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主体与本体:文学“向内转”的双重维度——兼谈新时期主体论与形式文论的关系 被引量:4
1
作者 段晓琳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95-105,共11页
相较于众说纷纭、争鸣迭起的方法年1985、观念年1986,1987年的文坛稍显沉寂,除去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重提改革文学,以及对文体(尤其是小说文体)的讨论外,文坛较为重要的争鸣里,声势较大、持续时间较长、影响较广的是关于“向内... 相较于众说纷纭、争鸣迭起的方法年1985、观念年1986,1987年的文坛稍显沉寂,除去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重提改革文学,以及对文体(尤其是小说文体)的讨论外,文坛较为重要的争鸣里,声势较大、持续时间较长、影响较广的是关于“向内转”的论争,其中又以《文艺报》的讨论最为集中。1987年6月20日,《文艺报》发表周崇坡的文章《新时期文学要警惕进一步“向内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期文学 改革文学 双重维度 主体论 资产阶级自由化 《文艺报》 文论 本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国时期中学国文教育的文学意味——以苏州中学(1927~1931)为例
2
作者 张维 朱洪涛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59-63,共5页
1927年6月汪懋祖奉江苏教育厅令,接收江苏省立第一师范学校,改组旧有教育资源以组建苏州中学,同年7月5日汪懋祖被任命为苏州中学校长。因而本文讨论的时间范围亦从汪懋祖1927年出任苏中校长到1931年辞职为止。汪懋祖对苏州中学的定位和... 1927年6月汪懋祖奉江苏教育厅令,接收江苏省立第一师范学校,改组旧有教育资源以组建苏州中学,同年7月5日汪懋祖被任命为苏州中学校长。因而本文讨论的时间范围亦从汪懋祖1927年出任苏中校长到1931年辞职为止。汪懋祖对苏州中学的定位和期待很高,"苏中规模大,人才多,实可作为一个实验中学"[1],这可从两方面来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州中学 汪懋祖 时间范围 国文教学 教育类 学程 选文 新文学运动 学衡派 经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老舍在齐鲁大学的几则新材料
3
作者 汤志辉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80-83,共4页
近日,笔者翻阅《齐大旬刊》发现有几则关于老舍的材料,以往的研究者未曾注意。鉴于这些材料对于了解老舍在齐鲁大学的经历与生平有所帮助,因此笔者整理出来,以期对老舍研究有所助益。下面分三点来谈。 1.老舍在齐鲁大学开设的课程。张... 近日,笔者翻阅《齐大旬刊》发现有几则关于老舍的材料,以往的研究者未曾注意。鉴于这些材料对于了解老舍在齐鲁大学的经历与生平有所帮助,因此笔者整理出来,以期对老舍研究有所助益。下面分三点来谈。 1.老舍在齐鲁大学开设的课程。张桂兴先生是老舍研究专家,他的《老舍资料考释》(修订本)与《老舍年谱》对老舍的生平资料有详实的考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舍研究 印刷所 老舍年谱 张桂 新文学作家 修词 卷第 生平资料 文艺思潮 国学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郁达夫佚诗《题山居集》
4
作者 朱洪涛 《现代中文学刊》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39-40,共2页
本文考证郁迭夫刊于《厦大校刊》的一首全集未收的七绝。旨在弄明白其中蕴含的人与事,物与情,厘清诗中的今典,为研究郁达夫诗者提供借鉴。
关键词 郁达夫 七绝 题山居集 何励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鲁迅与北洋时期的欠薪与索薪 被引量:3
5
作者 王彬彬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4-22,共19页
民国政府一成立,财政便十分窘迫,这其实是很容易理解的事情。在那样的一个社会状况中建立一个新的国家、成立一个新的政府,需要很多钱,而财源则少得可怜。在袁世凯当国时,还能勉强维持,所以,由中央政府拨款的公教单位,公教人员的薪金尚... 民国政府一成立,财政便十分窘迫,这其实是很容易理解的事情。在那样的一个社会状况中建立一个新的国家、成立一个新的政府,需要很多钱,而财源则少得可怜。在袁世凯当国时,还能勉强维持,所以,由中央政府拨款的公教单位,公教人员的薪金尚能大体如数领取。拖欠薪金的现象虽然也存在,但还不算严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洋时期 民国政府 欠薪 薪金 袁世凯 财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观音》的性别政治与佛教意象 被引量:2
6
作者 韩旭东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7期107-110,共4页
杨雅喆编导的《血观音》荣获第54届台湾金马奖最佳剧情片、最佳女主角、最佳配角三大奖项,是一部讲述棠氏集团三代女性罪恶发家史的影片。本文以文化研究中的性别视角为出发点,从母亲棠夫人的恶行来考察女性与政权/资本意识形态秘密耦... 杨雅喆编导的《血观音》荣获第54届台湾金马奖最佳剧情片、最佳女主角、最佳配角三大奖项,是一部讲述棠氏集团三代女性罪恶发家史的影片。本文以文化研究中的性别视角为出发点,从母亲棠夫人的恶行来考察女性与政权/资本意识形态秘密耦合的全过程、性别政治如何通过压抑子一代主体性的方式来做下恶"业"和"女儿"们在母权挤压下绝望的自我抗争之路。在此基础上,分析影片中佛教意象/元素的情节功能和反讽意味以及女性家长通过宗教来进行虚妄救赎的假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观音》 性别政治 女性家族史 主体性 佛教救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