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南京堂子街太平天国壁画再保护
被引量:4
- 1
-
-
作者
严静
王啸啸
杨军昌
胡宁
毛晓玲
-
机构
陕西省考古研究院
太平天国历史博物馆
-
出处
《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94-101,共8页
-
文摘
为了使已经经历过保护修复的14幅南京堂子街太平天国时期的壁画能够更好地保存和展览,在全面的现场调查和修复资料收集的基础上,对壁画实施了现场预保护、搬迁以及实验室保护修复。采取了比较成熟的保护材料Paraloid B72、Primal AC33对壁画进行加固回贴;并将蒸汽清洗、激光清洗引入到壁画的表面清理中;同时改善了灌浆材料;采用了贴木浆纸、预先刷涂乙醇等改良工艺。在上述措施的综合使用下,壁画再次保护修复后效果良好。此保护修复方法可对类似需要再保护的壁画提供借鉴。
-
关键词
太平天国壁画
激光清洗
蒸汽清洗
最少干预
-
Keywords
Taiping Heavenly Kingdom Mural
Laser cleaning
Steam cleaning
Minimal intervention
-
分类号
K879.41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
-
题名《太平天国历史陈列》的探索与创新
被引量:2
- 2
-
-
作者
曹志君
毛晓玲
-
机构
南京太平天国历史博物馆
-
出处
《中国博物馆》
2001年第2期63-65,72,共4页
-
-
关键词
南京
太平天国历史博物馆
《太平天国历史陈列》
内容设计
文物展示手法
-
分类号
G265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
-
题名堂子街太平天国壁画保护的相关问题思考
被引量:4
- 3
-
-
作者
毛晓玲
王国秀
-
机构
太平天国历史博物馆
-
出处
《艺术百家》
北大核心
2008年第A02期24-26,共3页
-
文摘
本文结合文化遗产保护的原则,对堂子街太平天国壁画艺术馆建设中壁画保护所涉及的相关问题进行理念梳理和实践探讨,冀以在尊重独特性和探索普适性的交融中,有效保护珍贵文物,合理利用文化资源。
-
关键词
太平天国壁画
保护
利用
文化遗产保护原则
-
分类号
J20-05
[艺术—美术]
TU87
[建筑科学]
-
-
题名论太平天国服饰制度
被引量:1
- 4
-
-
作者
袁蓉
-
机构
太平天国历史博物馆
-
出处
《学海》
2003年第5期131-135,共5页
-
-
关键词
太平天国
服饰制度
冠冕制度
服饰文化
官服制度
佩饰规制
民间服饰
妇女服饰
-
分类号
K254
[历史地理—中国史]
-
-
题名浙江嘉兴中山中路太平天国衙馆及壁画初考
被引量:1
- 5
-
-
作者
郭存孝
-
机构
南京太平天国历史博物馆
-
出处
《浙江学刊》
1987年第1期152-154,共3页
-
文摘
一九八四年浙江省嘉兴市博物馆在进行全市文物普查时,在市区中山中路101号姚姓住宅内,发现了八幅彩色戏曲题材和花卉壁画。嘉兴市博物馆因该建筑属市区建设规划需要很快要拆除(一九八五年春已拆除),把壁画的墙面连同石灰层一齐铲下,加以保存。同时对第一进房屋进行了测绘。那么这个建筑和壁画是什么时代的产物?兹分述如下: (一)调查情况关于姚姓房屋的沿革和结构姚宅房主姚云珍(现年七十三岁)说,此屋是她曾祖父时建造的,依年龄上溯,大约是在鸦片战争前后即太平天国起义前新建的。
-
关键词
太平天国起义
浙江嘉兴
太平军
浙江省嘉兴市
鸦片战争前后
初考
许瑶光
王府
三国演义
壁画
-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
-
题名梁启超是抄录太平天国印书回国的第一人
被引量:1
- 6
-
-
作者
张铁宝
-
机构
南京市太平天国历史博物馆
-
出处
《学术研究》
1988年第6期87-88,共2页
-
文摘
太平天国失败以后,其刊刻的书籍大部分被清政府焚毁,有一部分流传到国外,保存在一些图书馆和博物馆内。辛亥革命后,随着国内研究太平天国兴趣的提高,这些保存在国外的太平天国印书,逐渐引起去海外留学、访问的学者们的重视,相继被转抄、摄照回国。谁是从事这一工作的第一人?长期以来,史学界认为是程演生,他于1924年从法国巴黎国立东方语言学校图书馆抄录太平天国印书回国。其实不然,据目前已知资料表明,最早从事这一工作的应是梁启超。
-
关键词
太平天国
梁启超
抄录
学校图书馆
国内研究
清政府
辛亥革命后
已知资料
诏书
中国人民
-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
-
题名太平天国官印研究
- 7
-
-
作者
郭存孝
-
机构
南京太平天国历史博物馆
-
出处
《浙江学刊》
CSSCI
1991年第2期21-25,共5页
-
文摘
太平天国发给从中央到地方的王,侯、相直至两司马包括个别外国人的各级官员实授或虚设的职务及爵称权柄符—官印,是太平天国政权建设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开展太平天国官印的研究,对于从正反两面了解太平天国官制军制的发生发展,特别是后期的变化得失,从而洞察这场运动的性质和成败,当有裨益。太平天国官印始颁于何时? 据《贼情汇纂》卷十一载,太平天国“举事金田,凡紫荆山附近藏匿党羽,皆出归附,于是群贼大会,置伪官,制伪印,立军制”。金田起义后,钦差大臣赛尚阿亦称:“金田逆匪自称太平天国,确有历次所获犯供及伪文伪印可凭。”可见金田起义前官印已颁行,而且是做为整个组织准备物质准备中的一个环节而出现的。次年军抵永安,洪秀全又“封派各贼伪官,封杨秀清为东王……,制造伪印”。说明此时已确立由中央颁发官印的制度。建都天京后,设立了专门机构——“镌刻衙”,置典镌刻四人,主刊刻诏旨书籍,兼雕木质官印。有“镌刻营”一军,皆刻字匠,按军制编组,有“将军以下正副各伪官、典官、属官,每军一千七百十五人”。
-
关键词
太平天国
洪秀全
金田起义
组织准备
政权建设
李秀成
物质准备
太平军
外国人
杨秀清
-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
-
题名太平天国火炮考述
- 8
-
-
作者
郭存孝
-
机构
南京太平天国历史博物馆
-
出处
《江海学刊》
1988年第6期115-118,共4页
-
文摘
太平天国运动其所以能够取得在清代中国斗争十八载、驰骋十八省的辉煌战绩,是有各种因素促成的,其中火炮的铸造和广泛运用则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本文就此略加考述.
-
关键词
太平天国运动
考述
火炮
清代
-
分类号
K254
[历史地理—中国史]
-
-
题名博物馆陈列改革的反思
- 9
-
-
作者
章义平
-
机构
南京太平天国历史博物馆
-
出处
《中国博物馆》
1991年第2期44-47,共4页
-
文摘
步入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博物馆发展面临新的挑战。陈列作为博物馆的中心工作和体现社会职能和教育作用的主要方式,其质量好坏,效果如何,对博物馆的建设与发展有着异乎寻常的作用。因此,陈列修改尤其是基本陈列的修改问题,已成为博物馆界的热门话题。但是,对现有陈列究竟如何改革?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众说纷纭。笔者在博物馆陈列学的研究和实践中,对陈列改革的某些问题略有思考,虽不成熟,但仍贸然草就成文,以就教于文博界的专家、前辈及同仁。
-
关键词
博物馆建设
专题陈列
陈列展览
文博
陈列工作
中心工作
九十年代
内容结构
形式设计
博物馆事业
-
分类号
G26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
-
题名博物馆陈列展示中自然光的运用
被引量:5
- 10
-
-
作者
吴瞻
-
机构
太平天国历史博物馆
-
出处
《中国博物馆》
2008年第1期76-78,共3页
-
文摘
光的造型设计属于展览形式设计。光是渲染展厅气氛,烘托文物展品的重要手段。用光不当会造成文物展品的损坏,所以在文物展览中光的运用设计十分重要。
-
关键词
自然光
博物馆
文物展览
陈列
形式设计
造型设计
展品
-
分类号
G265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TB811.1
[一般工业技术—摄影技术]
-
-
题名论旅游景点可持续发展的创新机制
被引量:1
- 11
-
-
作者
袁蓉
-
机构
南京太平天国历史博物馆
-
出处
《现代经济探讨》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46-49,共4页
-
文摘
旅游业是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旅游景点是旅游业的核心。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转型和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对旅游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旅游景点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必须顺应时代要求,为旅游景点的可持续发展创新运行机制、开发机制、管理机制和竞争机制。
-
关键词
旅游景点
可持续发展
创新机制
-
分类号
F592
[经济管理—旅游管理]
-
-
题名江南古典园林与茶文化探析
被引量:1
- 12
-
-
作者
夏青
-
机构
太平天国历史博物馆
-
出处
《福建茶叶》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407-408,共2页
-
文摘
我国有着丰富完善的茶文化理念。当然除了传统茶文化外,江南古典园林也是我国传统园林建筑中的精品,其中所具有到内涵理念是对该体系传承发展的基础和关键。本文拟从江南古典园林的发展状况分析,结合我国茶文化体系的具体内涵分析,深层次探究江南古典园林与茶文化体系之间的结合点,进而为当前融入茶文化理念的江南古典园林对当前园林建设的相关影响形成全面认知。
-
关键词
江南古典园林
茶文化
融入理念
传承体系
古典文化
-
分类号
TS971
[轻工技术与工程]
TU986
[建筑科学—城市规划与设计]
-
-
题名中国人民的抗日挚友——澳籍记者田伯烈
被引量:2
- 13
-
-
作者
郭存孝
-
机构
南京太平天国历史博物馆
-
出处
《学海》
2000年第1期136-140,共5页
-
文摘
田伯烈 1898年出生于澳大利亚 ,后去英国定居 ,192 8年任英国《曼彻斯特卫报》驻北京记者。 1937年抗战爆发后 ,田伯烈在上海支持中国的抗战。南京沦陷后 ,日军制造了南京大屠杀。田伯烈大量收集了南京大屠杀的第一手资料 ,写成了《外人目睹中之日军暴行》一书 ,并于1938年 6月在英国出版 ,引起轰动。中日等国均于 1938年将该书翻译出版。此后 ,他继续在国民党中央宣传部驻外机构中任职 ,直到 194 1年下半年 ,才离任回国。田伯烈回伦敦后又投入到世界反法西斯运动 ,以及战后重建国际新秩序的行列中。 194 5年起 ,他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任职 ,长达7年之久。后来他又赴印度尼西亚 ,为印尼的战后重建努力工作。 1954年 ,田伯烈因病在英国逝世 ,享年 56年。
-
关键词
中国
抗日战争
国际友人
田伯烈
人物传记
-
分类号
K836.11
[历史地理—历史学]
-
-
题名坚持正确办馆方向,努力提高办馆效益
- 14
-
-
作者
张玉华
-
机构
南京太平天国历史博物馆
-
出处
《中国博物馆》
1997年第3期15-16,23,共3页
-
文摘
中共十四届六中全会通过了《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这一纲领性的文件对博物馆事业的大发展必将起到重大的推动作用,对我们的工作也有着现实的指导意义。对照这一文件,我们不得不再次提出坚持正确办馆方向,努力提高办馆效益的问题。 博物馆,对于她的地位、属性、功能有多种说法。
-
关键词
博物馆事业
办馆效益
办馆方向
社会教育功能
十四届六中全会
努力提高
社会主义精神
文明建设
博物馆工作
爱国主义教育
-
分类号
G269.2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
-
题名谈园林陈列艺术的构思
- 15
-
-
作者
夏京生
章义平
谭跃
-
机构
太平天国历史博物馆
-
出处
《中国博物馆》
1990年第3期33-36,共4页
-
文摘
1989年,太平天国历史博物馆举办了瞻园园史陈列,我们从中引发了一些对园林陈列艺术的想法,终贸然撰文,以求教大方。瞻园地处太平天国历史博物馆西边,从明朝建园,至今已历六百余年。其间,达官显贵,墨客骚人;几度风雨,几度沧桑;留下了斑斑的历史遗迹和丰厚的史料佳话。但要把这些史料提纲挈领为园史陈列,特别是在园林里展示她的朝代变迁,对我们来说,不仅在内容上,而且在形式上都遇到了先例鲜见的难题。
-
关键词
瞻园
园史
陈列艺术
线性结构
装饰手法
叙述方式
条屏
基本骨架
历史事件
品字形
-
分类号
G26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