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1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种面向软件众包的众包工人选择模型
1
作者 贾俊宇 杨岚心 +3 位作者 张晓东 徐近伟 张居正 张贺 《计算机应用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822-1829,共8页
软件众包任务中,选择不合适的众包工人常导致任务失败和任务发布者满意度下降。为解决因工人选择不当带来的问题,提出了一种综合考虑工人能力与任务匹配度的软件众包工人选择模型。模型包括基于TOPSIS和线性规划法的众包工人能力评估模... 软件众包任务中,选择不合适的众包工人常导致任务失败和任务发布者满意度下降。为解决因工人选择不当带来的问题,提出了一种综合考虑工人能力与任务匹配度的软件众包工人选择模型。模型包括基于TOPSIS和线性规划法的众包工人能力评估模型,以及基于匹配函数学习的众包工人与任务匹配模型。模型在真实众包数据集(包含9450项任务、8747名工人、98940对竞标关系)上进行了实验验证。结果显示,模型能显著提升任务发布者的满意度,在top-k Acc和MRR指标上均优于现有基线模型。研究表明,综合考虑工人能力与匹配度能够有效优化工人选择,为软件众包平台任务分配机制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件众包 众包工人 选择模型 能力评估 匹配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合主动学习和半监督学习的软件可追踪性恢复框架
2
作者 董黎明 张贺 +1 位作者 孟庆龙 匡宏宇 《软件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924-1948,共25页
软件可追踪性被认为是软件开发过程可信的一个重要因素,确保对软件开发过程的可见性并进行全面追踪,从而提高软件的可信度和可靠性.近年来,自动化的软件可追踪性恢复方法取得了显著进展,但在企业项目中的应用仍面临挑战.通过调研研究和... 软件可追踪性被认为是软件开发过程可信的一个重要因素,确保对软件开发过程的可见性并进行全面追踪,从而提高软件的可信度和可靠性.近年来,自动化的软件可追踪性恢复方法取得了显著进展,但在企业项目中的应用仍面临挑战.通过调研研究和实验案例分析,发现工业界场景中可追踪性模型表现不佳的3个关键挑战:原始数据低质量、样本稀疏性和不平衡性,并提出一种结合主动学习和半监督学习的软件可追踪性恢复框架STRACE(AL+SSL).该框架通过选择有价值的标注样本和生成高质量的伪标签样本,有效利用未标注的样本,克服数据低质量和稀疏性挑战.实验基于10个样本规模在几万至近百万个issue-commit跟踪对实例的企业项目,进行多组对比实验,结果表明该框架在当前真实企业项目软件可追踪性恢复任务上具有有效性.其中消融实验结果表明STRACE(AL+SSL)中主动学习模块所选择的无标签样本在可追踪性恢复任务中发挥了更为重要的作用.此外,还验证各个模块最佳的样本选择策略组合,包括调整后的半监督类平衡自训练样本选择策略CBST-Adjust和低成本高效率的主动学习子模块互信息SMI_Flqmi样本选择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件可追踪性 主动学习 半监督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软件工程”课程教学实施方案 被引量:82
3
作者 刘强 陈越 +5 位作者 骆斌 古天龙 吴洁明 裴小兵 朱少民 白晓颖 《中国大学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41-44,共4页
"软件工程"是一门理论与实践并重的计算机软件专业基础课程。在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学指导委员会统一组织下,作者针对软件工程课程的培养目标和教学实施中的关键问题,提出了该课程的教学实施方案。本文介绍了该... "软件工程"是一门理论与实践并重的计算机软件专业基础课程。在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学指导委员会统一组织下,作者针对软件工程课程的培养目标和教学实施中的关键问题,提出了该课程的教学实施方案。本文介绍了该实施方案的总体框架,结合不同类型的计算机人才培养阐述了课程实施的侧重点,并从课程实验和综合训练两个方面构建了实践教学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件工程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核心课程 课程教学 教学实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持续软件工程的微服务架构技术专题前言 被引量:8
4
作者 张贺 王忠杰 +1 位作者 陈连平 彭鑫 《软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229-1230,共2页
随着软件互联网化和服务化的高度发展,持续性(continuity)成为现代软件系统的基本特性之一,覆盖从商业策划、软件开发、运维、演化的所有环节,使得软件系统在持续稳定提供功能和服务的同时,软件系统的边界和内部结构始终处于不断变化、... 随着软件互联网化和服务化的高度发展,持续性(continuity)成为现代软件系统的基本特性之一,覆盖从商业策划、软件开发、运维、演化的所有环节,使得软件系统在持续稳定提供功能和服务的同时,软件系统的边界和内部结构始终处于不断变化、持续更新和适应之中,持续软件工程(continuous software engineering)由此被提出并迅速得到广泛的实践应用.微服务(microservice)架构作为一种全新的去中心化分布式架构,在软件架构层面成为适应持续软件工程发展的必然趋势,而领域驱动设计(domain-driven design,简称DDD)伴随着微服务架构的兴起也重新获得了业界的广泛关注,二者共同关注服务自顶向下的合理设计和分解.微服务架构与领域驱动设计共同支持实现现代软件系统的持续性特征.为了反映中国学者和实践者在求解以微服务架构为代表的持续软件工程所面临的架构难题和挑战过程中取得的理论、技术或实验方面的创新性、突破性的高水平研究成果,特设立此专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服务架构 领域驱动设计 软件工程 软件系统 软件架构 分布式架构 互联网化 去中心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度学习在基于信息检索的缺陷定位中的应用综述
5
作者 曹帅 牛菲菲 +4 位作者 李传艺 陈俊洁 刘逵 葛季栋 骆斌 《软件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530-1556,共27页
缺陷自动定位方法可以极大程度减轻开发人员调试和维护软件程序的负担.基于信息检索的缺陷定位方法是广泛研究的缺陷自动定位方法之一,并已取得了较好的成果.随着深度学习的普及,将深度学习应用于基于信息检索的缺陷定位成为近年来的研... 缺陷自动定位方法可以极大程度减轻开发人员调试和维护软件程序的负担.基于信息检索的缺陷定位方法是广泛研究的缺陷自动定位方法之一,并已取得了较好的成果.随着深度学习的普及,将深度学习应用于基于信息检索的缺陷定位成为近年来的研究趋势之一.系统梳理和总结了52篇近年来将深度学习引入基于信息检索缺陷定位的工作.首先,总结该类缺陷定位的数据集和评价指标,接着从不同粒度和可迁移性分析了该类技术的定位效果,随后着重梳理了相关工作中信息编码表征方法和特征提取方法.最后总结对比分析了各领域最先进的定位方法,并展望了使用深度学习的基于信息检索的缺陷定位方法的未来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学习 缺陷定位 信息检索 特征编码 代码表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软件可靠性模型选择研究 被引量:9
6
作者 腾灵灵 邵栋 荣国平 《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CSCD 2010年第6期128-131,共4页
软件可靠性模型选择作为模型应用不一致性的主要解决方法已经逐渐成为模型应用的研究重点,基于数据挖掘的软件可靠性模型选择作为新的研究方向已经受到越来越多研究人员的注意。对现有的软件可靠性模型进行分类,分析模型应用不一致性的... 软件可靠性模型选择作为模型应用不一致性的主要解决方法已经逐渐成为模型应用的研究重点,基于数据挖掘的软件可靠性模型选择作为新的研究方向已经受到越来越多研究人员的注意。对现有的软件可靠性模型进行分类,分析模型应用不一致性的根源,回顾软件可靠性模型选择的发展历程,阐述其中的重要成果,指出遇到的问题和挑战,展望发展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件可靠性 模型分类 NHPP模型 模型选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语言模型在代码优化任务中的能力探究及改进方法
7
作者 王志鹏 何铁科 +1 位作者 赵若愚 郑滔 《软件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477-2500,共24页
代码优化任务作为自动化代码审查的关键环节,有助于提高开发效率和代码质量.随着大语言模型在软件工程领域中展现出远胜于传统小规模预训练模型的性能,旨在探讨两类模型在自动代码优化任务的表现,以评估大语言模型的综合优势.通过使用... 代码优化任务作为自动化代码审查的关键环节,有助于提高开发效率和代码质量.随着大语言模型在软件工程领域中展现出远胜于传统小规模预训练模型的性能,旨在探讨两类模型在自动代码优化任务的表现,以评估大语言模型的综合优势.通过使用传统代码质量评估指标(例如,BLEU,CodeBLEU,edit progress)对4种主流大语言模型和4种代表性小规模预训练模型在代码优化任务的表现进行评估,发现大语言模型在审查前代码优化子任务的优化质量劣于小规模预训练模型.由于现有代码质量评估指标难以解释上述现象,提出基于Unidiff的代码优化评估指标,量化优化过程中的变更操作,以解释劣势原因并揭示模型执行变更操作的倾向性:(1)审查前代码优化任务难度较大,模型执行正确变更操作的准确度极低,且大语言模型比小规模预训练模型表现更为“激进”,即倾向于执行更多的代码变更操作,导致其表现不佳;(2)相比小规模预训练模型,大语言模型在代码优化任务倾向于执行更多插入(ADD)和修改(MODIFY)变更操作且ADD变更操作平均插入的代码行数较多,进一步证明其“激进”性.为缓解大语言模型在审查前优化任务中的劣势,基于大语言模型和集成学习提出LLM-Voter方法,包含Inference-based(基于模型推理)和Confidence-based(基于置信度选择)两种子方案,旨在集成不同基模型的优势以提升代码优化质量.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引入优化判定机制,以增强模型的决策稳定性与可靠性.实验证明:基于置信度选择的LLM-Voter方法能够在大幅提高EM(exact match)值的同时获得优于所有基模型的优化质量,从而有效缓解大语言模型的劣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代码审查 自动代码优化 大语言模型 统一差异格式 集成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软件系统设计的软件工程专业关键课程建设 被引量:5
8
作者 骆斌 王浩然 丁二玉 《中国大学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58-61,共4页
高端软件设计人才不仅要有过硬的设计技能,还要有牢固的工程观、系统观和产品观。本文基于南京大学软件学院的教学实践,以软件系统的设计与构造为主线,提出了围绕软件设计设置和实施的软件工程专业关键课程方案。该方案强调在专业入门... 高端软件设计人才不仅要有过硬的设计技能,还要有牢固的工程观、系统观和产品观。本文基于南京大学软件学院的教学实践,以软件系统的设计与构造为主线,提出了围绕软件设计设置和实施的软件工程专业关键课程方案。该方案强调在专业入门课程就开始培养学生的软件工程观念和系统观念,并一以贯之地教授学生在软件工程思想的指导下进行软件设计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件工程 软件设计 教学改革 课程建设 教材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际软件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教程初探 被引量:3
9
作者 骆斌 刘钦 +2 位作者 赵志宏 王浩然 邵栋 《计算机工程与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S1期41-44,共4页
软件工程以及学科的确立为我国软件工程教育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机遇。本文通过分析国际软件工程专业研究生教程GSwE2009,试图为我国软件工程专业研究生教育体系的设计提供思路。本文是一片以综述为主的文章,首先阐述了软件工程专业硕士... 软件工程以及学科的确立为我国软件工程教育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机遇。本文通过分析国际软件工程专业研究生教程GSwE2009,试图为我国软件工程专业研究生教育体系的设计提供思路。本文是一片以综述为主的文章,首先阐述了软件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培养目标,分析了硕士研究生的入学基础,重点讨论了GSwE2009的教育知识体系,给出了硕士研究生课程体系构架的设计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件工程 硕士研究生 知识体系 课程体系 专业规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混成自动机路径过滤与动态选择的CPS系统反例生成
10
作者 王佳宛 刘熹橦 +1 位作者 卜磊 李宣东 《软件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3587-3603,共17页
信息物理融合系统(cyber-physical system,CPS)在安全攸关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保障其安全性至关重要.形式化验证是证明系统安全性的有效手段,但在现实世界中的复杂CPS系统上应用仍面临挑战.因此,反例生成的方法被提出,旨在通过寻找系统... 信息物理融合系统(cyber-physical system,CPS)在安全攸关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保障其安全性至关重要.形式化验证是证明系统安全性的有效手段,但在现实世界中的复杂CPS系统上应用仍面临挑战.因此,反例生成的方法被提出,旨在通过寻找系统中违背安全规约的反例行为来证明系统的不安全.现有的基于路径的CPS系统反例生成方法采用分治策略,针对系统模型中各条路径上的行为空间分别进行探索,能够有效发现系统中的不安全行为.然而,在大规模系统中,这类方法面临严重的路径爆炸问题,路径数量随着离散状态数目指数级增长,反例生成的效率和性能显著下降.为缓解反例生成中的路径爆炸问题,基于系统模型与规约提出路径过滤与动态选择两种技术.首先,设计面向规约的路径过滤方法,通过分析系统规约的语法树和路径上的行为约束,快速过滤不可能包含不安全行为的路径.其次,引入多臂老虎机算法来指导反例生成过程中路径的动态选择,动态调整用于探索不同路径的计算资源以最大化反例生成的性能.在一系列经典测试案例上的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显著缓解了路径爆炸问题,提高了CPS系统反例生成的效率和性能,将发现不安全行为的成功率提升了两倍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物理融合系统 混成自动机 反例生成 面向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DevOps的软件工程新技术专题前言 被引量:8
11
作者 荣国平 白晓颖 岳涛 《软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3054-3055,共2页
软件互联网化和服务化,催生并促进了持续软件工程(continuous software engineering)的发展,即要求软件系统持续在线演化的同时,还需要始终保证高可用性,不受系统功能的添加或者更新的影响.软件系统的复杂性日益提升,质量和安全要求越... 软件互联网化和服务化,催生并促进了持续软件工程(continuous software engineering)的发展,即要求软件系统持续在线演化的同时,还需要始终保证高可用性,不受系统功能的添加或者更新的影响.软件系统的复杂性日益提升,质量和安全要求越来越高,功能更新越来越快,传统上软件系统开发和运维割裂、各阶段开发活动及团队相互独立的方式显然已经无法胜任互联网模式下的软件应用形态变化和发展需求.DevOps 由此应运而生.当前,热门的微服务软件体系架构、云计算基础架构、持续集成与持续部署、程序行为分析、大数据分析、智能运维等技术,为DevOps 的实现创造了技术条件.有鉴于此,我们组织了本专题,重点关注DevOps 这种新型软件开发和运维方式各个环节的方法、技术以及支持工具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件工程 技术条件 软件系统开发 软件体系架构 大数据分析 高可用性 安全要求 形态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度代码模型安全综述
12
作者 孙伟松 陈宇琛 +7 位作者 赵梓含 陈宏 葛一飞 韩廷旭 黄胜寒 李佳讯 房春荣 陈振宇 《软件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461-1488,共28页
随着深度学习技术在计算机视觉与自然语言处理等领域取得巨大成功,软件工程研究者开始尝试将其引入到软件工程任务求解当中.已有研究结果显示,深度学习技术在各种代码相关任务(例如代码检索与代码摘要)上具有传统方法与机器学习方法无... 随着深度学习技术在计算机视觉与自然语言处理等领域取得巨大成功,软件工程研究者开始尝试将其引入到软件工程任务求解当中.已有研究结果显示,深度学习技术在各种代码相关任务(例如代码检索与代码摘要)上具有传统方法与机器学习方法无法比拟的优势.这些面向代码相关任务训练的深度学习模型统称为深度代码模型.然而,由于神经网络的脆弱性和不可解释性,与自然语言处理模型与图像处理模型一样,深度代码模型安全也面临众多挑战,已经成为软件工程领域的焦点.近年来,研究者提出了众多针对深度代码模型的攻击与防御方法.然而,目前仍缺乏对深度代码模型安全研究的系统性综述,不利于后续研究者对该领域进行快速的了解.因此,为了总结该领域研究现状、挑战及时跟进该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搜集32篇该领域相关论文,并将现有的研究成果主要分为后门攻击与防御技术和对抗攻击与防御技术两类.按照不同技术类别对所收集的论文进行系统地梳理和总结.随后,总结该领域中常用的实验数据集和评估指标.最后,分析该领域所面临的关键挑战以及未来可行的研究方向,旨在为后续研究者进一步推动深度代码模型安全的发展提供有益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代码模型 深度代码模型安全 人工智能模型安全 后门攻击与防御 对抗攻击与防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然语言数据驱动的智能化软件安全评估方法 被引量:3
13
作者 张一帆 汤恩义 +3 位作者 苏琰梓 杨开懋 匡宏宇 陈鑫 《软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2336-2349,共14页
软件安全性是衡量软件是否能够抵御恶意攻击的重要性质.在当前互联网环境下,黑客攻击无处不在,因而估计软件中可能含有的漏洞数量与类型,即对软件进行安全评估,变得十分必要.在实际中,用户不仅需要对未发布或者最新发布的软件实施安全... 软件安全性是衡量软件是否能够抵御恶意攻击的重要性质.在当前互联网环境下,黑客攻击无处不在,因而估计软件中可能含有的漏洞数量与类型,即对软件进行安全评估,变得十分必要.在实际中,用户不仅需要对未发布或者最新发布的软件实施安全性评估,对已发布软件也会有一定的安全评估需求,例如,当用户需要从市场上互为竞争的多款软件中做出选择,就会希望能够花费较低成本、较为客观地对这些软件进行第三方的评估与比较.提出了一种由自然语言数据驱动的智能化软件安全评估方法来满足这一要求.该方法基于待评估软件现有用户的使用经验信息来评估软件的安全性.它首先自适应地爬取用户在软件使用过程中对软件的自然语言评价数据,并利用深度学习方法与机器学习评估模型的双重训练来获得软件的安全性评估指标.由于所提出的自适应爬虫能够在反馈中调整特征词,并结合搜索引擎来获得异构数据,因而可通过采集广泛的自然语言数据来进行安全评估.另外,使用一对多的机器翻译训练能够有效地解决将自然语言数据转换为语义编码的问题,使得用于安全评估的机器学习模型可以建立在自然语言的语义特征基础上.在国际通用漏洞披露数据库(CVE)和美国国家漏洞数据库(NVD)上对该方法进行了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在评估软件漏洞数量、漏洞类型以及漏洞严重程度等指标上十分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件安全评估 自然语言处理 机器学习 网络爬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中国大学哲学通识教育的内容改革 被引量:3
14
作者 陈琳 张亮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206-211,共6页
哲学通识教育的内容改革应在中国本土化纲领的指导下,围绕现代学生的实际需要开展。哲学通识教育的内容应包含科学的理想信念,体现中国主流价值观,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创新人才的培养提供批判思维训练,帮助大学生拓展国际视野、树... 哲学通识教育的内容改革应在中国本土化纲领的指导下,围绕现代学生的实际需要开展。哲学通识教育的内容应包含科学的理想信念,体现中国主流价值观,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创新人才的培养提供批判思维训练,帮助大学生拓展国际视野、树立世界眼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识教育 哲学 教育改革 大学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风险因子分析的软件项目管理模拟模型 被引量:2
15
作者 季年芳 张宏书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172-175,共4页
在软件项目开发过程中存在着大量不确定事件,这给项目的成功带来了风险。能否在规定的时间内交付软件产品,与项目进度计划是否合理、项目风险管理是否有效有很大关系。这需要融合软件项目进度计划与软件风险管理计划,提供工具用以标识... 在软件项目开发过程中存在着大量不确定事件,这给项目的成功带来了风险。能否在规定的时间内交付软件产品,与项目进度计划是否合理、项目风险管理是否有效有很大关系。这需要融合软件项目进度计划与软件风险管理计划,提供工具用以标识、分析、管理软件项目风险,并在此基础上获得合理的软件项目进度计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件项目 风险因子 模拟模型 风险管理计划 进度计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LM赋能的Datalog代码翻译技术及增量程序分析框架
16
作者 王熙灶 沈天琪 +1 位作者 宾向荣 卜磊 《软件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515-2534,共20页
Datalog是一种声明式逻辑编程语言,在不同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近年来,学术界和工业界对Datalog的兴趣高涨,设计并开发了多种Datalog引擎和相应方言.然而,多方言带来的一个问题是以一种Datalog方言实现的代码,一般而言不能在另一种方言... Datalog是一种声明式逻辑编程语言,在不同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近年来,学术界和工业界对Datalog的兴趣高涨,设计并开发了多种Datalog引擎和相应方言.然而,多方言带来的一个问题是以一种Datalog方言实现的代码,一般而言不能在另一种方言的引擎上执行.因此,当采用新Datalog引擎时,需要将现有Datalog代码翻译到新方言上.目前的Datalog代码翻译技术可分为人工重写代码和人工设计翻译规则两类,存在耗时长、大量重复劳动、缺乏灵活性和可拓展性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大语言模型(LLM)赋能的Datalog代码翻译技术,利用LLM强大的代码理解和生成能力,通过分治翻译策略、基于少样本提示和思维链提示的提示工程、基于检查-反馈-修复的迭代纠错机制,可以在不同Datalog方言之间实现高精度代码翻译,减轻开发人员重复开发翻译规则的工作量.基于此代码翻译技术,设计并实现了一种通用的基于Datalog的声明式增量程序分析框架.在不同Datalog方言对上评估了所提出的LLM赋能的Datalog代码翻译技术的性能,评估结果验证了所提代码翻译技术的有效性.对通用声明式增量程序分析框架进行了实验评估,验证了基于所提代码翻译技术的增量程序分析的加速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ATALOG 代码翻译 大语言模型 程序分析 增量分析框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刍议新工科软件类专业的教学建设 被引量:8
17
作者 骆斌 刘嘉 刘钦 《中国大学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20-24,共5页
产业革命推动工科的形成与发展。今天,信息技术是新产业的核心,推动软件人才教育创新成为新工科建设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本文从教育理念、知识体系、课程体系、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等多个方面讨论了新工科软件类专业所面临的新挑战,... 产业革命推动工科的形成与发展。今天,信息技术是新产业的核心,推动软件人才教育创新成为新工科建设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本文从教育理念、知识体系、课程体系、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等多个方面讨论了新工科软件类专业所面临的新挑战,思考新工科软件类专业教育应采取的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工科 软件类专业 新思维 教学建设 创新创业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领域软件工程专题前言
18
作者 汤恩义 江贺 +2 位作者 陈俊洁 李必信 唐滨 《软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527-1528,共2页
软件是新一代信息技术的灵魂,是关系国民经济和社会全面发展的基础性、战略性产业.近年来,区块链、云计算、人工智能等许多新兴技术迅速发展,软件工程与工业控制、制造、科学计算、数值计算、物联网等各领域进一步加强融合,正引领并促... 软件是新一代信息技术的灵魂,是关系国民经济和社会全面发展的基础性、战略性产业.近年来,区块链、云计算、人工智能等许多新兴技术迅速发展,软件工程与工业控制、制造、科学计算、数值计算、物联网等各领域进一步加强融合,正引领并促进这些领域的高速发展.为了满足各个领域的相关要求,软件也对应呈现出许多新的特征,包括计算需求不断增强、实时性和可靠性的要求不断提高、对效率和安全性要求更为严格等,从而导致对应的领域软件在开发过程中面临新的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件工程 人工智能 区块链 云计算 物联网 安全性要求 新一代信息技术 战略性产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I软件系统工程化技术与规范专题前言
19
作者 张贺 夏鑫 +2 位作者 蒋振鸣 祝立明 李宣东 《软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3939-3940,共2页
近年来,人工智能产业的热度逐步提升,市场规模持续扩大,全球各行各业的组织机构都正在或试图通过人工智能对原有的产品和服务赋予新的能力.最先进的人工智能系统正在迅速从实验室环境迁移到工业环境,并主要以软件为承载形式渗透到社会... 近年来,人工智能产业的热度逐步提升,市场规模持续扩大,全球各行各业的组织机构都正在或试图通过人工智能对原有的产品和服务赋予新的能力.最先进的人工智能系统正在迅速从实验室环境迁移到工业环境,并主要以软件为承载形式渗透到社会应用的方方面面.然而开发、测试和运维工业化的人工智能软件系统会遇到一些不同于传统软件系统的工程问题.例如,在基于人工智能的系统中,规则和系统行为是从训练数据中推断出来的,而不是被开发者编写的程序代码所定义;人工智能系统的需求具有较大的不明确性;人工智能系统的演化过程中需要关注不断变化的数据集和相关的基础设施;人工智能系统开发和运维需要数据科学家和软件工程师的跨专业协作;人工智能系统的开发面临伦理、道德和法律的约束,且这些约束的更新速度正受到飞速发展的人工智能技术和产业的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系统 软件系统 人工智能技术 软件工程师 更新速度 训练数据 专业协作 基础设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维护的实时软件时间变化敏感点检测
20
作者 汤恩义 李宣东 《计算机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2455-2467,共13页
正确的时间属性和行为对于实时软件来说非常关键,然而这却很难得到完全的保障.在实际工业中,实时性错误不仅会在软件的设计开发阶段被引入,在软件的维护阶段,随着软件的演化也同样会引入这种错误.当软件维护人员对系统不够熟悉时,维护... 正确的时间属性和行为对于实时软件来说非常关键,然而这却很难得到完全的保障.在实际工业中,实时性错误不仅会在软件的设计开发阶段被引入,在软件的维护阶段,随着软件的演化也同样会引入这种错误.当软件维护人员对系统不够熟悉时,维护阶段引入这些错误的可能性会更大.目前,还没有研究结果可以在软件修改发生之前,通过分析系统的时间关系信息来帮助指导软件维护人员减少或者避免引入时间相关的错误.在这样的背景下,文中提出了一种实际可用的分析途径来解决这一问题,称之为时间变化影响分析.这一解决途径在软件维护人员做出修改之前就可以分析软件内在的时间关系信息,从而帮助维护人员在软件的实际演化前预测可能带来的时间影响.在具体的操作上,可以通过告知软件维护人员程序代码中的某些位置点可能会对整个程序任务的执行时间产生很大的影响,来提醒他们修改这些位置点的代码时应当特别小心.由于这些点对程序任务的执行时间敏感,我们称之为时间变化敏感点.文中通过一种基于扰动的测试实现来检测程序中的时间变化敏感点,通过在程序中插桩不同的代码时延,达到对执行时间的扰动作用.对这些扰动作用下的程序执行时间数据进行统计,得到程序中各个位置点对时间影响的定量度量.对于实际使用的大规模程序,该方法通过集成静态程序分析技术提高吞吐量和减小漏报率.文中对分析途径做了原型实现,并在Mlardalen WCET基准用例集和开源项目Free Lossless Audio Codec(FLAC)上做了实例评估.评估结果展示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件维护 实时软件 时间变化影响分析 基于扰动的测试 时间变化敏感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