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与Hf/Ta/W掺杂锐钛矿相TiO_2电子结构和光学性质的第一性原理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夏桐 方志平 +5 位作者 雷博程 刘丹枫 赵璨 刘桂安 黄以能 张丽丽 《人工晶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1431-1437,共7页
运用第一性原理密度泛函理论,计算了S单掺及S和过渡金属X(Hf、Ta、W)共掺锐钛矿相TiO_2后的电子结构和光学性质。计算结果表明,S单掺及S和X(Hf、Ta、W)共掺杂锐钛矿TiO_2后,带隙变窄,表明掺杂后的体系导电性能增强,其中Ta、W与S共掺后,... 运用第一性原理密度泛函理论,计算了S单掺及S和过渡金属X(Hf、Ta、W)共掺锐钛矿相TiO_2后的电子结构和光学性质。计算结果表明,S单掺及S和X(Hf、Ta、W)共掺杂锐钛矿TiO_2后,带隙变窄,表明掺杂后的体系导电性能增强,其中Ta、W与S共掺后,费米能级穿过导带,表现出n型半导体特征;光学性质结果表明:掺杂后各体系的吸收光谱吸收带边均发生红移,S-Ta共掺和S-W共掺体系红移程度最大,并且在可见光区域出现吸收峰,S-W共掺体系的吸收峰最大,说明了该体系的光催化功能较强。各掺杂体系的反射率主峰均向低能方向移动,共掺移动幅度更大,且S-W共掺体系的反射系数在可见光区最大。各共掺体系的静态折射率依次增大,其中S-Hf共掺体系静态折射率在各体系中最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一性原理 电子结构 光学性质 锐钛矿TIO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链拓扑结构对嵌段共聚物结晶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张丽丽 陈巧悦 +2 位作者 周恒为 石彤非 黄以能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832-1837,共6页
通过等量的聚乙二醇(PEG)和聚苯乙烯(PS)合成了H型(PS)2-PEG-(PS)2(PEG链接在PS链的中间)和线型PS-PEG-PS(PEG链接在PS链的一端)三嵌段共聚物,并通过X射线小角散射(SAXS)、X射线广角衍射(WAXD)、示差扫描量热仪(DSC)和偏光显微镜(POM)... 通过等量的聚乙二醇(PEG)和聚苯乙烯(PS)合成了H型(PS)2-PEG-(PS)2(PEG链接在PS链的中间)和线型PS-PEG-PS(PEG链接在PS链的一端)三嵌段共聚物,并通过X射线小角散射(SAXS)、X射线广角衍射(WAXD)、示差扫描量热仪(DSC)和偏光显微镜(POM)等手段研究了其结晶行为,结果表明2种共聚物中PEG的晶型相同,但是H型比线形结晶温度更低,PEG片晶厚度更小,在相同温度下PEG结晶速度更慢,这是由于H型分岔结构引起空间位阻较大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嵌段共聚物 结晶行为 动力学 聚乙二醇 聚苯乙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d、N掺杂ZnO的电子结构和光学性质的第一性原理研究 被引量:7
3
作者 刘丹枫 赵璨 +4 位作者 刘桂安 雷博程 夏桐 黄以能 张丽丽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881-888,共8页
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第一性原理,使用GGA+U方法计算出N、Nd分别单掺ZnO及N、Nd共掺ZnO晶体的形成能,能带结构,态密度及光学性质.经过对比发现:N、Nd各掺杂ZnO中,共掺体系比单掺体系更容易形成,其中低浓度掺杂难度更低;共掺体系随着掺杂... 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第一性原理,使用GGA+U方法计算出N、Nd分别单掺ZnO及N、Nd共掺ZnO晶体的形成能,能带结构,态密度及光学性质.经过对比发现:N、Nd各掺杂ZnO中,共掺体系比单掺体系更容易形成,其中低浓度掺杂难度更低;共掺体系随着掺杂浓度的升高,其畸变的强度就越强,禁带宽度变窄,电子跃迁到导带上所需的能量更小,光吸收系数较大,并且都产生了红移,光谱响应范围扩展到了整个可见光区域;共掺体系在低能区域的介电谱峰值较高,说明其极化能力较强,光生电场强度较大,会使光激发载流子在晶体内的迁移变快,对电荷的束缚能力增强.因此N、Nd共掺可以有效提升ZnO的光催化性和极化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NO 电子结构 第一性原理 光学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浓度C掺杂SnO_2的第一性原理计算 被引量:4
4
作者 彭彩云 雷博程 +4 位作者 夏桐 徐明杰 王艳辉 张丽丽 黄以能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401-406,共6页
采用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第一性原理对不同浓度C掺杂SnO_2体系的晶体结构、能带结构、态密度以及光学性质进行了计算.结果表明:掺杂C原子后,晶胞体积和晶格常数都略微增大,且随着掺杂浓度的增大而增大,能带的禁带宽度则随着浓度的增大而... 采用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第一性原理对不同浓度C掺杂SnO_2体系的晶体结构、能带结构、态密度以及光学性质进行了计算.结果表明:掺杂C原子后,晶胞体积和晶格常数都略微增大,且随着掺杂浓度的增大而增大,能带的禁带宽度则随着浓度的增大而减小.在光学性质中,掺杂C原子后体系的光吸收边都向低能方向移动,随着掺杂浓度的增大,体系红移的幅度也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一性原理 SNO2 电子结构 吸收光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稀土元素(Ce/Nd/Eu/Gd)与N共掺锐钛矿相TiO_2的第一性原理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彭彩云 马梅 +3 位作者 张航 张晓旭 张丽丽 黄以能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32-138,共7页
采用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第一性原理对锐钛矿相TiO_2、稀土元素Ce、Nd、Eu、Gd单掺锐钛矿相TiO_2,以及这四种稀土元素与N共掺锐钛矿相TiO_2前后的几何结构、能带结构、态密度以及光学性质进行了计算.结果表明:四种稀土元素单掺后导致锐钛... 采用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第一性原理对锐钛矿相TiO_2、稀土元素Ce、Nd、Eu、Gd单掺锐钛矿相TiO_2,以及这四种稀土元素与N共掺锐钛矿相TiO_2前后的几何结构、能带结构、态密度以及光学性质进行了计算.结果表明:四种稀土元素单掺后导致锐钛矿TiO_2晶胞膨胀,晶格发生畸变,禁带宽度变小,而其与N共掺后晶格畸变的程度小于单掺体系,且共掺体系的禁带宽度也减小.在光学性质中,单掺体系和共掺体系的光吸收带边都发生了红移,在可见光区的吸收系数增加,且共掺体系比单掺体系增加程度大,整体有效提高了TiO_2的光催化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一性原理 锐钛矿Ti O2 电子结构 光学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预烧温度对(Ba0.85Ca0.15)(Ti0.9Hf0.1)O3压电陶瓷电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6
6
作者 任翔云 周恒为 +2 位作者 张超 黄以能 尹红梅 《人工晶体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1233-1238,共6页
采用固相法分别在1100~1250℃的预烧温度下制备了(Ba_(0.85)Ca_(0.15))(Ti_(0.9)Hf_(0.1))O_3(BCHT)无铅压电陶瓷,通过对所制备陶微观结构和电性能的测试,发现:所有样品均具有纯的钙钛矿结构;随预烧温度的增加,室温下样品逐渐由四方相... 采用固相法分别在1100~1250℃的预烧温度下制备了(Ba_(0.85)Ca_(0.15))(Ti_(0.9)Hf_(0.1))O_3(BCHT)无铅压电陶瓷,通过对所制备陶微观结构和电性能的测试,发现:所有样品均具有纯的钙钛矿结构;随预烧温度的增加,室温下样品逐渐由四方相向三方相转变,预烧温度在1150~1250℃时两相共存;样品的压电常数d33、剩余极化强度Pr均随预烧温度的升高呈现先减小后增加的趋势,相对介电常数ε_r、弥散系数γ呈现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而矫顽场Ec则逐渐降低。样品的综合性能在预烧温度1250℃处达到最佳值:d_(33)=525 pC/N,Pr=10.2μC/cm^2,E_c=1.30 kV/cm,ε_r=17699,γ=1.65,表明该材料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a0.85Ca0.15)(Ti0.9Hf0.1)O3 固相法 压电性能 介电性能 无铅压电陶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GA+U方法研究不同浓度Cr掺杂对TiO_(2)的磁性和光学性质的影响 被引量:1
7
作者 赵旭才 王少霞 +6 位作者 刘晨曦 潘多桥 庞国旺 史蕾倩 雷博程 黄以能 张丽丽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52-160,共9页
本文采用基于第一性原理的GGA+U方法,计算研究了本征态锐钛矿TiO_(2)和不同浓度Cr掺杂锐钛矿TiO_(2)(1/8、1/16、1/32 )的电子结构、磁性及光学性质. 计算结果表明:所有掺杂体系中Ti_(0.9375) Cr_(0.0625) O_(2)的结合能最小,因此Ti_(0.... 本文采用基于第一性原理的GGA+U方法,计算研究了本征态锐钛矿TiO_(2)和不同浓度Cr掺杂锐钛矿TiO_(2)(1/8、1/16、1/32 )的电子结构、磁性及光学性质. 计算结果表明:所有掺杂体系中Ti_(0.9375) Cr_(0.0625) O_(2)的结合能最小,因此Ti_(0.9375) Cr_(0.0625) O_(2)体系的稳定性要高于Ti_(0.875) Cr_(0.125) O_(2)、Ti_(0.96875) Cr_(0.03125) O_(2)体系;Cr元素的掺入导致掺杂后体系发生晶格畸变,这有利于光生空穴和电子对的分离,提高其光催化性能;同时,由于Cr-3d和O-2p电子相互作用,使得掺杂体系呈现出铁磁性质,并且随着掺杂浓度的增加会使体系具有更好的铁磁性质;掺杂体系与本征TiO_(2)相比,掺杂后吸收带边均发生红移,光谱响应范围变大;并且随掺杂浓度的增加,光响应范围也在增大,从而有效增强了体系对于可见光的吸收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一性原理 锐钛矿 电子结构 磁性 光学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GA+U方法研究不同浓度镧(La)与氮(N)掺杂纤锌矿ZnO的光学性质 被引量:1
8
作者 刘桂安 王少霞 +4 位作者 赵旭才 雷博程 夏桐 黄以能 张丽丽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037-1044,共8页
本文运用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GGA+U方法,计算了纯ZnO体系,La、N单掺ZnO体系及Zn1-xLaxO0.875N0.125(x=0.125,0.25,0.375)三个共掺体系的电子结构和光学性质.计算结果表明,共掺体系中随着La浓度的增加,掺杂后体系的禁带宽度变小,电子跃迁... 本文运用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GGA+U方法,计算了纯ZnO体系,La、N单掺ZnO体系及Zn1-xLaxO0.875N0.125(x=0.125,0.25,0.375)三个共掺体系的电子结构和光学性质.计算结果表明,共掺体系中随着La浓度的增加,掺杂后体系的禁带宽度变小,电子跃迁所需能量减小,晶格畸变程度增大,有利于阻碍光生空穴和电子对的复合,吸收光谱吸收带边红移程度越来明显,覆盖了整个可见光区域.这些特征非常有利地说明共掺体系随La浓度的增加,其光催化功能和电学性能也在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GA+U方法 电子结构 光学性质 纤锌矿ZnO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金刚烷酮在4种溶剂中的溶解度关联及介稳区测定 被引量:2
9
作者 丁瑞 马钧亮 +2 位作者 鹿桂花 周恒为 黄以能 《化学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34-39,51,共7页
在288.15-308.15 K的温区范围内,通过称量法测定了常压下2-金刚烷酮在甲醇、乙醇、乙腈乙酸、乙酯4种溶剂中的溶解度,并采用Apelblat方程、λ-h方程以及多项式拟合的方法对所测定溶解度数据进行关联,利用Polythermal法测定了2-金刚烷酮... 在288.15-308.15 K的温区范围内,通过称量法测定了常压下2-金刚烷酮在甲醇、乙醇、乙腈乙酸、乙酯4种溶剂中的溶解度,并采用Apelblat方程、λ-h方程以及多项式拟合的方法对所测定溶解度数据进行关联,利用Polythermal法测定了2-金刚烷酮在4种溶剂中的冷却结晶介稳区宽度。实验得出2-金刚烷酮在4种溶剂中溶解度都具有正温度系数,在甲醇、乙醇中的温度系数大于其在乙腈、乙酸乙酯中的温度系数,3种溶解度模型均得到了较好的关联系数;2-金刚烷酮在乙酸乙酯中的介稳区最宽且稳定,根据晶体生长条件,初步判定在甲醇、乙酸乙酯中分别用降温法和恒温蒸发法可以长出单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金刚烷酮 溶解度 介稳区 晶体生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