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美国智库对中国周边跨境水资源安全影响的战略评估
1
作者 贾佳美子 王志坚 《情报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68-77,共10页
[研究目的]在中美战略竞争的大背景下,水资源议题已成为美国对华竞争的重要场域,这其中美国智库的推手作用不可忽视。以美国智库为核心研究视角,分析美国对中国周边水资源安全的认知及影响,为相关议题研究提供借鉴,为决策者研判中国跨... [研究目的]在中美战略竞争的大背景下,水资源议题已成为美国对华竞争的重要场域,这其中美国智库的推手作用不可忽视。以美国智库为核心研究视角,分析美国对中国周边水资源安全的认知及影响,为相关议题研究提供借鉴,为决策者研判中国跨境水资源治理态势提供可靠的信息支持及应对之策。[研究方法]选取美国8家智库22篇具有代表性的核心研究报告和分析文章进行文本分析,梳理美国智库对中国周边跨境水资源安全现状及安全手段的认知和评估,就其核心观点的特点、动因及内外部影响展开讨论。[研究结果]研究发现,美国智库对中国周边水资源安全的战略评估多以负面为主,认为中国“控制”了其周边流域的水资源,并依托此展开地缘竞争。这一负面认知扩散到了美国的政府外交、公众舆论中,中国逐渐被塑造为“水霸权国”。中国应从健全情报建设体系、加强周边跨境河流跨学科研究、舆论管控等方面,对有关认知加以鉴别,科学应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智库 水资源安全 周边安全 美国对华政策 战略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际关系理论之于中国古代国家间关系研究的适用性问题 被引量:4
2
作者 孟维瞻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2年第6期22-31,共10页
越来越多的中外学者将西方国际关系理论应用于对中国古代国家间关系的分析中,但国际关系理论的适用范围存在一定的限度,国际关系理论在应用于分析中国古代国家间关系时必须谨慎使用。有些中国古代政治行为体间的关系不适合用西方国际关... 越来越多的中外学者将西方国际关系理论应用于对中国古代国家间关系的分析中,但国际关系理论的适用范围存在一定的限度,国际关系理论在应用于分析中国古代国家间关系时必须谨慎使用。有些中国古代政治行为体间的关系不适合用西方国际关系理论来研究,有些中国古代政治行为体间的关系也不适合作为部分理论的案例。尽管很多学者已经注意到了这个问题,但判断上述适用性的前提,是对中国古代国家间关系的性质及其演变过程做完整而系统的分析。以处于"分裂格局"中的行为体关系为例,对这种适用性进行分析认为,尽管西方国际关系理论的话语未必适合对中国的研究,但只要能够找到合适的过滤方法,就可以最大可能地将其作为分析工具,这可能是未来的一项重要研究议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关系理论 中国古代国家间关系 适用性 判断标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生毕业意向的影响机制及变迁趋势基于十年历时调查数据的实证考察 被引量:19
3
作者 闵尊涛 陈云松 王修晓 《社会》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82-213,共32页
通过分析十年历时调查数据,本文探讨了大学生毕业意向的影响因素和时代变迁规律。研究表明,学业表现、家庭背景和宏观环境对大学生升学意愿均有显著影响,个体学业表现的作用最为微弱,家庭背景的优势主要体现在国外留学选择上,在毕业规... 通过分析十年历时调查数据,本文探讨了大学生毕业意向的影响因素和时代变迁规律。研究表明,学业表现、家庭背景和宏观环境对大学生升学意愿均有显著影响,个体学业表现的作用最为微弱,家庭背景的优势主要体现在国外留学选择上,在毕业规划方面宏观环境起着重要作用。通过交互分析发现,家庭背景对选择深造,尤其是留学的作用会随着学业表现提高而增强;十年中,家庭背景主导作用和学业表现微弱作用均保持相对稳定。宏观层次的研究生教育自费政策对当年大学生深造意向有显著负向影响,而高校毕业生增长趋势对个体深造意向有显著正向作用。本文证实了"大学教育后"教育机会分配仍然体现的是一种社会再生产逻辑,中国过去十年高等教育领域的转型背景对个体的毕业规划也产生了重要影响。本文有助于完整理解十年来大学生毕业意向的变化轨迹和规律,以及接受高等教育后的教育分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庭背景 学业表现 宏观变量 毕业意向 教育再生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制度型国际公共产品:从霸权模式到全球治理
4
作者 舒建中 《国际论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19,155,共18页
制度型公共产品是国际公共产品的重要类型,是国际关系研究的重要议程。霸权稳定论的国际公共产品理论专注于霸权与自由开放的国际经济体系之间的关系,忽视了不同问题领域国际公共产品的生成路径,无法完整解释国际公共产品的生成和运行... 制度型公共产品是国际公共产品的重要类型,是国际关系研究的重要议程。霸权稳定论的国际公共产品理论专注于霸权与自由开放的国际经济体系之间的关系,忽视了不同问题领域国际公共产品的生成路径,无法完整解释国际公共产品的生成和运行。一方面,霸权稳定论所界定的制度型国际公共产品的三大领域——国际贸易制度、国际货币金融制度和世界和平机制——均具有不同的生成路径和运行模式,霸权稳定论的公共产品霸权模式并不能有效解释特定领域权力结构对国际制度发展和改革的影响。另一方面,面对战后国际关系中出现的新问题和新领域,新的制度型国际公共产品不断涌现,远远超出了霸权稳定论所界定的国际公共产品范畴;其中,作为制度型国际公共产品新的代表性领域,国际发展议程和发展融资制度、国际海洋制度和国际环境制度的创建与发展主要基于有关国家依托联合国这一组织平台展开的谈判与合作,集中体现了制度型国际公共产品的非霸权模式,展示了制度型国际公共产品从霸权主导模式向全球治理模式的转变。面对全球治理范畴的拓展,新的制度型国际公共产品的供给将重塑全球治理,拓展新的全球治理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度型国际公共产品 霸权模式 非霸权模式 国际制度 全球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良种补贴政策的环境效应研究
5
作者 易航 顾蔚译 +1 位作者 孙晋婕 刘蓓蓓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4954-4960,共7页
以小麦良种补贴政策为例,将单位面积化肥施用量作为环境效应评估的代理变量,基于市级农业数据构建了双重差分模型,量化了政策实施导致的单位面积化肥施用量的变化,进而评估化肥施用量变化导致的农户种植成本、温室气体排放和社会碳成本... 以小麦良种补贴政策为例,将单位面积化肥施用量作为环境效应评估的代理变量,基于市级农业数据构建了双重差分模型,量化了政策实施导致的单位面积化肥施用量的变化,进而评估化肥施用量变化导致的农户种植成本、温室气体排放和社会碳成本的变化.结果表明,该政策实施使单位面积化肥施用量下降了5.9%,农户种植成本减少了139.42元/hm^(2),温室气体排放减少了822.06kg CO_(2)e/hm^(2),社会碳成本减少了301.91元/hm^(2),充分补偿了良种补贴的财政支出.建议未来农业补贴政策的制定、改进及推广应充分考虑其潜在的环境影响,以加强农业增产和环境效益的协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良种补贴 环境效应 双重差分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战后国际秩序的演进与启示:制度改革的视角 被引量:6
6
作者 舒建中 《国际问题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86-98,共13页
战后全球性国际秩序及其制度载体几乎涉及国际关系的所有领域,总体上包括两大部分,一是国际政治和安全秩序,二是国际经济秩序。战后国际秩序的历史演进主要体现为国际制度的改革和发展,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美国主导时期、制度改革的源... 战后全球性国际秩序及其制度载体几乎涉及国际关系的所有领域,总体上包括两大部分,一是国际政治和安全秩序,二是国际经济秩序。战后国际秩序的历史演进主要体现为国际制度的改革和发展,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美国主导时期、制度改革的源起和发展时期、自由市场转向时期和国际秩序改革新时期。在战后国际秩序及其制度规则的发展和演进过程中,发展中国家始终是推动改革的中坚力量。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际秩序进入改革和调整的新时期。在维护战后国际秩序的前提下,国际制度的改革和发展将是百年变局的一个核心议程。考察战后国际秩序的演进历程,将为思考新时期国际制度的改革和发展提供历史启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战后国际秩序 国际规则 制度改革 发展中国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