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反复聆听模仿和中国英语学生重音模式习得研究
被引量:
17
1
作者
杨晋
《外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9-16,共8页
本研究考察了反复聆听模仿练习对二语重音模式产出的影响,结果发现,反复聆听模仿对二语学习者产出英语重音模式影响有限。练习后学习者调核重音分布正确率有所提高,学习者能区分重读和非重读音节的时长特征,但不能区分音高特征。练习没...
本研究考察了反复聆听模仿练习对二语重音模式产出的影响,结果发现,反复聆听模仿对二语学习者产出英语重音模式影响有限。练习后学习者调核重音分布正确率有所提高,学习者能区分重读和非重读音节的时长特征,但不能区分音高特征。练习没有对学习者的重音间隔产生任何明显的改进作用,但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学习者的元音时长与整个调群时长之比以及成对元音的变异指数,辅音标准误和成对辅音变异度的得分没有得到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复聆听模仿
重音模式
英语节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评当代美国文学批评中的唯美主义倾向——哈罗德·布鲁姆的文学批评思想研究
被引量:
11
2
作者
江宁康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42-146,共5页
哈罗德·布鲁姆是当代美国文学批评中唯美主义倾向的代表,他关于审美自主性、影响的焦虑、创造性误读、文学经典重构和文学天才等一些重要的批评思想对我们全面认识当代美国文学批评和西方比较文学史提供了一个独特的视野。
关键词
文学批评
当代美国
唯美主义
布鲁姆
思想研究
罗德
创造性误读
比较文学史
批评思想
文学经典
自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中国古典诗歌的可译性
被引量:
9
3
作者
叶若舟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1年第2期20-23,共4页
本文从中国古典诗歌的英译入手 ,对可译性这一问题进行了细致的讨论。诗歌翻译的可译性有绝对意义和相对意义之分。从思想内容来看 ,诗歌是绝对可译的 ,而从诗歌的语言特点、文化特征以及翻译过程的特殊性来看 ,可译性又是相对的。意识...
本文从中国古典诗歌的英译入手 ,对可译性这一问题进行了细致的讨论。诗歌翻译的可译性有绝对意义和相对意义之分。从思想内容来看 ,诗歌是绝对可译的 ,而从诗歌的语言特点、文化特征以及翻译过程的特殊性来看 ,可译性又是相对的。意识到诗歌可译性的绝对性和相对性 ,有助于译者对诗歌翻译采取正确的态度 :既不能丧失信心 ,又必须充分意识到困难的存在 ,尽可能传达原文的风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译性
诗歌翻译
翻译过程
英译
译者
原文
传达
中国古典诗歌
相对
思想内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反复聆听模仿和中国英语学生重音模式习得研究
被引量:
17
1
作者
杨晋
机构
南京大学英语系
出处
《外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9-16,共8页
文摘
本研究考察了反复聆听模仿练习对二语重音模式产出的影响,结果发现,反复聆听模仿对二语学习者产出英语重音模式影响有限。练习后学习者调核重音分布正确率有所提高,学习者能区分重读和非重读音节的时长特征,但不能区分音高特征。练习没有对学习者的重音间隔产生任何明显的改进作用,但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学习者的元音时长与整个调群时长之比以及成对元音的变异指数,辅音标准误和成对辅音变异度的得分没有得到改善。
关键词
反复聆听模仿
重音模式
英语节奏
分类号
H319 [语言文字—英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评当代美国文学批评中的唯美主义倾向——哈罗德·布鲁姆的文学批评思想研究
被引量:
11
2
作者
江宁康
机构
南京大学英语系
出处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42-146,共5页
文摘
哈罗德·布鲁姆是当代美国文学批评中唯美主义倾向的代表,他关于审美自主性、影响的焦虑、创造性误读、文学经典重构和文学天才等一些重要的批评思想对我们全面认识当代美国文学批评和西方比较文学史提供了一个独特的视野。
关键词
文学批评
当代美国
唯美主义
布鲁姆
思想研究
罗德
创造性误读
比较文学史
批评思想
文学经典
自主性
分类号
I712.07 [文学—其他各国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国古典诗歌的可译性
被引量:
9
3
作者
叶若舟
机构
南京大学英语系
出处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1年第2期20-23,共4页
文摘
本文从中国古典诗歌的英译入手 ,对可译性这一问题进行了细致的讨论。诗歌翻译的可译性有绝对意义和相对意义之分。从思想内容来看 ,诗歌是绝对可译的 ,而从诗歌的语言特点、文化特征以及翻译过程的特殊性来看 ,可译性又是相对的。意识到诗歌可译性的绝对性和相对性 ,有助于译者对诗歌翻译采取正确的态度 :既不能丧失信心 ,又必须充分意识到困难的存在 ,尽可能传达原文的风味。
关键词
可译性
诗歌翻译
翻译过程
英译
译者
原文
传达
中国古典诗歌
相对
思想内容
分类号
H315.9 [语言文字—英语]
H059 [语言文字—语言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反复聆听模仿和中国英语学生重音模式习得研究
杨晋
《外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
1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评当代美国文学批评中的唯美主义倾向——哈罗德·布鲁姆的文学批评思想研究
江宁康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5
1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中国古典诗歌的可译性
叶若舟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1
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