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连续域中束缚态激光器(特邀)
1
作者 潘春宁 郝日娃 +3 位作者 王为民 周子昕 陆延青 寇君龙 《红外与激光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14,共14页
激光器在信息通信、智能制造等关键技术中发挥着核心作用。然而,传统半导体激光器尽管结构紧凑、效率高,却面临品质因子(Quality Factor,简称Q值)有限、光束质量较差及难以实现特殊光场等瓶颈。连续域中束缚态(Bound States in the Cont... 激光器在信息通信、智能制造等关键技术中发挥着核心作用。然而,传统半导体激光器尽管结构紧凑、效率高,却面临品质因子(Quality Factor,简称Q值)有限、光束质量较差及难以实现特殊光场等瓶颈。连续域中束缚态(Bound States in the Continuum,BIC)是一种存在于辐射连续谱中的局域模态,因其与辐射通道完全解耦,可实现能量完全局域化,理论上具备无限大的Q值。基于BIC的激光器兼具高Q值与高局域化效应,能有效降低激光阈值,并显著抑制多模竞争从而输出高纯度单模激光。当前研究聚焦于通过结构设计提升BIC模式的稳定性与耦合效率,并探索其在集成光子学、拓扑激光器等前沿方向的应用。未来,BIC激光器有望在片上集成、主动调控等方面取得突破,推动高性能激光技术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理光学 连续域中束缚态 激光器 品质因子 单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应用于BIKE的基于Karatsuba算法的大尺寸多项式乘法器
2
作者 杨柳 张永真 +2 位作者 田静 宋苏文 王中风 《电子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4-93,共10页
当前美国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院(National Institute of Standards and Technology,NIST)对后量子密码(Post-Quantum Cryptography,PQC)标准化方案的评估已进入第四轮,位翻转密钥封装(Bit Flipping Key Encapsulation,BIKE)协议是目前被... 当前美国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院(National Institute of Standards and Technology,NIST)对后量子密码(Post-Quantum Cryptography,PQC)标准化方案的评估已进入第四轮,位翻转密钥封装(Bit Flipping Key Encapsulation,BIKE)协议是目前被评估的四个候选方案之一.在BIKE的密钥生成算法中,多项式乘法作为众多密码系统中特别耗时的操作之一,耗费了大量的时间和面积资源.针对此问题,本文设计了一种基于Karatsuba算法(Karatsuba Algorithm,KA)的无交叠多项式乘法器,可高效实现万级比特位宽的多项式乘法,具有低时延、高性能和面积小的特点.同时,本文将该优化乘法器应用于BIKE密钥生成算法中,并基于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对其进行硬件架构实现,改进了原有的紧凑多项式乘法和多项式求逆算法.本文提出的乘法器通过采用不同的操作数位宽,可适应对面积和延时的不同需求.与BIKE原本的设计相比,改进的设计使密钥生成模块的延时减小了36.54%,面积延迟积(Area Delay Production,ADP)减小了10.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量子密码(PQC) 多项式乘法器 Karatsuba算法(KA) 位翻转密钥封装(BIK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于MIMO检测的基于NoC的多核动态可重构架构
3
作者 范文杰 周牧也 +8 位作者 朱凌晓 李世平 陈铠 邓松峰 何国强 冯书谊 宋文清 李丽 傅玉祥 《现代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1期1-6,共6页
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实现多输入多输出(MIMO)系统检测性能与复杂度之间的最优权衡日益困难,深度学习DL为此提供了新方向。文中提出基于片上网络(NoC)的多核动态可重构架构MCDBP,以提高基于DL的MIMO检测算法的性能,并增强架构的可编... 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实现多输入多输出(MIMO)系统检测性能与复杂度之间的最优权衡日益困难,深度学习DL为此提供了新方向。文中提出基于片上网络(NoC)的多核动态可重构架构MCDBP,以提高基于DL的MIMO检测算法的性能,并增强架构的可编程性和扩展性。MCDBP通过集成轻量级计算内核及片上网络互连,并行处理矢量-矩阵乘法、常数-矢量乘法、矢量点积、矢量加法等大多数深度展开网络的基本运算,有效提高复杂MIMO检测性能。架构的创新在于可重构的处理元件PE设计,可以依据DL驱动的MIMO检测需求动态调整。该设计对基于DL的MIMO检测算法共性进行深入分析,支持多种基本运算模式,展现极高灵活性。实验结果显示,MCDBP在执行基于DL的MIMO检测算法时,与通用CPU相比,可以实现12.66~22.98的加速比,算法性能有所提高,可以适应不同应用场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通信 MIMO检测 深度学习 数据驱动网络 模型驱动网络 NOC 可重构 多核架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集成应用的二维半导体生长进展及展望
4
作者 朱世同 吴隽 +5 位作者 吴浪 邹彩旗 刘蕾 邹茜璐 王欣然 李涛涛 《材料导报》 2025年第18期1-9,共9页
以过渡金属硫族化合物(TMDC)为代表的二维半导体材料拥有原子级的极限厚度、短沟道免疫效应,在场效应晶体管、光电器件、传感器、柔性电子等领域展示出巨大的应用潜力。大面积、高质量的二维半导体材料的可控制备是实现上述应用的基础... 以过渡金属硫族化合物(TMDC)为代表的二维半导体材料拥有原子级的极限厚度、短沟道免疫效应,在场效应晶体管、光电器件、传感器、柔性电子等领域展示出巨大的应用潜力。大面积、高质量的二维半导体材料的可控制备是实现上述应用的基础。本文综述了近年来二维半导体材料制备的研究进展,主要探讨了二维半导体材料的大面积制备方法、单晶薄膜的外延生长策略和机理、缺陷的控制、材料的转移、低温生长策略和主流的生长设备。最后对二维半导体材料未来生长方向进行了展望,通过深入的梳理和分析,以期为二维半导体材料的制备和应用提供更全面的支持和指导,推动二维材料领域的进一步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维半导体材料 化学气相沉积 单晶 集成电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子学逆向设计研究进展(特邀) 被引量:4
5
作者 洪鹏 胡珑夏雨 +6 位作者 周子昕 秦浩然 陈佳乐 范烨 殷同宇 寇君龙 陆延青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24,共24页
人工设计的光子学器件在现代光学的各个领域都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传统光子学器件的设计通常是基于已知的物理模型,然后通过数值模拟方法对结构进行优化设计。由于器件结构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先验模型,所以传统优化设计的自由度是有限的。... 人工设计的光子学器件在现代光学的各个领域都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传统光子学器件的设计通常是基于已知的物理模型,然后通过数值模拟方法对结构进行优化设计。由于器件结构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先验模型,所以传统优化设计的自由度是有限的。随着近年来对高性能光子学器件需求的日益增长,具有更高设计自由度的逆向设计方法得到了快速发展。逆向设计方法打破了传统方法的设计局限性,可以在全参数空间中实现高效的参数优化,因此更可能得到具有极限性能的器件结构。本文总结了光子学器件逆向设计的常用方法,并给出了逆向设计在各个光子学领域中的具体应用。随着计算机科学的不断发展,逆向设计方法展现出无与伦比的潜力,有望在各个光学领域中实现更高自由度的光场调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传算法 梯度下降算法 拓扑优化 神经网络 纳米光子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局域超表面微分器的逆向设计 被引量:1
6
作者 秦浩然 寇君龙 +4 位作者 朱家荣 周子昕 王军转 陈召宪 陆延青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45-54,共10页
使用遗传算法合理地迭代与优化非局域超表面的材料分布,完成了一个一维二阶空间微分器的逆向设计。当入射角小于10°时,该微分器具有与目标函数高度吻合的传递函数。为证明该方法的通用性,采用相同的方式设计了一个拉普拉斯变换器... 使用遗传算法合理地迭代与优化非局域超表面的材料分布,完成了一个一维二阶空间微分器的逆向设计。当入射角小于10°时,该微分器具有与目标函数高度吻合的传递函数。为证明该方法的通用性,采用相同的方式设计了一个拉普拉斯变换器。最后,分别验证了两个器件在实际制造中的可行性以及它们识别图像边缘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局域超表面 逆向设计 遗传算法 空间微分器 拉普拉斯变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