层色谱法测定ARDS早期病人 ( 5例 )和晚期病人 ( 5例 )肺泡灌洗液中肺泡表面活性物质 ,并和正常对照组 ( 5例 )作比较。结果 肺泡表面活性物质的含... 目的 研究患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ARDS)时病人肺泡表面活性物质的变化。方法 应用薄层色谱法测定ARDS早期病人 ( 5例 )和晚期病人 ( 5例 )肺泡灌洗液中肺泡表面活性物质 ,并和正常对照组 ( 5例 )作比较。结果 肺泡表面活性物质的含量在对照组、早期组、晚期组分别为6 7 6± 7 2、44 0± 7 3、31 3± 6 5 μg/ml肺灌洗液 ,呈递减改变。肺泡表面活性物质主要活性成份磷脂酰胆碱、磷脂酰甘油和二磷脂酰甘油的百分比在ARDS早期升高 ,分别达 5 6 2 %± 2 8%、9 2 %±1 5 %和 2 9%± 0 7%。在ARDS晚期 ,上述三种活性成份分别降至 39 7%± 5 2 %、5 6 %± 0 7%和 2 6 %± 0 6 %。结论 ARDS病人随着病情的进展加重 ,其肺泡表面活性物质的含量和主要活性成份逐渐减少。提示若使用外源性肺泡表面活性物质防治ARDS ,不仅要在数量上补足 ,而且需要恢复活性成份的比例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肺泡表面活性物质磷脂酰胆碱 磷脂酰甘油 二磷脂酰 甘油 ARD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吸入性全身麻醉药对肺泡表面活性物质的影响 被引量:4
4
作者 宋嘉振 林桂芳 +1 位作者 沈健藩 郭思侠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1年第12期676-678,共3页
目的 观察临床使用的 4个吸入性全身麻醉药对肺泡表面活性物质的影响。方法 5 0只家兔随机分成五组 ,每组 10只。除对照组 (C组 )外 ,另四组分别吸入 5 5 %~ 6 0 %氧化亚氮 (N组 )、4 5 %~ 5 0 %乙醚 (E组 )、0 8%~ 1 0 %氟烷 (F... 目的 观察临床使用的 4个吸入性全身麻醉药对肺泡表面活性物质的影响。方法 5 0只家兔随机分成五组 ,每组 10只。除对照组 (C组 )外 ,另四组分别吸入 5 5 %~ 6 0 %氧化亚氮 (N组 )、4 5 %~ 5 0 %乙醚 (E组 )、0 8%~ 1 0 %氟烷 (F组 )、0 8%~ 1 0 %异氟醚 (I组 ) 4小时后 ,用薄层色谱法对全肺组织及肺泡灌洗液中的表面活性物质作定性和定量检测。结果 定性分析得到 9种磷脂、胆固醇及甘油脂类。定量检测显示 ,与C组相比 ,全肺组织及细胞内的表面活性物质含量在E、F和I组均有明显增加 (P <0 0 5 ) ,N组基本不变。肺泡灌洗液中表面活性物质的含量在E、F和I三组不变 ,而N组显著增高 (P <0 0 1)。表面活性物质的各磷脂组分含量百分比检测结果显示 ,磷脂酰胆碱在全肺组织的E、F、I组及肺泡灌洗液的N、E、F、I组均显著升高。结论 吸入非脂溶性全身麻醉药后肺泡腔内表面活性物质含量增加。吸入脂溶性全身麻醉药后全肺组织表面活性物质含量增加 ,但滞留在细胞内。吸入上述四个全身麻醉药后磷脂酰胆碱的比例均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入性全血麻醉药 肺泡表面活性物质 磷脂酰胆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ISH检测子宫颈病变脱落细胞中EGFR基因扩增及临床应用价值 被引量:1
5
作者 李青 吴王飞 +1 位作者 纪捷 周晓军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806-810,共5页
目的探讨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theli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在子宫颈鳞状上皮内病变中基因扩增及临床意义。方法在液基细胞学基础上应用荧光原位杂交(FISH)技术检测78例子宫颈各种病变组织[正常组28例、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LSI... 目的探讨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theli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在子宫颈鳞状上皮内病变中基因扩增及临床意义。方法在液基细胞学基础上应用荧光原位杂交(FISH)技术检测78例子宫颈各种病变组织[正常组28例、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LSIL)26例和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24例]中的EGFR基因扩增情况。结果 EGFR基因扩增阳性率在正常组、LSILs和HSILs中分别是7.14%、23.08%和62.50%,HSILs的阳性率与LSILs及正常组相比均有差异。同时,LSILs随访阳性病例的EGFR基因扩增阳性率与随访阴性病例之间也有差异。另外,比较了部分病例中EGFR基因扩增与HPV的病毒负荷量。结论 EGFR基因扩增在HSILs与随访阳性LSILs中明显增高,提示EGFR基因扩增与子宫颈严重细胞学病变密切相关。因此,EGFR基因扩增可作为巴氏试验中筛查HSILs与预测持续或进展性LSILs的客观遗传学监测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颈上皮内病变 荧光原位杂交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细胞遗传学 基因扩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卵巢皮质间质细胞增生的免疫组化表达
6
作者 沈宇飞 李凤山 +2 位作者 徐玲玲 钱宁 仓为民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921-922,958,F0004,共4页
目的:对卵巢皮质间质细胞增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的表达及伴发癌的癌基因和抑癌基因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检测探究。方法:对40例卵巢皮质间质细胞增生伴有子宫内膜癌、卵巢癌,平滑肌瘤、内膜息肉等疾病增生的卵巢皮质间质细胞进行免疫组织化学... 目的:对卵巢皮质间质细胞增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的表达及伴发癌的癌基因和抑癌基因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检测探究。方法:对40例卵巢皮质间质细胞增生伴有子宫内膜癌、卵巢癌,平滑肌瘤、内膜息肉等疾病增生的卵巢皮质间质细胞进行免疫组织化学C-erbB-2、Rb、p53、PCNA的检测,并对手术病例进行术后血E2、p检测,同时观察内膜癌C-erbB-2、Rb、p53、PCNA癌基因蛋白、肿瘤细胞增殖的表达。结果:在卵巢皮质增生细胞C-erbB-2阳性率为58%,Rb阳性率为30%,p53阳性率为2.5%,PCNA阳性率为33%,子宫内膜癌细胞C-erbB-2阳性率为100%,Rb阳性率为85%,p53阳性率为80%,PCNA阳性率为85%。结论:伴有子宫内膜癌、卵巢癌的卵巢增生的皮质间质细胞C-erbB-2、Rb表达阳性,在子宫肌瘤等良性病变C-erbB-2和PCNA表达阳性,p53在增生间质细胞很少表达。血E2和P检测正常。而在子宫内膜癌细胞各项免疫组化染色多呈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 间质细胞增生 免疫组织化学 内膜癌 平滑肌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ISH检测hTERC基因在宫颈腺癌中的扩增及意义 被引量:1
7
作者 顾芸 武卫平 +1 位作者 钱宁 冯振卿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1148-1151,1156,共5页
目的:探讨人端粒酶RNA(hTERC)基因在宫颈腺癌中的扩增以及在宫颈腺癌诊断和预后评估中的价值。方法:收集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妇幼保健院2006年1月~2009年12月诊断为宫颈腺癌的石蜡标本38例,并随机抽取同时期诊断为宫颈鳞状上皮内瘤变... 目的:探讨人端粒酶RNA(hTERC)基因在宫颈腺癌中的扩增以及在宫颈腺癌诊断和预后评估中的价值。方法:收集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妇幼保健院2006年1月~2009年12月诊断为宫颈腺癌的石蜡标本38例,并随机抽取同时期诊断为宫颈鳞状上皮内瘤变而腺体正常的37例标本作为对照,采用荧光原位杂交(FISH)方法检测hTERC基因在腺癌及对照组宫颈腺体中的扩增。结果:腺癌组hTERC基因扩增阳性率为84.21%(32/38),对照组阳性率为0%(0/37),两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hTERC基因扩增检测的灵敏度为84.21%(32/38),特异度为100%(37/37),阳性预测值为100%(32/32),阴性预测值为86.05%(37/43)。FISH检测结果显示,不同亚型的宫颈腺癌阳性检出率各不相同,高分化和中-低分化的宮颈腺癌hTERC基因扩增程度存在差异(P<0.05)。对照组杂交信号多为2∶2,而腺癌组异常扩增类型有2∶3、2∶4、2∶5、3∶3、4∶4及N∶N。不同hTERC基因扩增程度的腺癌预后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TERC基因在宫颈腺癌中扩增,病理分化程度不同hTERC基因扩增有差异,可作为宫颈腺癌的病理诊断辅助指标,尚未发现hTERC基因扩增程度与宫颈腺癌的不良预后有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腺癌 人端粒酶 荧光原位杂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