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家庭环境、专业满意度与大一新生心理健康的关系 被引量:30
1
作者 桑志芹 伏干 《心理与行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78-282,共5页
为探究家庭环境和专业满意度对大一新生心理健康水平的影响。通过南京大学2013级3191名大一学生UPI问卷调查,采用回归方程分析家庭环境中的家庭来源地、家庭经济、是否独生子女、家庭环境认知以及专业满意度对大一新生心理健康的影响作... 为探究家庭环境和专业满意度对大一新生心理健康水平的影响。通过南京大学2013级3191名大一学生UPI问卷调查,采用回归方程分析家庭环境中的家庭来源地、家庭经济、是否独生子女、家庭环境认知以及专业满意度对大一新生心理健康的影响作用。结果发现,家庭环境因素和专业满意度均显著影响大一新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一新生 家庭环境 专业满意度 心理健康 UPI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觉还是推理?亲社会行为的决策模式与人性感知 被引量:1
2
作者 王婧嫣 张洪 《心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225-1238,共14页
亲社会行为背后可能有着复杂的决策机制,然而鲜有研究关注人们在实施亲社会行为时采取的不同决策模式对社会认知和判断产生的影响。本研究通过4项实验(N=1657),考察了在高、低情感唤起场景中,人们对于采取直觉或推理决策模式的亲社会行... 亲社会行为背后可能有着复杂的决策机制,然而鲜有研究关注人们在实施亲社会行为时采取的不同决策模式对社会认知和判断产生的影响。本研究通过4项实验(N=1657),考察了在高、低情感唤起场景中,人们对于采取直觉或推理决策模式的亲社会行为者的人性判断。结果发现:在高情感唤起情境中,直觉亲社会行为者人性中的本质属性维度高于推理亲社会行为者,但在独特属性上没有差异(实验1~3);在低情感唤起情境中,推理亲社会行为者人性中的独特属性维度高于直觉亲社会行为者,本质属性上的结果则可能依赖于情境(如后果等,实验2~4)。因而,实验4在低情感唤起情境下引入了积极和消极的行为后果,发现积极的行为后果可能增加对直觉亲社会行为者的人性判断。该研究贴合复杂的现实社会情境,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认识亲社会行为的多样性,并加深我们对于人性的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亲社会行为 人性感知 直觉 推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学生为中心,开展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被引量:1
3
作者 桑志芹 《江苏教育》 2016年第56期19-21,共3页
在中小学开设心理健康课程,是学校全方位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途径,也是建立以心理素质教育全面发展为目标的新课程体系的重要标志。开设心理健康课程,能够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基础,以心理素质的优化带动学生的全面发展,把知识、能力和个... 在中小学开设心理健康课程,是学校全方位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途径,也是建立以心理素质教育全面发展为目标的新课程体系的重要标志。开设心理健康课程,能够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基础,以心理素质的优化带动学生的全面发展,把知识、能力和个性发展统一起来,把智力与非智力、教育与自我教育结合起来,大大增强每个阶段课程结构的整体性、协同性和人性,有力地促进学校全面教育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生中心 心理健康教育 理论依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机交互中空间指令的特点及其与个人特质的关系
4
作者 史琼 马晓璐 +1 位作者 张君毅 陈春林 《心理技术与应用》 2023年第1期19-31,共13页
为探索人-机器人交互中空间指令的特点,及其参考框架偏好与空间能力、共情能力、社会技能等个人特质的关系,将102名大学生随机分为不同交互组(人/机器人),分析比较两组被试在完成一系列桌面任务时使用的空间描述类型、视角特征描述类型... 为探索人-机器人交互中空间指令的特点,及其参考框架偏好与空间能力、共情能力、社会技能等个人特质的关系,将102名大学生随机分为不同交互组(人/机器人),分析比较两组被试在完成一系列桌面任务时使用的空间描述类型、视角特征描述类型等方面的差异。结果显示:(1)空间描述类型偏好与具体的空间任务有关,但总体上被试偏好运用参考框架;(2)人-机器人交互中被试对机器人的心智判断,使两组空间指令存在一定的“合作者效应”;(3)总体来看,个人的空间能力与参考框架的运用有关,共情能力与观点采择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机器人交互 空间参考框架 观点采择 个人特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被动、抑或是主动——音乐欣赏者心理状态初探
5
作者 马丽 《黄河之声》 2010年第5期66-67,共2页
音乐欣赏者是进行音乐欣赏活动的人,是音乐欣赏的主体。在音乐欣赏过程中音乐欣赏者所反映出来的心理状态直接影响其音乐审美体验。那么,音乐欣赏者在音乐欣赏活动中究竟是一个被动的接受者,抑或是一个主动的参与者呢?笔者由此出发,结... 音乐欣赏者是进行音乐欣赏活动的人,是音乐欣赏的主体。在音乐欣赏过程中音乐欣赏者所反映出来的心理状态直接影响其音乐审美体验。那么,音乐欣赏者在音乐欣赏活动中究竟是一个被动的接受者,抑或是一个主动的参与者呢?笔者由此出发,结合音乐心理学,对音乐欣赏者在音乐欣赏活动中的心理状态作一初步的尝试性探讨,以期在音乐审美视野下,对音乐欣赏者的本质特征有一全新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音乐欣赏者 被动 主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游戏的心理测评 被引量:11
6
作者 徐俊怡 李中权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394-403,共10页
基于游戏的心理测评是指通过游戏或游戏化的活动,对一个人的能力、人格等心理特性和行为进行量化测评。早期主要用于评估教育和训练的效果,而后发展成对心理特性的测评。基于游戏的测评作为一项新技术在测评形式、测评过程和测评结果上... 基于游戏的心理测评是指通过游戏或游戏化的活动,对一个人的能力、人格等心理特性和行为进行量化测评。早期主要用于评估教育和训练的效果,而后发展成对心理特性的测评。基于游戏的测评作为一项新技术在测评形式、测评过程和测评结果上均具有优势。目前基于游戏的测评形成了以证据中心设计为基础的范式,用于指导建立测评工具和开展实证研究,并在测评个体认知能力和非认知能力方面均有实践。然而当前该技术仍处于起步阶段,未来研究可以在任务设计、结果分析及实践应用方面进一步拓展深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于游戏的测评 证据中心设计 认知能力 非认知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尾状核-眶部内侧前额叶的功能连接与反应性攻击的关系:基于静息态功能磁共振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江琦 侯璐璐 +2 位作者 邱江 李长燃 王焕贞 《心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655-666,共12页
采用修改后的Taylor攻击范式,将被试为虚拟对手选择的白噪音的惩罚强度作为反应性攻击的指标,选取眶部内侧前额叶(Orbitomedial Prefrontal Cortex,OMPFC)作为种子点,考察静息状态下正常人群OMPFC与其他脑区的连接及其与反应性攻击之间... 采用修改后的Taylor攻击范式,将被试为虚拟对手选择的白噪音的惩罚强度作为反应性攻击的指标,选取眶部内侧前额叶(Orbitomedial Prefrontal Cortex,OMPFC)作为种子点,考察静息状态下正常人群OMPFC与其他脑区的连接及其与反应性攻击之间的关系。功能连接结果表明,左侧OMPFC与右侧角回(Angular gyrus)、左侧OMPFC与双侧尾状核(Caudate nucleus)、右侧OMPFC与右侧尾状核的功能连接与反应性攻击显著负相关。格兰杰因果分析的结果进一步表明,右侧尾状核到右侧OMPFC的效应连接与反应性攻击呈显著负相关,尤其是与激发条件下的反应性攻击呈显著负相关。这表明,静息状态下OMPFC与尾状核的连接与反应性攻击有着密切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应性攻击 静息态功能磁共振 功能连接 效应连接 格兰杰因果分析 眶部内侧前额叶 尾状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间交互研究新视角:多重社会因素的影响 被引量:3
8
作者 肖承丽 隋雨檠 +1 位作者 肖苏衡 周仁来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796-805,共10页
空间交互是人类生存和社交的重要内容,主要包括语言交流和视角采择两大范畴。对空间交互策略和效率的影响因素的研究,传统上集中于空间因素,近年来逐渐开始关注各种社会因素,包括个体自身的社会认知特质、交互对象的社会属性和空间环境... 空间交互是人类生存和社交的重要内容,主要包括语言交流和视角采择两大范畴。对空间交互策略和效率的影响因素的研究,传统上集中于空间因素,近年来逐渐开始关注各种社会因素,包括个体自身的社会认知特质、交互对象的社会属性和空间环境中的社会线索,并从不同角度提出了理论解释。未来研究应关注社会认知与空间认知的跨领域融合,考察更加多元的空间交互对象,最终建立一个整合空间和社会因素的空间交互理论框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语言交流 视角采择 社会因素 空间认知 社会认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校园心理剧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 被引量:4
9
作者 桑志芹 《江苏教育》 2017年第64期32-33,共2页
校园心理剧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具有很强大的生命力,其创造性地运用心理剧进行心理治疗,运用演出的方法,通过角色扮演,再现当事人的现实生活场景及心路历程。校园心理剧促进个体成长,并最大限度地激发个人的创造性潜能,进而有效面对生... 校园心理剧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具有很强大的生命力,其创造性地运用心理剧进行心理治疗,运用演出的方法,通过角色扮演,再现当事人的现实生活场景及心路历程。校园心理剧促进个体成长,并最大限度地激发个人的创造性潜能,进而有效面对生活中的挑战与机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校园心理剧 心理健康教育 心理剧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质人格的神经生理基础 被引量:27
10
作者 黄雅梅 周仁来 吴梦莹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602-613,共12页
神经质作为一种人格特质,核心特征是具有负性情绪体验的倾向。高神经质个体表现出更强的情绪反应、更差的情绪感知和应对,因而体验到更多的负性情绪,进而容易形成一系列精神障碍和身体疾病。因此,神经质成为精神病理学中一个重要的风险... 神经质作为一种人格特质,核心特征是具有负性情绪体验的倾向。高神经质个体表现出更强的情绪反应、更差的情绪感知和应对,因而体验到更多的负性情绪,进而容易形成一系列精神障碍和身体疾病。因此,神经质成为精神病理学中一个重要的风险因素。来自自主神经系统、神经内分泌系统和脑的证据发现,高神经质个体心血管灵活性降低、HPA轴基线活动增强、EEG活动增大以及负性情绪引起的杏仁核活动增强,其中杏仁核的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通路可能是整合多方面证据的关键。进一步研究应致力于将遗传学、电生理学、生物化学、脑成像技术等相结合,构建神经质产生、形成的神经生理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质 自主神经系统 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轴 杏仁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认知成分在图形推理测验项目难度预测中的作用 被引量:5
11
作者 李中权 王力 +1 位作者 张厚粲 周仁来 《心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1087-1094,共8页
理解项目难度变异的来源是实现计算机自动化项目生成的第一步。通过文献综述,总结出影响图形推理测验项目难度的四个方面的因素,再通过操控构图元素熟悉性、属性的抽象性、知觉组织的和谐性以及规则类型与数目这些因素,编制8套图形推理... 理解项目难度变异的来源是实现计算机自动化项目生成的第一步。通过文献综述,总结出影响图形推理测验项目难度的四个方面的因素,再通过操控构图元素熟悉性、属性的抽象性、知觉组织的和谐性以及规则类型与数目这些因素,编制8套图形推理测验,共包含112个与高级瑞文推理类似的项目。采用铆测验等值设计,在每套测验中嵌入10个高级瑞文推理测验项目为铆题,通过网络施测于6323名被试。使用BILOGMG估算项目参数,并使用IRTEQ进行测验等值,将后七套测验上所有项目的项目参数都转换到第一套测验的单位系统上。以项目难度为因变量,项目题干特征变量为预测变量进行回归分析,结果发现这四个因素均对项目难度有显著预测作用。优势分析的结果显示记忆负荷(即规则类型与数目的组合)是项目难度的最重要的预测变量,其他依次为属性的抽象性、知觉组织的和谐性和构图元素熟悉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动化项目生成 记忆负荷 属性抽象性 知觉组织 规则类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颅直流电刺激提高记忆功能 被引量:12
12
作者 郭恒 何莉 周仁来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356-366,共11页
经颅直流电刺激是最近复兴的非侵入性无创脑刺激方法,具有轻便、廉价、较为安全的特点。经颅直流电刺激能产生一系列生理变化,相比传统脑成像方法具有优势,在工作记忆、陈述性记忆、程序性记忆上已有应用,可与传统认知训练相结合。经颅... 经颅直流电刺激是最近复兴的非侵入性无创脑刺激方法,具有轻便、廉价、较为安全的特点。经颅直流电刺激能产生一系列生理变化,相比传统脑成像方法具有优势,在工作记忆、陈述性记忆、程序性记忆上已有应用,可与传统认知训练相结合。经颅直流电刺激虽然不能进行精确定位,但是能够基于脑区影响个体认知加工过程。经颅直流电刺激在临床上可以作为治疗手段,对健康人可以作为神经训练的方法,在心理学领域具有良好的研究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颅直流电刺激 记忆 工作记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交通事故伤幸存者与创伤后应激障碍 被引量:6
13
作者 陈国良 张磊 +1 位作者 丁伟艳 李岩松 《应用心理学》 CSSCI 2017年第2期185-192,共8页
交通事故是目前导致创伤后应激障碍(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PTSD)的主要原因之一,PTSD常常伴发其他精神障碍如焦虑、抑郁等,即使事故过去很长一段时间以后,症状仍然可能残留或复发,容易迁延形成慢性病程,给患者家庭及社会带来... 交通事故是目前导致创伤后应激障碍(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PTSD)的主要原因之一,PTSD常常伴发其他精神障碍如焦虑、抑郁等,即使事故过去很长一段时间以后,症状仍然可能残留或复发,容易迁延形成慢性病程,给患者家庭及社会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本文综述了交通事故所致PTSD的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及影响因素、认知功能损伤、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及对未来研究方向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TSD 交通事故 幸存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色更性感:影响因素与进化基础 被引量:7
14
作者 张腾霄 韩布新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069-1076,共8页
近10年关于颜色心理效应的研究逐渐聚焦于红色性效应。在人际交互过程中,红色能够在特定情境下提高性吸引力,但受性别和配偶价值影响。这些影响本质上可用动机过程来解释。动物学和心理学的研究都表明,红色性效应更有可能是进化形成的... 近10年关于颜色心理效应的研究逐渐聚焦于红色性效应。在人际交互过程中,红色能够在特定情境下提高性吸引力,但受性别和配偶价值影响。这些影响本质上可用动机过程来解释。动物学和心理学的研究都表明,红色性效应更有可能是进化形成的心理适应器,并得到后天强化。未来研究应当克服当前研究方法的不足,探索动机类型、颜色属性和时空特征对红色性效应的影响,并努力应用该效应于产品设计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色性效应 性吸引力 动机 进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密闭狭小环境下72h睡眠剥夺对知觉速度的影响 被引量:5
15
作者 邓雅菱 刘芳 +2 位作者 刘宛灵 周仁来 吴斌 《人类工效学》 2014年第5期31-36,共6页
目的探究在密闭狭小环境下进行72 h睡眠剥夺,个体知觉速度受到的影响和变化规律。方法以25名大学生为被试,采用3(条件:正常环境,密闭狭小,睡眠剥夺)×4(测试时间点:实验前,24 h后,48 h后,72 h后)的两因素嵌套实验设计,用4套等值的... 目的探究在密闭狭小环境下进行72 h睡眠剥夺,个体知觉速度受到的影响和变化规律。方法以25名大学生为被试,采用3(条件:正常环境,密闭狭小,睡眠剥夺)×4(测试时间点:实验前,24 h后,48 h后,72 h后)的两因素嵌套实验设计,用4套等值的知觉速度准确性测验在4个时间点分别测量。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完成率更低、反应时更长,正确率无差异。睡眠剥夺组与密闭组相比,起始无差异,以后各时间点睡眠剥夺组成绩都较密闭组低。实验组24 h后知觉速度明显降低,48 h恢复,72 h后再次降低。结论密闭狭小环境和睡眠剥夺都会对知觉速度产生影响,睡眠剥夺的效应更大,二者对知觉速度的影响呈波浪式变化。但知觉正确性未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睡眠剥夺 密闭狭小 极端环境 知觉速度 应激 认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由拦截启动策略与信息利用
16
作者 唐日新 张智君 刘玉丽 《心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1109-1117,共9页
手的启动方向自由,伸手拦截不同速度的运动小球。本研究通过考察手启动时的运动参数,研究自由启动的情况下的信息利用和拦截策略,并且考察了人的启动模式。结果发现,自由拦截时手的拦截区域相对固定,在物体快速运动情景下启动晚,而在慢... 手的启动方向自由,伸手拦截不同速度的运动小球。本研究通过考察手启动时的运动参数,研究自由启动的情况下的信息利用和拦截策略,并且考察了人的启动模式。结果发现,自由拦截时手的拦截区域相对固定,在物体快速运动情景下启动晚,而在慢速下启动早,可能综合利用了接触时间和距离信息,存在速度伴随效应,手的拦截启动策略为启动有相对稳定的角度和加速度,并不随物体运动速度和物体大小的改变而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拦截运动 τ 运动启动 速度伴随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想象环境的空间更新 被引量:4
17
作者 肖承丽 刘传军 《心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1289-1300,共12页
学界传统上将空间更新定义为个体随着身体运动对其所处真实环境空间表征的自动更新过程,然而近年来有研究发现个体还可以对想象环境进行空间更新,但其机制尚不明确。本研究实验1被试站在场景内学习物体空间位置之后,保持学习朝向直线走... 学界传统上将空间更新定义为个体随着身体运动对其所处真实环境空间表征的自动更新过程,然而近年来有研究发现个体还可以对想象环境进行空间更新,但其机制尚不明确。本研究实验1被试站在场景内学习物体空间位置之后,保持学习朝向直线走到测试位置。其中,0度组保持学习朝向站立,180度组原地转动180度,面对学习朝向的相反方向站立。两组被试均想象自己仍然站在学习位置,面对学习朝向。然后被试旋转90度,从3个想象朝向(记忆一致朝向、感觉运动一致朝向和不一致朝向)完成空间判断任务。结果发现0度组记忆一致朝向和感觉运动一致朝向成绩均优于不一致朝向,而180度组无此优势。实验2被试从学习空间移动到测试空间过程中被迷向,其他条件与实验1的180度组相同。但是,实验2被试在记忆一致朝向和感觉运动一致朝向的成绩均优于不一致朝向。结果证明人们可以通过对在线空间表征进行想象平移或将离线记忆与空间更新系统相联结两种方式,对想象环境进行空间更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更新 空间想象 双系统加工 一致效应 迷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惊反射实验范式在情绪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8
作者 邓雅菱 周仁来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2111-2123,共13页
惊反射实验范式由于其对情绪效价、个体状态、个体易感特质等特别敏感,且实施方便,能直接诱发、记录并量化数据,受主观影响较小等优势,已在情绪研究中得到广泛使用。在一般情绪研究中,惊反射在不同情绪效价上表现不同,不同特质类型的个... 惊反射实验范式由于其对情绪效价、个体状态、个体易感特质等特别敏感,且实施方便,能直接诱发、记录并量化数据,受主观影响较小等优势,已在情绪研究中得到广泛使用。在一般情绪研究中,惊反射在不同情绪效价上表现不同,不同特质类型的个体惊反射表现也不同。在情绪障碍研究领域,惊反射可以用于区分焦虑症、抑郁症等,还能对情绪障碍进行一定程度的预测、对情绪障碍的治疗效果进行一定程度的评估。神经机制的研究结果显示,惊反射主要与杏仁核和终纹床核有关。在未来的研究中可以扩大研究群体和应用方向,使惊反射更好的为情绪研究提供便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惊反射 情绪 情绪障碍 神经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序列本体感觉学习获得稳定的自我中心空间表征 被引量:2
19
作者 肖承丽 《心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752-761,共10页
通过同步视觉或者序列本体感觉,被试学习不规则场景。学习完毕之后,在面对学习方向、自主旋转240°、和持续旋转直至迷向3种运动条件下,被试随机指出各个物体的位置。迷向导致同步视觉学习组指向的内部一致性显著变差,而序列本体感... 通过同步视觉或者序列本体感觉,被试学习不规则场景。学习完毕之后,在面对学习方向、自主旋转240°、和持续旋转直至迷向3种运动条件下,被试随机指出各个物体的位置。迷向导致同步视觉学习组指向的内部一致性显著变差,而序列本体感觉学习组不受迷向影响。离线的相对位置判断任务表明两组被试的环境中心空间表征没有差异。这证明通过序列本体感觉学习被试也可以形成稳定的自我中心空间表征,支持了空间快照理论的扩展和空间认知的功能等价假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我中心 本体感觉 迷向 空间快照 功能等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质愤怒对攻击行为的影响:基于综合认知模型的视角 被引量:31
20
作者 侯璐璐 江琦 +1 位作者 王焕贞 李长燃 《心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548-1558,共11页
为了考察在大学生群体中,特质愤怒、敌意认知、愤怒沉思、认知重评以及攻击行为的关系,采用了特质愤怒问卷、愤怒沉思问卷、情绪调节问卷以及攻击性问卷对重庆市西南大学的742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显示:(1)特质愤怒、敌意认知、愤怒沉... 为了考察在大学生群体中,特质愤怒、敌意认知、愤怒沉思、认知重评以及攻击行为的关系,采用了特质愤怒问卷、愤怒沉思问卷、情绪调节问卷以及攻击性问卷对重庆市西南大学的742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显示:(1)特质愤怒、敌意认知、愤怒沉思以及攻击行为之间两两相关,认知重评与各变量之间均没有显著的相关关系;(2)特质愤怒通过敌意认知的部分中介作用预测愤怒沉思和攻击行为,但是愤怒沉思对攻击行为的预测作用不显著;(3)认知重评在敌意认知对攻击行为的影响中起着调节作用,即敌意认知对攻击行为的影响会因个体认知重评水平的不同而表现出强度上的差异;(4)对于不同认知重评水平的个体来说,特质愤怒对攻击行为的预测机制不同。具体而言,对于低认知重评个体来说,特质愤怒主要通过敌意认知和愤怒沉思的完全多重中介作用对攻击行为产生预测;对于高认知重评个体来说,特质愤怒主要通过其直接效应对攻击行为产生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质愤怒 敌意认知 愤怒沉思 认知重评 攻击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