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家庭环境、专业满意度与大一新生心理健康的关系 被引量:31
1
作者 桑志芹 伏干 《心理与行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78-282,共5页
为探究家庭环境和专业满意度对大一新生心理健康水平的影响。通过南京大学2013级3191名大一学生UPI问卷调查,采用回归方程分析家庭环境中的家庭来源地、家庭经济、是否独生子女、家庭环境认知以及专业满意度对大一新生心理健康的影响作... 为探究家庭环境和专业满意度对大一新生心理健康水平的影响。通过南京大学2013级3191名大一学生UPI问卷调查,采用回归方程分析家庭环境中的家庭来源地、家庭经济、是否独生子女、家庭环境认知以及专业满意度对大一新生心理健康的影响作用。结果发现,家庭环境因素和专业满意度均显著影响大一新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一新生 家庭环境 专业满意度 心理健康 UPI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觉还是推理?亲社会行为的决策模式与人性感知 被引量:1
2
作者 王婧嫣 张洪 《心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225-1238,共14页
亲社会行为背后可能有着复杂的决策机制,然而鲜有研究关注人们在实施亲社会行为时采取的不同决策模式对社会认知和判断产生的影响。本研究通过4项实验(N=1657),考察了在高、低情感唤起场景中,人们对于采取直觉或推理决策模式的亲社会行... 亲社会行为背后可能有着复杂的决策机制,然而鲜有研究关注人们在实施亲社会行为时采取的不同决策模式对社会认知和判断产生的影响。本研究通过4项实验(N=1657),考察了在高、低情感唤起场景中,人们对于采取直觉或推理决策模式的亲社会行为者的人性判断。结果发现:在高情感唤起情境中,直觉亲社会行为者人性中的本质属性维度高于推理亲社会行为者,但在独特属性上没有差异(实验1~3);在低情感唤起情境中,推理亲社会行为者人性中的独特属性维度高于直觉亲社会行为者,本质属性上的结果则可能依赖于情境(如后果等,实验2~4)。因而,实验4在低情感唤起情境下引入了积极和消极的行为后果,发现积极的行为后果可能增加对直觉亲社会行为者的人性判断。该研究贴合复杂的现实社会情境,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认识亲社会行为的多样性,并加深我们对于人性的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亲社会行为 人性感知 直觉 推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理咨询师胜任特征的定性研究 被引量:23
3
作者 吴垠 桑志芹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731-736,共6页
目的:构建心理咨询师胜任特征模型。方法:对20名心理咨询师进行行为事件访谈,以"国家首批注册心理督导师"为效标,将访谈对象分为绩优组和一般组,每组各10名。编写《心理咨询师胜任特征研究编码手册》,根据编码手册中的23个胜... 目的:构建心理咨询师胜任特征模型。方法:对20名心理咨询师进行行为事件访谈,以"国家首批注册心理督导师"为效标,将访谈对象分为绩优组和一般组,每组各10名。编写《心理咨询师胜任特征研究编码手册》,根据编码手册中的23个胜任特征条目及其等级评分标准,对访谈资料进行编码分析。使用Mann-Whitney U检验,考察在绩优组和一般组之间存在差异的条目,初步得到心理咨询师鉴别性胜任特征;考察出现频次较高的条目,初步得到心理咨询师基准性胜任特征。采用"内容评价小组"方法,通过计算各条目的内容效度比率(content validity ratio,CVR),对初步得到的胜任特征进行内容效度检验。结果:两组心理咨询师在建立关系的基本态度、人际理解和洞察、弹性、影响力、自我觉察、自我控制力、人格健全与完善、阅历与经验、专业知识与技能9个条目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通过内容效度检验(CVR>0.33),将其定义为"鉴别性胜任特征"。编码结果中出现频次较高,且通过内容效度检验(CVR>0.33)的11个条目为利他性、建立关系的基本态度、人际理解和洞察、尊重、培养他人、自我觉察、自我控制力、开放性、语言表达能力、人格健全与完善、专业知识和技能,定义为"基准性胜任特征"。结论:心理咨询师胜任特征模型包括"基准性胜任特征"和"鉴别性胜任特征"两个部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咨询师 胜任特征模型 鉴别性胜任特征 基准性胜任特征 行为事件访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外大学生欺负行为研究述评 被引量:2
4
作者 刘富良 桑志芹 《中国青年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13-119,50,共8页
欺负行为是一种特殊的侵犯行为,欺负卷入的经历会对个体身心发展带来诸多不利影响。相较于中小学生和成人工作场所的欺负研究,大学生欺负行为的研究成果相对匮乏。本文对国外相关文献进行了梳理和综述,介绍了大学生欺负行为的方式、发... 欺负行为是一种特殊的侵犯行为,欺负卷入的经历会对个体身心发展带来诸多不利影响。相较于中小学生和成人工作场所的欺负研究,大学生欺负行为的研究成果相对匮乏。本文对国外相关文献进行了梳理和综述,介绍了大学生欺负行为的方式、发生率、影响、相关因素,分析了现有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对未来的大学生欺负行为研究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欺负 受欺负 述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游戏的心理测评 被引量:11
5
作者 徐俊怡 李中权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394-403,共10页
基于游戏的心理测评是指通过游戏或游戏化的活动,对一个人的能力、人格等心理特性和行为进行量化测评。早期主要用于评估教育和训练的效果,而后发展成对心理特性的测评。基于游戏的测评作为一项新技术在测评形式、测评过程和测评结果上... 基于游戏的心理测评是指通过游戏或游戏化的活动,对一个人的能力、人格等心理特性和行为进行量化测评。早期主要用于评估教育和训练的效果,而后发展成对心理特性的测评。基于游戏的测评作为一项新技术在测评形式、测评过程和测评结果上均具有优势。目前基于游戏的测评形成了以证据中心设计为基础的范式,用于指导建立测评工具和开展实证研究,并在测评个体认知能力和非认知能力方面均有实践。然而当前该技术仍处于起步阶段,未来研究可以在任务设计、结果分析及实践应用方面进一步拓展深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于游戏的测评 证据中心设计 认知能力 非认知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间交互研究新视角:多重社会因素的影响 被引量:4
6
作者 肖承丽 隋雨檠 +1 位作者 肖苏衡 周仁来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796-805,共10页
空间交互是人类生存和社交的重要内容,主要包括语言交流和视角采择两大范畴。对空间交互策略和效率的影响因素的研究,传统上集中于空间因素,近年来逐渐开始关注各种社会因素,包括个体自身的社会认知特质、交互对象的社会属性和空间环境... 空间交互是人类生存和社交的重要内容,主要包括语言交流和视角采择两大范畴。对空间交互策略和效率的影响因素的研究,传统上集中于空间因素,近年来逐渐开始关注各种社会因素,包括个体自身的社会认知特质、交互对象的社会属性和空间环境中的社会线索,并从不同角度提出了理论解释。未来研究应关注社会认知与空间认知的跨领域融合,考察更加多元的空间交互对象,最终建立一个整合空间和社会因素的空间交互理论框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语言交流 视角采择 社会因素 空间认知 社会认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尾状核-眶部内侧前额叶的功能连接与反应性攻击的关系:基于静息态功能磁共振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江琦 侯璐璐 +2 位作者 邱江 李长燃 王焕贞 《心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655-666,共12页
采用修改后的Taylor攻击范式,将被试为虚拟对手选择的白噪音的惩罚强度作为反应性攻击的指标,选取眶部内侧前额叶(Orbitomedial Prefrontal Cortex,OMPFC)作为种子点,考察静息状态下正常人群OMPFC与其他脑区的连接及其与反应性攻击之间... 采用修改后的Taylor攻击范式,将被试为虚拟对手选择的白噪音的惩罚强度作为反应性攻击的指标,选取眶部内侧前额叶(Orbitomedial Prefrontal Cortex,OMPFC)作为种子点,考察静息状态下正常人群OMPFC与其他脑区的连接及其与反应性攻击之间的关系。功能连接结果表明,左侧OMPFC与右侧角回(Angular gyrus)、左侧OMPFC与双侧尾状核(Caudate nucleus)、右侧OMPFC与右侧尾状核的功能连接与反应性攻击显著负相关。格兰杰因果分析的结果进一步表明,右侧尾状核到右侧OMPFC的效应连接与反应性攻击呈显著负相关,尤其是与激发条件下的反应性攻击呈显著负相关。这表明,静息状态下OMPFC与尾状核的连接与反应性攻击有着密切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应性攻击 静息态功能磁共振 功能连接 效应连接 格兰杰因果分析 眶部内侧前额叶 尾状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放松训练对慢性疼痛患者焦虑抑郁及睡眠质量干预研究 被引量:25
8
作者 陈国良 崔红 +5 位作者 许鹏 徐珺洋 姜忠东 张磊 丁伟艳 李岩松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2016年第11期842-846,共5页
目的:探讨放松训练对缓解慢性疼痛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及改善睡眠质量的作用;方法:选取解放军总医院疼痛科住院慢性疼痛患者70例,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35例),干预组33例和对照组30例完成实验观察。对照组患者接受疼痛科常规治疗和护... 目的:探讨放松训练对缓解慢性疼痛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及改善睡眠质量的作用;方法:选取解放军总医院疼痛科住院慢性疼痛患者70例,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35例),干预组33例和对照组30例完成实验观察。对照组患者接受疼痛科常规治疗和护理,干预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和护理的同时接受放松训练。结果:两组患者干预1周后焦虑、抑郁情绪和睡眠质量评分均有所下降,并且干预组的焦虑、抑郁情绪和睡眠质量评分低于对照组。经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显示,不同测量时间的焦虑、抑郁和睡眠质量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干预组经干预2周、4周后焦虑、抑郁情绪和睡眠质量评分随时间变化呈下降趋势(P<0.01),对照组经干预2周、4周后焦虑、抑郁情绪和睡眠质量评分无明显改变。结论:放松训练对缓解慢性疼痛患者焦虑抑郁情绪,改善其睡眠质量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疼痛 放松训练 焦虑 抑郁 失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质人格的神经生理基础 被引量:28
9
作者 黄雅梅 周仁来 吴梦莹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602-613,共12页
神经质作为一种人格特质,核心特征是具有负性情绪体验的倾向。高神经质个体表现出更强的情绪反应、更差的情绪感知和应对,因而体验到更多的负性情绪,进而容易形成一系列精神障碍和身体疾病。因此,神经质成为精神病理学中一个重要的风险... 神经质作为一种人格特质,核心特征是具有负性情绪体验的倾向。高神经质个体表现出更强的情绪反应、更差的情绪感知和应对,因而体验到更多的负性情绪,进而容易形成一系列精神障碍和身体疾病。因此,神经质成为精神病理学中一个重要的风险因素。来自自主神经系统、神经内分泌系统和脑的证据发现,高神经质个体心血管灵活性降低、HPA轴基线活动增强、EEG活动增大以及负性情绪引起的杏仁核活动增强,其中杏仁核的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通路可能是整合多方面证据的关键。进一步研究应致力于将遗传学、电生理学、生物化学、脑成像技术等相结合,构建神经质产生、形成的神经生理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质 自主神经系统 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轴 杏仁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认知成分在图形推理测验项目难度预测中的作用 被引量:6
10
作者 李中权 王力 +1 位作者 张厚粲 周仁来 《心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1087-1094,共8页
理解项目难度变异的来源是实现计算机自动化项目生成的第一步。通过文献综述,总结出影响图形推理测验项目难度的四个方面的因素,再通过操控构图元素熟悉性、属性的抽象性、知觉组织的和谐性以及规则类型与数目这些因素,编制8套图形推理... 理解项目难度变异的来源是实现计算机自动化项目生成的第一步。通过文献综述,总结出影响图形推理测验项目难度的四个方面的因素,再通过操控构图元素熟悉性、属性的抽象性、知觉组织的和谐性以及规则类型与数目这些因素,编制8套图形推理测验,共包含112个与高级瑞文推理类似的项目。采用铆测验等值设计,在每套测验中嵌入10个高级瑞文推理测验项目为铆题,通过网络施测于6323名被试。使用BILOGMG估算项目参数,并使用IRTEQ进行测验等值,将后七套测验上所有项目的项目参数都转换到第一套测验的单位系统上。以项目难度为因变量,项目题干特征变量为预测变量进行回归分析,结果发现这四个因素均对项目难度有显著预测作用。优势分析的结果显示记忆负荷(即规则类型与数目的组合)是项目难度的最重要的预测变量,其他依次为属性的抽象性、知觉组织的和谐性和构图元素熟悉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动化项目生成 记忆负荷 属性抽象性 知觉组织 规则类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颅直流电刺激提高记忆功能 被引量:12
11
作者 郭恒 何莉 周仁来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356-366,共11页
经颅直流电刺激是最近复兴的非侵入性无创脑刺激方法,具有轻便、廉价、较为安全的特点。经颅直流电刺激能产生一系列生理变化,相比传统脑成像方法具有优势,在工作记忆、陈述性记忆、程序性记忆上已有应用,可与传统认知训练相结合。经颅... 经颅直流电刺激是最近复兴的非侵入性无创脑刺激方法,具有轻便、廉价、较为安全的特点。经颅直流电刺激能产生一系列生理变化,相比传统脑成像方法具有优势,在工作记忆、陈述性记忆、程序性记忆上已有应用,可与传统认知训练相结合。经颅直流电刺激虽然不能进行精确定位,但是能够基于脑区影响个体认知加工过程。经颅直流电刺激在临床上可以作为治疗手段,对健康人可以作为神经训练的方法,在心理学领域具有良好的研究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颅直流电刺激 记忆 工作记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信任的本质及其文化 被引量:188
12
作者 翟学伟 《社会》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26,共26页
随着信任的研究越来越受重视,信任的含义也在不同的学科领域中越来越复杂。如果回到常理及其文化中来讨论信任,它所展现出来的特征可分为无约束机制的信任和有约束机制的信任,并在文化意义上导致信任地带的位移。在中国文化中,信任是人... 随着信任的研究越来越受重视,信任的含义也在不同的学科领域中越来越复杂。如果回到常理及其文化中来讨论信任,它所展现出来的特征可分为无约束机制的信任和有约束机制的信任,并在文化意义上导致信任地带的位移。在中国文化中,信任是人们在社会交往发生可疑时而形成的中间地带,可细分为放心关系和信任关系及无信任关系。其划分原因源自中西文化对人性及其社会依赖性的不同假定以及它们所构成的关系网络偏向或制度性偏向。由此,信任的本质是社会成员在面对社会不确定性和复杂性增加时体现出的对自己依赖对象所维持的时空性特征。以这种框架来重新处理以往有关中国社会信任研究中的争议和困惑,很多方面的问题可以得到合理的解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任地带 约束机制 放心关系 关系网络 依赖性假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色更性感:影响因素与进化基础 被引量:7
13
作者 张腾霄 韩布新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069-1076,共8页
近10年关于颜色心理效应的研究逐渐聚焦于红色性效应。在人际交互过程中,红色能够在特定情境下提高性吸引力,但受性别和配偶价值影响。这些影响本质上可用动机过程来解释。动物学和心理学的研究都表明,红色性效应更有可能是进化形成的... 近10年关于颜色心理效应的研究逐渐聚焦于红色性效应。在人际交互过程中,红色能够在特定情境下提高性吸引力,但受性别和配偶价值影响。这些影响本质上可用动机过程来解释。动物学和心理学的研究都表明,红色性效应更有可能是进化形成的心理适应器,并得到后天强化。未来研究应当克服当前研究方法的不足,探索动机类型、颜色属性和时空特征对红色性效应的影响,并努力应用该效应于产品设计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色性效应 性吸引力 动机 进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团体治疗进程中的沉默现象 被引量:1
14
作者 刘富良 桑志芹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568-573,共6页
沉默是团体治疗进程中常见的现象,它可能以多种形式出现在各类团体治疗中,也可能在团体治疗的不同阶段出现。沉默远非无言,它可以是团体治疗中一种强有力的沟通方式,也可能成为团体治疗中的破坏性因素,导致团体治疗进程出现困难。对沉... 沉默是团体治疗进程中常见的现象,它可能以多种形式出现在各类团体治疗中,也可能在团体治疗的不同阶段出现。沉默远非无言,它可以是团体治疗中一种强有力的沟通方式,也可能成为团体治疗中的破坏性因素,导致团体治疗进程出现困难。对沉默现象的解读对于理解团体动力,实现团体目标至关重要。本文对这一现象进行了梳理,从团体治疗中沉默现象的涵义、种类、对团体的影响、产生机制、团体带领者对沉默的处理等方面进行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默 团体 历程 干预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由拦截启动策略与信息利用
15
作者 唐日新 张智君 刘玉丽 《心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1109-1117,共9页
手的启动方向自由,伸手拦截不同速度的运动小球。本研究通过考察手启动时的运动参数,研究自由启动的情况下的信息利用和拦截策略,并且考察了人的启动模式。结果发现,自由拦截时手的拦截区域相对固定,在物体快速运动情景下启动晚,而在慢... 手的启动方向自由,伸手拦截不同速度的运动小球。本研究通过考察手启动时的运动参数,研究自由启动的情况下的信息利用和拦截策略,并且考察了人的启动模式。结果发现,自由拦截时手的拦截区域相对固定,在物体快速运动情景下启动晚,而在慢速下启动早,可能综合利用了接触时间和距离信息,存在速度伴随效应,手的拦截启动策略为启动有相对稳定的角度和加速度,并不随物体运动速度和物体大小的改变而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拦截运动 τ 运动启动 速度伴随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严重事故应激汇报的效果(综述) 被引量:8
16
作者 倪春林 桑志芹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289-294,共6页
心理汇报(psychologydebriefing,PD)作为一种心理的“急救”,起源于第一次世界大战[1]。危机干预是在危机事件或创伤性事件之后提供紧急心理支援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类比作战压力和紧急医疗服务压力的相似之处,米歇尔(Mitchel... 心理汇报(psychologydebriefing,PD)作为一种心理的“急救”,起源于第一次世界大战[1]。危机干预是在危机事件或创伤性事件之后提供紧急心理支援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类比作战压力和紧急医疗服务压力的相似之处,米歇尔(Mitchell)认为一个相似的方法可用于减少消防人员、警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危机干预 严重事故应激汇报 治疗结果 效果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想象环境的空间更新 被引量:5
17
作者 肖承丽 刘传军 《心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1289-1300,共12页
学界传统上将空间更新定义为个体随着身体运动对其所处真实环境空间表征的自动更新过程,然而近年来有研究发现个体还可以对想象环境进行空间更新,但其机制尚不明确。本研究实验1被试站在场景内学习物体空间位置之后,保持学习朝向直线走... 学界传统上将空间更新定义为个体随着身体运动对其所处真实环境空间表征的自动更新过程,然而近年来有研究发现个体还可以对想象环境进行空间更新,但其机制尚不明确。本研究实验1被试站在场景内学习物体空间位置之后,保持学习朝向直线走到测试位置。其中,0度组保持学习朝向站立,180度组原地转动180度,面对学习朝向的相反方向站立。两组被试均想象自己仍然站在学习位置,面对学习朝向。然后被试旋转90度,从3个想象朝向(记忆一致朝向、感觉运动一致朝向和不一致朝向)完成空间判断任务。结果发现0度组记忆一致朝向和感觉运动一致朝向成绩均优于不一致朝向,而180度组无此优势。实验2被试从学习空间移动到测试空间过程中被迷向,其他条件与实验1的180度组相同。但是,实验2被试在记忆一致朝向和感觉运动一致朝向的成绩均优于不一致朝向。结果证明人们可以通过对在线空间表征进行想象平移或将离线记忆与空间更新系统相联结两种方式,对想象环境进行空间更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更新 空间想象 双系统加工 一致效应 迷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短期呼吸冥想训练改善抑郁程度有效性 被引量:18
18
作者 王昕嫱 周仁来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40-245,共6页
为探讨短期呼吸冥想训练改善抑郁等情绪的有效性.共招募52名志愿者参加为期14d的冥想训练,发送冥想音频请志愿者自行练习,并进行前后测的行为及问卷数据收集.结果表明:冥想组抑郁水平显著下降,控制组的抑郁水平没有显著差异;未完成训练... 为探讨短期呼吸冥想训练改善抑郁等情绪的有效性.共招募52名志愿者参加为期14d的冥想训练,发送冥想音频请志愿者自行练习,并进行前后测的行为及问卷数据收集.结果表明:冥想组抑郁水平显著下降,控制组的抑郁水平没有显著差异;未完成训练组焦虑水平和消极情绪水平均显著高于完成训练组;相关性分析发现STROOP值与正念水平存在的显著负相关.证明短期呼吸冥想训练能够改善抑郁水平,心智游移水平可预测正念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冥想训练 抑郁 心智游移 正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篮球运动员的多目标追踪与轨迹预测 被引量:10
19
作者 张禹 魏一凡 +1 位作者 陶靖婷 李杰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800-809,共10页
目的:探究篮球运动员多目标追踪表现及轨迹预测优势,对"位置假说"和"轨迹预测假说"进行检验与拓展。方法:实验一受试者为篮球运动员12人(平均年龄21.04±2.02岁)和普通大学生12人(平均年龄23.5±1.87岁);... 目的:探究篮球运动员多目标追踪表现及轨迹预测优势,对"位置假说"和"轨迹预测假说"进行检验与拓展。方法:实验一受试者为篮球运动员12人(平均年龄21.04±2.02岁)和普通大学生12人(平均年龄23.5±1.87岁);实验二新招募受试者24人,其中篮球运动员12人(平均年龄20.42±1.44岁)、普通大学生12人(平均年龄22.75±2.05岁)。实验采用多目标追踪范式结合消失范式。受试者追踪多个在电脑屏幕上运动的客体,运动过程中客体可能短暂消失然后重新出现,要求受试者持续追踪目标并报告它们的最终位置,并且操控了目标数量和运动客体消失后重现的位置。相比于实验一,实验二延长了重现位置与消失点的距离。追踪正确率由每个试次中正确追踪目标的个数除以总个数获得。结果:实验一显示,当目标重现在沿轨迹运动的预测点时,两类人群的多目标追踪正确率均好于轨迹旋转90度点(预测点正确率0.813±0.015,逆时针90度点正确率0.719±0.019,顺时针90度点正确率0.727±0.019,P运动员<0.001,P大学生<0.001)。实验二显示,当目标重现于预测点远点时,篮球运动员的追踪正确率好于普通大学生(篮球运动员追踪正确率0.743±0.020,普通大学生追踪正确率0.586±0.026,P<0.01,偏η2=0.455)。另外,实验一和实验二中,两类人群都在目标重现于消失点位置时追踪正确率最高。结论:篮球运动员和普通大学生都具有轨迹预测能力,篮球运动员的优势在于追踪表现更好且对轨迹预测延伸得更远,能更有效地预测更远的位置。多目标追踪中"位置假说"和"轨迹预测假说"两种理论可并存,其中位置优势是稳定的,对轨迹的预测易受容量、距离、人群等因素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篮球运动员 多目标追踪 轨迹预测 位置优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惊反射实验范式在情绪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1
20
作者 邓雅菱 周仁来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2111-2123,共13页
惊反射实验范式由于其对情绪效价、个体状态、个体易感特质等特别敏感,且实施方便,能直接诱发、记录并量化数据,受主观影响较小等优势,已在情绪研究中得到广泛使用。在一般情绪研究中,惊反射在不同情绪效价上表现不同,不同特质类型的个... 惊反射实验范式由于其对情绪效价、个体状态、个体易感特质等特别敏感,且实施方便,能直接诱发、记录并量化数据,受主观影响较小等优势,已在情绪研究中得到广泛使用。在一般情绪研究中,惊反射在不同情绪效价上表现不同,不同特质类型的个体惊反射表现也不同。在情绪障碍研究领域,惊反射可以用于区分焦虑症、抑郁症等,还能对情绪障碍进行一定程度的预测、对情绪障碍的治疗效果进行一定程度的评估。神经机制的研究结果显示,惊反射主要与杏仁核和终纹床核有关。在未来的研究中可以扩大研究群体和应用方向,使惊反射更好的为情绪研究提供便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惊反射 情绪 情绪障碍 神经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