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土地征用的过度激励 被引量:33
1
作者 刘东 张良悦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47-53,共7页
政府征地制度是土地改革的关键环节,城市的无界扩张和土地的粗放利用,农地非农化的加速以及由此引起的农民的“三无”问题都与此相关。本文认为地方政府作为一个利益主体,具有目标的多重性,如政绩需要、财政收入、城市地位等级等,在政... 政府征地制度是土地改革的关键环节,城市的无界扩张和土地的粗放利用,农地非农化的加速以及由此引起的农民的“三无”问题都与此相关。本文认为地方政府作为一个利益主体,具有目标的多重性,如政绩需要、财政收入、城市地位等级等,在政府拥有土地垄断购买权和土地发展权缺失的制度下,土地成为实现上述目标的工具,并导致土地征用的过度激励。土地发展权是对土地开发有效限制的政策性工具。设置土地发展权,不仅能够增加土地征用的成本约束,而且能够通过市场机制对失地农民给予公平补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征地制度 过度激励 垄断购买权 土地发展权 农地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化进程中的若干节点及制度解构 被引量:11
2
作者 张良悦 刘东 《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71-78,共8页
改革开放后,我国城镇化进程中农地的非农化呈现出一种反时序化配置的特征,即城市空间过度扩张、劳动力转移滞缓、对传统农业的现代化改造人为低估的非平衡发展,从而导致农地的过快非农化和人地压力的增加。国家偏向化的发展战略形成了... 改革开放后,我国城镇化进程中农地的非农化呈现出一种反时序化配置的特征,即城市空间过度扩张、劳动力转移滞缓、对传统农业的现代化改造人为低估的非平衡发展,从而导致农地的过快非农化和人地压力的增加。国家偏向化的发展战略形成了农村资源依赖,"上收财权,下放事权"的分税制改革所导致的财政困境激励了对土地的非农化配置,农业脆弱、农民贫困和对土地依赖的交互影响造成了农村劳动力转移不畅的退出障碍。三种因素的共同作用促成了农地非农化反时序配置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镇化 农地非农化 反时序配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