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系统评价:证据为本社会工作的方法基础 被引量:11
1
作者 拜争刚 吴淑婷 +7 位作者 齐铱 何雪松 隋玉杰 沈晖 冉茂盛 Haluk Soydan 沈瓊桃 高翔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7年第4期72-79,共8页
随着政府购买服务决策的科学化,越来越多的决策需要基于证据,然而当前从业人员并不经常使用最佳依据指导决策和实践,这种情况也越来越受到重视,迫切需要加强证据为本的社会工作理念。社会工作教育者和研究者需要掌握更加专业的证据生产... 随着政府购买服务决策的科学化,越来越多的决策需要基于证据,然而当前从业人员并不经常使用最佳依据指导决策和实践,这种情况也越来越受到重视,迫切需要加强证据为本的社会工作理念。社会工作教育者和研究者需要掌握更加专业的证据生产方法——系统评价,从而为证据为本的社会工作提供当前最佳的决策证据。本文将从问题的提出、检索和筛选文献、质量评价、数据分析合成、研究结果讨论等部分介绍系统评价的撰写方法,期待被国内更多的社会工作研究者和教育者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证据 本系统 评价 社会工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工作视野下城市残疾居民的福利促进——以南京白下区残疾居民福利调查为例 被引量:4
2
作者 肖萍 《学海》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86-89,共4页
一个良好的残疾人的福利环境,对于实现我国和谐社会以及全面小康社会的构想是非常重要的。在社会工作的视野下,残疾人的康复福利促进坚持以社区为基础,教育福利促进应考虑教育的连续性,就业福利促进要以职业重建为中心,经济福利促进要... 一个良好的残疾人的福利环境,对于实现我国和谐社会以及全面小康社会的构想是非常重要的。在社会工作的视野下,残疾人的康复福利促进坚持以社区为基础,教育福利促进应考虑教育的连续性,就业福利促进要以职业重建为中心,经济福利促进要考虑到贫困的传递效应,残疾人的福利促进要注重提升残疾人的社会形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残疾居民 福利促进 社会工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志愿服务的社会工作督导模式 被引量:26
3
作者 彭华民 《中国青年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31-35,共5页
本文结合社工督导志愿服务的服务学习模式,分析了志愿服务团队建立的案例,提出了建立志愿服务督导制度的必要性。但如何建立社会工作对志愿服务的督导还有很多问题需要讨论和解决。
关键词 志愿服务 志愿者 社会工作督导 服务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网络集群行为与社会工作介入策略 被引量:17
4
作者 沈晖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94-99,共6页
文章借用集群行为理论,对网络集群行为的特征、发生要素和作用机制进行理论探讨,并从社会工作视角对网络集群行为暴力倾向提出一些干预设想。文章认为,网络集群行为的发生,从微观层面看,是信息刺激(外因)和网民认知(内因)相互作用的结... 文章借用集群行为理论,对网络集群行为的特征、发生要素和作用机制进行理论探讨,并从社会工作视角对网络集群行为暴力倾向提出一些干预设想。文章认为,网络集群行为的发生,从微观层面看,是信息刺激(外因)和网民认知(内因)相互作用的结果。加强网络立法和监督、规范人们的网络言论是对外因的干预,而对内因的干预需要引进社会工作的认知-行为疗法,通过改变网民的认知去改变他们的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集群行为 社会工作 认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流动时代的健康中国:社会经济地位、健康素养与健康结果 被引量:36
5
作者 郭未 鲁佳莹 刘林平 《人口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18,共18页
在"健康中国2030"规划背景下,流动人口在健康层面仍存在诸多不平等。本文立足社会因果论的结构性视角,基于2016年中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数据,首先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MLR)考察社会经济地位对流动人口健康素养的影响,并... 在"健康中国2030"规划背景下,流动人口在健康层面仍存在诸多不平等。本文立足社会因果论的结构性视角,基于2016年中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数据,首先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MLR)考察社会经济地位对流动人口健康素养的影响,并以二分类概率单位回归模型(BPR)和零膨胀负二项模型(ZINB)来检验社会经济地位和健康素养对流动人口健康结果的影响。考虑社会经济地位、健康素养和健康结果之间可能存在内生性问题,本文还采用工具变量法(Ⅳ)进行进一步的回归分析以得出稳健结果。计量结果显示以教育为特征的社会经济地位对流动人口的健康素养状况产生显著影响;健康素养对其健康结果亦有显著正效应,健康素养越高者,其自评健康状况越好,慢性病发生的可能性也越小,由此在统计上验证了健康素养是理解社会结构与健康不平等之间的一个重要作用机制。在此研究发现的基础上,本文进一步探究了社会经济地位及相关政策因素对于流动人口中的两个核心群体(农民工与流动白领)的健康素养的差异化因果影响机制。研究结果发现社会经济地位中的教育与收入以及社会政策维度的本地健康档案建制对于农民工与流动白领的健康素养呈现出差异化的影响。因此,本文从理论与实证两方面验证了强化流动人口健康素养对减少其流动经历中的健康损耗以及提高其健康水平的作用;同时刻画出上述机制在流动人口的两个核心群体间的异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经济地位 健康素养 健康不平等 农民工 流动白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管理主义时代香港社会福利领域NGO之发展 被引量:13
6
作者 田蓉 《社会》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95-224,共30页
全球第三部门正处在发展的十字路口,面临转型的挑战。本文运用个案研究方法,试图探讨20世纪90年代以来新管理主义如何影响香港社会福利领域NGO的发展。研究发现,尽管新管理主义的价值观已深植于NGO领域,但不同个案机构对其影响的回应不... 全球第三部门正处在发展的十字路口,面临转型的挑战。本文运用个案研究方法,试图探讨20世纪90年代以来新管理主义如何影响香港社会福利领域NGO的发展。研究发现,尽管新管理主义的价值观已深植于NGO领域,但不同个案机构对其影响的回应不尽相同;组织的社会倡导价值对于市场化价值的妥协在本研究中虽有体现,但如何使商界更加关注社会福利的改善正日益成为香港NGO实践其倡导价值的新关注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GO 新管理主义 商业化 倡导 香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老年人口的自理预期寿命变动——二元结构下的城乡差异分析 被引量:18
7
作者 郭未 张刚 杨胜慧 《人口与发展》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64-72,共9页
基于2005年"小普查"及2010年"六普"的主要汇总数据,利用生命表技术及Sullivan法,分析了城镇与农村老年人口预期寿命、自理预期寿命,及其差异的变化。城镇老年人口预期寿命及自理预期寿命均高于农村,而且随着年龄的... 基于2005年"小普查"及2010年"六普"的主要汇总数据,利用生命表技术及Sullivan法,分析了城镇与农村老年人口预期寿命、自理预期寿命,及其差异的变化。城镇老年人口预期寿命及自理预期寿命均高于农村,而且随着年龄的提高,预期寿命与自理预期寿命的城乡差异呈缩减趋势。5年间老年人口自理预期寿命占余寿的比重呈上升趋势,而且农村该比重的上升幅度高于城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理预期寿命 城乡差异 老年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春运难题的建构与消解 被引量:6
8
作者 陈友华 苗国 《广东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152-158,共7页
春运是现行城乡与区域隔离制度安排下不得已而为之的历史与时代产物,2008年初突如其来的"雪灾"让我们更真切地感受到这种不合理的制度安排可能给整个社会带来巨大的系统性风险。本文尝试通过对"春运"难题的社会学分... 春运是现行城乡与区域隔离制度安排下不得已而为之的历史与时代产物,2008年初突如其来的"雪灾"让我们更真切地感受到这种不合理的制度安排可能给整个社会带来巨大的系统性风险。本文尝试通过对"春运"难题的社会学分析,提出以废除城乡与区域隔离制度、构建和谐社会为根本取向的解决方案与防范短期性社会风险的应急突发事件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春运 户籍制度 改革 社会风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女性吸毒者的群体异同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刘柳 段慧娟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57-65,共9页
中国的毒品问题日趋严重,以海洛因为主的传统毒品未有消散,而以冰毒为主的新型毒品却呈现快速上升势头;传统毒品和新型毒品的使用者既有交叉又有不同,而吸毒人群也越来越呈现多元化、年轻化的趋势和复杂的毒品滥用局面。本研究即是基于... 中国的毒品问题日趋严重,以海洛因为主的传统毒品未有消散,而以冰毒为主的新型毒品却呈现快速上升势头;传统毒品和新型毒品的使用者既有交叉又有不同,而吸毒人群也越来越呈现多元化、年轻化的趋势和复杂的毒品滥用局面。本研究即是基于对46位女性吸毒者的访谈,通过经验性的描述使读者能够清晰地了解女性吸毒者的生活状态,以及传统毒品使用者和新型毒品使用者群体之间的异同。研究发现,两类群体在其人口学特征、对待毒品的认知和态度、吸毒经历以及对彼此的看法有相似也有差异。根据研究所得结果,本文亦提出海洛因和冰毒两个群体间年龄和对毒品体验的显著差异不仅源于中国毒品市场的变迁,也与中国社会整体的全球化进程有着紧密的联系;此外,毒友圈子和不良的毒品亚文化也对女性吸毒者有着重要的影响。基于此,本文针对性的提出可通过强化教育宣传和增强社会支持等方法来有效控制女性吸毒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性吸毒者 海洛因 冰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老龄产业的发展规模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28
10
作者 陈友华 《现代经济探讨》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44-49,共6页
老龄产业是为满足老年人特殊需求而由市场提供产品和服务的生产部门和企业的集合,具有特殊性、综合性、市场性、复杂性、营利性等特点。老年人口的规模与结构、经济与身体状况、家庭婚姻与传统观念等都对老龄产业发展产生重要影响。中... 老龄产业是为满足老年人特殊需求而由市场提供产品和服务的生产部门和企业的集合,具有特殊性、综合性、市场性、复杂性、营利性等特点。老年人口的规模与结构、经济与身体状况、家庭婚姻与传统观念等都对老龄产业发展产生重要影响。中国老龄产业规模将持续扩大,但受宏观经济影响而很难预测。养老机构的定位偏差、政府与市场责任边界不清、养老观念滞后、养老意愿与养老需求混同、利益驱使、引领消费群体缺失与养老市场严重污染是导致中国老龄产业产能过剩与结构失衡的最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龄产业 需求 供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部地区青少年性行为风险因子探究——以四川省X县Y高中为例 被引量:2
11
作者 郭未 洪叶 《人口与发展》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68-77,共10页
借鉴Small和Luster提出的青少年性行为风险因子生态模型,在我国西部地区某高中随机选取一定数额学生进行深度访谈,从行为、教育等维度来分析青少年性行为风险因子。西部地区高中青少年性知识匮乏且媒介影响明显、性观念整体保守且存在... 借鉴Small和Luster提出的青少年性行为风险因子生态模型,在我国西部地区某高中随机选取一定数额学生进行深度访谈,从行为、教育等维度来分析青少年性行为风险因子。西部地区高中青少年性知识匮乏且媒介影响明显、性观念整体保守且存在性别差异、家庭性教育缺失、学校性教育缺失、朋辈群体影响突出、社区影响微弱。研究结论指出:高中青少年性行为处于抑制状态,对性的理解存在性别差异,文化因素对性行为具有决定性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少年 性行为 风险因素 生态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未婚青年首次性行为时的避孕选择——基于赫克曼选择模型的分析 被引量:9
12
作者 郭未 《学海》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26-39,共14页
尽管未婚青年有遭遇意外妊娠和罹患性传播疾病的极大风险,但由于缺乏全国代表性数据,迄今,我们对这一群体的性行为特征仍一无所知。本文基于捕捉了全国超过22,000名未婚青年性与生殖健康相关信息的第一次中国青少年生殖健康调查数据,首... 尽管未婚青年有遭遇意外妊娠和罹患性传播疾病的极大风险,但由于缺乏全国代表性数据,迄今,我们对这一群体的性行为特征仍一无所知。本文基于捕捉了全国超过22,000名未婚青年性与生殖健康相关信息的第一次中国青少年生殖健康调查数据,首先采用描述统计的方法来考察未婚青年首次性行为时的避孕选择情况;然后根据数据及研究问题特点,为控制统计上的选择性偏误问题,采用赫克曼选择模型进行计量研究;探讨了中国未婚青年首次性行为时避孕套使用的社会与人口相关因素及首次性行为发生时的环境要素对其是否使用避孕套的影响。结果显示,中国未婚青年首次性行为时避孕套使用率很低,而年龄与教育是决定未婚青年是否在性行为时使用避孕套的首要指标:较早年龄开始性行为代表着不安全性行为发生的风险性越高,较高教育程度的获取有助于提高未婚青年在首次性行为时采取保护措施的可能性。特别地,从基于首次性行为发生时的环境要素的赫克曼选择模型结果来看,中国未婚青年对于其首次性行为是"有准备的发生"以及"发生之前能与其性伴侣讨论避孕方式的采用"增加了他们在性行为时采取保护措施的可能性。研究表明,通过学校性教育课程的合适开展及家庭亲子交流的加强,从而提供给中国未婚青年合适的避孕知识应是作为青少年性与生殖健康干预政策构建的一个核心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首次性行为 避孕选择 风险性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都市“剩女”现象的后现代解读 被引量:15
13
作者 沈晖 《中国青年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0-13,共4页
文章从后现代主义的理论视角出发,对都市"剩女"产生的原因及其背后隐含的社会文化背景进行了探析。文章认为,婚姻需求程度的降低,择偶标准的超值预期、以及行动策略上的消极被动,是导致"剩女"产生的表面原因;其深... 文章从后现代主义的理论视角出发,对都市"剩女"产生的原因及其背后隐含的社会文化背景进行了探析。文章认为,婚姻需求程度的降低,择偶标准的超值预期、以及行动策略上的消极被动,是导致"剩女"产生的表面原因;其深层原因则在于转型社会中生存竞争所带来的时空异化而导致的情感异化,以及经济压力所造成的价值失序和功利取向在婚姻市场上的反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现代主义 :“剩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合理性与合法性之间的冲突:《人口与计划生育法》面临的困局及破解 被引量:1
14
作者 郭未 孙远君 李冰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68-172,共5页
《人口与计划生育法》来源于对中国人口发展有一定积极作用的计划生育政策,其合理性不容否定。然而,学界对这部法是否符合法的价值的问题一直争议不断。基于实证资料与法理逻辑的"辩"与"争",本文指出对于《人口与... 《人口与计划生育法》来源于对中国人口发展有一定积极作用的计划生育政策,其合理性不容否定。然而,学界对这部法是否符合法的价值的问题一直争议不断。基于实证资料与法理逻辑的"辩"与"争",本文指出对于《人口与计划生育法》的制定或修订,我们必须要立足于利用它调控管理的目的来实现国家和区域层面的人口良性发展,并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地去还原它"法"的本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口与计划生育法 生育政策 立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简析身份证号信息在人口普查中的作用 被引量:3
15
作者 郭未 《统计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85-88,共4页
人口普查是世界各国广泛采用的搜集人口资料的一种科学方法,它为国家制定政策提供权威的人口数据,但是,历届人口普查都面临着重报、漏报等严重问题。身份证号码虽然仅有18位,但是信息丰富,而且每位公民的号码都是唯一的,不可重复的。在... 人口普查是世界各国广泛采用的搜集人口资料的一种科学方法,它为国家制定政策提供权威的人口数据,但是,历届人口普查都面临着重报、漏报等严重问题。身份证号码虽然仅有18位,但是信息丰富,而且每位公民的号码都是唯一的,不可重复的。在普查中询问身份证号码,可以取代普查表中的多个问题,可以避免重报、漏报问题,还可以通过身份证号码中地址码与问卷登记地的地址码相比较确定流动人口。通过对"五普"和"六普"数据的分析,我们发现,在以后的人口普查中通过加入身份证号码的询问可以帮助提高普查数据的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口普查 身份证号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人口学学科发展的实然困境与应然向度——基于教育学视角的分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郭未 《学海》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90-95,共6页
中国的人口学学科在教育上只设硕士及以上学位,其在学术研究上长期以来也只是承担一种其他学科支持者的角色。诸多人口学学者从人口学学科理论及意义上对其存在与发展进言良多。本文试图从教育学学科定义范畴出发,利用相关数据对中国人... 中国的人口学学科在教育上只设硕士及以上学位,其在学术研究上长期以来也只是承担一种其他学科支持者的角色。诸多人口学学者从人口学学科理论及意义上对其存在与发展进言良多。本文试图从教育学学科定义范畴出发,利用相关数据对中国人口学学科发展的实然现状进行客观描述,并从学科队伍建设与学术创造活动两个方面对人口学学科发展的应然向度提出一些合适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口学 学科发展 教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课题组广东省的调研汇报
17
作者 陈友华 《人口与发展》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30-32,共3页
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与严格的计划生育,彻底改变了中国人口的发展轨迹,中国人口处在又一个十字路口。关于中国人口与计划生育将何去何从的讨论也因此而逐渐增多。带着这样的问题,我们于2009年5月10—20日选择在广东省的... 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与严格的计划生育,彻底改变了中国人口的发展轨迹,中国人口处在又一个十字路口。关于中国人口与计划生育将何去何从的讨论也因此而逐渐增多。带着这样的问题,我们于2009年5月10—20日选择在广东省的广州、汕尾与茂名的九个区县(市)进行了调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东省 调研 人口与计划生育 课题组 中国人口 2009年 社会经济 改革开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