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用发展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南京大学哲学系博士生导师刘林元教授访谈 |
刘林元
许素菊
|
《社会科学家》
CSSCI
|
2005 |
0 |
|
|
2
|
从社会实践关系场域走向社会生产结构:历史唯物主义核心视野的三次转移 |
刘怀玉
董坤
|
《河北学刊》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
3
|
社会空间关系场境的流体动力学透视——列菲伏尔《空间的生产》解读 |
张一兵
|
《中共福建省委党校(福建行政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
4
|
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的历史、现状与展望——南京大学哲学系博士生导师张亮教授访谈 |
张亮
赵立
|
《社会科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9 |
0 |
|
|
5
|
论文科研究生社会实践能力的培养——以南京大学哲学系国学启蒙班为例 |
郭明姬
|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
2016 |
3
|
|
|
6
|
哲学界面临的形势和哲学工作的改革——南京大学哲学系副主任孙伯(钅癸)同志在“哲学与改革”讨论会上的报告 |
孙伯(钅癸)
|
《江苏社会科学》
|
1985 |
0 |
|
|
7
|
从“实践”转向“物质生产”的逻辑过渡──试析社会关系范畴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地位和意义 |
孙伯鍨
张一兵
陈胜云
|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
1997 |
17
|
|
|
8
|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体系与方法(笔谈) 再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体系与方法 |
孙伯鍨
|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01 |
13
|
|
|
9
|
新时代文科基层教学组织的构建与运行——以南京大学哲学素质教育虚拟教研室为例 |
张亮
汪琳玥
|
《社会科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
2023 |
9
|
|
|
10
|
“系统哲学”与价值困境 |
舒也
|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5 |
5
|
|
|
11
|
列宁的“哲学笔记”是一部独立的哲学著作吗?——一项学术史的谱系考察 |
周嘉昕
|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07 |
7
|
|
|
12
|
论马克思新世界观的形成及其哲学本质——以马克思与费尔巴哈关系为视点 |
张友群
张明
|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10 |
2
|
|
|
13
|
哲思逻辑——一个形而上学内容的公理体系 |
杜国平
|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
2007 |
22
|
|
|
14
|
宗教与哲学的分合及其未来关系之走向 |
李承贵
|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06 |
3
|
|
|
15
|
科学哲学为何要回到“唯物论”?——从“数学与善”的关系来看 |
蔡仲
|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
2016 |
4
|
|
|
16
|
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实践的“正常”关系辨 |
刘林元
|
《学习论坛》
|
2006 |
4
|
|
|
17
|
理论出现于伟大哲学体系的终结点 |
胡大平
|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01 |
1
|
|
|
18
|
从儒佛道三教关系谈中国哲学史书写范式的转换 |
刘因灿
|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
2012 |
1
|
|
|
19
|
从阴性政治到类的共产主义——巴迪欧论哲学与政治的关系 |
蓝江
|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7 |
1
|
|
|
20
|
《资本论》与马克思主义哲学关系的四个基本问题——基于思想史和理论逻辑的考察 |
周嘉昕
|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15 |
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