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大力发展银发经济,助力中国式现代化--“实现银发经济高质量发展”跨学科专家笔谈
被引量:
23
1
作者
原新
陈友华
+3 位作者
李志宏
李佳
金牛
范文清
《人口与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25,共25页
2024年1月《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发展银发经济增进老年人福祉的意见》印发,这是国家层面首次出台以“银发经济”为主题的专项政策,成为新时代推动银发经济发展的纲领性文件。2024年7月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发展银发经济,创造适合老年...
2024年1月《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发展银发经济增进老年人福祉的意见》印发,这是国家层面首次出台以“银发经济”为主题的专项政策,成为新时代推动银发经济发展的纲领性文件。2024年7月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发展银发经济,创造适合老年人的多样化、个性化就业岗位”,为实现银发经济高质量发展指明了基础性方向。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中,人口少子化、老龄化和区域人口增减分化等人口发展新形势相交织,发展方式转变、经济结构优化和增长动力转换等经济发展新要求相叠加,推动银发经济高质量发展成为统筹人口新形势和经济新要求的时代课题,这决定了银发经济不仅涉及人口发展领域,更涉及经济发展领域,需要从跨学科视角进行全面解读。有鉴于此,《人口与经济》特别约请我国银发经济学术、政策和实践研究领域的专家学者,就“实现银发经济高质量发展”议题展开跨学科研讨,准确把握大力发展银发经济的环境基础和资源禀赋,科学认识银发经济的概念、特点和规模,旨在以银发经济为牵引不断深化经济领域的适老化改革,及时出台助推银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产业政策,全方位更新和扩展对银发经济的认知,探寻老龄社会下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长期性和全局性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发经济
人口老龄化
老龄社会
中国式现代化
高质量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社会福利与生育率影响机制的理论探微及实证辨析
被引量:
5
2
作者
陈友华
苗国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15-123,共9页
作为社会福利的子集,生育福利被多数研究和政策实践认为有助于生育赤字治理。但发达国家近几十年来的实施效果却差强人意,过度的生育福利增加了政府财政负担,部分国家因此陷入“福利陷阱”,拖累了经济增长,生育福利“错配”甚至导致某...
作为社会福利的子集,生育福利被多数研究和政策实践认为有助于生育赤字治理。但发达国家近几十年来的实施效果却差强人意,过度的生育福利增加了政府财政负担,部分国家因此陷入“福利陷阱”,拖累了经济增长,生育福利“错配”甚至导致某些国家民族结构出现较大改变,给未来带来隐忧。基于理论—实证双重视角,社会福利对生育率有正负两方面的影响,其净影响究竟如何,理论层面难以定论。经验数据表明,社会福利与生育率间呈微妙的负相关关系,生育福利短期或许有助于低生育率的轻微反弹,但长期看不容乐观。“福利陷阱”与“低生育率陷阱”两者共生是人口和家庭再生产激励倒置的必然后果,只有降低子孙后代的公共产品属性,提升生育行为的家庭回报率,把适度生育福利供给与中华优秀传统生育文化复兴紧密联系起来,配合其他公共政策强化对新生代的婚育教化,实行东方之治而非西方模式才能克服人口危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福利
生育率
福利陷阱
低生育率陷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我国养老服务的定位、问题与思考
被引量:
17
3
作者
陈友华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36-148,F0003,235,共15页
从集中与分散、持续与间隙、坐诊与行医三个维度来看,各种类型的养老服务各具优缺点。以往将60岁及以上老年人都视作需要赡养与照护对象的观点存在明显偏差,亟须重新确定老年人经济供养、生活照料、医疗护理、心理慰藉的起始时间。通过...
从集中与分散、持续与间隙、坐诊与行医三个维度来看,各种类型的养老服务各具优缺点。以往将60岁及以上老年人都视作需要赡养与照护对象的观点存在明显偏差,亟须重新确定老年人经济供养、生活照料、医疗护理、心理慰藉的起始时间。通过对联合国倡导的“在地老龄化”加以分析,我们发现我国居家养老与机构养老具有不同的使用场域与优缺点,而我国的少子老龄化对养老服务供给能力也构成了严峻挑战,甚至可能使传统的养老模式难以为继。以“自我养老服务为基础、家庭养老服务为依托、市场养老服务为支撑、社会养老服务为补充、政府养老服务为托底”的养老服务体系更适合我国的养老服务现状。与主流的“9073”或“9064”养老服务格局愿景相比,基于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而提出的“87—10—1—2”养老服务格局愿景更符合我国养老服务未来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养老服务
居家养老
社区养老
机构养老
坐诊服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大力发展银发经济,助力中国式现代化--“实现银发经济高质量发展”跨学科专家笔谈
被引量:
23
1
作者
原新
陈友华
李志宏
李佳
金牛
范文清
机构
南开
大学
经济
学院
南开
大学
老龄
发展
战略
研究
中心
南京大学社会学院人口与发展研究所
中国老龄协会事业
发展
部(国际部)
盘古智库老龄
社会
研究
院
天津财经
大学
财税与公共管理
学院
出处
《人口与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25,共25页
基金
研究阐释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人口负增长时代的国家人口发展战略研究”(22ZDA098)。
文摘
2024年1月《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发展银发经济增进老年人福祉的意见》印发,这是国家层面首次出台以“银发经济”为主题的专项政策,成为新时代推动银发经济发展的纲领性文件。2024年7月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发展银发经济,创造适合老年人的多样化、个性化就业岗位”,为实现银发经济高质量发展指明了基础性方向。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中,人口少子化、老龄化和区域人口增减分化等人口发展新形势相交织,发展方式转变、经济结构优化和增长动力转换等经济发展新要求相叠加,推动银发经济高质量发展成为统筹人口新形势和经济新要求的时代课题,这决定了银发经济不仅涉及人口发展领域,更涉及经济发展领域,需要从跨学科视角进行全面解读。有鉴于此,《人口与经济》特别约请我国银发经济学术、政策和实践研究领域的专家学者,就“实现银发经济高质量发展”议题展开跨学科研讨,准确把握大力发展银发经济的环境基础和资源禀赋,科学认识银发经济的概念、特点和规模,旨在以银发经济为牵引不断深化经济领域的适老化改革,及时出台助推银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产业政策,全方位更新和扩展对银发经济的认知,探寻老龄社会下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长期性和全局性解决方案。
关键词
银发经济
人口老龄化
老龄社会
中国式现代化
高质量发展
Keywords
silver economy
population aging
aged society
Chinese-style modernization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分类号
C913.6 [经济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社会福利与生育率影响机制的理论探微及实证辨析
被引量:
5
2
作者
陈友华
苗国
机构
南京大学社会学院人口与发展研究所
江苏省
社会
科
学院
社会
政策
研究所
(区域现代化
研究
院)
出处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15-123,共9页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人口高质量发展视角下积极应对老龄化问题研究”(项目号:23&ZD186)
江苏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一般项目
江苏省社科基金项目“江苏社区嵌入式‘一老一小’融合照护体系实施路径研究”(项目号:23ZXZB040)的阶段性成果。
文摘
作为社会福利的子集,生育福利被多数研究和政策实践认为有助于生育赤字治理。但发达国家近几十年来的实施效果却差强人意,过度的生育福利增加了政府财政负担,部分国家因此陷入“福利陷阱”,拖累了经济增长,生育福利“错配”甚至导致某些国家民族结构出现较大改变,给未来带来隐忧。基于理论—实证双重视角,社会福利对生育率有正负两方面的影响,其净影响究竟如何,理论层面难以定论。经验数据表明,社会福利与生育率间呈微妙的负相关关系,生育福利短期或许有助于低生育率的轻微反弹,但长期看不容乐观。“福利陷阱”与“低生育率陷阱”两者共生是人口和家庭再生产激励倒置的必然后果,只有降低子孙后代的公共产品属性,提升生育行为的家庭回报率,把适度生育福利供给与中华优秀传统生育文化复兴紧密联系起来,配合其他公共政策强化对新生代的婚育教化,实行东方之治而非西方模式才能克服人口危机。
关键词
社会福利
生育率
福利陷阱
低生育率陷阱
分类号
C924.21 [社会学—人口学]
D632.1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我国养老服务的定位、问题与思考
被引量:
17
3
作者
陈友华
机构
南京大学社会学院人口与发展研究所
南京大学
河仁
社会
慈善
学院
南京大学
人口与发展研究所
出处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36-148,F0003,235,共15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23&ZD186)。
文摘
从集中与分散、持续与间隙、坐诊与行医三个维度来看,各种类型的养老服务各具优缺点。以往将60岁及以上老年人都视作需要赡养与照护对象的观点存在明显偏差,亟须重新确定老年人经济供养、生活照料、医疗护理、心理慰藉的起始时间。通过对联合国倡导的“在地老龄化”加以分析,我们发现我国居家养老与机构养老具有不同的使用场域与优缺点,而我国的少子老龄化对养老服务供给能力也构成了严峻挑战,甚至可能使传统的养老模式难以为继。以“自我养老服务为基础、家庭养老服务为依托、市场养老服务为支撑、社会养老服务为补充、政府养老服务为托底”的养老服务体系更适合我国的养老服务现状。与主流的“9073”或“9064”养老服务格局愿景相比,基于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而提出的“87—10—1—2”养老服务格局愿景更符合我国养老服务未来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
养老服务
居家养老
社区养老
机构养老
坐诊服务
分类号
C913 [经济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大力发展银发经济,助力中国式现代化--“实现银发经济高质量发展”跨学科专家笔谈
原新
陈友华
李志宏
李佳
金牛
范文清
《人口与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24
2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社会福利与生育率影响机制的理论探微及实证辨析
陈友华
苗国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3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我国养老服务的定位、问题与思考
陈友华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4
1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