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17篇文章
< 1 2 5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数字经济对城乡差距的影响研究:基于空间经济学视角 被引量:3
1
作者 孙爱军 张建平 葛扬 《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12-124,共13页
科学认识数字经济与城乡差距的关系对于实现城乡融合有着重要意义。数字经济以数据作为主要劳动对象,以现代信息网络平台为劳动工具,以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为生产业态,通过重组经济结构,作用于城乡差距的变化规律。具体而言,从互联... 科学认识数字经济与城乡差距的关系对于实现城乡融合有着重要意义。数字经济以数据作为主要劳动对象,以现代信息网络平台为劳动工具,以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为生产业态,通过重组经济结构,作用于城乡差距的变化规律。具体而言,从互联网经济与数字金融两个维度衡量数字经济水平,并从城乡收入数量差距、城乡消费总量差距、城乡消费结构差距3个维度构造城乡差距指标。基于2011—2021年中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在充分考虑空间效应的情况下采用地理邻接关系的二进制和地理距离两种空间权重矩阵,运用空间计量模型分别从时间维度和区域视角对数字经济作用城乡差距的经济学机理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一是数字经济发展可以显著缩小城乡差距,在使用替换核心解释变量检验后,结果依旧稳健。二是在机制分析层面,数字经济会通过市场化程度、劳动力配置和营商环境对城乡差距起到缩小作用。三是数字经济对城乡差距有显著为负的直接效应,即本地区的数字经济发展凭借“集聚效应”显著缩小本地区的城乡差距;间接效应为正,即由于“虹吸效应”的存在,本地区的数字经济发展会显著扩大相邻地区的城乡差距。在此基础上,从厚植有利于农村数字化发展的数字沃土、完善数字经济下要素市场化改革的体制机制与构建数字经济成果共享机制等层面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 城乡差距 市场化程度 劳动力配置 营商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制度经济学与中国改革的推进 被引量:11
2
作者 杨德才 郭婷婷 唐悦 《华东经济管理》 CSSCI 2014年第3期1-5,共5页
新制度经济学作为经济学理论领域的一门新兴学科,因其理论对现实问题具有较强的解释性而受到广泛关注。新制度经济学理论传播到我国的时候,正是我国的改革急需理论诠释和理论指导的关键时期。改革开放30多年的历程表明,我国的改革实践... 新制度经济学作为经济学理论领域的一门新兴学科,因其理论对现实问题具有较强的解释性而受到广泛关注。新制度经济学理论传播到我国的时候,正是我国的改革急需理论诠释和理论指导的关键时期。改革开放30多年的历程表明,我国的改革实践与新制度经济学理论发展基于各自的需要而形成了一个良性互动局面,一方面新制度经济学基于对中国改革实践的研究而获得了较大发展,另一方面新制度经济学对推进我国改革的持续进行也发挥了重要的理论指导作用。因此,对于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之后再次出发的中国改革,新制度经济学仍然能够提供重要的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制度经济学 中国改革 传播 指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DI、集聚与东道国利益:一个空间经济学的分析框架 被引量:13
3
作者 钱学锋 梁琦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12-18,共7页
基于空间经济学理论探讨外商投资与东道国利益之间的关系,我们可以发现,在短期内,东道国的国民收入主要取决于其国内要素禀赋的存量,与外资流入的多少并无直接联系;在长期内,外商投资也不能在东道国产生累积循环作用,从而不能形成有效... 基于空间经济学理论探讨外商投资与东道国利益之间的关系,我们可以发现,在短期内,东道国的国民收入主要取决于其国内要素禀赋的存量,与外资流入的多少并无直接联系;在长期内,外商投资也不能在东道国产生累积循环作用,从而不能形成有效的产业关联效应。而在东道国是大国的情形下,它可以运用较大的贸易政策空间对资本的流动实施宏观调控,并成为制造业的集聚中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商投资 东道国利益 空间经济学 集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福利经济学视角的乡村休闲旅游综合体的开发模式研究 被引量:25
4
作者 顾婷婷 严伟 《生态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32-137,共6页
首先根据新型城镇化发展的要求,提出了一条新的城镇化发展模式:乡村休闲旅游综合体;然后在分析旅游综合体内涵特征的基础上,结合乡村旅游资源的特点,界定了乡村休闲旅游综合体的概念;最后根据新型城镇化的目标运用福利经济学的理论从提... 首先根据新型城镇化发展的要求,提出了一条新的城镇化发展模式:乡村休闲旅游综合体;然后在分析旅游综合体内涵特征的基础上,结合乡村旅游资源的特点,界定了乡村休闲旅游综合体的概念;最后根据新型城镇化的目标运用福利经济学的理论从提升农民福利的角度构建了乡村休闲旅游综合体的开发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城镇化 乡村休闲旅游综合体 福利经济学 农民福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型期中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金融支持——基于经济学文献的探讨 被引量:12
5
作者 张璟 沈坤荣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51-57,共7页
本文基于经济学文献探讨了转型期中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金融支持问题。研究发现,不论从整体还是从区域层面来看,中国的金融发展主要是通过加速资本积累来促进经济增长的;而对资本配置效率的改善、技术进步及TFP增长率的提高,作用并不... 本文基于经济学文献探讨了转型期中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金融支持问题。研究发现,不论从整体还是从区域层面来看,中国的金融发展主要是通过加速资本积累来促进经济增长的;而对资本配置效率的改善、技术进步及TFP增长率的提高,作用并不明显。因此,这种金融发展模式不利于中国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本文进一步指出,财政分权背景下的地方政府行为及其对区域金融发展的影响,是造成金融资金配置效率低下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困难的重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增长方式转型 金融发展 财政分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经济学研究概况分析——基于CSSCI分析 被引量:5
6
作者 郑江淮 王维明 胡笛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8年第6期76-82,共7页
文章利用CSSCI相关数据对中国经济学的研究状况进行了多角度、全面的分析评价,从论文的引用数量分析学科研究水平的提高,从引文类型考察学科视野的拓展,从引文的文种分析本学科对国外成果的吸收情况,还对各类基金资助项目论文进行了分... 文章利用CSSCI相关数据对中国经济学的研究状况进行了多角度、全面的分析评价,从论文的引用数量分析学科研究水平的提高,从引文类型考察学科视野的拓展,从引文的文种分析本学科对国外成果的吸收情况,还对各类基金资助项目论文进行了分析。此外,还统计分析了对中国经济学领域产生重要影响的论文与著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学 引文分析 CSSCI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业集聚的动因: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视角 被引量:4
7
作者 戴蕾 王非 《经济经纬》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37-40,共4页
基于马克思的流通以及分工与协作理论,产业集聚的动因包括:(1)企业为了缩短流通时间、减少流通费用选择特定的区域从事生产,推动了产业集聚;(2)集聚区域形成以后,追求与分享集聚区域的集体生产力Ⅱ成为企业选择集聚区域的主要原因,由此... 基于马克思的流通以及分工与协作理论,产业集聚的动因包括:(1)企业为了缩短流通时间、减少流通费用选择特定的区域从事生产,推动了产业集聚;(2)集聚区域形成以后,追求与分享集聚区域的集体生产力Ⅱ成为企业选择集聚区域的主要原因,由此形成了产业集聚的自我强化机制。集体生产力Ⅱ的产生源于分工与协作引起的企业专业化水平的提高、企业之间竞争的加剧以及配套投入的节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集聚 集体生产力 分工 协作 流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学研协同创新的经济学分析 被引量:110
8
作者 洪银兴 《经济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56-64,共9页
在科学发现成为技术创新的源头后,技术创新不仅需要市场导向,还需要科学新发现导向,需要产学研协同创新。产学研不完全是企业、大学和科研院所三方机构问题,而是指产业发展,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三方的功能的协同与集成化。现代的技术创... 在科学发现成为技术创新的源头后,技术创新不仅需要市场导向,还需要科学新发现导向,需要产学研协同创新。产学研不完全是企业、大学和科研院所三方机构问题,而是指产业发展,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三方的功能的协同与集成化。现代的技术创新与过去的技术创新的重大区别是,过去的技术创新处于工程师时代,而现在的技术创新则进入科学家时代。产学研协同创新的环节主要在科学发现或创新的知识孵化为新技术的环节。在研发新技术过程中,企业家和科学家交互作用,体现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的协同,是大学作为创新中心同企业共建创新平台的合作,是利益共同体。政府在其中起着引导和集成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学研 协同 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房地产市场中地方政府行为的经济学分析 被引量:17
9
作者 俞露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7-23,共7页
近几年我国部分城市的房地产价格呈现非正常上涨的趋势,地方政府在房地产市场中拥有推动房地产价格持续上涨的激励,而目前我国房地产市场的制度安排为地方政府将这种激励转变为实际行动提供了制度条件,从而使地方政府的行为对房地产市... 近几年我国部分城市的房地产价格呈现非正常上涨的趋势,地方政府在房地产市场中拥有推动房地产价格持续上涨的激励,而目前我国房地产市场的制度安排为地方政府将这种激励转变为实际行动提供了制度条件,从而使地方政府的行为对房地产市场的价格产生不容忽视的影响。这是造成近期我国房地产市场持续非正常"升温"的重要原因之一。本文以我国房地产市场中的地方政府行为为研究对象,在"经济人"假设的基础上,运用经济学的分析方法,对地方政府行为进行成本收益分析,并解释地方政府在房地产市场中的行为选择,以期通过理论和实证的研究,为规范政府行为、促进我国房地产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一种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政府 房地产市场 成本收益分析 “经济人”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技工荒”和“知识失业”并存的经济学分析 被引量:4
10
作者 王文明 张新乐 自涛 《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1期73-76,共4页
以人力资本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关系为切入点,分析我国对各阶段教育的投入以及现有产业结构派生的对各阶段教育的需求状况,结果表明:高等教育领域投入相对较多,而职业技术教育被忽视,导致我国教育结构超前。由此引起人力资本供给结构与现... 以人力资本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关系为切入点,分析我国对各阶段教育的投入以及现有产业结构派生的对各阶段教育的需求状况,结果表明:高等教育领域投入相对较多,而职业技术教育被忽视,导致我国教育结构超前。由此引起人力资本供给结构与现有经济发展水平下产业结构派生出来的对人力资本的需求结构不匹配,出现了“技工荒”和“知识失业”并存的局面,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力资本结构 产业结构 教育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济增长绩效的阻滞与超越——基于中国发展的制度经济学阐释 被引量:1
11
作者 杨林生 杨德才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3-9,共7页
对"李约瑟之谜"及"中国改革"的制度经济学进行分析,为探寻制度影响经济绩效提供了一个有益的视角。对"李约瑟之谜"的解读观点纷呈,无论是官僚体制的阻碍,还是产权体系的缺失乃至意识形态的延滞,其症结都... 对"李约瑟之谜"及"中国改革"的制度经济学进行分析,为探寻制度影响经济绩效提供了一个有益的视角。对"李约瑟之谜"的解读观点纷呈,无论是官僚体制的阻碍,还是产权体系的缺失乃至意识形态的延滞,其症结都在于制度绩效低下。始于1978年的中国改革,正是一个制度不断创新、供给和变迁以挖掘增长潜力的过程,通过基于路径依赖的渐进式制度变迁、交易成本的市场化取向改革以及产权结构安排的激励效应,经济增长绩效的制度红利不断显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度变迁 经济绩效 李约瑟之谜 中国改革 制度红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济学应当向数学学什么? 被引量:3
12
作者 梁琦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5-11,共7页
经济学研究方法中应该渗透数学思维。只有满足假设条件而与结论相反的例子才是反例,一个反例足以推翻一个定理,这是科学的证伪原则。每一个定理或命题都是在一定假设条件约束下的结论,而假设条件的非现实才是现实的。经济学大厦本身基... 经济学研究方法中应该渗透数学思维。只有满足假设条件而与结论相反的例子才是反例,一个反例足以推翻一个定理,这是科学的证伪原则。每一个定理或命题都是在一定假设条件约束下的结论,而假设条件的非现实才是现实的。经济学大厦本身基于建构主义哲学。数学的应用或是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和丰富经济学思想,或是给经济学提供解决现实问题的方法和工具,但不能流于形式。经济学的发展需要在形式化和思想性之间权衡。在数学面前没有清规戒律,没有禁区,这也是经济学研究应该向数学学习的一种精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学研究 方法论 证伪 假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中国历史上的押租制——新制度经济学的视角 被引量:1
13
作者 杨德才 陆蕾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21-128,共8页
押租制是明清时期兴起的土地租佃制度。押租制的先行形态是"执贽受田之俗例",其后慢慢演变为典型的押租制。对于押租制的产生原因与发展状态,学术界大多从封建关系的角度进行解释,而对于押租金金额的决定更没有相关的研究。... 押租制是明清时期兴起的土地租佃制度。押租制的先行形态是"执贽受田之俗例",其后慢慢演变为典型的押租制。对于押租制的产生原因与发展状态,学术界大多从封建关系的角度进行解释,而对于押租金金额的决定更没有相关的研究。本文正是基于押租制发展的历史事实,从新制度经济学的视角,分析押租制产生的原因及其演进过程,并利用博弈论相关模型,证明了押租的重要作用,确定了押租金额需要满足的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押租制 交易成本 博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特色经济学创新与发展中的与时俱进 被引量:2
14
作者 洪银兴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5-7,共3页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经济学出现了空前的繁荣和活跃,取得了长足的发展,这是有目共睹的事实。不过,与规模宏大、影响深远的经济改革与发展相比,中国经济学的创新与发展又远远落后于实践,尚不足为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提供有力的理论指导。...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经济学出现了空前的繁荣和活跃,取得了长足的发展,这是有目共睹的事实。不过,与规模宏大、影响深远的经济改革与发展相比,中国经济学的创新与发展又远远落后于实践,尚不足为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提供有力的理论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实践在促进体制转换、对外开放和结构调整,并引起人们利益关系发生深刻变化的同时,要求发展与建设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中国特色经济学,写出无愧于变革时代的中国特色经济学的新篇章。为了推进中国特色经济学创新与发展的讨论,我们邀请中国人民大学、南京大学、南开大学、辽宁大学、西北大学、河南大学长期从事经济学教学与研究的专家开展这个笔谈,以期推进中国特色经济学创新与发展的大讨论。这些专家不仅长期从事该学科教学与研究工作,而且担任校院(系)负责人,负责该学科的建设工作。当然,每个专家的观点只是一家之言,既不代表主持人的观点,也不代表学报编辑部的观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特色经济学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与时俱进 市场经济发展 教学与研究 中国人民大学 改革开放 中国经济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开放开发背景下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经济学类应用型人才培养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王洪涛 石定华 《学术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77-180,共4页
开放开发背景下经济学类人才培养对于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促进经济长期发展、人才强桂战略实施和参与国内外竞争具有重要意义,但在实践中存在着人才培养规模偏弱且不均衡,人才培养模式、机制与方法不完善,人才培养结构与产业需求结构不匹... 开放开发背景下经济学类人才培养对于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促进经济长期发展、人才强桂战略实施和参与国内外竞争具有重要意义,但在实践中存在着人才培养规模偏弱且不均衡,人才培养模式、机制与方法不完善,人才培养结构与产业需求结构不匹配等诸多问题,加大对区域内高校教育资源的投入力度和优化配置,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机制与方法,构建对接产业需求结构的人才培养体系是解决现实问题,促进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经济学类应用型人才培养发展的对策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放开发 北部湾经济区 经济学类 应用型人才 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间经济学视角下我国东部产业向西部转移动力分析——基于2000—2009年中国省域面板数据分析 被引量:4
16
作者 蒋昭乙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48-160,共13页
本文借鉴克鲁格曼的空间经济学中描述的市场潜力函数来进行近似测算,基于2000—2009年中国省域面板数据分析,从空间经济学视角来研究中国东西部区际产业转移问题,最后建议国家从战略高度重新定位中西部地区的工业部门结构取向、调整吸... 本文借鉴克鲁格曼的空间经济学中描述的市场潜力函数来进行近似测算,基于2000—2009年中国省域面板数据分析,从空间经济学视角来研究中国东西部区际产业转移问题,最后建议国家从战略高度重新定位中西部地区的工业部门结构取向、调整吸引外资政策、进一步充分启动国内消费市场、加大对就业者的培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经济学 产业转移 面板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949~1978年中国居民生活水平的政治经济学解释 被引量:2
17
作者 朱高林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75-78,共4页
当前,一些学者以计划经济时期我国居民生活水平停滞为借口,全盘否定计划经济制度,否定中国共产党所进行的艰辛探索。计划经济时期,我国居民生活水平并没有发生全面停滞,而是出现了物质生活滞后、精神生活进步的非协调发展局面。这主要... 当前,一些学者以计划经济时期我国居民生活水平停滞为借口,全盘否定计划经济制度,否定中国共产党所进行的艰辛探索。计划经济时期,我国居民生活水平并没有发生全面停滞,而是出现了物质生活滞后、精神生活进步的非协调发展局面。这主要是源于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增长规律的不同,更是源于我国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的实施。物质生活的滞后,换得了新中国工业体系的基本建立,为以后我国经济的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构成了国家的硬实力;精神生活的进步,提高了我国人民的文化素质和身体素质,为我国经济的发展奠定了雄厚的人力资本,构成了国家的软实力。中国经济正是在这种双重动力的推动下取得了20世纪80年代以后突飞猛进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协调发展 低成本扩张 双重动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作为发展中大国的新挑战与新路径——人均GNI 偏向的经济发展视角
18
作者 郑江淮 陈熙 赖琳琳 《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8-43,共6页
通过对发展中国家地位识别的各类基准梳理可见,评价一国是否处于发展中国家地位还需考虑到一国相对于其他国家的要素报酬获得能力所处的水平,即该国人均GNI与人均GDP比值是否长期处于小于1这个发展状态。在人均GNI与人均GDP比值上,中国... 通过对发展中国家地位识别的各类基准梳理可见,评价一国是否处于发展中国家地位还需考虑到一国相对于其他国家的要素报酬获得能力所处的水平,即该国人均GNI与人均GDP比值是否长期处于小于1这个发展状态。在人均GNI与人均GDP比值上,中国仍处于发展中国家行列。随着国际环境的变化和国内发展进入新阶段,中国经济发展面临着新挑战,包括经济增长模式的对外依存性,中高端产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附加值贡献相对有限,高科技创新领域的短板较为明显以及国际经济环境的制约等结构性问题,使得中国的要素报酬获得能力相对水平还处于较低水平上,中国仍处于发展中国家地位。为实现经济更高水平的发展,需进一步提升科技创新国际竞争力,加强产业核心竞争力,推动贸易多元化与国际合作,深度融入全球产业链与供应链,提升贸易竞争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展中国家 经济增长 国际竞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转型时期外资进入模式的组织经济学考察
19
作者 皮建才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3-8,142,共6页
本文从组织经济学的视角分析了中国转型时期的外资进入模式。外商采用独资形式进入时,不需要考虑组织内部的协调问题,但是需要考虑对中国当地实际情况的适应问题;外商采用非独资(包括合资或合作)形式进入时,不需要考虑对中国当地实际情... 本文从组织经济学的视角分析了中国转型时期的外资进入模式。外商采用独资形式进入时,不需要考虑组织内部的协调问题,但是需要考虑对中国当地实际情况的适应问题;外商采用非独资(包括合资或合作)形式进入时,不需要考虑对中国当地实际情况的适应问题(该问题由中国当地的合作伙伴解决),但是需要考虑组织内部的协调问题。外资进入模式的选择说到底是在适应成本和协调成本之间进行权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资进入模式 组织经济学 外商直接投资 协调成本 适应成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笔谈 被引量:3
20
作者 武建奇 葛扬 +3 位作者 何自力 颜鹏飞 丁堡骏 张子麟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20,共20页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需要在方法论上坚持“问题导向”而不是“体系导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国化的产物,是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实践经验的总结提炼,同时还体现了其具有的民族性、开放性和...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需要在方法论上坚持“问题导向”而不是“体系导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国化的产物,是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实践经验的总结提炼,同时还体现了其具有的民族性、开放性和人民性。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最新理论创新成果,这一理论的提出有其必然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对待马克思主义经典,不能采取教条主义、实用主义和折中主义的态度,而应该在阅读马克思主义经典“原文”“原话”“原著”本身上下功夫、学本领。在对待理论与实践的关系这一指导思想上,必须旗帜鲜明地坚持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指导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特色政治经济学 问题导向 系统化经济学说 理论特质 双循环理论 经典原著 政治经济学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