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7篇文章
< 1 2 1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杯芳烃的配位化学Ⅶ.水溶性杯[8]芳烃与过渡元素配合物的热力学研究 被引量:5
1
作者 陆国弟 刘东祥 +2 位作者 朱志良 施宪法 陈与德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28-31,共4页
本文首次报道了八对磺酸钠八羟基羰基甲氧基杯[8]芳烃酸离解常数的测定结果,还以pH滴定法对该试剂与过渡元素的各种配合物进行系统研究,发现此配体能形成MHnL(n=1-7)型配合物。
关键词 PH滴定 过渡元素 杯芳烃 配位化学 热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杯芳烃的配位化学──Ⅳ.对叔丁基杯[8]芳烃与钙、镉配合物的合成与表征 被引量:11
2
作者 施宪法 丁时超 +3 位作者 杨宇翔 李思义 许颜正 陈与德 《无机化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4期431-434,共4页
本文合成了对叔丁基杯[8]芳烃(H8L)与钙、镉的固体配合物.并以元素分析、核磁共振、热谱、红外谱、紫外谱等进行表征.其配合物的组成分别为Ca(H6L)·6dmf及Cd(H6L)·6dmf.
关键词 杯芳烃 络合物 合成 表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杯芳烃的配位化学Ⅲ.乙酰基甲氧基对叔丁基杯[4]芳烃的合成及对金属的萃取 被引量:7
3
作者 朱志良 徐溶 +3 位作者 陆国弟 许颜正 陈秉 陈与德 《核化学与放射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3期173-177,共5页
合成了对叔丁基杯[4]芳烃及其衍生物乙酰基甲氧基对叔丁基杯[4]芳烃(简称L)。研究了萃取剂L对各种金属离子的萃取,发现该试剂对Na ̄+有特殊的萃取效率,测定了L萃取Na ̄+的萃取平衡常数,并讨论了其萃取机理。
关键词 杯芳烃 配位化学 萃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相配位化学反应研究(LXI)——[Cu(SC(Ph)NHPh)(PPh_3)_2X](X+Cl,Br,I)的固相合成和晶体结构(X=Cl) 被引量:3
4
作者 郎建平 鲍时安 +2 位作者 忻新泉 蔡进华 康北笙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6期750-754,共5页
SC(Ph)NHPh,CuX(X=Cl,Br,I)和PPh_3的固相反应产物经CS_2处理得红黄色立方晶体[Cu(SC(Ph)NHPh)(PPh_3)_2X],其中X=Cl的单晶用X射线衍射法收集晶胞参数,此晶体属单斜晶系,空间群P2_1/c,α=1.8013(5)nm,b=1.4588(5)nm,c=1.7222(4)nm,β=10... SC(Ph)NHPh,CuX(X=Cl,Br,I)和PPh_3的固相反应产物经CS_2处理得红黄色立方晶体[Cu(SC(Ph)NHPh)(PPh_3)_2X],其中X=Cl的单晶用X射线衍射法收集晶胞参数,此晶体属单斜晶系,空间群P2_1/c,α=1.8013(5)nm,b=1.4588(5)nm,c=1.7222(4)nm,β=105.54(3)°,F=4.3601nm^3,Z=4。中心铜离子以扭曲四面体配位,Cu原子周围的平均键角为109.4°,其中Cu—S键、Cu—Cl键、Cu—P(1)键和Cu—P(2)键的键长分别为0.2352(3)nm、0.2375(4)nm、0.2297(4)nm和0.2282(3)n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硫配体 铜配合物 固相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位-四(邻-硝基苯基)四苯并卟啉及其d过渡金属配合物的电化学性质 被引量:6
5
作者 朱珍平 任建国 秦子斌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1994年第3期35-42,共8页
用微电极技术和循环伏安法研究了中位-四(邻硝基苯基)四苯并卟啉[TP(o-NO_2)TBP]及其Fe(Ⅲ)、Co(Ⅱ)、Ni(Ⅱ)和zn(Ⅱ)配合物在DMF介质中的电化学行为。测得其电子转移过程的半波电位、标准速率常... 用微电极技术和循环伏安法研究了中位-四(邻硝基苯基)四苯并卟啉[TP(o-NO_2)TBP]及其Fe(Ⅲ)、Co(Ⅱ)、Ni(Ⅱ)和zn(Ⅱ)配合物在DMF介质中的电化学行为。测得其电子转移过程的半波电位、标准速率常数及在DMF中的扩散系数。并研究了吡啶轴向配位对Co(Ⅱ)TP(o-NO_2)TBP的氧化还原电位和速率的影响。提出了标题配位化合物在DMF一吡啶混合溶剂中的电子转移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苯并卟淋 过滤金属 络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有不同配位阳离子的四帽Keggin结构砷钼钒酸盐[Co(en)3][Co(en)2(H2O2]2·[Mo4^ⅤMo4^ⅥV8^ⅣO40(AsO4)]的合成与结构 被引量:6
6
作者 曾庆新 徐吉庆 +4 位作者 杨国昱 李亚峰 崔小兵 赵小莉 李传碧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1期1800-1802,共3页
The title compound [Co(en) 2(H 2O) 2] 2· [Mo Ⅴ 4Mo Ⅵ 4V Ⅳ 8O 40 (AsO 4)] was synthesized by hydrothermal method and its structure was determined with single crystal X ray analysis. The cluster anion is a tetra... The title compound [Co(en) 2(H 2O) 2] 2· [Mo Ⅴ 4Mo Ⅵ 4V Ⅳ 8O 40 (AsO 4)] was synthesized by hydrothermal method and its structure was determined with single crystal X ray analysis. The cluster anion is a tetracapped Keggin polyanion, which contains different coordinated cations. The crystal is monoclinic, space group C2/c with a =1.458 3(2) nm, b =2.174 07(13) nm, c =1.893 2(2) nm, β =91.532°, V =6.000 2(10) nm 3, Z =2, D c=1.452 g/cm 3, R =0.035 9, R w=0.079 8, S =1.09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热合成 四帽Keggin结构 晶体结构 砷钼钒酸盐 合成 配位阳离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5-甲基-3-吡唑甲酸为配体的钴(Ⅱ)、镍(Ⅱ)配合物的合成、晶体结构和电化学性质(英文) 被引量:7
7
作者 韩伟 程美令 +2 位作者 刘琦 王利东 吴玉娟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1997-2004,共8页
利用5-甲基-3-吡唑甲酸、咪唑和相应醋酸盐在乙醇和水混合溶剂中反应,得到了配合物[M(MPA)2(Im)2].2H2O(1:M=Co;2:M=Ni)(HMPA=5-甲基-3-吡唑甲酸,Im=咪唑)。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X-单晶衍射结构分析、热重分析、循环伏安等对其进行了... 利用5-甲基-3-吡唑甲酸、咪唑和相应醋酸盐在乙醇和水混合溶剂中反应,得到了配合物[M(MPA)2(Im)2].2H2O(1:M=Co;2:M=Ni)(HMPA=5-甲基-3-吡唑甲酸,Im=咪唑)。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X-单晶衍射结构分析、热重分析、循环伏安等对其进行了表征。配合物1和2的晶体结构参数如下:配合物1和2的晶体都属于单斜晶系,空间群为P21/n。配合物1的晶胞参数为a=0.847 02(16)nm,b=1.461 5(3)nm,c=0.899 67(17)nm,β=101.759(6)°,V=1.090 3(4)nm3,Z=2;配合物2的晶胞参数为a=0.853 59(6)nm,b=1.451 77(9)nm,c=0.889 83(6)nm,β=102.382 0(10)°,V=1.077 04(12)nm3,Z=2。金属离子与来自2个5-甲基-3-吡唑甲酸配体中的2个氮原子及2个氧原子,2个咪唑分子中的2个氮原子配位,形成八面体配位构型。配合物中的独立结构单元[M(MPA)2(Im)2].2H2O通过2种分子间氢键(N-H…O和C-H…O)形成三维超分子。循环伏安性质测试表明配合物1和2的电解过程均为准可逆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甲基-3-吡唑甲酸 晶体结构 电化学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2-联吡啶-3,3-二羧酸桥联的具有2D网格结构的Mn配位聚合物的合成、晶体结构(英文) 被引量:6
8
作者 陈志敏 李东平 +1 位作者 李慧泉 邝代治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1907-1911,共5页
A Manganese(Ⅱ) polymer {[Mn(bpdc)(bipy)(H2O)]·4.5H2O}n has been synthesized (bpdc=2,2-bipyridine- 3,3-dicarboxylate,bipy=4,4-bipyridine) and characterized by IR, UV, elemental analysis and X-ray crystal structur... A Manganese(Ⅱ) polymer {[Mn(bpdc)(bipy)(H2O)]·4.5H2O}n has been synthesized (bpdc=2,2-bipyridine- 3,3-dicarboxylate,bipy=4,4-bipyridine) and characterized by IR, UV, elemental analysis and X-ray crystal structure determination . It crystallizes in Monoclinic system, space group P2/n with a=1.010 13(8) nm, b=1.164 66(9) nm, c= 2.147 40(16) nm, β=98.22 20(10)°, V=2.500 4(3) nm3, Z=4, Dc=1.467 g·cm-3, F(000)=1 144, R1=0.049 0, wR2= 0.141 2. The crystal structure shows that the Mn2+ ions have octahedral coordination geometry with two coordination situations. The Mn2+ (1) ion is coordinated with two N atoms of two bipy, and chelated by four O atoms from four carboxylate groups of two bpdc ligands. The neighbor Mn2+ (2) ion is coordinated with two oxygen atoms from two water, two N atoms of two 4,4-bipy and two O atoms from two carboxylate groups of two bpdc ligands. Mn(1) and Mn(2) ions are bridged by bpdc and bipy ligands, forming a novel 2D network. CCDC: 65104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n(Ⅱ)聚合物 2 2-联吡啶-3 3-二羧酸 晶体结构 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芳香碘基-Cu(Ⅱ)聚合配位引导组装的特殊层状超分子的晶体结构 被引量:3
9
作者 张锋 张阳阳 +4 位作者 高旭 张向东 李一志 陈慧兰 刘祁涛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8期1422-1424,M010,共4页
Copper(Ⅱ)-ferron(7-iodo-8-hydroxyquinoline-5-sulfonate) one-dimensional coordination polymer Na 2 n [Cu(Ferron) 2] n ·6 n H 2O was synthesized and investigated by X-ray diffraction method. The polymer exhibits a... Copper(Ⅱ)-ferron(7-iodo-8-hydroxyquinoline-5-sulfonate) one-dimensional coordination polymer Na 2 n [Cu(Ferron) 2] n ·6 n H 2O was synthesized and investigated by X-ray diffraction method. The polymer exhibits a linear structure by the bis-iodine-axial coordination to the octahedral Cu(Ⅱ) center,which is stabilized by the iodine-aromatic ring(edge and face) and iodine-iodine interactions between the polymer lines,forming a special layer structure. The complex belongs to a triclinic system,space group P 1, a =0.648 4(19) nm, b =0.654 5(19) nm, c =1.911(6) nm, α=85.42(5)°,β=85.78(5)°,γ=72.99(4)°,V =0.772(4) nm 3 and Z=1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7-碘-8-羟基喹啉-5-磺酸(Ferron) 金属配合物 弱相互作用 晶体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属离子与卟啉的嵌入反应动力学研究──Ⅶ.一元酸根催化Cu(Ⅱ)与溴化间-四(N-乙酸甲酯基-3-吡啶基)卟啉的配位反应 被引量:3
10
作者 潘志权 董平安 +1 位作者 任建国 秦子斌 《无机化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3期227-233,共7页
研究了在35±0.1℃、离子强度0.5mol/L(KCl)条件下,甲酸根、乙酸根、丙酸根和丁酸根分别催化Cu(Ⅱ)离子与四溴化间-四(N-乙酸甲酯基-3-吡啶基)卟啉(H2TB-N-ACMSpyPBr4)的反应动... 研究了在35±0.1℃、离子强度0.5mol/L(KCl)条件下,甲酸根、乙酸根、丙酸根和丁酸根分别催化Cu(Ⅱ)离子与四溴化间-四(N-乙酸甲酯基-3-吡啶基)卟啉(H2TB-N-ACMSpyPBr4)的反应动力学及其机理,该类反应对卟啉和Cu(Ⅱ)离子均为一级反应,反应动力学方程为:d[Cup4+]/dt=k{(1.0+b[A-])/(1.0+K3,4·[H+]2)}[Cu2+][p]T,在甲酸-甲酸根缓冲体系中,k=2.98mol-1dm3·sec-1,b=154×102mol-2,dm6·sec-1,K3,4=6.928×103;在乙酸-乙酸根缓冲体系中,k=3.42mol-1·dm3·sec-1,b=2.29×103mol-2·dm6·sec-1,K3,4=6.928×103;在丙酸-丙酸根缓冲体系中,k=3.00mol-1·dm3·sec-1,b=5.90×102mol-2·dm6·sec-1,K3,4=7.007×103;在丁酸-丁酸根缓冲体系中,k=3.14mol-1·dm3·sec-1,b=3.75×102mol-2·dm6·sec-1,K3,4=6.921×103;讨论了有机酸根的碱性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离子 卟啉 嵌入反应 反应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属离子与卟啉的嵌入反应动力学研究(Ⅳ)──乳酸缓冲体系中四吡啶基卟啉衍生物与铜(Ⅱ)的配位反应 被引量:4
11
作者 潘志权 任建国 秦子斌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4期565-569,共5页
研究了在35±0.1℃、离子强度0.5mol/L(KCI)下,乳酸根催化Cu^(2+)离子嵌入溴化间-四(N-乙酸甲酯基-3-吡啶基)卟啉和溴化间-四(N-氰乙基-3-吡啶基)卟啉的反应动力学。根据催化剂浓度、溶... 研究了在35±0.1℃、离子强度0.5mol/L(KCI)下,乳酸根催化Cu^(2+)离子嵌入溴化间-四(N-乙酸甲酯基-3-吡啶基)卟啉和溴化间-四(N-氰乙基-3-吡啶基)卟啉的反应动力学。根据催化剂浓度、溶液的pH值与反应速率间的关系,得到Cu^(2+)离子嵌入该类卟啉的反应动力学方程。实验结果表明,该类反应遵循负离子催化卟啉变形机理,变形的卟啉及其与乳酸根离子的缔合物为可能的活性中间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吡啶基 嵌入反应 卟啉 铜络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配合物[Co(O_2CC_6HF_4)_2(Phen)_2]的合成、晶体结构和电化学性质(O_2CC_6HF_4=2,3,5,6-四氟苯甲酸根;Phen=1,10-邻菲咯啉)(英文) 被引量:1
12
作者 于丽丽 刘琦 +3 位作者 席海涛 朱恩静 孙小强 徐正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621-626,共6页
利用四氟苯甲酸(H2tfbdc),1,10-邻菲咯啉与四水醋酸钴在甲醇和水混合溶剂中的反应,得到了标题配合物[Co(O2CC6HF4)2(Phen)2]。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热重分析、循环伏安、X-衍射单晶结构分析等对其进行了表征。晶体结构表明,标题配合... 利用四氟苯甲酸(H2tfbdc),1,10-邻菲咯啉与四水醋酸钴在甲醇和水混合溶剂中的反应,得到了标题配合物[Co(O2CC6HF4)2(Phen)2]。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热重分析、循环伏安、X-衍射单晶结构分析等对其进行了表征。晶体结构表明,标题配合物的晶体属单斜晶系,空间群为P21/c,晶胞参数:a=1.3719(8)nm,b=1.5956(10)nm,c=1.5849(10)nm,β=106.327(10)°;每个钴离子与来自2个2,3,5,6-四氟苯甲酸分子的2个氧原子和2个1,10-邻菲咯啉分子的4个氮原子配位,形成变形的八面体配位构型。[Co(O2CC6HF4)2(Phen)2]独立结构单元通过两种氢键(C-H…F和C-H…O)形成三维的超分子网络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合物 四氟苯甲酸根 晶体结构 电化学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卟啉化合物电化学性质研究 Ⅰ.5,10,15,20-四-(4-乙酰氧基苯)卟吩及其Cu、Zn、Fe、Co、Ni配合物的合成及循环伏安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何亚楠 邰子厚 +1 位作者 喻诚 余学海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4期336-341,共6页
本文报道了5,10,15,20-四-(4-乙酰氧基苯)卟吩[T(4AOP)P]及其Cu、Zn、Fe、Co、Ni配合物的合成及其在CH_2Cl_2-0.1mol/1 TBAP体系中的循环伏安(CV)研究结果.CV实验表明:Cu^(2+)、Zn^(2+)、Ni^(2+)离子以稳定的+2价存在于T(4AOP)P中,电子... 本文报道了5,10,15,20-四-(4-乙酰氧基苯)卟吩[T(4AOP)P]及其Cu、Zn、Fe、Co、Ni配合物的合成及其在CH_2Cl_2-0.1mol/1 TBAP体系中的循环伏安(CV)研究结果.CV实验表明:Cu^(2+)、Zn^(2+)、Ni^(2+)离子以稳定的+2价存在于T(4AOP)P中,电子转移反应在卟啉环上进行,而Fe^(3+)、Co^(2+)离子在氧化还原过程中发生价态变化。实验发现:不同金属卟啉在卟啉环上氧化还原顺序及其非均相电子转移反应速率常数与环上π电子云密度成规律性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卟啉 电化学反应 电子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位四(邻-硝基苯基)四苯并卟啉合锡(Ⅳ)配合物的光敏化作用 被引量:1
14
作者 杨水彬 蔡乃才 +1 位作者 任建国 秦子斌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期115-120,共6页
本文报道中位 -四 (邻 -硝基苯基 )四苯并卟啉合锡 ( )配合物 (简记为 Sn( ) TP(o- NO2 )TBPCl2 或 Sn( ) TBP)的光谱特征及其光敏化作用。在本工作的光电化学电池中 ,经该化合物修饰的 n- Ti O2 电极和 Pt电极 ,对紫外可见光的敏化作... 本文报道中位 -四 (邻 -硝基苯基 )四苯并卟啉合锡 ( )配合物 (简记为 Sn( ) TP(o- NO2 )TBPCl2 或 Sn( ) TBP)的光谱特征及其光敏化作用。在本工作的光电化学电池中 ,经该化合物修饰的 n- Ti O2 电极和 Pt电极 ,对紫外可见光的敏化作用 ,前者的响应时间为 1 0秒 ,最大光生电压为39m V,后者的响应时间为 48秒 ,最大光生电压为 1 2 m V;对可见光的敏化作用 ,前者的响应时间为 7秒 ,最大光生电压为 2 2 m V,后者的响应时间为 35秒 ,最大光生电压为 7m V。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苯并卟啉 光敏化作用 光生伏特效应 锡配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个基于4-咪唑羧酸配体超分子配位聚合物的合成、结构和性质(英文) 被引量:1
15
作者 陈水生 吕弹龙 +2 位作者 乔瑞 朱娟娟 盛良全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420-428,共9页
以含4-咪唑和羧酸基团的双功能基团4-咪唑基苯甲酸(HL1)为配体,用水热法合成了2个超分子化合物[Cd(L1)(HL1)I](1)和[Co2(L1)4(H2O)8](2),并进行了元素分析、红外、热重、粉末衍射及X-射线单晶衍射等表征。晶体结构解析结果表明:配合物1... 以含4-咪唑和羧酸基团的双功能基团4-咪唑基苯甲酸(HL1)为配体,用水热法合成了2个超分子化合物[Cd(L1)(HL1)I](1)和[Co2(L1)4(H2O)8](2),并进行了元素分析、红外、热重、粉末衍射及X-射线单晶衍射等表征。晶体结构解析结果表明:配合物1属于单斜晶系,P21/c空间群,L1-配体连接Cd( Ⅱ)离子成一维链,这些一维链通过氢键连接成三重贯穿的α-Po结构的超分子聚合物;配合物2不对称结构单元中,存在3种不同的金属Co( Ⅱ)中心单核分子,这些相互独立的分子单元通过丰富的氢键连接成三维的聚合物。同时,对配合物1室温下的固体荧光性质和配合物2对气体的吸附性能进行了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成 超分子聚合物 荧光性质 气体吸附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5-二硒杂[5]二茂铁环蕃的铜(Ⅰ)配合物的合成、晶体结构和电化学性质研究(英文) 被引量:1
16
作者 景苏 李志文 顾诚云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1212-1216,共5页
合成了1,5-二硒杂[5]二茂铁环蕃的铜(Ⅰ)配合物,并用X-射线衍射单晶结构分析确定了其结构。配体的较小环径导致与铜离子配位时必须改变构型。电化学研究表明,由于2个二茂铁基团Fe…Fe的化学键距离为1.269(2)~1.277(3)nm,因此存在强电... 合成了1,5-二硒杂[5]二茂铁环蕃的铜(Ⅰ)配合物,并用X-射线衍射单晶结构分析确定了其结构。配体的较小环径导致与铜离子配位时必须改变构型。电化学研究表明,由于2个二茂铁基团Fe…Fe的化学键距离为1.269(2)~1.277(3)nm,因此存在强电化学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 二茂铁环蕃 晶体结构 电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乙烯四胺-咪唑的非对称异双核配合物的合成及电化学性质 被引量:1
17
作者 梅光泉 易艳萍 +1 位作者 黄可龙 罗勤慧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10-13,18,共5页
合成了三乙烯四胺(trien)和咪唑为配体的二个铜(Ⅱ)单核配合物[(trien)Cu](C lO4)2、[(trien)CuimH](C lO4)2和1个非对称性的咪唑桥联铜锌异双核配合物[(trien)Cu im Zn(tren)](C lO4)3,用元素分析、摩尔电导、反射光谱及磁化率测定对... 合成了三乙烯四胺(trien)和咪唑为配体的二个铜(Ⅱ)单核配合物[(trien)Cu](C lO4)2、[(trien)CuimH](C lO4)2和1个非对称性的咪唑桥联铜锌异双核配合物[(trien)Cu im Zn(tren)](C lO4)3,用元素分析、摩尔电导、反射光谱及磁化率测定对配合物的组成和结构进行了表征。采用循环伏安法分别研究了配合物在乙腈和水溶液中的电化学性质,研究表明:Zn(Ⅱ)能通过咪唑桥改变Cu(Ⅱ)接受电子的能力。在水溶液中咪唑桥异双核配合物很不稳定,全部从Zn(Ⅱ)端断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Ⅱ) 非对称异双核配合物 循环伏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四氮杂大环镍(Ⅱ)配合物催化的化学振荡反应 被引量:1
18
作者 李村 谢复新 倪诗圣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136-138,共3页
New oscillating reactions catalyzed by a bistetraazacrocyclic nickel (Ⅱ) complex Ni2L(ClO4), where L is bis(11,13 dimethyl 1,4,7,10 tetraza 10,13 cyclotridecadien 12 ylidene), in acidic bromate medium have been studi... New oscillating reactions catalyzed by a bistetraazacrocyclic nickel (Ⅱ) complex Ni2L(ClO4), where L is bis(11,13 dimethyl 1,4,7,10 tetraza 10,13 cyclotridecadien 12 ylidene), in acidic bromate medium have been studied. We obtained the concentration ranges of main reactant within which the oscillations were observed in the system. We discussed the influence of temperature, Vc ,Br-, Ag+, Hg2+, acetonitrile or acrylamide on the oscillations.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Br-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control reaction progress and free radical might be involved in the reaction process. We recorded the oscillation trajectories of this system. It was different from classical BZ reaction and some other tetraazamacrocyclic complexes catalyzed syste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镍(Ⅱ)配合物 化学荡反应 双四氮杂大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由三羧基配体桥联的含有线性四核钴簇单元的二维层状配位聚合物的组装和性质(英文) 被引量:1
19
作者 汪鹏飞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1747-1752,共6页
以金属钴盐、2-羟基-1,3,5-苯基三羧酸(OH-H_3BTC)为原料,在碱性条件下,通过水热方法合成了一个钴配位聚合物[Co_2(O-BTC)(H_2O)_5]_n(1),并利用X射线粉末和单晶衍射、红外光谱、元素分析以及热重等方法对该化合物进行了表征。化合物1... 以金属钴盐、2-羟基-1,3,5-苯基三羧酸(OH-H_3BTC)为原料,在碱性条件下,通过水热方法合成了一个钴配位聚合物[Co_2(O-BTC)(H_2O)_5]_n(1),并利用X射线粉末和单晶衍射、红外光谱、元素分析以及热重等方法对该化合物进行了表征。化合物1含有线性四核单元[Co_4O_7],四核单元内的金属离子是通过羧酸氧原子和羟基氧原子桥联的。该四核单元进一步通过O-BTC^(4-)配体在ab平面上形成一个二维层状结构,相邻的层与层通过氢键作用形成一个三维超分子结构。热重分析结果显示化合物1在100℃开始失重。磁性研究表明,化合物1中相邻的钴离子之间存在反铁磁性相互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位聚合物 磁性 四核钴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层状配位聚合物犤Pb(NCS)_2(bpea)_n的合成,结构和非线性光学性质(bpea=1,2-双(4-吡啶基)乙烷)(英文)
20
作者 牛云垠 侯红卫 +4 位作者 李峰 郑和根 宋瑛林 FUN Hoong-Kun 忻新泉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533-537,共5页
室温下Pb(OAC)2·3H2O,KNCS,和1,2-双(4-吡啶基)乙烷在甲醇中反应生成了八员环支撑的层状配位聚合物犤Pb(NCS)2(bpea)犦n。三阶非线性Z-扫描研究表明该化合物具有非线性折射行为:其非线性吸收系数α2=1.1×10-11m·W-1,非... 室温下Pb(OAC)2·3H2O,KNCS,和1,2-双(4-吡啶基)乙烷在甲醇中反应生成了八员环支撑的层状配位聚合物犤Pb(NCS)2(bpea)犦n。三阶非线性Z-扫描研究表明该化合物具有非线性折射行为:其非线性吸收系数α2=1.1×10-11m·W-1,非线性折射系数n2=6.055×10-18m2·W-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状配位聚合物 铅加合物 1 2-双(4-吡啶基)乙烷 非线性光学性质 Z-扫描 非线性折射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