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vastin联合抗原致敏的DC-CTL细胞体外抑制口腔鳞癌细胞生长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蒋丽娟 郑阳 +4 位作者 泥艳红 韩伟 黄晓峰 胡勤刚 王志勇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848-852,共5页
目的:研究贝伐单抗(Bevacizumab,Avastin)与口腔鳞癌抗原致敏的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DC)诱导的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ytotoxic t Lymphocyte,CTL)联合应用,体外研究其对口腔鳞癌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方法:CAL27、SCC4肿瘤细胞系的培... 目的:研究贝伐单抗(Bevacizumab,Avastin)与口腔鳞癌抗原致敏的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DC)诱导的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ytotoxic t Lymphocyte,CTL)联合应用,体外研究其对口腔鳞癌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方法:CAL27、SCC4肿瘤细胞系的培养,检测VEGF分泌水平;培养人外周血单核细胞来源的树突状细胞(DC);冻融法制备SCC4口腔鳞癌细胞可溶性抗原并致敏DC,检测DC表面标志物变化,刺激同种异体T细胞增殖的能力及IL-12分泌水平;将同源人T淋巴细胞与之共同培养诱导出抗原特异性的CTL细胞,Avastin联合CTL对SCC4细胞进行体外杀伤实验。结果:SCC4较CAL27分泌更高水平的VEGF;经肿瘤抗原致敏后的DC,其表面标志CD83、CD80、CD86、CD40及功能相关分子IL-12表达上调,CD1a的表达下调,可显著刺激异体T淋巴细胞增殖,具有统计学差异;Avastin联合CTL对SCC4的杀伤率达56.1%,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Avastin联合DC致敏的CTL能显著抑制口腔癌细胞的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突状细胞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贝伐单抗 口腔鳞癌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修复面神经缺损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余国建 胡勤刚 +3 位作者 周炳荣 邓润智 黄晓峰 陈湘华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05年第3期273-275,共3页
目的:初步观察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在面神经缺损修复中的作用。方法:抽取兔骨髓液经Percoll液离心得到单个核细胞,经体外培养、纯化后获得兔骨髓MSCs。15只新西兰白兔的两侧面神经上颊支分别造成12mm的缺损,一侧硅胶管套管连接后植入... 目的:初步观察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在面神经缺损修复中的作用。方法:抽取兔骨髓液经Percoll液离心得到单个核细胞,经体外培养、纯化后获得兔骨髓MSCs。15只新西兰白兔的两侧面神经上颊支分别造成12mm的缺损,一侧硅胶管套管连接后植入MSCs,另一侧单纯硅胶管套管。于术后第4、8、16周行大体观察,测定神经传导速度,处死动物后作组织学检查。结果:第4周时双侧管内未见明显再生神经纤维;第8周和16周时,双侧管内可见再生神经纤维。神经电生理测定和有髓神经纤维计数结果显示,MSCs侧优于单纯套管侧(P<0.05)。结论:MSCs可促进面神经缺损的修复,提示MSCs可应用于修复外周神经缺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面神经缺损 神经再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良根治性颈淋巴清扫术中两种副神经解剖方法比较 被引量:1
3
作者 文建民 唐恩溢 +1 位作者 朱锋 孙国文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488-490,共3页
目的:比较改良根治性颈淋巴清扫术术中两种不同的副神经解剖方法的差异。方法:对我院81例术前判断cNo的口腔癌患者行功能性颈淋巴清扫术,副神经解剖方法分胸锁乳突肌前缘和斜方肌前缘两种,记录观察统计副神经与周围组织解剖关系,比较... 目的:比较改良根治性颈淋巴清扫术术中两种不同的副神经解剖方法的差异。方法:对我院81例术前判断cNo的口腔癌患者行功能性颈淋巴清扫术,副神经解剖方法分胸锁乳突肌前缘和斜方肌前缘两种,记录观察统计副神经与周围组织解剖关系,比较副神经解剖时间,术中误伤副神经几率及术后肩综合征发生情况。结果:胸锁乳突肌前缘解剖方法快速简便,受颈丛神经干扰少,不易误伤副神经,术后肩综合征发生率低,易于掌握,平均副神经解剖时间10~15 min;而斜方肌前缘解剖方法平均20~30 min,术中易受颈丛神经分支的干扰,容易误伤副神经。结论:胸锁乳突肌前缘解剖方法比斜方肌前缘解剖方法有较明显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淋巴清扫术 副神经解剖 口腔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