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四溴双酚A对鲫鱼血清抗氧化系统的影响 被引量:14
1
作者 苏燕 范涤敏 +2 位作者 罗义 任磊 王晓蓉 《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64-170,共7页
研究了幼龄鲫鱼(Carassius auratus)体外暴露于四溴双酚A(TBBPA)后,血清抗氧化系统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及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和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含量分别随暴露剂量和时间的变化.在整个试验剂量范围... 研究了幼龄鲫鱼(Carassius auratus)体外暴露于四溴双酚A(TBBPA)后,血清抗氧化系统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及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和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含量分别随暴露剂量和时间的变化.在整个试验剂量范围内,GSH含量被显著抑制;GSH-Px在中低浓度下被显著诱导,高浓度时活性变化不大;SOD、CAT活性在高浓度暴露时显著升高.0.1mg/L动态暴露中,GSH含量在整个过程中都被抑制,SOD呈先抑制后诱导,GSH-Px在暴露初期和中期被诱导CAT活性则在暴露后期被显著诱导.试验表明在鱼体受到不同程度的氧化胁迫时,可能会倾向于选择不同的应激补偿机制来消除胁迫;GSH对TBBPA十分敏感,可以考虑作为水环境中TBBPA污染的生物监测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溴双酚A(TBBPA) 鲫鱼 血清 抗氧化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富营养条件下不同形态氮对轮叶黑藻(Hydrilla verticillata)的生理影响 被引量:39
2
作者 王珺 顾宇飞 +1 位作者 纪东成 尹大强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71-74,79,共5页
在实验室条件下,研究了在富营养水平(ρ(TN)为4.0 mg/L,ρ(TP)为0.2 mg/L)下不同ρ(NH4+-N)/ρ(NO3--N)(4/0,5/1,1/1,1/5,0/4)对沉水植物轮叶黑藻(Hydrilla verticillata)生理生化的影响,以期阐明富营养化水体中不同形态氮对沉水植物的... 在实验室条件下,研究了在富营养水平(ρ(TN)为4.0 mg/L,ρ(TP)为0.2 mg/L)下不同ρ(NH4+-N)/ρ(NO3--N)(4/0,5/1,1/1,1/5,0/4)对沉水植物轮叶黑藻(Hydrilla verticillata)生理生化的影响,以期阐明富营养化水体中不同形态氮对沉水植物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ρ(NH4+-N)/ρ(NO3--N)对轮叶黑藻的生理活动和生长具有明显的影响,随着培养液中ρ(NH4+-N)比例的上升,尤其当ρ(NH4+-N)/ρ(NO3--N)>1时,轮叶黑藻的相对生长率、叶绿素含量和可溶性糖含量明显下降,谷氨酰胺合成酶(GS)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升高,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下降,蛋白质含量降低.当水体中铵盐含量上升到一定比例时对轮叶黑藻产生的胁迫作用,影响了其生理功能,抑制其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营养 轮叶黑藻 氮形态 生理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孔碳@粉煤灰颗粒复合材料合成及其吸附磷应用 被引量:10
3
作者 张晓 陈晨 +4 位作者 程婷 王津南 陈刚 邓琴 王磊 《有色金属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134-144,共11页
制备了微孔碳@粉煤灰复合材料(简称AC@FA),利用现代分析手段对材料性能进行表征,将其应用到模拟含磷废水处理,研究不同条件下吸附特性、吸附过程动力学与等温线,并进一步运用于实际水体磷吸附。结果表明:AC@FA材料是具有不规整结构的晶... 制备了微孔碳@粉煤灰复合材料(简称AC@FA),利用现代分析手段对材料性能进行表征,将其应用到模拟含磷废水处理,研究不同条件下吸附特性、吸附过程动力学与等温线,并进一步运用于实际水体磷吸附。结果表明:AC@FA材料是具有不规整结构的晶体材料;比表面积大,热稳定性良好;表面具有丰富孔道结构;其对P的吸附主要来源于负载其上的多孔碳。溶液pH=3~7时,AC@FA对磷吸附效果变化不大;而pH值大于7时磷的吸附效果大幅下降,材料表面电位从正值转移为负值。AC@FA对P的吸附效果随反应温度升高而降低。准二级动力学方程适合AC@FA对P吸附过程,Langmuir吸附等温线方程更适合拟合P在AC@FA吸附。AC@FA可应用于天然水体P的吸附,AC@FA可应用于天然水体中P元素吸附,吸附后水体中P含量全部降至0.008 mg/L以下,吸附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元素 活性炭 粉煤灰 复合材料 吸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壳聚糖/聚砜复合中空纤维膜的制备及其CO_2/N_2分离性能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马莎莎 陈泽智 +4 位作者 龚惠娟 虞辉 余珉 王梦秋 樊杨梅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50-53,共4页
以壳聚糖(CS)为涂层材料,聚砜(PSf)为基膜材料,运用浸渍涂覆的方式制备了壳聚糖/聚砜复合中空纤维膜,考察了壳聚糖质量分数、涂覆时间以及操作温度和压力对CO2、N2的渗透分离性能的影响。结果显示,在聚砜基膜上涂覆壳聚糖材料后,可有效... 以壳聚糖(CS)为涂层材料,聚砜(PSf)为基膜材料,运用浸渍涂覆的方式制备了壳聚糖/聚砜复合中空纤维膜,考察了壳聚糖质量分数、涂覆时间以及操作温度和压力对CO2、N2的渗透分离性能的影响。结果显示,在聚砜基膜上涂覆壳聚糖材料后,可有效提高CO2/N2分离系数;CO2、N2的渗透速率符合Arrhenius关系式;CO2在复合中空纤维膜中的渗透由溶解-扩散和促进传递两方面主导,而N2的渗透符合溶解-扩散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膜中空纤维膜 二氧化碳 膜分离 促进传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