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大米草(Spartina anglica)自然衰退种群对N、P添加的生态响应
被引量:
19
1
作者
李红丽
智颖飙
+4 位作者
赵磊
安树青
邓自发
周长芳
顾舒平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2725-2732,共8页
通过对外来植物大米草(Spartina anglica)自然衰退种群进行N肥、P肥和N-P复合肥不同梯度水平的添加,分析大米草的生长指标差异及其生理生态响应。结果表明:N、P添加后使大米草种群株高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肥效强弱依次为N肥、P肥、N-P肥...
通过对外来植物大米草(Spartina anglica)自然衰退种群进行N肥、P肥和N-P复合肥不同梯度水平的添加,分析大米草的生长指标差异及其生理生态响应。结果表明:N、P添加后使大米草种群株高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肥效强弱依次为N肥、P肥、N-P肥;叶片数、主根数及总生物量均显著增加(p<0.05)。除N肥外,其它处理的叶片面积和厚度与对照没有显著差异。3种肥源的添加均显著提高了大米草自然衰退种群的光合速率(p<0.05);N和N-P肥均以高浓度效果最显著,但P肥却以中浓度效果最强;光合速率分别比对照增加19.08μmol·m-2·s-1、11.23μmol·m-2·s-1和15.47μmol·m-2·s-1;14d淡水淹没后,肥源添加使大米草自然衰退种群的SOD和POD酶活性增强;中浓度N和中浓度P添加使SOD活性增加最显著,分别比对照增加320.74unit·g-1和134.54unit·g-1;高浓度N和高浓度N-P肥添加使POD酶活性最显著增加。N肥添加可以显著改善大米草自然衰退种群生长生理特性,可以推断大米草种群的衰退与我国海岸带土壤营养中N素营养的限制有一定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米草
自然衰退
营养限制
高生长
生理生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几种植物在生长过程中对人工湿地污水处理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
23
2
作者
刘春常
安树青
+3 位作者
夏汉平
任海
简曙光
张倩媚
《生态环境》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860-865,共6页
不同的植物及植物的不同生长阶段对人工湿地系统污水处理效果都有影响。对几种华南地区常见的湿地植物在其不同生长阶段处理污水的效果进行了研究,采用了不种植物的沙滤系统作对照。结果表明:(1)植物生长过程中,植物高度能反映污水处理...
不同的植物及植物的不同生长阶段对人工湿地系统污水处理效果都有影响。对几种华南地区常见的湿地植物在其不同生长阶段处理污水的效果进行了研究,采用了不种植物的沙滤系统作对照。结果表明:(1)植物生长过程中,植物高度能反映污水处理效果总体上的变化;(2)在植物的生长过程中,各人工湿地系统污水处理能力总体上持续增强,各水质指标pH、DO、TN、NH3-N、NO3-N、TP和CODCr等均呈下降趋势,其中TP和CODCr呈逐步下降,pH、DO、TN、NH3-N、NO3-N则呈现锯齿形波动,但总体上仍是下降过程;(3)植物系统氮处理能力好于无植物沙滤系统,而对磷TP和CODCr的去除则恰好相反;(4)不同植物对人工湿地污水的处理效果影响不明显。研究结果对探讨人工湿地污水处理规律和植物在人工湿地中的作用提供了新的科学依据,并为指导人工湿地工程的运行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盆栽实验
人工湿地微系统
净化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互花米草入侵对海岸盐沼二甲基硫及氧化亚氮气体释放的影响
被引量:
14
3
作者
周长芳
安树青
+4 位作者
赵聪蛟
方超
陆霞梅
赵晖
刘静娜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7-21,共5页
为探讨互花米草(Spartina alterniflora)入侵对我国沿海生态系统的影响,采用静态采样箱法,研究了互花米草入侵滩涂和临近未入侵滩涂在二甲基硫(DMS)、氧化亚氮(N2O)气体通量上的差异及其相关因素。结果显示,互花米草滩DMS和N2O释放量均...
为探讨互花米草(Spartina alterniflora)入侵对我国沿海生态系统的影响,采用静态采样箱法,研究了互花米草入侵滩涂和临近未入侵滩涂在二甲基硫(DMS)、氧化亚氮(N2O)气体通量上的差异及其相关因素。结果显示,互花米草滩DMS和N2O释放量均显著高于临近光滩、盐蒿滩和芦苇滩。该两种气体释放量同植被地下生物量、总生物量以及土壤有效氮含量均呈显著正相关,DMS气体通量还与植被地上生物量有关,但两种气体通量与土壤有机质含量均无直接相关性。研究说明互花米草生物入侵不仅改变了生态系统结构,还能通过改变区域温室气体排放通量进而影响到全球气候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花米草(Spartina
alterniflora)
生物入侵
DMS
N2O
盐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大米草(Spartina anglica)自然衰退种群对N、P添加的生态响应
被引量:
19
1
作者
李红丽
智颖飙
赵磊
安树青
邓自发
周长芳
顾舒平
机构
南京大学生命科学院湿地生态研究所
出处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2725-2732,共8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30400054)
国家林业局948资助项目(2005-4-13)~~
文摘
通过对外来植物大米草(Spartina anglica)自然衰退种群进行N肥、P肥和N-P复合肥不同梯度水平的添加,分析大米草的生长指标差异及其生理生态响应。结果表明:N、P添加后使大米草种群株高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肥效强弱依次为N肥、P肥、N-P肥;叶片数、主根数及总生物量均显著增加(p<0.05)。除N肥外,其它处理的叶片面积和厚度与对照没有显著差异。3种肥源的添加均显著提高了大米草自然衰退种群的光合速率(p<0.05);N和N-P肥均以高浓度效果最显著,但P肥却以中浓度效果最强;光合速率分别比对照增加19.08μmol·m-2·s-1、11.23μmol·m-2·s-1和15.47μmol·m-2·s-1;14d淡水淹没后,肥源添加使大米草自然衰退种群的SOD和POD酶活性增强;中浓度N和中浓度P添加使SOD活性增加最显著,分别比对照增加320.74unit·g-1和134.54unit·g-1;高浓度N和高浓度N-P肥添加使POD酶活性最显著增加。N肥添加可以显著改善大米草自然衰退种群生长生理特性,可以推断大米草种群的衰退与我国海岸带土壤营养中N素营养的限制有一定的相关性。
关键词
大米草
自然衰退
营养限制
高生长
生理生态
Keywords
Spartina anglica
dieback
nutrient limitation
height-growth
eco-physiology
分类号
Q948 [生物学—植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几种植物在生长过程中对人工湿地污水处理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
23
2
作者
刘春常
安树青
夏汉平
任海
简曙光
张倩媚
机构
南京大学生命科学院湿地生态研究所
中国
科学院
华南植物园
出处
《生态环境》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860-865,共6页
基金
科技部镇江863专项(2003AA06011000-04)
广东省科技攻关项目(2003C32201)
广州市攻关项目(2003J1-C0341)
文摘
不同的植物及植物的不同生长阶段对人工湿地系统污水处理效果都有影响。对几种华南地区常见的湿地植物在其不同生长阶段处理污水的效果进行了研究,采用了不种植物的沙滤系统作对照。结果表明:(1)植物生长过程中,植物高度能反映污水处理效果总体上的变化;(2)在植物的生长过程中,各人工湿地系统污水处理能力总体上持续增强,各水质指标pH、DO、TN、NH3-N、NO3-N、TP和CODCr等均呈下降趋势,其中TP和CODCr呈逐步下降,pH、DO、TN、NH3-N、NO3-N则呈现锯齿形波动,但总体上仍是下降过程;(3)植物系统氮处理能力好于无植物沙滤系统,而对磷TP和CODCr的去除则恰好相反;(4)不同植物对人工湿地污水的处理效果影响不明显。研究结果对探讨人工湿地污水处理规律和植物在人工湿地中的作用提供了新的科学依据,并为指导人工湿地工程的运行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
盆栽实验
人工湿地微系统
净化效果
Keywords
pilot experiment
constructed wetland microcosms
purification efficiency
分类号
X703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互花米草入侵对海岸盐沼二甲基硫及氧化亚氮气体释放的影响
被引量:
14
3
作者
周长芳
安树青
赵聪蛟
方超
陆霞梅
赵晖
刘静娜
机构
南京大学生命科学院湿地生态研究所
南京大学
污染控制与资源化
研究
国家重点实验室
出处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7-21,共5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0770358
3040054)
+1 种基金
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BK2007152)
东华理工学院核资源与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项目(060602)
文摘
为探讨互花米草(Spartina alterniflora)入侵对我国沿海生态系统的影响,采用静态采样箱法,研究了互花米草入侵滩涂和临近未入侵滩涂在二甲基硫(DMS)、氧化亚氮(N2O)气体通量上的差异及其相关因素。结果显示,互花米草滩DMS和N2O释放量均显著高于临近光滩、盐蒿滩和芦苇滩。该两种气体释放量同植被地下生物量、总生物量以及土壤有效氮含量均呈显著正相关,DMS气体通量还与植被地上生物量有关,但两种气体通量与土壤有机质含量均无直接相关性。研究说明互花米草生物入侵不仅改变了生态系统结构,还能通过改变区域温室气体排放通量进而影响到全球气候变化。
关键词
互花米草(Spartina
alterniflora)
生物入侵
DMS
N2O
盐沼
Keywords
Spartina alterniflora
biological invasion
DMS
N2O
salt marsh
分类号
O148 [理学—基础数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大米草(Spartina anglica)自然衰退种群对N、P添加的生态响应
李红丽
智颖飙
赵磊
安树青
邓自发
周长芳
顾舒平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
1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几种植物在生长过程中对人工湿地污水处理效果的影响
刘春常
安树青
夏汉平
任海
简曙光
张倩媚
《生态环境》
CSCD
北大核心
2007
2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互花米草入侵对海岸盐沼二甲基硫及氧化亚氮气体释放的影响
周长芳
安树青
赵聪蛟
方超
陆霞梅
赵晖
刘静娜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
1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