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平台经济对灵活就业者收入和主观福利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沈坤荣 张锐敏 《经济与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86-103,共18页
平台经济的兴起,引发了人们对灵活就业者收入和主观福利的关注。本文基于2012—2018年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数据库,分析平台经济对灵活就业者收入和主观福利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平台经济能够提高灵活就业者收入和主观福利,并且... 平台经济的兴起,引发了人们对灵活就业者收入和主观福利的关注。本文基于2012—2018年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数据库,分析平台经济对灵活就业者收入和主观福利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平台经济能够提高灵活就业者收入和主观福利,并且该结论在考虑内生性问题及各种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进一步分析结果表明,平台经济通过提高就业匹配度和社会资本的途径实现灵活就业者收入和主观福利的提升;文化程度能够调节平台经济对灵活就业者收入和主观福利的影响;相对于灵活就业者而言,平台经济对正规就业者主观福利的影响效应更大,但对其收入并无显著影响。异质性分析结果显示,平台经济对灵活就业者中的青年、男性、文化程度较高、城镇户口、东部地区个体的收入和主观福利的提升效应明显。因此,政府应加强对特殊群体的技能培训,提供职业转型支持和必要的社会保障,以促进平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进一步提升灵活就业者收入和主观福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台经济 灵活就业者 劳动收入 主观福利 就业匹配度 社会资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人工智能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
2
作者 沈坤荣 丁露 赵倩 《社会科学辑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37-145,F0003,239,共11页
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加速演进,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正在成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在微观层面,人工智能通过提高要素利用率促进效率升级,释放要素投入的增长潜力;在中观层面,人工智能通过推动产业升级提高产... 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加速演进,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正在成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在微观层面,人工智能通过提高要素利用率促进效率升级,释放要素投入的增长潜力;在中观层面,人工智能通过推动产业升级提高产业竞争力,夯实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在宏观层面,人工智能通过加快创新驱动提升全要素生产率,激活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变量。需要指出,人工智能在赋能经济发展的进程中存在阶段性的风险与挑战。一方面,由于存在“索洛悖论”,人工智能并未显著带动生产率的提升;另一方面,人工智能的广泛应用会加剧就业总量压力与就业结构矛盾,产生安全风险与治理不足的问题,对经济增长产生负外部性。为了充分发挥人工智能的赋能作用,我国需要统筹好发展与治理的关系,既要通过技术进步实现生产率的大幅提升,从而加快人工智能发展;又要完善人工智能治理框架,引导人工智能健康、安全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经济发展 生产率提升 人工智能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新质生产力增强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被引量:24
3
作者 沈坤荣 程果 赵倩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87-93,177,178,共9页
新质生产力概念的提出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创新和发展。区别于传统生产力,新质生产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驱动力,“新”强调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新动能,“质”则强调新质量、新质态。加快形成和发展新质生产力既是助力... 新质生产力概念的提出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创新和发展。区别于传统生产力,新质生产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驱动力,“新”强调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新动能,“质”则强调新质量、新质态。加快形成和发展新质生产力既是助力世界经济复苏的主动选择,又是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的重中之重,更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具有鲜明的时代背景。加快形成和发展新质生产力,有助于转变发展方式,实现新旧动能转换;有助于发展“三新”经济,打造新增长引擎;有助于提升供给体系对需求的适配性,扩大有效需求。加快形成和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关键路径在于,以颠覆性技术和前沿技术创新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卡脖子”问题,发展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前瞻性布局未来产业,实现生产力跃迁。生产关系必须与生产力发展要求相适应,为了加快形成和发展新质生产力,需要加强基础研究,筑牢科技自立自强根基;发展新型人力资本,强化高水平人才支撑;健全现代金融体系,着力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夯实高质量发展的产业基础;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营造良好国际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战略性新兴产业 未来产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与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构建 被引量:48
4
作者 徐礼伯 沈坤荣 《经济问题》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1-8,共8页
构建新发展格局必须牢牢把握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但制约我国内需的一些深层次问题仍然存在,这成为构建新发展格局的主要挑战。供给体系的状况是影响需求的核心因素,我国供给体系的质量与效率是需求扩大的深层影响因素,而市场体制不完... 构建新发展格局必须牢牢把握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但制约我国内需的一些深层次问题仍然存在,这成为构建新发展格局的主要挑战。供给体系的状况是影响需求的核心因素,我国供给体系的质量与效率是需求扩大的深层影响因素,而市场体制不完善是造成供给体系问题的根本原因。因此,我国做出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战略决策,以进一步改革与完善市场体制。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基础支撑与内在要求,它既有助于从根本上提升供给体系的质量与效率,提升经济发展的自立自强水平,扩大内需,进而推进形成以内循环为主体的格局,又有助于实现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国统一大市场 新发展格局 供给体系 扩大内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