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振大汉之天声”——对近现代中国语言学发展大势的思考 被引量:9
1
作者 鲁国尧 《语言科学》 2006年第1期32-35,共4页
胡明扬教授非常关注语言学理论的建设,也非常关心本刊的发展,不仅提议本刊要重视语言学理论的研究和建设,还亲自组稿,撰写了编者按语,胡明扬教授这种对中国语言学事业发展的拳拳之心,让我们深为感佩。语言学理论是语言科学研究的指导思... 胡明扬教授非常关注语言学理论的建设,也非常关心本刊的发展,不仅提议本刊要重视语言学理论的研究和建设,还亲自组稿,撰写了编者按语,胡明扬教授这种对中国语言学事业发展的拳拳之心,让我们深为感佩。语言学理论是语言科学研究的指导思想和方法论,任何科学的语言研究,不论明言与否,都有一定的理论背景。国外语言学特别重视理论探索,因此语言理论不断创新,20世纪语言学达到前所未有的鼎盛阶段就得益于这种不断创新的追求。我国语言学界重视事实,这也是一种理论倾向,自有其长处,无可厚非,但是长期不重视,甚至忽视理论探索,不支持理论论争,恐怕也是一种缺陷。我国语言学要自立于世界语言学之林,不能永远追随国外语言学的理论和方法,因此必须重视语言理论的研究和探索。这组语言学理论研究笔谈的角度是多方面的,其中既有从宏观上对语言学发展大势的思考,也有从微观上探讨语言学研究中的具体问题;既有分析汉语的,也有调查研究民族语言的。我们希望开展平心静气、友好善意的科学讨论,切磋琢磨,共同前进;《语言科学》刊发论文的学术规范也一贯要求对不同观点应以理服人,不宜讽刺挖苦,嘲弄伤人,更不宜断章取义,曲解原意。切磋性的文章更应力求用词平和,与人为善。另外,被批评者也有反批评的权利,不过同样希望在切磋探讨中富有学者风度。本刊愿意和语言学界一起为营造一个自由、坦诚、友好的学术探讨和争论的良好氛围而共同努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现代 中国语言学 语言学理论 大势 笔谈 外交家 巴黎和会 《左传》 外交官员 政治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汉语音韵学的研究方法和我的“结合论” 被引量:16
2
作者 鲁国尧 《汉语学报》 2007年第2期2-10,共9页
此文是方法论论文,但论的不是最高层次的方法,而是中间层次和最低层次的方法,亦即汉语音韵学的研究方法。笔者认为历史文献考证法和历史比较法都是经过长期检验的传统方法,各有千秋,不应妄加轩轾,而应两者并重。发扬之道在将二者结合、... 此文是方法论论文,但论的不是最高层次的方法,而是中间层次和最低层次的方法,亦即汉语音韵学的研究方法。笔者认为历史文献考证法和历史比较法都是经过长期检验的传统方法,各有千秋,不应妄加轩轾,而应两者并重。发扬之道在将二者结合、化合,此即"新二重证据法"或汉语史研究中的"二重证据法",这种"结合论"应该大加提倡。本文叙述笔者研讨音韵学研究方法直至提出新"二重证据法",以及反对"单一论"的历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方法论 历史文献考证法 历史比较法 结合论 冯契 梅耶 汉语音韵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研究明末清初官话基础方言的廿三年历程——“从字缝里看”到“从字面上看” 被引量:27
3
作者 鲁国尧 《语言科学》 2007年第2期3-22,共20页
在明清官话的研究中,基础方言是十分重要的问题,作者在1984年写成《明代官话及其基础方言问题——读〈利玛窦中国札记〉》,1985年正式发表,此文首次提出明代官话的基础方言是南京话的假说,这是起点。此后作者继续利用其他资料作纵深的开... 在明清官话的研究中,基础方言是十分重要的问题,作者在1984年写成《明代官话及其基础方言问题——读〈利玛窦中国札记〉》,1985年正式发表,此文首次提出明代官话的基础方言是南京话的假说,这是起点。此后作者继续利用其他资料作纵深的开掘,学术观点也随之有一些改变,于今二十三年。文章前四节陈述作者多年来上下求索的历程,取以“史”带“论”的方式。作者认为,考据须与义理结合,故第五节对有关明清官话基础方言的多种论点,逐一述评,仿效先哲,故取对话录的体裁。末节则呼吁决破罗网,突破数十年的凝固化的研究范式,提倡“文史语言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清官话 基础方言 文史语言学 利玛窦 金尼阁 瓦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华语”宣言书——评徐杰、王惠《现代华语概论》 被引量:10
4
作者 徐大明 《语言科学》 2006年第6期106-108,共3页
关键词 华语 徐杰 宣言书 海外华人社会 新加坡华人 现代汉语 文化创作 东南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言诗虚字中心说 被引量:7
5
作者 孙立尧 《中国韵文学刊》 2006年第4期25-36,共12页
四言诗是中国古典诗歌史上独特的诗体,从四言诗的节奏与句式、四言诗的“传统“、四言诗衰亡的原因以及四言诗与初期五言诗的关系等几方面来看,四言诗有其独特的价值。《诗经》中四言诗的节奏变化造成了其风格的顿挫,这是其不同于后世... 四言诗是中国古典诗歌史上独特的诗体,从四言诗的节奏与句式、四言诗的“传统“、四言诗衰亡的原因以及四言诗与初期五言诗的关系等几方面来看,四言诗有其独特的价值。《诗经》中四言诗的节奏变化造成了其风格的顿挫,这是其不同于后世箴、铭、诔、赞等文体的根本所在;四言诗的传统则与远古的句式及套语、套语结构有莫大关联,传统的逸失也宣告了四言诗的终结;四、五言交替之际,五言诗在其形式上延续了四言诗的格调,从而形成早期五言诗的一种特殊风格。事实上,这一切都与四言诗中的虚字密切相关,而其核心则在于其独有的虚字及虚字结构的运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言诗 虚字 中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宋代巴蜀方言与现代四川方言的关系——兼谈文献考证的一个重要功用:追寻失落的方言 被引量:2
6
作者 刘晓南 《语言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586-596,共11页
学术界对四川方言史的研究,已经形成以宋代为终点的古代巴蜀方言史和以元代为起点的近现代西南官话史两个时段。将前后两时段的方言特色词与语音特征加以比较,旁证宋元四川地方社会变迁史,可以论定宋代以前的巴蜀方言和元以后的西南官... 学术界对四川方言史的研究,已经形成以宋代为终点的古代巴蜀方言史和以元代为起点的近现代西南官话史两个时段。将前后两时段的方言特色词与语音特征加以比较,旁证宋元四川地方社会变迁史,可以论定宋代以前的巴蜀方言和元以后的西南官话不是同一来源。宋代巴蜀方言在历史上已经失落,但在文献中得到某些保存。通过文献考证可以发掘宋代巴蜀方言的部分语音特征与词汇,追寻已经失落的方言。可见,文献考证是研究历史方言的重要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代巴蜀方言 近现代西南官话 文献考证 文史语言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字典编撰应强调规范性和知识性并重——兼评《新华多功能字典》 被引量:1
7
作者 乔永 李开 《汉语学报》 2007年第4期91-94,共4页
《新华字典》是一部影响很大的字典,到2004年1月,已出了十版。近年来,商务印书馆辞书研究中心围绕“新华”辞书系列,已有《新华写字字典》、《新华拼写字典》、《新华成语词典》等十余种词典问世,取得了社会的好评。2005年12月,... 《新华字典》是一部影响很大的字典,到2004年1月,已出了十版。近年来,商务印书馆辞书研究中心围绕“新华”辞书系列,已有《新华写字字典》、《新华拼写字典》、《新华成语词典》等十余种词典问世,取得了社会的好评。2005年12月,由著名语言学家、辞书学家曹先擢、苏培成主编,历时5年完成的《新华多功能字典》(以下简称《多功能》)出版。该书是一部多功能的中型汉语字典,全书收字头14245个,附列繁体字、异体字5140个,也是《新华字典》系列的“补充”字典,或称卫星字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华字典》 多功能 知识性 强调 编撰 辞书研究 成语词典 商务印书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纪批苏诗的特点与得失 被引量:2
8
作者 莫砺锋 《中国韵文学刊》 2006年第4期4-12,共9页
纪昀对苏诗的评点体现了深厚的学识和高超的见识,且能通过细致入微的文本分析导致准确的评价。其主要优点在于对苏诗与前代诗歌艺术之渊源的揭示、对苏诗艺术特色的评判、对苏诗某些文本的校勘等方面均甚见功力;其缺点在于以其比较保守... 纪昀对苏诗的评点体现了深厚的学识和高超的见识,且能通过细致入微的文本分析导致准确的评价。其主要优点在于对苏诗与前代诗歌艺术之渊源的揭示、对苏诗艺术特色的评判、对苏诗某些文本的校勘等方面均甚见功力;其缺点在于以其比较保守的诗学观念来批评苏诗的创新之处,故不无谬评。纪批虽然不无偏颇之处,但在总体上瑕不掩瑜,堪称清代苏诗研究最重要的代表作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纪批 苏诗 苏文忠公诗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邹酆的辞书学理论
9
作者 李开 《长江学术》 2007年第2期131-135,共5页
本文研究现代辞书学家邹酆在辞书学理论方面的贡献。其理论在学理上有四大构成:独立的现代辞书学、释义理论、辞书编纂法、词典批评。在学史上三大成就:首次提出了古代辞书史和现代辞书史的学史分期,先秦综合奠基期如何肇开辞书学宏基,... 本文研究现代辞书学家邹酆在辞书学理论方面的贡献。其理论在学理上有四大构成:独立的现代辞书学、释义理论、辞书编纂法、词典批评。在学史上三大成就:首次提出了古代辞书史和现代辞书史的学史分期,先秦综合奠基期如何肇开辞书学宏基,各历史时期的个性化研究,特别是各历史时期的最突出的辞书学理论成果的提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邹酆 现代辞书学 学理 学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