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0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应力作用下单晶钛酸钡亚微米柱相、畴演变的原位电子显微镜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任义丰 庞振涛 +5 位作者 王志超 周雪松 许航 毛亚川 陈茂 邓昱 《电子显微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53-159,共7页
在应力场作用下,铁电材料中铁电/铁弹性畴的演化是一个重要而复杂的过程,这一过程涉及到跨尺度层次结构的相互作用。为了解关键的局部微观结构演变,本文利用原位透射电镜直接观察了应力诱导钛酸钡(BaTiO_(3))亚微米柱的层次结构演变。... 在应力场作用下,铁电材料中铁电/铁弹性畴的演化是一个重要而复杂的过程,这一过程涉及到跨尺度层次结构的相互作用。为了解关键的局部微观结构演变,本文利用原位透射电镜直接观察了应力诱导钛酸钡(BaTiO_(3))亚微米柱的层次结构演变。结果表明,相、畴演化对加载方式(加载/卸载速率、应力维持时间和应力大小)较为敏感。在室温下,通过慢循环压缩(加载高达0.5 GPa,应变速率为10^(-4)/s,循环100次)可以引入由四方相到四方-正交相边界的应变驱动相变。基于此,本文提出了一种机械方法,在BaTiO_(3)中获得稳定良好的高密度多畴多相共存结构,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钛酸钡铁电材料 相畴结构 应力场 原位电子显微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月壤玻璃的结构和力学性能
2
作者 陈自强 赵勇 +13 位作者 池祥 闫玉强 沈杰 邹敏杰 赵少凡 刘明 姚伟 张博 柯海波 马秀良 白海洋 杨孟飞 邹志刚 汪卫华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8,共8页
玻璃是月壤的主要组成部分,其以小尺寸的颗粒和胶结物等多种形态广泛混存于月壤之中,具有良好的空间适用性。月壤良好的玻璃形成能力使其成为制备空间用玻璃材料的首选原材料,然而受限于微纳制样和检测手段的不足,以往鲜有关于月壤玻璃... 玻璃是月壤的主要组成部分,其以小尺寸的颗粒和胶结物等多种形态广泛混存于月壤之中,具有良好的空间适用性。月壤良好的玻璃形成能力使其成为制备空间用玻璃材料的首选原材料,然而受限于微纳制样和检测手段的不足,以往鲜有关于月壤玻璃力学性能研究的报道,严重制约了此类玻璃材料的服役评价。基于此,通过微纳制样和力学测试结合透射电镜表征,对5个典型嫦娥五号月壤玻璃颗粒的微观结构、力学性能及二者之间的关联性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月壤玻璃具有“灵活多变”(由均匀到纳米尺度不均匀)的非晶结构和宽泛可控的力学性能(硬度范围为(6.1±0.4)~(8.4±0.2)GPa,模量范围为(48.5±1.9)~(88.4±2.4)GPa)。此外,月壤玻璃的硬度和模量发生了奇异的解耦现象,即回春(加热至玻璃过冷液相区再快速冷却至室温)使其模量大幅降低而硬度变化不大,归因于回春引起的体积膨胀和结构不均匀使月壤玻璃变形模式由致密化向剪切流动转变而带来的硬化效应。研究结果可为空间用高性能玻璃材料的研发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月壤玻璃 不均匀性 硬度 模量 解耦 回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Φ-OTDR系统的数字信号处理及应用 被引量:10
3
作者 张驰 邹宁睦 +6 位作者 宋金玉 佟帅 姚媛媛 丁哲文 王峰 张益昕 张旭苹 《光电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18,共18页
相位敏感光时域反射(Φ-OTDR)传感系统具有高动态响应、高灵敏等特点,在大型工程结构健康监测领域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而Φ-OTDR系统仪器化水平和工程应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数字信号处理(DSP)技术。本文对比分析了近年来Φ-OTDR系统在... 相位敏感光时域反射(Φ-OTDR)传感系统具有高动态响应、高灵敏等特点,在大型工程结构健康监测领域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而Φ-OTDR系统仪器化水平和工程应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数字信号处理(DSP)技术。本文对比分析了近年来Φ-OTDR系统在信号的量化、解调、抑噪以及模式识别上主要的数字信号处理方法和技术,并通过架空输电线路状态监测、埋地电缆外破预警两个应用实例,阐述了工程应用中数字信号处理与行业背景知识相结合的重要性和方法,并对Φ-OTDR系统中数字信号处理方法的发展现状和趋势进行了总结与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位敏感光时域反射(Φ-OTDR) 外差相干探测 数字信号处理(DSP) 输电线健康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介孔TiO_2的材料合成及其在光催化领域的应用 被引量:38
4
作者 范晓星 于涛 邹志刚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6-9,共4页
在紫外光照射下TiO2是一种高效的光催化材料,具有重大的应用价值。近年来,随着纳米材料科学的发展,介孔材料的独特性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介孔TiO2材料被证明在降解有害气体、有机染料等方面具有比传统颗粒TiO2更高的光催化活性。... 在紫外光照射下TiO2是一种高效的光催化材料,具有重大的应用价值。近年来,随着纳米材料科学的发展,介孔材料的独特性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介孔TiO2材料被证明在降解有害气体、有机染料等方面具有比传统颗粒TiO2更高的光催化活性。本文综述了介孔TiO2材料的合成方法及其在光催化领域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介孔材料 TIO2 光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控取向技术应用于液晶非显示领域的若干进展 被引量:12
5
作者 邹朋飞 魏冰妍 +5 位作者 杨淑蕾 梁晓 陈国飞 陈宽 陆延青 胡伟 《液晶与显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411-423,共13页
近年来,光取向已成为主流的液晶取向技术。除了在平板显示领域的广泛应用之外,光取向技术在液晶非显示领域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本文简要综述了南京大学液晶与微纳光学研究组利用一种偶氮苯类光取向剂进行图形化取向,进而实现了液晶光... 近年来,光取向已成为主流的液晶取向技术。除了在平板显示领域的广泛应用之外,光取向技术在液晶非显示领域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本文简要综述了南京大学液晶与微纳光学研究组利用一种偶氮苯类光取向剂进行图形化取向,进而实现了液晶光开关、特殊光场产生与调控、退偏器、太赫兹波片等元器件的制备、胆甾相液晶螺旋轴空间排列的控制等非显示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晶 光取向技术 非显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并联式低频宽带截断声学黑洞吸声结构
6
作者 李治含 陈经伦 +4 位作者 沈晓海 余勇花 黄唯纯 卢明辉 陈延峰 《中国舰船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58-68,共11页
[目的]旨在研究并联式低频宽带截断声学黑洞(TSBH)吸声结构的低频宽带吸声性能,为低频噪声吸收问题提供新的技术途径。[方法]通过并联不同构型的截断声学黑洞,研究设计出一款并联式截断声学黑洞结构。首先,运用有效介质法计算结构的有... [目的]旨在研究并联式低频宽带截断声学黑洞(TSBH)吸声结构的低频宽带吸声性能,为低频噪声吸收问题提供新的技术途径。[方法]通过并联不同构型的截断声学黑洞,研究设计出一款并联式截断声学黑洞结构。首先,运用有效介质法计算结构的有效参数及吸声系数,并采用有限元法验证有效介质法计算结果的准确性。随后,通过参数扫描,分析各结构参数对吸声性能的影响。最后,采用阻抗管法对结构吸声性能进行实验验证。[结果]结果显示,与单个截断声学黑洞模型相比,将多个截断声学黑洞并联,其材料的平均吸声系数可提高近2倍。[结论]并联式截断声学黑洞吸声结构具有优异的低频宽带吸声性能,可为低频噪声控制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学黑洞 声学超构材料 有效介质理论 耦合效应 吸声系数 声学噪声 噪声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超声技术在工业检测中的应用与展望 被引量:18
7
作者 卢明辉 丁雷 +1 位作者 颜学俊 陈延峰 《振动.测试与诊断》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631-643,826,共14页
国防和工业现代化建设的发展对无损检测技术的需求越来越高,激光超声技术(laser ultrasonic technology,简称LUT)作为一种完全非接触式无损检测技术(nondestructive testing,简称NDT),可以在高温、高压、辐射等环境中对复杂结构件进行... 国防和工业现代化建设的发展对无损检测技术的需求越来越高,激光超声技术(laser ultrasonic technology,简称LUT)作为一种完全非接触式无损检测技术(nondestructive testing,简称NDT),可以在高温、高压、辐射等环境中对复杂结构件进行原位检测与监测。首先,介绍了超声的激光检测技术及LUT的优势;其次,举例说明激光超声无损检测技术(LUT&NDT)在工业中的具体应用案例以及存在的一些问题,并给出解决途径;然后,对超声信号的处理方法进行阐述;最后,对LUT&NDT在先进制造中的应用前景进行了讨论与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超声无损检测技术 先进制造 极端环境 深度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系外行星成像探测:光学恒星干涉技术
8
作者 胡晨宇 刘慧根 张利剑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33-48,共16页
系外行星探测是现代天文学的重要前沿领域。聚焦光学恒星干涉技术,系统解析其原理,探索其在极近角距、超高亮度对比度恒星-行星系统中的应用潜力,并融合量子信息理论框架,评估其超分辨率成像的可能性。基于经典光场相干性理论,阐述恒星... 系外行星探测是现代天文学的重要前沿领域。聚焦光学恒星干涉技术,系统解析其原理,探索其在极近角距、超高亮度对比度恒星-行星系统中的应用潜力,并融合量子信息理论框架,评估其超分辨率成像的可能性。基于经典光场相干性理论,阐述恒星干涉技术的核心原理,分析该技术在双点源系统分辨与复杂天体成像中的应用。通过引入量子参数估计理论,重新审视了双点源分辨问题,探讨量子启发式干涉测量在超分辨成像中的优势。通过多个望远镜组成长基线干涉仪,光学恒星干涉技术可突破单望远镜的衍射极限,实现高分辨率和高对比度的天文成像。特殊的干涉方案,如消零干涉和相位参考干涉测量,在高亮度对比度双星系统成像中展现了重要优势。结合量子信息理论与参数估计框架,量子启发式干涉测量方法能够达到双星分辨和角距测量的量子极限。光学恒星干涉技术通过长基线与特殊干涉构型,可以对高亮度对比度的系外行星实现高分辨率成像。该技术结合量子估计理论,使得双星分辨和角距测量突破直接强度测量的经典极限,展示了其在实现超分辨成像方面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学恒星干涉仪 系外行星 消零干涉 相位参考干涉 量子费雪信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连续域中束缚态激光器(特邀)
9
作者 潘春宁 郝日娃 +3 位作者 王为民 周子昕 陆延青 寇君龙 《红外与激光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14,共14页
激光器在信息通信、智能制造等关键技术中发挥着核心作用。然而,传统半导体激光器尽管结构紧凑、效率高,却面临品质因子(Quality Factor,简称Q值)有限、光束质量较差及难以实现特殊光场等瓶颈。连续域中束缚态(Bound States in the Cont... 激光器在信息通信、智能制造等关键技术中发挥着核心作用。然而,传统半导体激光器尽管结构紧凑、效率高,却面临品质因子(Quality Factor,简称Q值)有限、光束质量较差及难以实现特殊光场等瓶颈。连续域中束缚态(Bound States in the Continuum,BIC)是一种存在于辐射连续谱中的局域模态,因其与辐射通道完全解耦,可实现能量完全局域化,理论上具备无限大的Q值。基于BIC的激光器兼具高Q值与高局域化效应,能有效降低激光阈值,并显著抑制多模竞争从而输出高纯度单模激光。当前研究聚焦于通过结构设计提升BIC模式的稳定性与耦合效率,并探索其在集成光子学、拓扑激光器等前沿方向的应用。未来,BIC激光器有望在片上集成、主动调控等方面取得突破,推动高性能激光技术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理光学 连续域中束缚态 激光器 品质因子 单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滑模控制的半导体激光器温度控制系统
10
作者 刘晨 唐壹明 +3 位作者 吴海勇 王如刚 陈勐勐 徐飞 《光通信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4-18,共5页
为了解决分布反馈(DFB)半导体激光器因温控电路不稳定而导致输出波长漂移的问题,设计了一种基于滑模控制的半导体激光器温度控制系统。该系统采用曲线拟合求出DFB半导体激光器内部热电冷却器的传递函数,并在Simulink中加入白噪声搭建温... 为了解决分布反馈(DFB)半导体激光器因温控电路不稳定而导致输出波长漂移的问题,设计了一种基于滑模控制的半导体激光器温度控制系统。该系统采用曲线拟合求出DFB半导体激光器内部热电冷却器的传递函数,并在Simulink中加入白噪声搭建温度仿真模型,比较比例-积分-微分(PID)控制、增量PID控制、滑模控制的可行性,最终在实验电路中对比不同算法下温度控制的波形。实验结果表明:通过优化设计滑模控制系统,能有效提高激光器系统的响应速度和稳态精度,经过长时间测试,连续120 min内的温度误差小于等于0.1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布反馈半导体激光器 热电冷却器 滑模控制 温度控制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复杂曲面的激光超声机器人检测系统
11
作者 丁雷 戴磊 +10 位作者 耿开胜 沈鹏 赵芮 徐丽霞 刘丽霞 陈栋康康 杨耀东 颜学俊 钱斯文 卢明辉 陈延峰 《振动.测试与诊断》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819-824,851,共7页
针对可重复使用航天器复杂承力结构的无损检测(non-destructive testing,简称NDT)需求,传统检测方法存在检测效率低、适应性差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激光超声的机器人智能检测系统。该系统由结构光相机、六轴机械臂和激光超声设备组成,... 针对可重复使用航天器复杂承力结构的无损检测(non-destructive testing,简称NDT)需求,传统检测方法存在检测效率低、适应性差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激光超声的机器人智能检测系统。该系统由结构光相机、六轴机械臂和激光超声设备组成,具备大视场快速扫描及缺陷三维重构能力,并融合非接触式激光激励与探测技术,结合自动化路径规划与成像算法,可实现对复杂曲面结构的高精度缺陷检测。实验结果表明:系统能够有效识别铝合金试样中直径为0.5~10 mm范围的内部预埋缺陷;准确检测缩比舱曲面结构中不同位置和大小的缺陷,以及某型号舱体关键承力部位的人工缺陷与真实裂纹,且成像结果与缺陷的实际尺寸和空间位置高度一致。与现有技术相比,该系统通过非接触测量、高适应性路径规划和高效成像算法,显著提升了对复杂曲面结构的检测效率与精度,为航天器承力结构的在役无损检测提供了一种可靠且高效的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超声机器人 复杂曲面 无损检测 航天器承力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介质材料的多维度进展
12
作者 吴迪 雷文 马名生 《无机材料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561-562,共2页
电介质材料是一类重要的功能材料,从5G/6G通信的高速传输到智能传感器的精准感知,都离不开电介质材料独特的介电、压电与铁电特性。随着材料设计从宏观尺度深入到原子层面,性能优化从经验积累转向数据智能驱动,电介质材料研究领域已迈... 电介质材料是一类重要的功能材料,从5G/6G通信的高速传输到智能传感器的精准感知,都离不开电介质材料独特的介电、压电与铁电特性。随着材料设计从宏观尺度深入到原子层面,性能优化从经验积累转向数据智能驱动,电介质材料研究领域已迈入新阶段。通过精确调控电介质材料中的晶体缺陷、畴结构和界面特性,可以使电介质材料性能获得进一步突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传感器 压电特性 5G6G通信 电介质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无碳前体在高k氧化物薄膜化学气相沉积上的应用 被引量:2
13
作者 邵起越 袁涛 +4 位作者 李爱东 董岩 方峰 蒋建清 刘治国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574-577,共4页
通过一种简便可行的合成工艺,成功合成了3种具有良好挥发性的无碳前体:无水硝酸钛、硝酸锆和硝酸铪。以这些无水金属硝酸盐为前体,采用化学气相沉积(CVD)工艺成功淀积了具有良好介电性能的3种高介电常数(high-k)氧化物薄膜:TiO2、ZrO2和... 通过一种简便可行的合成工艺,成功合成了3种具有良好挥发性的无碳前体:无水硝酸钛、硝酸锆和硝酸铪。以这些无水金属硝酸盐为前体,采用化学气相沉积(CVD)工艺成功淀积了具有良好介电性能的3种高介电常数(high-k)氧化物薄膜:TiO2、ZrO2和HfO2薄膜。这类不含碳的金属前体能直接在Si衬底上气相沉积,无需引入氧化气体,且沉积温度较低,可避免低介电常数界面层生成,在化学气相沉积栅介质薄膜方面独具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水硝酸盐 化学气相沉积(CVD) 高介电常数(high—k)栅介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型多官能度乙烯基醚树脂的制备及在光刻负胶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4
作者 陈明 张鉴 +3 位作者 李志炜 葛海雄 袁长胜 陈延峰 《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34-40,共7页
以苯乙烯,2-异氰酸甲基丙烯酸酯(IEMA),以及乙二醇单乙烯基醚(EGME)等为原料,分两步合成了一种主链为聚苯乙烯结构的多乙烯基醚(VEs)树脂(PSIM-VE).通过测定该树脂的红外光谱、核磁氢谱及核磁碳谱,确定了其分子结构式.测定了该树脂的紫... 以苯乙烯,2-异氰酸甲基丙烯酸酯(IEMA),以及乙二醇单乙烯基醚(EGME)等为原料,分两步合成了一种主链为聚苯乙烯结构的多乙烯基醚(VEs)树脂(PSIM-VE).通过测定该树脂的红外光谱、核磁氢谱及核磁碳谱,确定了其分子结构式.测定了该树脂的紫外透光性,并且研究了基于该树脂的紫外光刻负胶以甲苯及四氢呋喃为溶剂时的成膜性及紫外光固化性能.通过接触式光刻工艺,在光刻胶膜层上得到了4μm周期的光栅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烯基醚 自由基共聚合 紫外光固化 光刻负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扫描透射电子显微镜(STEM)在新一代高K栅介质材料的应用 被引量:1
15
作者 朱信华 李爱东 刘治国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1233-1240,共8页
扫描透射电子显微镜(STEM)原子序数衬度像(Z-衬度像)具有分辨率高(可直接"观察"到晶体中原子的真实位置)、对化学组成敏感以及图像直观易解释等优点,成为原子尺度研究材料微结构的强有力工具。本文介绍了STEM Z-衬度像成像原... 扫描透射电子显微镜(STEM)原子序数衬度像(Z-衬度像)具有分辨率高(可直接"观察"到晶体中原子的真实位置)、对化学组成敏感以及图像直观易解释等优点,成为原子尺度研究材料微结构的强有力工具。本文介绍了STEM Z-衬度像成像原理、方法及技术特点,并结合具体的高K栅介质材料(如铪基金属氧化物、稀土金属氧化物和钙钛矿结构外延氧化物薄膜)对STEM在新一代高K栅介质材料研究中的应用进行了评述。目前球差校正STEM Z-衬度的像空间分辨率已达亚埃级,该技术在高K柵介质与半导体之间的界面微结构表征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应用。对此,本文亦进行了介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扫描透射电子显微镜 Z-衬度STEM像 高K柵介质材料 界面微结构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五水硫酸铜晶体的制备及表征实验方法的优化
16
作者 杜意恩 郭少华 张爱华 《应用化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16-428,共13页
五水硫酸铜晶体的制备是无机化学实验中一个重要的综合性实验。本文设计了一组用铜粉与硫酸、硝酸反应制备五水硫酸铜的实验装置,对实验条件进行了探讨,通过X射线粉末衍射(XRD)和同步热分析对制备的五水硫酸铜的晶体结构和结晶水含量进... 五水硫酸铜晶体的制备是无机化学实验中一个重要的综合性实验。本文设计了一组用铜粉与硫酸、硝酸反应制备五水硫酸铜的实验装置,对实验条件进行了探讨,通过X射线粉末衍射(XRD)和同步热分析对制备的五水硫酸铜的晶体结构和结晶水含量进行了分析。实验结果表明,经过对实验装置的改进和实验方法的优化,不仅显著提升了制备产物的纯度和产率,而且在反应过程中产生的NO和NO_(2)等有毒气体能够被NaOH溶液吸收,实现了对环境无污染的绿色化学实践。这种改进和优化既提高了实验效率和安全性,又促进了学生的实验技能和科学素养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水硫酸铜 制备 实验方法优化 晶体 组分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快响应液晶技术研究进展与展望
17
作者 李晓波 王靖阁 +1 位作者 吴亮 胡伟 《液晶与显示》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87-200,共14页
液晶显示如今已经成为信息显示工业的主流技术,广泛应用于小尺寸显示器,如计算器、手机、数码相机等;中尺寸显示器,如笔记本电脑和桌面显示器;大尺寸显示器,如直视型电视和投影电视。传统液晶如向列相液晶,胆甾相液晶等,虽对外电场有着... 液晶显示如今已经成为信息显示工业的主流技术,广泛应用于小尺寸显示器,如计算器、手机、数码相机等;中尺寸显示器,如笔记本电脑和桌面显示器;大尺寸显示器,如直视型电视和投影电视。传统液晶如向列相液晶,胆甾相液晶等,虽对外电场有着快速的响应时间(毫秒量级),但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追求更高质量的显示,这就要求液晶具有更快的响应速度以满足高分辨率动态显示。本文系统描述了影响液晶响应时间的要素,重点介绍了几种具有快速响应机制的新型液晶体系,如聚合物稳定蓝相液晶、铁电液晶、铁电向列相液晶和序参数电控效应。最后,展望了快速响应液晶在显示器件和光子学器件中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快速响应 蓝相液晶 铁电液晶 铁电向列相 序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调谐太赫兹液晶超表面
18
作者 申彦春 徐雅倩 胡伟 《液晶与显示》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07-423,共17页
超表面极大地丰富了光与物质的相互作用,促进了平面光学的发展。近年来,随着太赫兹(THz)技术的快速发展,动态可调谐太赫兹器件得到了广泛研究。液晶(Liquid Crystal,LC)是一种独特的软物质,兼具液体的流动性和晶体的各向异性,是显示和... 超表面极大地丰富了光与物质的相互作用,促进了平面光学的发展。近年来,随着太赫兹(THz)技术的快速发展,动态可调谐太赫兹器件得到了广泛研究。液晶(Liquid Crystal,LC)是一种独特的软物质,兼具液体的流动性和晶体的各向异性,是显示和空间光调制中不可或缺的材料。液晶与超表面集成可以实现动态太赫兹器件。本文从3方面综述了太赫兹液晶超表面的研究进展:液晶平面太赫兹器件、液晶集成金属超表面及液晶集成电介质超表面,介绍了制备液晶微结构及液晶集成金属或电介质超表面的相关技术,展示了液晶超表面器件对电场、磁场、热和光等外部刺激的优异响应性,利用外场实现了对太赫兹波振幅、频率、相位和偏振态的动态调控。可调太赫兹液晶超表面将显著推动太赫兹在成像、通信和传感领域中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晶 超表面 太赫兹 可调谐器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晶孤子的运动调控研究进展
19
作者 倪洁 丁洋 +3 位作者 贾奇麟 陆延青 汤星舟 李炳祥 《液晶与显示》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71-186,共16页
孤子在物理、生物、天文及信息工程等领域中被广泛观测和应用。在液晶材料中,孤子的生成机理、稳定条件、操控方法和应用探索一直是科学家们感兴趣的研究热点。本综述回顾了液晶中非拓扑孤子与拓扑孤子运动调控的研究进展,总结了利用电... 孤子在物理、生物、天文及信息工程等领域中被广泛观测和应用。在液晶材料中,孤子的生成机理、稳定条件、操控方法和应用探索一直是科学家们感兴趣的研究热点。本综述回顾了液晶中非拓扑孤子与拓扑孤子运动调控的研究进展,总结了利用电学、化学和光学等调控方法控制单个孤子的运动方向和速度的技术,介绍了孤子的集群运动和自组装现象,并讨论了孤子的运动调控在微粒运输、光束操纵等领域的潜在应用。本文对液晶孤子运动调控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思路,并对液晶孤子在不同领域的潜在应用进行了展望,为液晶孤子的研究提供新的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晶 孤子 运动调控 外场操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图案化取向的液晶面内偏振分束器
20
作者 方欣宇 赵家辉 +5 位作者 喻箫 贾奇麟 田璟琦 王子烨 杨吉丹 李炳祥 《液晶与显示》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827-835,共9页
传统光学分束器受限于固定几何结构与静态工作模式,难以满足动态可重构光子系统的需求。为实现激光光束的偏振可控分束,本研究构建了基于液晶折射率梯度分布的可编程光学器件。通过建立液晶平面等效折射率模型,采用数控微镜阵芯片(digit... 传统光学分束器受限于固定几何结构与静态工作模式,难以满足动态可重构光子系统的需求。为实现激光光束的偏振可控分束,本研究构建了基于液晶折射率梯度分布的可编程光学器件。通过建立液晶平面等效折射率模型,采用数控微镜阵芯片(digital micromirror device,DMD)的数字掩膜光刻技术制备具有30°、45°、60°、90°取向角的三角形图案化液晶盒,系统地建立了取向角度与有效折射率的映射关系。实验发现,当取向角度从30°增至90°时,对应区域的有效折射率呈现单调递增趋势;在水平线偏振光入射条件下,非寻常光(e光)的折射角随入射角线性增长(15°~75°),证实了液晶介质中斯涅尔定律的适用性;在偏振态从水平向竖直连续调控过程中,e光与寻常光(o光)的强度比呈现规律性演变,并于46°偏振角时达到1∶1平衡态;圆偏振光入射时可激发对称双光束,揭示了双折射相位差对分束行为的调控机制。本工作通过图案化液晶器件的折射率梯度分布设计实现了偏振编码的光束分束,其动态可调特性为新型可重构光子器件的开发提供了理论依据与技术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晶光控取向 数字掩膜光刻 偏振分束 等效折射率 斯涅尔定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