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40篇文章
< 1 2 5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lGaN/GaN高电子迁移率晶体管传感器的栅极功能化处理方法综述
1
作者 王浩宇 郭焱 +3 位作者 周玉刚 陈敦军 张荣 郑有炓 《材料导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3期38-47,共10页
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FET)在传感器中的应用是当前传感领域的热门研究方向之一。以AlGaN/GaN高电子迁移率晶体管(HEMT)等为代表,FET传感器在检测限、灵敏度、特异性和操作便捷性等方面均优势明显,且易于集成化。器件传感表面的功能化处... 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FET)在传感器中的应用是当前传感领域的热门研究方向之一。以AlGaN/GaN高电子迁移率晶体管(HEMT)等为代表,FET传感器在检测限、灵敏度、特异性和操作便捷性等方面均优势明显,且易于集成化。器件传感表面的功能化处理是器件制造的核心工艺之一,是场效应晶体管传感器后续发展的重要方向。本文综述了国内外基于AlGaN/GaN HEMT的传感器栅极功能化处理方法的研究进展,分别对气体、溶液离子和生物物质检测等常用的处理方法进行了介绍,并指出了一些现有处理手段中存在的局限性,展望了未来相关研究的部分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电子迁移率晶体管 栅极功能化处理 气体探测 离子敏传感器 生物传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综合性大学电子设计竞赛组织训练体系的构建 被引量:16
2
作者 庄建军 董婷 +3 位作者 张志俭 葛中芹 郑兴福 崔萌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168-172,共5页
相比于工科类高校,综合性大学普遍存在对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重视程度不高和参赛成绩不佳的现象。结合南京大学自身的特点,针对学校、教师和学生3个层面存在的问题,采取有针对性的破解举措,逐步构建了完整的电子设计竞赛组织训练体... 相比于工科类高校,综合性大学普遍存在对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重视程度不高和参赛成绩不佳的现象。结合南京大学自身的特点,针对学校、教师和学生3个层面存在的问题,采取有针对性的破解举措,逐步构建了完整的电子设计竞赛组织训练体系。在连续3年的竞赛实践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学校参赛成绩呈快速上升态势,并在2015年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中跃居全国前列。实践结果很好地验证了这一竞赛组织训练体系的有效性,对其他参赛高校,特别是综合性、研究型高校具有一定的启发和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设计竞赛 创新能力 工程素养 训练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盒与逆向工程概念在数字电路基础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1
3
作者 郑江 詹洪陈 张志俭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06-110,共5页
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传统数字电路实验内容虽较为经典,其授课模式难以真实反映学生实验完成情况,难以有效促进学生对理论课程知识的深入理解。对此摒弃传统FPGA黑盒实验系统中的正向验证方式,采取逆向分析方法,通过对电路外特... 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传统数字电路实验内容虽较为经典,其授课模式难以真实反映学生实验完成情况,难以有效促进学生对理论课程知识的深入理解。对此摒弃传统FPGA黑盒实验系统中的正向验证方式,采取逆向分析方法,通过对电路外特性测试,进行电路功能判断,强化学生数字电路理论知识,提高学生逆向工程、自主设计和工程应用能力。实验设计符合工程教育认证标准,提高数字电路实验教学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盒实验系统 逆向工程 数字电路实验 实验教学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IPOA-MSCNN-BiLSTM-Attention模型的刀具磨损状态识别
4
作者 杨焕峥 崔业梅 +1 位作者 薛洪惠 徐玲 《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58-163,共6页
刀具状态监测直接影响产品加工质量,为了提高刀具磨损状态识别的准确性,构建了IPOA-MSCNN-BiLSTM-Attention模型。首先,采用多尺度卷积神经网络(MSCNN)和双向长短时记忆网络(BiLSTM)来学习数据的时空特征;其次,引入注意力机制(Attention... 刀具状态监测直接影响产品加工质量,为了提高刀具磨损状态识别的准确性,构建了IPOA-MSCNN-BiLSTM-Attention模型。首先,采用多尺度卷积神经网络(MSCNN)和双向长短时记忆网络(BiLSTM)来学习数据的时空特征;其次,引入注意力机制(Attention)以增强对关键信息的关注度;再次,提出了一种改进的鹈鹕优化算法(IPOA),用于优化模型多尺度卷积神经网络的参数。该算法结合自适应惯性权重因子、柯西变异和麻雀警戒机制策略,在CEC2005至CEC2022的众多函数性能测试中综合表现优于传统POA等5种算法;最后,在工业控制计算机(IPC)上运行了模型。结果表明,该模型在刀具磨损状态识别方面表现出较高的识别精度,可提高加工安全与生产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刀具磨损 状态监测 改进的鹈鹕优化算法 多尺度卷积神经网络 双向长短时记忆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均匀性6英寸GaN厚膜的高速率HVPE生长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许万里 甘云海 +4 位作者 李悦文 李彬 郑有炓 张荣 修向前 《人工晶体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16,共6页
氢化物气相外延(HVPE)是制备GaN单晶衬底的关键技术,由于生长速率较高,如何控制大尺寸GaN高速率高均匀性生长对于获得高质量GaN衬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针对自主设计研制的6英寸(1英寸=2.54 cm)GaN衬底用HVPE设备,通过数值模拟和实际生... 氢化物气相外延(HVPE)是制备GaN单晶衬底的关键技术,由于生长速率较高,如何控制大尺寸GaN高速率高均匀性生长对于获得高质量GaN衬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针对自主设计研制的6英寸(1英寸=2.54 cm)GaN衬底用HVPE设备,通过数值模拟和实际生长实验,研究了工艺参数如源气体与衬底距离D、分隔气体、HCl流量、NH_(3)载气流量等对高速率生长GaN膜厚度均匀性的影响。数值模拟与生长实验结果发现,采用自研HVPE设备生长GaN厚膜具有高生长速率和高厚度均匀性等特点。研究表明,引入分隔气体及适当增大D值可以有效促进GaCl气体向样品边缘扩散,从而显著提升大尺寸外延厚膜的均匀性。采用最终优化工艺条件获得了厚度约11μm的6英寸GaN厚膜,其厚度不均匀性约±1.5%,生长速率大于60μm/h;随着生长时间的增加,生长速率增大,在生长时间为3 h时,6英寸GaN厚膜厚度达到约700μm,生长速率增大至200μm/h以上,且厚度不均匀性仍在±5%以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化镓 氢化物气相外延 晶体生长 数值模拟 厚度不均匀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深度学习的图像数据增强综述 被引量:7
6
作者 杨锁荣 杨洪朝 +1 位作者 申富饶 赵健 《软件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390-1412,共23页
深度学习已经在许多计算机视觉任务中取得了显著的成果.然而,深度神经网络通常需要大量的训练数据以避免过拟合,但实际应用中标记数据可能非常有限.因此,数据增强已成为提高训练数据充分性和多样性的有效方法,也是深度学习模型成功应用... 深度学习已经在许多计算机视觉任务中取得了显著的成果.然而,深度神经网络通常需要大量的训练数据以避免过拟合,但实际应用中标记数据可能非常有限.因此,数据增强已成为提高训练数据充分性和多样性的有效方法,也是深度学习模型成功应用于图像数据的必要环节.系统地回顾不同的图像数据增强方法,并提出一个新的分类方法,为研究图像数据增强提供了新的视角.从不同的类别出发介绍各类数据增强方法的优势和局限性,并阐述各类方法的解决思路和应用价值.此外,还介绍语义分割、图像分类和目标检测这3种典型计算机视觉任务中常用的公共数据集和性能评价指标,并在这3个任务上对数据增强方法进行实验对比分析.最后,讨论当前数据增强所面临的挑战和未来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学习 图像数据增强 图像识别 泛化性能 计算机视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胞成像电学双模探测系统设计
7
作者 邓煜豪 许新宇 +4 位作者 陈念 李卓航 徐子然 余时沧 张丽敏 《电子测量与仪器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3-31,共9页
细胞的形态学和电生理学特征是生命科学研究的重点,然而传统的单模态探测系统因只能测量单一参数,难以全面揭示细胞复杂的生理反应。多模态探测技术因其同时检测多种参数的能力逐渐受到重视,但现有系统在多模态、大视场和高分辨率之间... 细胞的形态学和电生理学特征是生命科学研究的重点,然而传统的单模态探测系统因只能测量单一参数,难以全面揭示细胞复杂的生理反应。多模态探测技术因其同时检测多种参数的能力逐渐受到重视,但现有系统在多模态、大视场和高分辨率之间面临权衡难题,且难以实现实时探测。为解决这些问题,开发了一种新型的成像电学双模态监测技术,通过创新设计的成像电学双模芯片,实现对细胞的实时成像和电学信号探测。具体技术包括通过“异质封装”整合无透镜显微成像芯片与微电极阵列的成像电学双模芯片设计,芯片视场占整个芯片面积的90%以上;集成基于现场可编程门阵列的成像控制系统以及多功能电学信号处理系统的探测系统构建。实验验证显示,该系统能够有效监测C57小鼠胎鼠皮层神经元和胶质瘤GL261细胞的共培养体系,展示了良好的实时性和综合探测能力。这项技术为细胞的综合生理监测提供了创新解决方案,有望在生命科学研究和临床应用中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模态探测技术 实时成像 电学信号探测 成像电学双模芯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n与N共掺ZnO铁磁稳定性及其电子结构的第一性原理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吴孔平 顾书林 朱顺明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144-148,共5页
采用基于密度泛函理论框架下的第一性原理方法,结合广义梯度近似研究了过渡金属Mn掺杂ZnO与(Mn,N)共掺ZnO的电子结构和磁性。对Mn掺杂ZnO不同构型的相对能量进行计算,结果表明Mn掺杂ZnO的最稳定构型具有反铁磁相互作用。另外,对(Mn,N)共... 采用基于密度泛函理论框架下的第一性原理方法,结合广义梯度近似研究了过渡金属Mn掺杂ZnO与(Mn,N)共掺ZnO的电子结构和磁性。对Mn掺杂ZnO不同构型的相对能量进行计算,结果表明Mn掺杂ZnO的最稳定构型具有反铁磁相互作用。另外,对(Mn,N)共掺ZnO不同构型的相对能量进行计算,结果表明引入N后,Mn与N铁磁性相互作用时,(Mn,N)共掺ZnO体系处于最低能量状态。这主要是由于Mn 3d电子与N 2p局域束缚的电子形成的磁性束缚激子诱导了Mn、N共掺ZnO薄膜室温铁磁信号的产生,并且最稳定的铁磁构型为-Mn-N-Mn-复合体,具有明确的团簇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磁半导体 磁化 第一性原理 Mn-N共掺ZnO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集成应用的二维半导体生长进展及展望
9
作者 朱世同 吴隽 +5 位作者 吴浪 邹彩旗 刘蕾 邹茜璐 王欣然 李涛涛 《材料导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8期1-9,共9页
以过渡金属硫族化合物(TMDC)为代表的二维半导体材料拥有原子级的极限厚度、短沟道免疫效应,在场效应晶体管、光电器件、传感器、柔性电子等领域展示出巨大的应用潜力。大面积、高质量的二维半导体材料的可控制备是实现上述应用的基础... 以过渡金属硫族化合物(TMDC)为代表的二维半导体材料拥有原子级的极限厚度、短沟道免疫效应,在场效应晶体管、光电器件、传感器、柔性电子等领域展示出巨大的应用潜力。大面积、高质量的二维半导体材料的可控制备是实现上述应用的基础。本文综述了近年来二维半导体材料制备的研究进展,主要探讨了二维半导体材料的大面积制备方法、单晶薄膜的外延生长策略和机理、缺陷的控制、材料的转移、低温生长策略和主流的生长设备。最后对二维半导体材料未来生长方向进行了展望,通过深入的梳理和分析,以期为二维半导体材料的制备和应用提供更全面的支持和指导,推动二维材料领域的进一步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维半导体材料 化学气相沉积 单晶 集成电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连续域中束缚态激光器(特邀)
10
作者 潘春宁 郝日娃 +3 位作者 王为民 周子昕 陆延青 寇君龙 《红外与激光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14,共14页
激光器在信息通信、智能制造等关键技术中发挥着核心作用。然而,传统半导体激光器尽管结构紧凑、效率高,却面临品质因子(Quality Factor,简称Q值)有限、光束质量较差及难以实现特殊光场等瓶颈。连续域中束缚态(Bound States in the Cont... 激光器在信息通信、智能制造等关键技术中发挥着核心作用。然而,传统半导体激光器尽管结构紧凑、效率高,却面临品质因子(Quality Factor,简称Q值)有限、光束质量较差及难以实现特殊光场等瓶颈。连续域中束缚态(Bound States in the Continuum,BIC)是一种存在于辐射连续谱中的局域模态,因其与辐射通道完全解耦,可实现能量完全局域化,理论上具备无限大的Q值。基于BIC的激光器兼具高Q值与高局域化效应,能有效降低激光阈值,并显著抑制多模竞争从而输出高纯度单模激光。当前研究聚焦于通过结构设计提升BIC模式的稳定性与耦合效率,并探索其在集成光子学、拓扑激光器等前沿方向的应用。未来,BIC激光器有望在片上集成、主动调控等方面取得突破,推动高性能激光技术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理光学 连续域中束缚态 激光器 品质因子 单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BCT影像的双侧颞下颌关节自动定位及多平面重建的初步研究
11
作者 觧鑫 王城涛 +4 位作者 潘笑 董琦 陈颖 张文涛 林梓桐 《口腔医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00-206,共7页
目的:研发锥形束CT(cone beam CT,CBCT)影像的双侧颞下颌关节自动定位及多平面重建的算法,并对其稳定性和准确性进行临床验证。方法:本研究中算法研发包括:(1)通过对CBCT影像进行最大密度投影(maximum density projection,MIP)获取上下... 目的:研发锥形束CT(cone beam CT,CBCT)影像的双侧颞下颌关节自动定位及多平面重建的算法,并对其稳定性和准确性进行临床验证。方法:本研究中算法研发包括:(1)通过对CBCT影像进行最大密度投影(maximum density projection,MIP)获取上下颌分界线;(2)通过轴向MIP及分支点删除获得牙弓线控制点;(3)牙弓线两侧的终点为双侧颞下颌关节的中心点,通过平均密度投影(average intensity projection,AIP)获得颞下颌关节的矢状面和冠状面重建影像。选取我院3个不同CBCT品牌共计190例CBCT图像导入该软件进行双侧颞下颌关节的自动定位及三维重建,由2名口腔颌面影像医师根据该软件识别的双侧髁突最大长径层面及矢冠状位自动重建结果进行评分(1~4分),比较不同品牌CBCT图像评分结果的差异性。3个月后,随机选取30个CBCT图像再次进行自动定位及重建,评估该软件的稳定性。结果:本研究开发的算法可用于CBCT影像的双侧颞下颌关节的自动定位和多平面重建。3个品牌的CBCT图像的双侧颞下颌关节的自动定位及评分的均分分别为3.33、3.26、3.51分,且3个品牌的CBCT图像评分两两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此外,重复性检验显示该算法具有良好的稳定性(Kappa=1)。结论:基于MIP和AIP的自动重建算法可用于多品牌CBCT影像的双侧颞下颌关节影像的自动定位及多平面重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颞下颌关节 锥形束CT 自动定位 自动多平面重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融合编码校验特性的高效ORBGRAND译码器设计
12
作者 雷升 梁展华 +1 位作者 田静 周杨灿 《电子与信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3208-3219,共12页
有序可靠位猜测随机加性噪声译码(ORBGRAND)凭借其平均时延短和通用性等优点受到广泛关注。然而,目前ORBGRAND算法和硬件实现仍然面临挑战,如最差时延长和吞吐率受限等。为了改善上述问题,该文提出将特殊的编码校验关系融入现有串行和... 有序可靠位猜测随机加性噪声译码(ORBGRAND)凭借其平均时延短和通用性等优点受到广泛关注。然而,目前ORBGRAND算法和硬件实现仍然面临挑战,如最差时延长和吞吐率受限等。为了改善上述问题,该文提出将特殊的编码校验关系融入现有串行和展开架构的ORBGRAND译码器以提升硬件效率。针对串行架构,利用全局奇偶校验比特控制逻辑重量和汉明重量(HW)的迭代过程,跳过部分无效错误模式的生成与校验过程;针对展开架构,根据全局奇偶校验比特将错误模式按照HW奇偶性进行分类存储与测试。采用现有文献中的归一化方法处理后的硬件实现结果表明,所提优化的串行架构译码器吞吐率提升了80.9%,面积效率提升了48.1%;所提优化的展开架构译码器吞吐率提升了584%,面积效率提升了1 22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道编码 ORBGRAND 串行架构 展开架构 编码校验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深度神经网络图像压缩的高性能算术编码硬件设计
13
作者 宋赛 崔昭 +3 位作者 詹尹僧 杨进祯 陆明 田静 《电子与信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3230-3240,共11页
随着深度学习驱动的图像压缩技术迅速发展,面向深度神经网络(DNN)的图像压缩亟需一种高性能熵编码架构,以满足对高速压缩的实际需求。针对传统熵编码在硬件实现中面临的运算延迟与资源开销瓶颈,该文提出并实现了一种基于现场可编程逻辑... 随着深度学习驱动的图像压缩技术迅速发展,面向深度神经网络(DNN)的图像压缩亟需一种高性能熵编码架构,以满足对高速压缩的实际需求。针对传统熵编码在硬件实现中面临的运算延迟与资源开销瓶颈,该文提出并实现了一种基于现场可编程逻辑门阵列(FPGA)的高效Range Asymmetric Numeral Systems(RANS)算术编码架构。在设计优化方面,首先引入硬件友好的除法变乘法策略降低除法与取模运算的延迟;其次结合细粒度量化与精度校准机制,在减少资源消耗的同时保证计算精度;最后,基于交织并行设计思想实现可调多通道高速压缩路径,大幅提升系统吞吐率。该架构部署于Xilinx Kintex-7 XC7K325T FPGA平台,在可控压缩率损失下,实现了高达191.97 MSymbol/s的吞吐性能,与现有最新熵编码硬件方案齐平,同时在资源利用率与系统扩展性方面也展现出显著优势,具备良好的工程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熵编码 图像压缩 FPGA 区间非对称数值系统(RAN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应用于BIKE的基于Karatsuba算法的大尺寸多项式乘法器
14
作者 杨柳 张永真 +2 位作者 田静 宋苏文 王中风 《电子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4-93,共10页
当前美国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院(National Institute of Standards and Technology,NIST)对后量子密码(Post-Quantum Cryptography,PQC)标准化方案的评估已进入第四轮,位翻转密钥封装(Bit Flipping Key Encapsulation,BIKE)协议是目前被... 当前美国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院(National Institute of Standards and Technology,NIST)对后量子密码(Post-Quantum Cryptography,PQC)标准化方案的评估已进入第四轮,位翻转密钥封装(Bit Flipping Key Encapsulation,BIKE)协议是目前被评估的四个候选方案之一.在BIKE的密钥生成算法中,多项式乘法作为众多密码系统中特别耗时的操作之一,耗费了大量的时间和面积资源.针对此问题,本文设计了一种基于Karatsuba算法(Karatsuba Algorithm,KA)的无交叠多项式乘法器,可高效实现万级比特位宽的多项式乘法,具有低时延、高性能和面积小的特点.同时,本文将该优化乘法器应用于BIKE密钥生成算法中,并基于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对其进行硬件架构实现,改进了原有的紧凑多项式乘法和多项式求逆算法.本文提出的乘法器通过采用不同的操作数位宽,可适应对面积和延时的不同需求.与BIKE原本的设计相比,改进的设计使密钥生成模块的延时减小了36.54%,面积延迟积(Area Delay Production,ADP)减小了10.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量子密码(PQC) 多项式乘法器 Karatsuba算法(KA) 位翻转密钥封装(BIK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形态计算:从脉冲神经网络到边缘部署
15
作者 俞诗航 易梦军 +2 位作者 吴洲 申富饶 赵健 《软件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758-1795,共38页
受生物神经系统启发,神经形态计算的概念于20世纪80年代被提出,旨在模拟生物大脑的结构和功能,实现更高效、更具生物合理性的计算方式.作为神经形态计算的代表模型,脉冲神经网络(SNN)因其脉冲稀疏性,事件驱动性、生物可解释性以及硬件... 受生物神经系统启发,神经形态计算的概念于20世纪80年代被提出,旨在模拟生物大脑的结构和功能,实现更高效、更具生物合理性的计算方式.作为神经形态计算的代表模型,脉冲神经网络(SNN)因其脉冲稀疏性,事件驱动性、生物可解释性以及硬件契合性等优势,在资源严格受限的边缘智能任务中得到了广泛应用.针对脉冲神经网络的边缘部署情况进行梳理和汇总,首先从脉冲神经网络模型自身的原理出发,论述脉冲神经网络的高能效计算方式以及巨大的边缘部署潜力.然后介绍当下常见的脉冲神经网络硬件实现工具链,并重点对脉冲神经网络在各类神经形态硬件平台的部署情况做详细的整理与分析.最后,考虑到硬件故障行为已发展为当下研究中不可避免的问题,对脉冲神经网络边缘部署时的故障与容错研究进行概述.从软件模型原理到硬件平台实现,全面系统地介绍神经形态计算的最新进展,分析脉冲神经网络边缘部署时遇到的困难与挑战,并针对这些挑战给出未来可能的解决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网络 脉冲神经网络 神经形态计算 边缘智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透镜极靴形状对其电子光学参量的影响 被引量:4
16
作者 沈一骑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1996年第1期59-65,共7页
本文通过对三种类型实用磁透镜的系统研究,提出可用形状参量W=(D_2D_1)/2S来表征极靴形状对其电子光学参量的影响。在磁路设计良好并满足弱磁激励的条件下,若W<0.7,极靴形状将影响电子光学参量;若W>0.7,则影响可基本忽略。
关键词 磁电子透镜 电子光学参量 电镜 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红外测温的双波段图像融合人脸检测方法
17
作者 李涵钰 李希才 《激光与红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44-451,共8页
为了提高红外热像仪人脸检测准确度,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双波段图像融合的人脸检测方法,该方法将可将光(RGB)图像和红外(IR)图像经线性融合后,通过Yolo-FastestV2轻量级卷积神经网络进行人脸检测。相较于传统的红外测温系统中需要分别对... 为了提高红外热像仪人脸检测准确度,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双波段图像融合的人脸检测方法,该方法将可将光(RGB)图像和红外(IR)图像经线性融合后,通过Yolo-FastestV2轻量级卷积神经网络进行人脸检测。相较于传统的红外测温系统中需要分别对红外和可见光图像分别进行人脸检测,本文提出的双波段人脸检测方法仅需要进行一次检测即可同时获得IR图像和RGB图像中的人脸位置,并减少了传统方法在坐标映射阶段由于距离变化而引入的映射误差。为了完成对双波段融合图像的训练和测试,设计了包含可见光和红外的双波段图像数据集,数据集采用双波段相机进展拍摄,该摄像机由可见光传感器和红外探测器组成,可同时采集RGB图像和IR图像。实验结果表明,利用双波段融合的方法能够正确检出测试集中94.35%人脸图像,最高检测帧率可达317 FP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波融合 红外人脸检测 深度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山大学月球激光测距研究与实验 被引量:6
18
作者 高添泉 张才士 +16 位作者 李明 李语强 韩西达 练军想 刘胜前 黎樽彪 涂良成 吴先霖 杨山清 叶贤基 闫勇 张蜡宝 张鸿博 张锦绣 周立祥 赵勇志 赵宏超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247-252,共6页
地月激光测距是"天琴计划"0123技术路线图中的第"0"步,为实现引力波探测卫星的高精度定轨及相关科学研究,本文开展了月球激光测距分析与实验研究,分析系统探测能力和测距精度。中山大学天琴计划激光测距台站(以下简... 地月激光测距是"天琴计划"0123技术路线图中的第"0"步,为实现引力波探测卫星的高精度定轨及相关科学研究,本文开展了月球激光测距分析与实验研究,分析系统探测能力和测距精度。中山大学天琴计划激光测距台站(以下简称"天琴台站")采用1.2 m口径激光测距望远镜,激光波长1064 nm,激光能量320mJ,激光重复频率100 Hz,激光脉宽80 ps,首次采用2×2多元阵列超导探测器进行月球激光测距。天琴台站于2019年6月8日(农历初六)晚首次获得来自Apollo 15角反射器阵列有效回波信号4组,随后于2019年11月7日(农历十一)晚成功接收到来自月面全部5个激光角反射器阵列的有效回波信号,测距精度达到cm量级,标致着天琴台站已经具备常规月球激光测距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月球激光测距 超导阵列探测器 激光角反射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刚石(001)面在Cu多种覆盖度下的稳定构型与电子特性 被引量:2
19
作者 吴孔平 张冷 +8 位作者 王丹蓓 肖柳 陈泽龙 张靖晨 张鹏展 刘飞 汤琨 叶建东 顾书林 《人工晶体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1640-1647,共8页
金刚石表面的电子特性很容易受到其表面覆盖物的影响,而目前表面稳定、性能优良的表面覆盖层依然处于研究与寻找中。本文研究的过渡金属Cu不仅在半导体微加工中被广泛使用,更由于过渡金属Cu与金刚石都具有优异的散热性能,因此Cu覆盖金... 金刚石表面的电子特性很容易受到其表面覆盖物的影响,而目前表面稳定、性能优良的表面覆盖层依然处于研究与寻找中。本文研究的过渡金属Cu不仅在半导体微加工中被广泛使用,更由于过渡金属Cu与金刚石都具有优异的散热性能,因此Cu覆盖金刚石已经超出寻常电极使用的意义,其金属-半导体结构更具有表面修饰剪裁电子特性的功能。文中通过使用密度泛函模拟方法,研究了Cu的不同覆盖度(0.25 ML、0.5 ML和1 ML)下金刚石(001)表面的单原子吸附能、稳定构型以及稳定体系的能带结构特性。结果表明,各种覆盖度下的Cu原子在金刚石(001)表面具有较稳定的表面吸附构型,并且过渡金属Cu的覆盖使得金刚石(001)表面产生了约为-0.5~-0.3 eV的负电子亲和势,肖特基势垒高度约为-0.16~0.04 eV,这些理论结果与实验结果基本一致。因此过渡金属Cu作为表面覆盖层在金刚石基电子发射器方面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刚石表面 覆盖度 负电子亲和势 电子结构 第一性原理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型电子机械锁的设计 被引量:2
20
作者 傅强 唐岚 张兴敢 《现代电子技术》 2012年第8期171-174,共4页
设计了一种具有使用正确钥匙管理指纹和密码功能的电子机械锁。该锁分为两个部分,基于ATmega162的带有指纹识别模块的电子锁和基于PIC16F72的机械锁。电子锁和机械锁相对独立,两部分的通信由超外差发送和接收模块完成。经验证,整个系统... 设计了一种具有使用正确钥匙管理指纹和密码功能的电子机械锁。该锁分为两个部分,基于ATmega162的带有指纹识别模块的电子锁和基于PIC16F72的机械锁。电子锁和机械锁相对独立,两部分的通信由超外差发送和接收模块完成。经验证,整个系统稳定可靠,安全性高,且功耗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Tmega162 机械锁 指纹识别模块 超外差发送和接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