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主体与本体:文学“向内转”的双重维度——兼谈新时期主体论与形式文论的关系 |
段晓琳
|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
2018 |
4
|
|
2
|
民国时期中学国文教育的文学意味——以苏州中学(1927~1931)为例 |
张维
朱洪涛
|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
2015 |
0 |
|
3
|
关于老舍在齐鲁大学的几则新材料 |
汤志辉
|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15 |
0 |
|
4
|
郁达夫佚诗《题山居集》 |
朱洪涛
|
《现代中文学刊》
北大核心
|
2015 |
0 |
|
5
|
鲁迅与北洋时期的欠薪与索薪 |
王彬彬
|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20 |
3
|
|
6
|
《血观音》的性别政治与佛教意象 |
韩旭东
|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
2018 |
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