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三嗪类化合物溶解度参数及毒性构-效关系 被引量:10
1
作者 廖宜勇 张文华 +3 位作者 何艺兵 王连生 陆国元 赵焘南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34-37,共4页
测定了12种三嗪类化合物的水溶解度,辛醇水分配系数和对发光菌的毒性,并用分子连结性指数建立了预测三嗪类化合物的溶解度,辛醇水分配系数及对发光菌毒性的定量结构活性相关方程,其中10种化合物文献中未见报道。
关键词 三嗪类化合物 溶解度 辛醇 分配系数 除草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50石油酯含酚废水的治理及资源化 被引量:16
2
作者 王勇 张慧春 +3 位作者 陈金龙 张全兴 赵玉明 许昭怡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5期298-301,共4页
采用CHA-111大孔吸附树脂固定床,处理T-50石油酯生产中高浓度含酚废水。经树脂吸附处理,酚总去除率>99.9%,COD去除率>95%,出水中酚浓度<5mg/L;再经次氯酸钠氧化二级处理,实现了出水达标排放和废水... 采用CHA-111大孔吸附树脂固定床,处理T-50石油酯生产中高浓度含酚废水。经树脂吸附处理,酚总去除率>99.9%,COD去除率>95%,出水中酚浓度<5mg/L;再经次氯酸钠氧化二级处理,实现了出水达标排放和废水中酚的富集、回收与资源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附树脂 废水处理 苯酚 T-50石油酯 化学工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高交联树脂对苯胺和对硝基苯胺的吸附行为 被引量:18
3
作者 费正皓 陈金龙 +2 位作者 李爱民 刘福强 张全兴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1期1062-1065,共4页
研究了在静态条件下水溶液中超高交联树脂AM 1和大孔吸附树脂AmberliteXAD 4吸附苯胺和对硝基苯胺的热力学特性 ,测定了不同温度时的吸附等温线。结果表明 ,在稀溶液中 2种吸附剂对苯胺和对硝基苯胺的吸附同时符合Langmuir和Freundlich... 研究了在静态条件下水溶液中超高交联树脂AM 1和大孔吸附树脂AmberliteXAD 4吸附苯胺和对硝基苯胺的热力学特性 ,测定了不同温度时的吸附等温线。结果表明 ,在稀溶液中 2种吸附剂对苯胺和对硝基苯胺的吸附同时符合Langmuir和Freundlich模型。其中 ,AM 1对 2种苯胺类化合物的吸附是一个吸热过程 ,适当升高温度对吸附有利 ;吸附等温线和热力学计算结果都证明了超高交联树脂AM 1对苯胺和对硝基苯胺的吸附行为存在化学吸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胺 对硝基苯胺 吸附热力学 超高交联树脂 化学吸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树脂吸附法处理含邻苯二甲酸的废水 被引量:17
4
作者 张晓 张全兴 陈金龙 《石油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1期822-825,共4页
研究了含邻苯二甲酸的 1 ,4 -二羟基蒽醌染料生产废水的治理问题。采用树脂吸附工艺 ,当进水中邻苯二甲酸质量浓度为 50 0 0~ 70 0 0mg/L、CODCr为 80 0 0~ 1 0 0 0 0mg/L时 ,经处理后分别降至 1 0 0mg/L以下 ,吸附后的树脂用稀碱解... 研究了含邻苯二甲酸的 1 ,4 -二羟基蒽醌染料生产废水的治理问题。采用树脂吸附工艺 ,当进水中邻苯二甲酸质量浓度为 50 0 0~ 70 0 0mg/L、CODCr为 80 0 0~ 1 0 0 0 0mg/L时 ,经处理后分别降至 1 0 0mg/L以下 ,吸附后的树脂用稀碱解吸 ,脱附率大于 99 8%。邻苯二甲酸回收率≥ 90 % ,晶体纯度高达 99 6%以上。处理后的出水可依据厂家要求回用到水洗工段作洗涤水或经简单中和后直接排放。在有效处理高浓度有机化工废水的同时实现了资源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染料 废水处理 邻苯二甲酸 二羟基蒽醌 树脂吸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土壤中苯噻草胺的微生物降解 被引量:15
5
作者 张承东 韩朔睽 卢颖 《农业环境保护》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152-154,共3页
研究了除草剂苯噻草胺在不同土壤中的降解。结果表明,有机质含量低的土壤中微生物降解是其消失的主要因素,有机质含量高的黑土中吸附结合是其消失的主要因素。水田条件下苯噻草胺消失速率比旱田条件下快,但消失类型不同。被吸附的农... 研究了除草剂苯噻草胺在不同土壤中的降解。结果表明,有机质含量低的土壤中微生物降解是其消失的主要因素,有机质含量高的黑土中吸附结合是其消失的主要因素。水田条件下苯噻草胺消失速率比旱田条件下快,但消失类型不同。被吸附的农药在解吸前不参与微生物降解,土壤有机质含量影响苯噻草胺的实际降解速率。提出反 S型函数模型更好地拟合农药在土壤中的消失动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噻草胺 微生物降解 土壤 除草剂 农药污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稀土金属离子对蚕豆根尖微核率及对蚕豆早期生长发育的影响 被引量:12
6
作者 孔志明 王永兴 +2 位作者 吴庆龙 钟远 王晓蓉 《农业环境保护》 CSCD 1998年第3期97-100,共4页
应用蚕豆初生根尖细胞微核技术研究La3+、Sm3+、Y3+、Gd3+等稀土金属离子的诱变性,发现稀土金属离子在达到一定剂量时均可引起蚕豆根尖细胞微核率的升高,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P<0.01)。在早期... 应用蚕豆初生根尖细胞微核技术研究La3+、Sm3+、Y3+、Gd3+等稀土金属离子的诱变性,发现稀土金属离子在达到一定剂量时均可引起蚕豆根尖细胞微核率的升高,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P<0.01)。在早期生长试验中,应用7d生长的蚕豆幼苗干重表征蚕豆的早期生长情况,比较蚕豆的发芽率及幼苗干重,反映稀土金属离子对蚕豆早期生长发育的毒性。结果表明,稀土金属离子在高浓度时对蚕豆的发芽率有一定影响,其中以Sm3+、Y3+、Gd3+更为明显;从蚕豆幼苗干重可以看出,稀土离子在低浓度时对蚕豆早期生长具有刺激作用,并具最适浓度,在高浓度时均具有抑制作用,且随着浓度的升高,抑制作用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土金属离子 蚕豆 发芽率 生长发育 土壤污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杀虫剂对蚯蚓的毒理学研究 被引量:17
7
作者 钟远 臧宇 +2 位作者 罗屿 孔志明 沈进萍 《农业环境保护》 CSCD 1999年第3期102-105,共4页
研究了吡虫啉与抑食肼对蚯蚓的急性毒性、生化毒性及对精子形态的影响。急性毒性结果表明,上述两种杀虫剂在不同暴露系统中,显现不同的毒性效应。吡虫啉在浓度低于0.2mg/L、抑食肼低于25mg/L浓度范围内对蚯蚓纤维素酶活... 研究了吡虫啉与抑食肼对蚯蚓的急性毒性、生化毒性及对精子形态的影响。急性毒性结果表明,上述两种杀虫剂在不同暴露系统中,显现不同的毒性效应。吡虫啉在浓度低于0.2mg/L、抑食肼低于25mg/L浓度范围内对蚯蚓纤维素酶活力有抑制作用。低浓度吡虫啉对蚯蚓超氧化物歧化酶活力有抑制作用,高浓度吡虫啉和抑食肼则有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吡虫呆 抑食肼 蚯蚓 生化毒性 精子困变 杀虫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催化合成异丙醚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8
作者 冯文国 陈金龙 陈群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9期695-699,共5页
异丙醚(DIPE)不仅是优良的溶剂,而且有较高的辛烷值和抗冻性,可用作汽油的添加剂。为此,DIPE已成为国内外关注的热点之一[1]。文献报道中制备DIPE所用的催化剂有无机酸、离子交换树脂、分子筛、金属催化剂和杂多酸... 异丙醚(DIPE)不仅是优良的溶剂,而且有较高的辛烷值和抗冻性,可用作汽油的添加剂。为此,DIPE已成为国内外关注的热点之一[1]。文献报道中制备DIPE所用的催化剂有无机酸、离子交换树脂、分子筛、金属催化剂和杂多酸等。按所用原料不同,主要有以下三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丙醚 催化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树脂法去除环丁砜中对苯二酚的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陈金龙 张全兴 +5 位作者 徐建平 何明阳 朱世云 庞益新 许国强 杨学庄 《石油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4期223-227,共5页
采用季铵型阴离子交换树脂去除环丁砜中的对苯二酚,酚去除率达98%以上,除酚后环丁砜颜色明显改观,再经脱水处理,含冰量<0.2%。
关键词 离子交换 环丁砜 除酚 对苯二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102大孔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催化剂的制备与应用 被引量:2
10
作者 陈群 王平 +3 位作者 尹芳华 陈海群 冯文国 陈金龙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2期815-819,共5页
以NB- 1 型弱极性溶剂为致孔剂合成的ST- DVB 共聚体为骨架,经氯化、磺化制得C102 大孔阳离子交换树脂。在绝热反应器中将其用作壬烯与苯酚的烷基化反应催化剂,在空速9 h - 1 、反应温度88 ~130 ℃的条件下... 以NB- 1 型弱极性溶剂为致孔剂合成的ST- DVB 共聚体为骨架,经氯化、磺化制得C102 大孔阳离子交换树脂。在绝热反应器中将其用作壬烯与苯酚的烷基化反应催化剂,在空速9 h - 1 、反应温度88 ~130 ℃的条件下,600 h连续反应后壬烯转化率≥94 % ,壬基酚选择性达95 % ;在等温反应器中用作二甘醇分子内脱水环化反应的催化剂,在空速为0-4 h - 1 、平均床温155 ℃下,连续反应380 h 后二甘醇的单程转化率≥62-9 %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阳离子交换树脂 催化剂 烷基化 环化 大孔强酸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纤维素类物质生产燃料酒精研究进展 被引量:31
11
作者 邓良伟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5期69-72,共4页
纤维素类物质生产燃料酒精研究进展邓良伟(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南京,210093)石油危机的出现,引起了各国对未来能源供应不足的普遍担忧。虽然核能、水力发电可以提供大量能量来源,但对于某些用途的能源,如汽车燃料等... 纤维素类物质生产燃料酒精研究进展邓良伟(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南京,210093)石油危机的出现,引起了各国对未来能源供应不足的普遍担忧。虽然核能、水力发电可以提供大量能量来源,但对于某些用途的能源,如汽车燃料等,仍急待开发。于是许多国家将目光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素类物质 燃料 乙醇 菌种 发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相催化合成苄基硫氰酸酯的机理 被引量:2
12
作者 夏天喜 陈金龙 祁国珍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7期438-441,共4页
合成由苯乙烯、二乙烯苯共聚物固载化季铵盐,作为三相相转移催化剂(简称TC),研究了其三相相转移催化合成苄基硫氰酸酯的机理,测定了该反应的活化能。
关键词 三相催化 聚合物固载化 苄基硫氰酸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耐高温树脂固定床催化合成1,4-二氧六环 被引量:1
13
作者 冯文国 陈金龙 +1 位作者 张全兴 陈群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175-178,共4页
以二甘醇为原料,用自制耐高温大孔阳离子交换树脂作催化剂,采用固定床反应器,制得了1,4二氧六环。并对反应影响因素和各种树脂的催化活性进行了初步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二甘醇的转化率随树脂交换容量、反应温度和物料停留时间... 以二甘醇为原料,用自制耐高温大孔阳离子交换树脂作催化剂,采用固定床反应器,制得了1,4二氧六环。并对反应影响因素和各种树脂的催化活性进行了初步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二甘醇的转化率随树脂交换容量、反应温度和物料停留时间的增加而升高。选用DC102树脂作为催化剂,通过物料循环,该反应的转化率与选择性分别达到937%和90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六环 离子交换树脂 固定床 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杀菌、吸附双功能基棉纤维的制备与性能 被引量:9
14
作者 王格慧 宋湛谦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0期831-833,共3页
Two kinds of bactericidal and adsorptive cotton fibers(BACF 1,BACF 2) were made through epoxidation, amination and quaternarization. Which were associated with the test of their bactericidal activity and adsorption ca... Two kinds of bactericidal and adsorptive cotton fibers(BACF 1,BACF 2) were made through epoxidation, amination and quaternarization. Which were associated with the test of their bactericidal activity and adsorption capacity tests showed that both functionatized cotton fibers have good adsorption capacity to Cu 2+ and antibacterial action to staphylococcus aureus and bacilluscoli . They can be regenerated for repeated use after acidification with dilute hydrochloric acid and washing and sterilization with water and 95%alcohol successivel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纤维 化学改性 吸附剂 杀菌剂 制备 性能 纤维素衍生物 吸附功能 杀菌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菌根真菌液泡的分离及特性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孔繁翔 《林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4期342-347,共6页
从菌根真菌黑核菌(CenococcumgeophilumFr.)和鹅膏菌[Amanitamuscaria(L.exFr.)Pers.exHook.]菌丝中,采用多元碱化合物诱导原生质体裂解方法,分离出细胞器──液泡。... 从菌根真菌黑核菌(CenococcumgeophilumFr.)和鹅膏菌[Amanitamuscaria(L.exFr.)Pers.exHook.]菌丝中,采用多元碱化合物诱导原生质体裂解方法,分离出细胞器──液泡。实验结果表明,在加磷的MMNC培养基中培养4—7天的菌丝经水解酶作用所释放出的原生质体具有较高的液泡化程度;液泡产率约为原生质体的5-10%;细胞质特征酶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活性测定结果证明了液泡的纯度;而等量原生质体和液泡中酸性磷酸酶及α-甘露糖苷酶活性的比较表明这两种酶主要存在于液泡中,因此,它们可以作为菌根真菌黑核菌和鹅膏菌液泡的特征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核菌 鹅膏菌 菌根真菌 液泡分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纯水制造中离子交换技术的进展 被引量:2
16
作者 朱世云 张全兴 孙载坚 《电子工程师》 1998年第2期11-15,共5页
本文从超纯水制造的一般流程、离子交换技术应用历史、离子交换工艺的改进及离子交换树脂再生工艺的优化几个方面对离子交换技术在超纯水制造中的进展进行了综述。
关键词 超纯水制造 离子交换技术 工业水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印染企业加强生产管理 强化污染控制
17
作者 黄华 《江苏纺织》 1994年第12期35-38,共4页
印染企业对环境污染是严重的,在排放的三废中对环境影响最大的是废水。我国纺织印染工业发展得比较早,遍布全国各地,由此而带来的污染也遍及各个角落,影响范围十分广泛。 对印染废水的治理工作开展得比较早,污水的治理率已达50%以上,... 印染企业对环境污染是严重的,在排放的三废中对环境影响最大的是废水。我国纺织印染工业发展得比较早,遍布全国各地,由此而带来的污染也遍及各个角落,影响范围十分广泛。 对印染废水的治理工作开展得比较早,污水的治理率已达50%以上,可是达标率却在20%以下,因为目前治理仍以生化处理为主,该法虽具有BOD去除率高、污泥量少、工艺较成熟等优点,但对COD和色度的去除率低,尤其对可溶性染料及高分子浆料的处理效果很差,加之这些设施已运转十多年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产管理 印染企业 污染控制 印染废水 设备管理 生化处理 工艺设计 经济责任制 工艺控制 去除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