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地球系统科学与数字地球 |
王心源
王心源
郭华东
|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
1999 |
20
|
|
2
|
安徽巢湖凤凰山剖面石炭系微相和层序地层特征 |
林春明
黄志诚
刘家润
凌洪飞
张顺
赵彦彦
|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2 |
16
|
|
3
|
华南陆壳改造系列花岗岩类型划分和成岩物质来源 |
刘昌实
朱金初
沈渭洲
徐士进
|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1990 |
96
|
|
4
|
华南中生代同熔系列花岗岩类的Nd-Sr同位素特征及成因讨论 |
朱金初
沈渭洲
刘昌实
徐士进
|
《岩石矿物学杂志》
CAS
CSCD
|
1990 |
46
|
|
5
|
安徽庐枞中生代火山岩系的特征及其形成的构造背景 |
孙冶东
杨荣勇
任启江
刘孝善
|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1994 |
38
|
|
6
|
中国东部寒武系与奥陶系界线地层的碳氧同位素研究 |
沈渭洲
方一亭
倪琦生
刘燕
林雨萍
|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1997 |
22
|
|
7
|
褶皱—冲断体系双层滑脱构造变形物理模拟实验 |
刘玉萍
尹宏伟
张洁
徐士进
解国爱
|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8 |
31
|
|
8
|
中国东部花岗岩类的成岩和成矿及其与构造环境的关系 |
胡受奚
胡志宏
郭继春
季海章
卢冰
孙冶东
|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
1991 |
16
|
|
9
|
烃源岩中可溶有机质与粘土矿物结合关系——以东营凹陷沙四段低熟烃源岩为例 |
陆现彩
胡文宣
符琦
苗德玉
周光甲
洪志华
|
《地质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
1999 |
26
|
|
10
|
华能南京电厂不同粒径粉煤灰中微量元素分布及其富集规律 |
徐应成
翟建平
涂俊
李文青
裘丽雯
|
《地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
1997 |
14
|
|
11
|
华南早中生代从印支期碰撞构造体系向燕山期俯冲构造体系转换的形变记录 |
张岳桥
徐先兵
贾东
舒良树
|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9 |
347
|
|
12
|
吐哈盆地及邻区早二叠世沉积特征与构造发育的耦合关系 |
朱文斌
马瑞士
郭继春
孙岩
郭令智
徐鸣洁
胡德昭
|
《高校地质学报》
CAS
CSCD
|
2002 |
18
|
|
13
|
论热液蚀变与铀成矿富集作用的关系 |
章邦桐
吴俊奇
丘志力
刘义
|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
1990 |
32
|
|
14
|
新疆觉罗塔格山与吐哈盆地的构造接触关系 |
朱文斌
马瑞士
胡德昭
徐鸣洁
|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1 |
19
|
|
15
|
渗透系数空间变异性研究 |
施小清
吴吉春
袁永生
|
《水科学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5 |
62
|
|
16
|
中生代苏-鲁活动大陆边缘榴辉岩、煌斑岩、金矿及富集地幔间的成因联系 |
胡受奚
孙景贵
凌洪飞
叶瑛
翟建平
方长泉
|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1 |
37
|
|
17
|
苏皖地区石炭系露头层序地层研究 |
林春明
张顺
王淑君
刘家润
凌洪飞
|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2 |
14
|
|
18
|
含水介质各向异性对渗透系数空间变异性统计的影响 |
施小清
吴吉春
袁永生
姜蓓蕾
|
《水科学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5 |
14
|
|
19
|
中国大陆科学钻探主孔高钛与低钛榴辉岩地球化学特征对比及其对金红石成矿的指示意义 |
邱检生
王汝成
蒋少涌
胡建
张晓琳
倪培
|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6 |
19
|
|
20
|
GIS技术和FEFLOW在酒泉东盆地地下水系统数值模拟中的应用 |
魏国孝
王德军
王刚
李常斌
朱锋
徐涛
|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7 |
2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