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肾上腺黑色腺瘤影像学表现1例
1
作者 徐驰杰 邓小毅 罗松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2019年第3期225-226,共2页
病例男,49岁,体检发现右侧肾上腺区肿物,曾有晕厥史。否认有“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等慢性疾病史。血、尿儿茶酚、血皮质醇、醛固酮指标正常。
关键词 肾上腺肿瘤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70kVp管电压和30mL对比剂的前瞻性心电门控触发大螺距CT冠状动脉成像 被引量:16
2
作者 祁丽 张龙江 +3 位作者 周长圣 郑玲 顾海峰 卢光明 《放射学实践》 2014年第6期601-605,共5页
目的:联合前瞻性心电门控及大螺距技术,探讨70kVp管电压、30mL对比剂CT冠状动脉成像(CTCA)的可行性。方法:将80例体质指数≤25kg/m2、心率≤70次/分行CTCA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40例患者采用100kVp,60mL对比剂的扫描方案行CTCA检查,... 目的:联合前瞻性心电门控及大螺距技术,探讨70kVp管电压、30mL对比剂CT冠状动脉成像(CTCA)的可行性。方法:将80例体质指数≤25kg/m2、心率≤70次/分行CTCA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40例患者采用100kVp,60mL对比剂的扫描方案行CTCA检查,另40例患者采用70kVp,30mL对比剂的扫描方案行CTCA检查。所有CTCA检查都在前瞻性心电门控及大螺距(3.4)模式下进行。100kVp组数据采用滤波反投影重建算法进行重建,而70kVp组数据采用迭代重建算法进行重建。测量每例患者主动脉根部、各冠状动脉起始处部及纵膈脂肪CT值和标准差并计算各段血管的信噪比(SNR)和对比噪声比(CNR)。两名放射科医师对所有图像以4分法进行评分。比较两组图像质量及辐射剂量。结果:70kVp组的平均冠状动脉CT值[(603±86)HU]及图像噪声[(42±5)HU]均明显高于100kVp组的平均冠状动脉CT值[(503±68)HU,P<0.001]及图像噪声[(25±4)HU,P<0.01],而70kVp组的SNR及CNR(14.6±3.0,17.8±3.4)均明显低于100kVp组(20.7±3.8,24.4±4.1,P<0.001)。两组间各冠状动脉主观图像质量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70kVp组患者所接受的辐射剂量比100kVp组降低了76%,对比剂用量降低了50%。结论:联合前瞻性心电门控、大螺距及迭代重建技术,70kVp管电压、30mL对比剂CTCA在体质量指数≤25kg/m2、心率≤70次/分的患者中是可行的,可在大幅度降低辐射剂量及对比剂用量的条件下获得满足诊断的图像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成像 冠状动脉疾病 辐射剂量 对比剂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双能量CT表现 被引量:7
3
作者 唐春香 赵艳娥 +3 位作者 张龙江 周长圣 陈燕 卢光明 《放射学实践》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842-845,共4页
目的:探讨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CTEPH)的双能量CT表现。方法:对经临床及心脏超声证实的13例CTEPH患者进行双能量CT扫描。由两位放射科医师以肺叶为单位独立分析双能量CT肺血容量灌注成像(Lung PBV)肺灌注缺损的数目、位置,分析CTEP... 目的:探讨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CTEPH)的双能量CT表现。方法:对经临床及心脏超声证实的13例CTEPH患者进行双能量CT扫描。由两位放射科医师以肺叶为单位独立分析双能量CT肺血容量灌注成像(Lung PBV)肺灌注缺损的数目、位置,分析CTEPH患者的CT肺动脉成像(CTPA)表现。利用Kappa检验分析两位阅片者诊断CTEPH的一致性。结果:13例CTEPH表现为血栓沿肺动脉内壁分布,呈不规则偏心性、附壁性充盈缺损或肺动脉突然狭窄。肺梗死1例,"马赛克"样肺灌注6例,胸腔积液1例,肺动脉主干直径/同层主动脉直径(PA/AA)>1者12例,对比剂腔静脉返流3例。以肺叶为分析单位,阅片者1、2利用双能量CT肺灌注成像均发现21个肺叶出现灌注缺损,两位阅片者联合发现20个肺叶有灌注缺损。两位阅片者诊断的一致性Kappa值为0.918(P<0.001),灌注缺损主要为分布于肺外带的楔形灌注减低区。结论:双能量CT能同时获得CTPA及肺灌注成像图像,可为CTEPH的诊断提供重要信息,可作为临床CTEPH疑似患者的首选检查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 肺栓塞 双能量CT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70kV管电压在头颅CT血管成像中的可行性 被引量:8
4
作者 陈国中 张龙江 +3 位作者 周长圣 祁丽 罗松 卢光明 《放射学实践》 2014年第6期585-588,共4页
目的:探讨70kV管电压在头颅CT血管成像中的可行性。方法:80例临床疑似脑血管疾病的患者随机分成2组,其中40例患者行新双源CT 70kV头颅CT血管成像(70kV组),另40例患者行120kV头颅CT血管成像(120kV组)。测量每例患者颈内动脉、大脑中动脉C... 目的:探讨70kV管电压在头颅CT血管成像中的可行性。方法:80例临床疑似脑血管疾病的患者随机分成2组,其中40例患者行新双源CT 70kV头颅CT血管成像(70kV组),另40例患者行120kV头颅CT血管成像(120kV组)。测量每例患者颈内动脉、大脑中动脉CT值,计算信噪比(SNR)和对比噪声比(CNR)。两名放射医师对所有病例以4分法对图像质量进行评分。计算有效剂量(ED)。比较两组间的图像质量及辐射剂量。结果:70kV组颈内动脉及大脑中动脉的平均CT值[(511.1±93.8)HU,(459.1±83.4)HU]高于120kV组的CT值[(289.1±46.6)HU,(260.9±43.4)HU,P<0.001]。70kV组图像噪声[(18.3±2.1)HU]高于120kV组[(8.7±1.0)HU,P<0.001],70kV组的SNR颈内动脉,CNR颈内动脉及SNR大脑中动脉,CNR大脑中动脉(28.3±6.1,26.2±5.9及25.4±5.3,23.3±5.2)低于120kV组(33.9±7.5,30.1±7.1及30.7±7.4,26.9±6.9,P<0.05)。70kV组的主观评分(3.5±0.7)与120kV组(3.6±0.5,P=0.22)无显著性差异;两组读者间一致性为中等(kappa值=0.54,0.59,P<0.001)。70kV组与120kV组ED分别为(0.2±0.0)、(1.2±0.1)mSv(P<0.001),辐射量降低了80%。结论:70kV管电压在头颅CT血管成像中是可行的,能在降低辐射量的同时保持足够的图像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成像 诊断显像 辐射量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头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螺距模式下智能最佳管电压调节结合迭代重建技术在CT胸主动脉成像中的图像质量和辐射剂量评价 被引量:9
5
作者 罗松 郑玲 +5 位作者 张龙江 周长圣 李勰 顾海峰 王清清 卢光明 《放射学实践》 2014年第6期597-600,共4页
目的:评价Flash大螺距模式下智能最佳管电压调节结合原始数据迭代重建技术在CT胸主动脉成像中的图像质量和辐射剂量。方法:按扫描方式将患者分成A,B两组。A组扫描参数采用大螺距模式,智能最佳kVp技术扫描,图像重建方式为迭代重建;B组扫... 目的:评价Flash大螺距模式下智能最佳管电压调节结合原始数据迭代重建技术在CT胸主动脉成像中的图像质量和辐射剂量。方法:按扫描方式将患者分成A,B两组。A组扫描参数采用大螺距模式,智能最佳kVp技术扫描,图像重建方式为迭代重建;B组扫描参数采用常规螺距,120kVp管电压,图像重建方式为滤波反投影法,比较两组客观图像质量及辐射剂量。结果:两组患者年龄、性别均无明显差别。客观图像质量A组明显好于B组。胸主动脉3个位置CT值无统计学差异,但A组的SNR、CNR均明显高于B组,背景噪声A组低于B组。两组主观图像质量评分均无统计学差异。两位医生的一致性分别为0.737、0.617和0.705。A组有效剂量要明显低于B组,降低了30%。结论:大螺距智能最佳管电压调节结合原始数据迭代重建技术CT胸主动脉成像不但有效的降低了辐射剂量,还同时提高了图像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诊断技术 心血管 主动脉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图像处理 计算机辅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降低CT冠状动脉成像辐射剂量的策略 被引量:5
6
作者 王未 周长圣 卢光明 《放射学实践》 2014年第6期610-612,共3页
CT冠状动脉血管成像(computed tomography coronary an-giography,CTCA)作为显示冠状动脉心脏病(coronary cardiac disease,CAD)检查技术在临床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An-dreini等发现CTCA可以提供疑似 CAD 或者其他心脏病患者的预... CT冠状动脉血管成像(computed tomography coronary an-giography,CTCA)作为显示冠状动脉心脏病(coronary cardiac disease,CAD)检查技术在临床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An-dreini等发现CTCA可以提供疑似 CAD 或者其他心脏病患者的预后信息,当没有动脉粥样硬化的证据时则显示预后很好;而当发现CAD时,则可以提供危险度分级。由于较高的辐射剂量对于乳腺或者肺部存在潜在致癌风险,低剂量仍然是在应用CTCA中最为关注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冠状动脉疾病 辐射剂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积极推进超低剂量CT血管成像研究 被引量:11
7
作者 卢光明 《放射学实践》 2014年第6期582-583,共2页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CT 技术迅速发展,CT 血管成像(CT angiography,CTA)临床应用日趋普遍。CT作为医源性辐射的主要来源,其致癌性不容忽视,有文献估计1.5%-2.0%的癌症与CT辐射有关。如何在获得满足诊断的图像质量的前提下尽可...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CT 技术迅速发展,CT 血管成像(CT angiography,CTA)临床应用日趋普遍。CT作为医源性辐射的主要来源,其致癌性不容忽视,有文献估计1.5%-2.0%的癌症与CT辐射有关。如何在获得满足诊断的图像质量的前提下尽可能地降低CT检查的辐射剂量是近些年来研究的重点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血管成像 超低剂量 辐射剂量 临床应用 CT检查 图像质量 CTA 医源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能量CT电子云密度/等效原子系数(Rho/Z)在小肾癌中的应用 被引量:12
8
作者 李健文 周长圣 +1 位作者 张龙江 卢光明 《放射学实践》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63-166,共4页
目的:探讨双能量CT电子云密度/等效原子系数(Rho/Z)鉴别小肾癌(1~4cm)中肾透明细胞癌(ccRCC)和非透明细胞癌(nccRCC)的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2012年1月-2016年10月行术前双能量CT增强扫描的87例肾细胞癌患者,其中ccRCC 70例,nccRCC 17... 目的:探讨双能量CT电子云密度/等效原子系数(Rho/Z)鉴别小肾癌(1~4cm)中肾透明细胞癌(ccRCC)和非透明细胞癌(nccRCC)的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2012年1月-2016年10月行术前双能量CT增强扫描的87例肾细胞癌患者,其中ccRCC 70例,nccRCC 17例。选取增强扫描皮髓质期图像,并应用双能量CT Rho/Z对所有图像进行评估,记录Z、Rho和双能量指数(DEI)值。比较Z、Rho和DEI值在ccRCC和nccRCC组间的差异,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各参数的鉴别诊断效能。结果:Z和DEI在ccRCC和nccRCC组间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均<0.001)。在ccRCC和nccRCC的鉴别诊断中,Z的最佳诊断阈值为9.69,总体正确率为88.5%,敏感度为94.1%,特异度为87.1%,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955;DEI的最佳诊断阈值为0.044,总体正确率为83.9%,敏感度为100%,特异度为80%,AUC为0.953。结论:在增强扫描皮髓质期中,双能量CT的Rho/Z应用中的参数有助于小肾癌(1~4cm)中ccRCC和nccRCC的鉴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能量CT 肾细胞癌 肾肿瘤 肾透明细胞癌 非透明细胞肾细胞癌 电子云密度 等效原子系数 双能量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eta分析评价双能量头颅CTA诊断颅内动脉瘤准确性 被引量:14
9
作者 王茂雪 李明泉 罗松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35-38,共4页
目的采用Meta分析评价头颅双能量CTA对颅内动脉瘤的诊断价值。方法以"双能量""颅内动脉瘤"或"蛛网膜下腔出血"为检索词检索万方医药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以"dual en... 目的采用Meta分析评价头颅双能量CTA对颅内动脉瘤的诊断价值。方法以"双能量""颅内动脉瘤"或"蛛网膜下腔出血"为检索词检索万方医药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以"dual energy""intracranial aneurysms"或"subarachnoid hemorrhage"为检索词检索Pubmed数据库,时间为2006年1月—2017年1月,纳入以DSA为金标准的双能量CTA诊断颅内动脉瘤文献,对最后纳入文献进行质量评价和数据提取,采用MetaDISC1.4软件进行分析,检验各研究间的异质性,对诊断准确度指标进行Meta分析,绘制森林图,并进行综合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结果纳入符合标准的文献15篇,无异质性。计算效应合并值,CTA诊断颅内动脉瘤合并敏感度为0.97[95%CI(0.96,0.99)],合并特异度为0.99[95%CI(0.97,1.00)],合并阳性似然比为21.71[95%CI(12.10,38.96)],合并阴性似然比为0.04[95%CI(0.03,0.07)],合并OR值为703.4[95%CI(303.96,1 627.74)];合并ROC曲线下面积为0.990 8,敏感度与特异度交点最大值(Q值)为0.992 5。结论双能量CTA对诊断颅内动脉瘤具有较高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可作为疑似颅内动脉瘤患者的首选检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瘤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血管造影术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