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当代中国辩证逻辑研究的历史发展 被引量:7
1
作者 张建军 《河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44-51,218,共8页
辩证逻辑研究是我国当代逻辑学科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目前在该学科的学科属性及一系列基本问题上仍存在着广泛的争论,并形成了诸多不同学派与研究进路。系统总结我国辩证逻辑研究的历史发展,在当前具有特殊的重要意义。由于特殊的... 辩证逻辑研究是我国当代逻辑学科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目前在该学科的学科属性及一系列基本问题上仍存在着广泛的争论,并形成了诸多不同学派与研究进路。系统总结我国辩证逻辑研究的历史发展,在当前具有特殊的重要意义。由于特殊的历史背景,"文革"前的辩证逻辑研究基本上限于苏联学界所设定的"问题域"。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辩证逻辑研究在深度与广度两方面都获得了一系列重要进展,形成了各具特色的七大主要研究进路,即辩证逻辑与形式逻辑的比较研究进路、范畴理论研究进路、科学方法论研究进路、非经典逻辑研究进路、现代逻辑与逻辑哲学新成果的辩证审视进路、应用研究进路、思想史研究进路。但与演绎逻辑及归纳逻辑相比,当代辩证逻辑研究尚未获得成熟形态,一些基本问题尚待进一步探索与澄清。辩证逻辑的发展既要鼓励各种研究路径的"百花齐放",又要提倡路径之间的深度互动与争鸣;同时,应进一步拓展国际交流的广度与深度。在"问题导向"的多学科、多视角合力攻关研究已成为学术研究主旋律的时代,加强跨学科交流与合作,进一步发挥各种研究路径的解题功能,是当代辩证逻辑研究的生命力之所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代中国逻辑史 辩证逻辑研究 问题域 研究进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集合论-泛逻辑悖论 被引量:4
2
作者 杜国平 王洪光 +1 位作者 李娜 朱梧槚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376-379,共4页
对于一类n(2≤n≤n)值逻辑可以给出一个一般形式的形式语言,通过一个六元组的模型,可以递归地定义出该形式语言中的公式的值.这构成了刻画这类逻辑的一个泛逻辑系统UL1.在该系统中,可以定义出抽象否定、抽象蕴涵和抽象等值等联结词,它... 对于一类n(2≤n≤n)值逻辑可以给出一个一般形式的形式语言,通过一个六元组的模型,可以递归地定义出该形式语言中的公式的值.这构成了刻画这类逻辑的一个泛逻辑系统UL1.在该系统中,可以定义出抽象否定、抽象蕴涵和抽象等值等联结词,它们分别是二值逻辑中的联结词否定、蕴涵和等值的一般化.利用这些联结词,可以给出Russell型造集谓词、Curry型造集谓词的一般形式.此外,还提出了一种新型造集谓词,这种造集谓词只包含等值联结词,而不涉及其它联结词.通过这3种造集谓词,利用该系统的逻辑工具,证明了在通常的有穷值逻辑、可数无穷值逻辑和不可数无穷值逻辑系统中,概括原则都将导致悖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概括原则 泛逻辑 不可数无穷值逻辑 悖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哲思逻辑的判定问题 被引量:9
3
作者 杜国平 马亮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34-38,共5页
在哲思逻辑系统内,有同时遵守矛盾律和排中律的经典否定联结词,有遵守矛盾律而不遵守排中律的构造性否定联结词,有不遵守矛盾律而遵守排中律的弗协调否定联结词,还有既不遵守矛盾律又不遵守排中律的辩证否定联结词。哲思逻辑是可判定的... 在哲思逻辑系统内,有同时遵守矛盾律和排中律的经典否定联结词,有遵守矛盾律而不遵守排中律的构造性否定联结词,有不遵守矛盾律而遵守排中律的弗协调否定联结词,还有既不遵守矛盾律又不遵守排中律的辩证否定联结词。哲思逻辑是可判定的,其判定方法包括分支真值表、分支归谬赋值法和分支树图方法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哲思逻辑 分支真值表 分支归谬赋值法 分支树图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忒修斯之船”的逻辑哲学解读 被引量:12
4
作者 刘叶涛 魏良钰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33-41,共9页
"忒修斯之船"提出了如何理解个体事物同一性的问题,包含丰富的逻辑哲学内容。"忒修斯之船"与典型连锁悖论的推理形式相似,但实质不同:后者所用谓词是初始的逻辑谓词,而且是典型的模糊谓词。若立足于个体自身同一的... "忒修斯之船"提出了如何理解个体事物同一性的问题,包含丰富的逻辑哲学内容。"忒修斯之船"与典型连锁悖论的推理形式相似,但实质不同:后者所用谓词是初始的逻辑谓词,而且是典型的模糊谓词。若立足于个体自身同一的逻辑必然性的解读,会发现,"忒修斯之船"之所以会被当作一个问题提出,是因为人们并置了整体和部分,将其组成部分是否同一看成了这条船是否自身同一的衡量标准。通过对同一性的研究可以把握形式思维的存在及其作用机理,解决问题的出路在于准确把握形式思维与辩证思维各自的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一性 连锁悖论 同一性悖论 形式思维 辩证思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哲思逻辑——一个形而上学内容的公理体系 被引量:22
5
作者 杜国平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7年第4期43-46,共4页
在经典命题逻辑的系统内,增加一个一元算子*,通过定义引入两个一元算子2和△,可以建立一个经典命题逻辑的扩充系统——哲思逻辑系统。在该扩充系统内,有遵守矛盾律和排中律的经典否定算子,有遵守矛盾律而不遵守排中律的构造性否定算子,... 在经典命题逻辑的系统内,增加一个一元算子*,通过定义引入两个一元算子2和△,可以建立一个经典命题逻辑的扩充系统——哲思逻辑系统。在该扩充系统内,有遵守矛盾律和排中律的经典否定算子,有遵守矛盾律而不遵守排中律的构造性否定算子,有不遵守矛盾律而遵守排中律的弗协调否定算子,还有既不遵守矛盾律又不遵守排中律的辩证否定算子。通过引入关于*的一个形式语义,可以证明哲思逻辑系统具有可靠性和完全性。在哲思逻辑中,A和A之间是矛盾关系,A和2A之间是反对关系,A和△A之间是下反对关系,A和*A之间是差等关系。所以,哲思逻辑又可以称为对当关系逻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否定 弗协调 直觉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物模态的还原:一个逻辑哲学探究 被引量:1
6
作者 张力锋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16-19,159,共4页
作为还原从物模态的限定条件,语句集Σ无需有非从物性句法要求,而应主要在语义上不可出现基于个体量化的实质模态使用。按照这一还原方案,唯有模型结构具有程度不同的齐次性,在模态语境下消解个体或有意识模糊个体的同一性及相互之间的... 作为还原从物模态的限定条件,语句集Σ无需有非从物性句法要求,而应主要在语义上不可出现基于个体量化的实质模态使用。按照这一还原方案,唯有模型结构具有程度不同的齐次性,在模态语境下消解个体或有意识模糊个体的同一性及相互之间的分别,坚持反基质主义准则,不约定数个可能世界间个体的同一或差异的模态理论,才能达成初衷;但这样的模态理论背离从物模态的基本语义,没有多少成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从物模态 从言模态 个体 模型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后悔的逻辑结构 被引量:1
7
作者 潘天群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36-40,共5页
后悔是人的一种心智状态。与相信、知道一样后悔是心智模态,其对象是某个与行动者的行动有关的命题或事态。某人后悔是因为他做过某个事情、而对这样的事情他现在认为他"不应当"做。借助于可能世界语义学,一个极小的后悔心智... 后悔是人的一种心智状态。与相信、知道一样后悔是心智模态,其对象是某个与行动者的行动有关的命题或事态。某人后悔是因为他做过某个事情、而对这样的事情他现在认为他"不应当"做。借助于可能世界语义学,一个极小的后悔心智逻辑得到构建。该系统是完全且可靠的非标准模态逻辑系统。该系统刻画了合理的后悔关系。研究后悔的逻辑构造有助于对因后悔而造成的思想病症进行思想分析或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智逻辑 后悔 非标准模态逻辑 可能世界语义学 思想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希望的逻辑结构
8
作者 潘天群 赵贤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116-118,158,共3页
某人有某种希望意指他希望某个命题为真,因而希望是关于命题的模态。希望逻辑是研究希望模态命题之间的逻辑关系。合理的希望是演绎封闭的、一致的、自我肯定的,等等,这些性质可以构成希望逻辑的公理。希望的一个重要的性质是,人们希望... 某人有某种希望意指他希望某个命题为真,因而希望是关于命题的模态。希望逻辑是研究希望模态命题之间的逻辑关系。合理的希望是演绎封闭的、一致的、自我肯定的,等等,这些性质可以构成希望逻辑的公理。希望的一个重要的性质是,人们希望不一定为真,但是人们希望所希望的为真;它是希望逻辑的特有公理,可称为"希望公理"。借助于可能世界语义学通过选择不同的公理,可得到一些完全且可靠的希望逻辑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希望逻辑 希望公理 心智逻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然种类词的逻辑
9
作者 张力锋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26-33,共8页
李晨阳教授认为自然种类词不是严格指示词,给自然种类命名具有不确定性,用以命名的样本可以代表不同层面的多个自然种类,由此自然种类词的指称是不确定的,相关个体是否为某自然种类实例应由主体后天决定,因而表达自然种类本质的后天必... 李晨阳教授认为自然种类词不是严格指示词,给自然种类命名具有不确定性,用以命名的样本可以代表不同层面的多个自然种类,由此自然种类词的指称是不确定的,相关个体是否为某自然种类实例应由主体后天决定,因而表达自然种类本质的后天必然命题是不存在的。但指称不可测知论题是有条件的,蒯因是用它来反驳绝对指称观,进而论证本体论的相对性;相对一个拥有既定翻译手册的语言共同体,语词都有确定的指称。作为一类特殊的语词,自然种类词相对于语言共同体也是指称确定的;确定其指称的意义是一类社会性建制,被分配至语言共同体内不同人群:命名者的意向、兴趣等语境因素形成了最初的核心范型意义,一般成员拥有的正是范型意义,相关专家则掌握着发挥解释范型作用的识别标准意义。基于上述讨论,就可以较合理地应对李晨阳教授向直接指称理论提出的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种类词 不确定性 语言共同体 翻译手册 范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典安瑟尔谟本体论证明的逻辑评估——一个可能世界理论的视角
10
作者 张力锋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1-14,共4页
可能世界理论解释表明,安瑟尔谟的本体论证明并未以康德式存在的谓词性设定为论据,整个证明最关键之处乃在于现实世界是否就是不可超越的伟大性得到示例的那些可能世界之一。经典本体论证明的破解也说明,作为现代逻辑的一种重要理论形态... 可能世界理论解释表明,安瑟尔谟的本体论证明并未以康德式存在的谓词性设定为论据,整个证明最关键之处乃在于现实世界是否就是不可超越的伟大性得到示例的那些可能世界之一。经典本体论证明的破解也说明,作为现代逻辑的一种重要理论形态,可能世界理论对于宗教哲学研究有着重大学术价值,它有力地推动着一些重要宗教哲学问题的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帝 本体论证明 可能世界理论 伟大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行动悖境的形成机制与化解路径——基于逻辑行动主义方法论的分析
11
作者 赵楠楠 张建军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44-48,共5页
行动悖境是决策主体同时面临各有特定理由支持的矛盾选择时产生的两难困境。行动悖境的存在构成了理性决策的障碍,显示了主体自由选择导致自毁的可能性,因而需要探寻化解悖境的一般路径。基于逻辑行动主义方法论的分析可以表明,修正矛... 行动悖境是决策主体同时面临各有特定理由支持的矛盾选择时产生的两难困境。行动悖境的存在构成了理性决策的障碍,显示了主体自由选择导致自毁的可能性,因而需要探寻化解悖境的一般路径。基于逻辑行动主义方法论的分析可以表明,修正矛盾信念是化解心智行动悖境的可靠手段,基于言语行动而达成的协商理性是化解客观行动悖境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动悖境 逻辑行动主义方法论 协商理性 依赖均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图形推理研究 被引量:8
12
作者 杜国平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99-103,共5页
对于人类的智能而言,抽象推理和形象推理缺一不可,而图形推理是形象推理非常重要的形式。积极、深入地开展图形推理规律的研究,对于揭示人类智能的本质、进一步开发人类的智力潜能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意义。图形推理是以推理为主、其他... 对于人类的智能而言,抽象推理和形象推理缺一不可,而图形推理是形象推理非常重要的形式。积极、深入地开展图形推理规律的研究,对于揭示人类智能的本质、进一步开发人类的智力潜能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意义。图形推理是以推理为主、其他思维方式为辅的综合性思维过程;图形推理的有效性既考虑图形在空间形式结构上的联系,又考虑图形与图形之间内容上的联系;图形推理的结论有些是确定的,有些是不确定的,图形推理培养的是发散型思维。图形推理可以分为必然型和或然型、确定型和不确定型、直指型和意谓型、平面型和立体型等多种不同的推理形式。图形推理具有重要的创新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形推理 图形推理的特点 图形推理的形式 图形推理的创新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形式蕴涵看“实质蕴涵怪论”--怪论定理之“反例”化解路径新探 被引量:10
13
作者 张建军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14-21,159,共8页
由蕴涵怪论引发的实质蕴涵合理性辩护问题,既是当代逻辑哲学的重要课题,也是逻辑基础教学中难以回避的问题。化解怪论定理之"反例",是实质蕴涵合理性辩护的重要途径。以往的化解路径可以较好地应对"第一类怪论定理"... 由蕴涵怪论引发的实质蕴涵合理性辩护问题,既是当代逻辑哲学的重要课题,也是逻辑基础教学中难以回避的问题。化解怪论定理之"反例",是实质蕴涵合理性辩护的重要途径。以往的化解路径可以较好地应对"第一类怪论定理"问题,但难以化解关于"第二类怪论定理"的"严峻反例"。运用"形式蕴涵"理论重新审视实质蕴涵问题,可以为怪论定理之"反例"提供一条新的化解路径,使"严峻反例"问题得到彻底解决,从而使经典逻辑真理的普适性得以维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形式蕴涵 实质蕴涵 蕴涵怪论 怪论定理 严峻反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思想分析的理论预设 被引量:7
14
作者 潘天群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0-14,共5页
哲学践行是新近发展起来的一个模式或范式。思想分析是应用逻辑的方法对人们进行治疗的活动,它是一种哲学践行。思想分析有其本身的理论预设,它预设了人的思想病症,即"惑",其根源是认知冲突;"惑者"有健全的心灵;思... 哲学践行是新近发展起来的一个模式或范式。思想分析是应用逻辑的方法对人们进行治疗的活动,它是一种哲学践行。思想分析有其本身的理论预设,它预设了人的思想病症,即"惑",其根源是认知冲突;"惑者"有健全的心灵;思想分析是价值中立的;等等。这些预设是相互关联的,它规定了思想分析的边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想分析 哲学践行 逻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费尔巴哈论》中“唯物主义”的双重语义——为恩格斯辩护 被引量:3
15
作者 张建军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17-22,共6页
本文运用语义分析方法 ,澄清了恩格斯的哲学名著《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中“唯物主义”的双重语义 ,消解了由传统教科书理解框架“反注”恩格斯所造成的逻辑语义冲突 ,并据此讨论了“马恩对立说”的主要论据 ,... 本文运用语义分析方法 ,澄清了恩格斯的哲学名著《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中“唯物主义”的双重语义 ,消解了由传统教科书理解框架“反注”恩格斯所造成的逻辑语义冲突 ,并据此讨论了“马恩对立说”的主要论据 ,从新的视角进一步阐明了马克思与恩格斯哲学思想根本上的一致性。本文表明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重读恩格斯”的必要性与重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费尔巴哈论》 唯物主义 双重语义 恩格斯 马克思主义 哲学思想 世界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拓策略存在性 被引量:2
16
作者 杜国平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1091-1093,1107,共4页
对于∑和A不相容之矛盾问题的解决在经典命题逻辑的范围内是无法实现的,而在可拓逻辑的框架下这是可能的.首先定义了变换、可拓变换、解悖变换等概念,在此基础上,证明了增加型变换、蕴涵型变换和删减型变换化矛盾问题为相容问题的可能... 对于∑和A不相容之矛盾问题的解决在经典命题逻辑的范围内是无法实现的,而在可拓逻辑的框架下这是可能的.首先定义了变换、可拓变换、解悖变换等概念,在此基础上,证明了增加型变换、蕴涵型变换和删减型变换化矛盾问题为相容问题的可能性,最后证明了使用变换解决矛盾问题的三种策略的逻辑存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矛盾问题 变换 可拓变换 解悖变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布式偏好及其在选择中的作用 被引量:2
17
作者 王志远 《河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93-96,共4页
在经典选择理论中无论是接受偏好关系的传递性,还是准传递性,都会导致偏好关系的循环,致使连最基本的选择都无法做出,或出现选择理论与选择实践相反矛盾的情景。分布式偏好是基于传统偏好关系传递性基础上提出的一种偏好关系,给出了分... 在经典选择理论中无论是接受偏好关系的传递性,还是准传递性,都会导致偏好关系的循环,致使连最基本的选择都无法做出,或出现选择理论与选择实践相反矛盾的情景。分布式偏好是基于传统偏好关系传递性基础上提出的一种偏好关系,给出了分布式偏好的定义、相关定理以及选择条件,对于经典理论中因偏好关系传递性问题引起选择困难的解决提供了一种新思路,解释了个人在选择中出现偏好反转现象依旧能够做出选择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选择 行动主体 认知世界 偏好 模糊偏好 分布式偏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信念之谜”及其意向性分析 被引量:2
18
作者 刘叶涛 《学海》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76-80,共5页
克里普克把"信念之谜"当作"真正"的问题提出来,但除了坚持名称的因果理论和批判描述理论,他并没有提供该谜题的正面解决方案。"信念之谜"所涉及的,不仅是名称在信念语境中的意义表现问题,更是本质地关涉... 克里普克把"信念之谜"当作"真正"的问题提出来,但除了坚持名称的因果理论和批判描述理论,他并没有提供该谜题的正面解决方案。"信念之谜"所涉及的,不仅是名称在信念语境中的意义表现问题,更是本质地关涉到信念的哲学性质。塞尔把信念看作最基本的意向状态,其关于意向状态的对象和内容的区分,有助于我们理解和把握"信念之谜"的实质和解决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弗雷格之谜 信念之谜 意向性 意向对象 意向内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值过渡语句演算
19
作者 洪龙 《南京邮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4-23,共10页
文中将建立一种涉及过渡现象的四值语句演算,以致能从逻辑角度刻画状态及状态之间的转变过程。我们采用区间邻接描述了过渡,论证了引入过渡词的必要性,且直观解释了过渡词真值的含义,这里的着重点是对过渡的内涵的分析。我们建立了四值... 文中将建立一种涉及过渡现象的四值语句演算,以致能从逻辑角度刻画状态及状态之间的转变过程。我们采用区间邻接描述了过渡,论证了引入过渡词的必要性,且直观解释了过渡词真值的含义,这里的着重点是对过渡的内涵的分析。我们建立了四值语句演算的形式系统LT4,侧重讨论联结词的赋值和该系统的特征,并证明了过渡定理和LT4的可靠性和完备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渡现象 多值逻辑 过渡联结词 语义 语形 过渡定理 系统特征 区间邻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能世界的语言替代论方案及其困境
20
作者 张力锋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24-29,共6页
语言替代论认为可能世界不过就是逻辑-语言的构造物,从而免受一些棘手形而上学问题的困扰,但它却又深深地陷于现实语言的表达力不足、模态循环定义和构造悖论的困境之中。这些难以克服的困难表明,语言替代论很难成为一条成功的可能世界... 语言替代论认为可能世界不过就是逻辑-语言的构造物,从而免受一些棘手形而上学问题的困扰,但它却又深深地陷于现实语言的表达力不足、模态循环定义和构造悖论的困境之中。这些难以克服的困难表明,语言替代论很难成为一条成功的可能世界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言替代论 可能世界模态 语言表达力 一致性 构造悖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