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微信朋友圈“点赞”行为文化表达的逆向思考 |
刘一鸥
陈肖静
|
《当代传播》
CSSCI
北大核心
|
2015 |
29
|
|
2
|
“网络集群行为”:从概念建构到价值研判——知识社会学的分析视角 |
李兰
|
《当代传播》
CSSCI
北大核心
|
2014 |
13
|
|
3
|
仪式观还是传递观——《媒介事件》与《作为文化的传播》再辨析 |
郭静
|
《编辑之友》
CSSCI
北大核心
|
2016 |
5
|
|
4
|
深化多元出版主题 建设新闻出版强国 |
韩丛耀
季芬
|
《中国出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2 |
1
|
|
5
|
社交网络的记忆框架——基于MH370客机失联事件相关微博的考察 |
施海泉
|
《当代传播》
CSSCI
北大核心
|
2014 |
5
|
|
6
|
AR技术的虚拟与现实:网络空间之实在性反思 |
黄娟娟
|
《当代传播》
CSSCI
北大核心
|
2017 |
3
|
|
7
|
微博传播中的编码与解码——以微博视频“星巴克咖啡价格调查”为例 |
陈娟
|
《当代传播》
CSSCI
北大核心
|
2014 |
3
|
|
8
|
《良友》画报的图像传播学分析 |
季芬
|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1 |
2
|
|
9
|
媒介化企业的兴起:基于资本转换的理论视角 |
郭静
胡翼青
|
《当代传播》
CSSCI
北大核心
|
2018 |
3
|
|
10
|
新时代学术出版“走出去”的创新策略 |
丁雪伟
|
《出版广角》
CSSCI
北大核心
|
2020 |
2
|
|
11
|
马克思恩格斯著作的影响力——以新闻学与传播学为视角 |
王德生
|
《社会科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
2022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