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艺术界定的反本质主义考察及其理论建构契机 |
殷曼楟
|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2
|
“反结构与结构化”进程中的艺术体制转型逻辑——评周计武《艺术体制论:从现代到后现代》 |
殷曼楟
|
《艺术百家》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3
|
作为艺术史写作范式的艺格敷辞及其当代境遇 |
戴莹莹
|
《文艺理论研究》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4
|
中国风格呈现:中国故事影像艺术形态的视觉修辞分析 |
杨凯
惠政
|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
2024 |
4
|
|
5
|
以马克思主义技术-艺术观检视当代人工智能艺术的创新 |
吴维忆
|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2
|
|
6
|
AI视觉艺术的历史与哲学向度——海德格尔视角之剖析 |
麻娴
周计武
|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1
|
|
7
|
小说何以成为表演艺术?——彼得·基维对文学本体论的新探索 |
王慧婷
殷曼楟
|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1
|
|
8
|
思想“化合”期的中国美育——围绕雷家骏艺术教育思想的考察 |
李慧涵
|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1
|
|
9
|
作为经验的艺术与美学以及实证研究的反思——多伦多大学艺术心理学教授库布奇克访谈录 |
吴维忆
|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20 |
0 |
|
10
|
18世纪法国绘画的艺术观者问题:弗雷德与克洛之争 |
周计武
王静
|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11
|
“形式”与“经验”的三重面相——迈耶·夏皮罗的艺术自律观 |
张紫柔
|
《浙江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12
|
从士族到进士:古代艺术家的声望机制 |
童强
|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13
|
非遗融入高校美育的价值、现状与路径研究——以师范类高校主题性非遗美育为例 |
韩丹
程思佳
|
《中国大学教学》
北大核心
|
2025 |
4
|
|
14
|
游戏的跨媒介叙事与文化传播——《黑神话:悟空》赋能中国文化的全球传播 |
何成洲
刘珍珍
|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25 |
9
|
|
15
|
现代媒介与传统艺术创新 |
封钰
|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20 |
8
|
|
16
|
传播结构、电视艺术与自我认同:春晚与春节文化的现代性转型 |
祁林
|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17 |
12
|
|
17
|
影视剧艺术创作规避虚假的叙事谋略研究 |
康尔
|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3 |
3
|
|
18
|
作为艺术史核心概念的“风格”的概念史——艺术史知识建构的方法论探索 |
张婷
|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20 |
4
|
|
19
|
从当代艺术到电影:触感及其理论的合法性问题 |
赵斌
张玮
|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3 |
3
|
|
20
|
《湖山胜概》与晚明西湖的艺术风尚 |
李娜
|
《浙江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11 |
5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