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以PEG为间隔基固定赖氨酸制备血液相容的聚氨酯材料 被引量:7
1
作者 胡小洋 张燕霞 +2 位作者 张弢 于谦 陈红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613-617,共5页
通过多步表面改性方法制备了血液相容性好的聚氨酯材料.以PEG为间隔基将ε-赖氨酸通过Schiff碱反应和进一步的还原反应连接于聚氨酯表面.该表面的水接触角和XPS结果表明,PEG和ε-赖氨酸成功接枝.用蛋白质吸附和血栓溶解实验对材料的血... 通过多步表面改性方法制备了血液相容性好的聚氨酯材料.以PEG为间隔基将ε-赖氨酸通过Schiff碱反应和进一步的还原反应连接于聚氨酯表面.该表面的水接触角和XPS结果表明,PEG和ε-赖氨酸成功接枝.用蛋白质吸附和血栓溶解实验对材料的血液相容性进行了研究.蛋白质吸附结果表明,相对于改性前的聚氨酯,ε-赖氨酸改性后的表面能减少纤维蛋白原的吸附量近80%.血栓溶解测试结果显示,ε-赖氨酸改性后的表面能够在13 min内使初生的血栓溶解.这些结果证实,改性后的表面不仅能抑制非特异性蛋白质的吸附,而且在测试条件下能溶解初生的血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氨酯 聚乙二醇 赖氨酸 抗蛋白吸附 表面改性 溶解血栓 血液相溶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二维JanusGeS双层铁电隧道结的电子输运
2
作者 孙康 别洁 +2 位作者 吕洋洋 陈爽 法伟 《物理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97-207,共11页
二维范德华Janus材料两侧为不同原子,使得其具有内禀的结构不对称性和面外极化。一类新型的二维Janus材料GeS被发现可用于制备低能耗、高响应速度的铁电隧道结。基于第一性原理计算,我们发现JanusGeS双层有三种堆叠模式,它们的横向滑动... 二维范德华Janus材料两侧为不同原子,使得其具有内禀的结构不对称性和面外极化。一类新型的二维Janus材料GeS被发现可用于制备低能耗、高响应速度的铁电隧道结。基于第一性原理计算,我们发现JanusGeS双层有三种堆叠模式,它们的横向滑动和垂直位移都可以调节隧道结中的电子输运。此外,基于GeGe接触的GeS双层的铁电隧道结表现出最高的开/关比。我们的研究将滑移铁电的概念扩展到一类新型的二维范德华Janus材料,并揭示了这些材料在实际器件中可能的电阻开关机制。我们的工作为基于二维范德华Janus材料的低能耗、快速开关纳米器件的设计提供了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维范德华Janus材料 滑移铁电性 铁电隧道结 阻态开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aCo2O4晶体的生长,形貌和生长机理研究(英文) 被引量:2
3
作者 韩树娟 王继扬 +6 位作者 李静 郭永解 王永政 赵兰玲 姚淑华 陈延彬 Boughton R.I. 《人工晶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573-577,583,共6页
采用自发成核方法,以NaCl-Na2CO3为助熔剂,生长了毫米级的NaCo2O4晶体。通过X射线衍射对晶体作了表征。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和原子力显微镜研究了晶体的形貌和生长机理。结果表明:所得晶体是NaCo2O4,属于六方晶系,晶胞参数:a=b=0.2842 nm... 采用自发成核方法,以NaCl-Na2CO3为助熔剂,生长了毫米级的NaCo2O4晶体。通过X射线衍射对晶体作了表征。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和原子力显微镜研究了晶体的形貌和生长机理。结果表明:所得晶体是NaCo2O4,属于六方晶系,晶胞参数:a=b=0.2842 nm,c=1.0894 nm,V=0.0761997 nm3。NaCo2O4晶体是沿c轴层状生长的,同时从阴离子配位多面体的角度分析了晶体的形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状化合物 晶体生长 微观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赝弹性银硫系化合物阻变行为的透射电镜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熊雨薇 李京仓 +6 位作者 谭治远 朱明芸 尹奎波 商尚炀 魏琦 夏奕东 孙立涛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635-642,共8页
银硫系化合物由于尺寸可缩减性好、擦写速度快、具有多值存储能力等优点,在阻变存储器介质材料研究中受到广泛关注。但随着介质材料尺寸的不断缩小,材料表/界面结构对器件的性能产生的影响尚不明确。因此从微观尺度上揭示阻变介质材料表... 银硫系化合物由于尺寸可缩减性好、擦写速度快、具有多值存储能力等优点,在阻变存储器介质材料研究中受到广泛关注。但随着介质材料尺寸的不断缩小,材料表/界面结构对器件的性能产生的影响尚不明确。因此从微观尺度上揭示阻变介质材料表/界面对性能影响的相关机理至关重要。本文利用脉冲激光沉积制备了Ag_(10)Ge_(15)Te_(75)薄膜,并在透射电子显微镜中构建了以其为介质的阻变存储器,研究了其阻变过程中微观形貌与物相的演化。实验发现,尺寸在20 nm以下的Ag_(10)Ge_(15)Te_(75)薄膜在被电压脉冲熔断后,能够用"冷焊"的方式重新连接并仍保持阻变特性。当给其施加正向电压时,薄膜中生成Ag_(2)Te多晶颗粒。当挤压拉伸薄膜时,Ag_(2)Te多晶颗粒不会消失。当施加反向电压时,Ag_(2)Te多晶颗粒消失。分析认为,Ag_(10)Ge_(15)Te_(75)薄膜的形变属于Coble赝弹性,Ag_(2)Te多晶的生成与电场诱导沉积有关。实验的结果对于构建新型柔性阻变存储器结构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g_(10)Ge_(15)Te_(75) 透射电子显微镜 阻变存储器 赝弹性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