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8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面向前沿交叉领域的科学-技术-产业融合创新组态效应研究——基于复杂适应系统理论 被引量:1
1
作者 王焘 付少雄 《图书与情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1-32,共12页
探究面向前沿交叉领域的科学-技术-产业间的融合创新组态效应,有助于推动科学-技术-产业间的联动,通过突破性技术孵化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文章基于复杂适应系统理论,运用必要条件分析(NCA)和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fsQCA),探究科学-技术-... 探究面向前沿交叉领域的科学-技术-产业间的融合创新组态效应,有助于推动科学-技术-产业间的联动,通过突破性技术孵化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文章基于复杂适应系统理论,运用必要条件分析(NCA)和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fsQCA),探究科学-技术-产业融合创新的前因组态效应。研究发现:单一复杂适应系统理论要素尚不构成科学-技术-产业融合创新的必要条件;知识资本加持-边缘发力型、资本引领-环境刺激型、系统主导-环境保障型、环境-系统交互驱动型是打造高融合创新水平的条件组态模式;资本集聚和知识扩散条件为高融合创新水平组态模式的核心条件。研究可为科学-技术-产业融合创新的影响因素研究提供理论与实践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沿交叉领域 融合创新 科学-技术-产业 复杂适应系统理论 组态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成式人工智能(GAI)背景下的新型数字鸿沟识别框架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孙榕 李白杨 《图书情报知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9-30,共12页
[目的/意义]识别生成式人工智能背景下新型数字鸿沟的表现形式和核心内容,为破解数字弱势群体的认知和行动困境提供启示。[研究设计/方法]基于“认知—行为”视角,利用大规模文献调研的方法构建框架。[结论/发现]构建了一个“认知—获... [目的/意义]识别生成式人工智能背景下新型数字鸿沟的表现形式和核心内容,为破解数字弱势群体的认知和行动困境提供启示。[研究设计/方法]基于“认知—行为”视角,利用大规模文献调研的方法构建框架。[结论/发现]构建了一个“认知—获取—使用—评估”(CAUE)框架,以识别和解析生成式人工智能环境下新型数字鸿沟的三级指标;根据分析结果针对性地提出了对策建议,并对未来研究进行了展望。[创新/价值]提出识别和解析生成式人工智能背景下新型数字鸿沟的框架,为解决新型数字鸿沟相关的概念辨析、形态识别和弥合路径等问题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成式人工智能 数字鸿沟 智能鸿沟 数字不平等 数字素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能家居使用场景的用户隐私风险感知与保护行为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曹雅宁 柯青 杨卉 《图书情报知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70-82,共13页
[目的/意义]智能家居在提升家庭生活舒适度的同时,也引发了用户的隐私风险感知。探索智能家居用户的隐私风险感知与保护行为,有助于理解特殊情境下用户面临的隐私问题及用户行为模式,帮助提升智能家居的隐私保护设计。[研究设计/方法]... [目的/意义]智能家居在提升家庭生活舒适度的同时,也引发了用户的隐私风险感知。探索智能家居用户的隐私风险感知与保护行为,有助于理解特殊情境下用户面临的隐私问题及用户行为模式,帮助提升智能家居的隐私保护设计。[研究设计/方法]对37位用户进行半结构化访谈,采用程序化扎根理论分析访谈数据,围绕"智能家居用户的隐私风险感知"这一核心范畴构建理论模型,并描述了故事线。[结论/发现]四类前因影响智能家居用户的隐私风险感知,包括隐私信息类型、隐私体验、外部保障评估及技术前景预判、其他信息产品经验;智能家居用户的隐私保护行为包括限制信息披露数量、管理产品使用场景和避免特定功能使用三类形态;智能家居用户的隐私风险感知与隐私保护行为存在相互影响关系,且感知价值调节了智能家居用户的隐私风险感知对隐私保护行为的影响;未发现智能家居使用场景下存在明显的隐私悖论现象。[创新/价值]研究关注特定场景的用户隐私风险感知和保护行为,理论上促进了人智交互场景的用户隐私相关研究,实践上为智能家居的隐私保护设计提供参考,助力“人本人工智能”长期发展目标的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家居 隐私 隐私风险感知 人智交互 保护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确定环境下我国人工智能产业政策的演化形成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朱齐宇 李白杨 +1 位作者 张心源 吴应强 《现代情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72-86,共15页
[目的/意义]本文旨在探究我国人工智能产业政策在不确定环境下的演化路径,明确我国人工智能发展过程中工作重心的变迁与未来趋势,为人工智能产业政策进一步完善与高质量发展提供借鉴。[方法/过程]文章结合文献计量、网络分析、共现分析... [目的/意义]本文旨在探究我国人工智能产业政策在不确定环境下的演化路径,明确我国人工智能发展过程中工作重心的变迁与未来趋势,为人工智能产业政策进一步完善与高质量发展提供借鉴。[方法/过程]文章结合文献计量、网络分析、共现分析和主题结构演化等方法,分别从人工智能产业政策数量、联合发布机构和主题结构演化3个角度进行分析。[结果/结论]研究发现,我国人工智能产业政策发文数量逐年提高;中央地方政府协调统一;政策主题日益丰富,但是还存在人工智能技术创新性较低、政策平衡性欠缺、缺乏国际合作等不足。未来人工智能产业政策需要在技术创新、教育体系、就业问题和国际合作等方面进一步完善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不确定环境 政策演化分析 主题结构演化 数字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成式人工智能在失真健康信息甄别中的作用及用户体验研究
5
作者 宋小康 赵宇翔 +2 位作者 沈良 宋士杰 朱庆华 《图书情报知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5-65,125,共12页
[目的/意义]旨在从技术使用(technology-in-use)的视角,探索生成式人工智能(Generative Artificial Intelligence,GAI)工具在失真健康信息甄别中的作用及用户体验。[研究设计/方法]使用融合随机对照实验、问卷和访谈的混合方法获取研究... [目的/意义]旨在从技术使用(technology-in-use)的视角,探索生成式人工智能(Generative Artificial Intelligence,GAI)工具在失真健康信息甄别中的作用及用户体验。[研究设计/方法]使用融合随机对照实验、问卷和访谈的混合方法获取研究数据,基于独立样本T检验和非参数检验对用户使用GAI甄别失真健康信息的行为表现和感知体验进行分析。[结论/发现]GAI组任务完成时间显著低于搜索引擎组,且GAI组在完成任务过程中平均信息获取次数更少。用户使用GAI搜索后的得分显著高于搜索前的得分,且显著高于搜索引擎组的得分。用户使用GAI进行失真健康信息甄别的感知有效性、高效性、吸引性和总体验显著高于搜索引擎组,在感知易学性和容错性方面没有显著差异。GAI甄别失真健康信息的用户体验遵循“任务技术匹配—用户信息行为—用户体验感知”的故事线。[创新/价值]使用混合方法探究GAI在失真健康信息甄别中的应用,能够为智能信息服务和失真健康信息干预提供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成式人工智能 失真健康信息 信息甄别 用户体验 ChatGP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合作模式下论文跨学科性对颠覆性创新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丁乐蓉 杨欣谊 张靖雯 《现代情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33-144,共12页
[目的/意义]本研究旨在探索不同合作模式下论文跨学科性对颠覆性创新的影响。[方法/过程]以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2000—2018年生物信息学领域的期刊论文为数据集,本研究以参考文献学科情况为研究对象,从多样性、均衡性、差异性及整体... [目的/意义]本研究旨在探索不同合作模式下论文跨学科性对颠覆性创新的影响。[方法/过程]以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2000—2018年生物信息学领域的期刊论文为数据集,本研究以参考文献学科情况为研究对象,从多样性、均衡性、差异性及整体跨学科性4个维度量化论文跨学科性,以D指数量化颠覆性创新,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探讨不同合作模式下论文跨学科性对颠覆性创新的影响,并通过调整引用时间窗对结论进行鲁棒性检验。[结果/结论](1)在生物信息学领域,论文跨学科性对颠覆性创新具有显著影响,具体表现为:多样性和跨学科性对颠覆性创新产出有积极影响;均衡性和差异性对颠覆性创新产出有消极影响。(2)不同合作模式下跨学科性对颠覆性创新影响方向基本一致,但合作跨度的增加会加强多样性对颠覆性创新的积极影响、均衡性和差异性对颠覆性创新的消极影响,削弱跨学科性对颠覆性创新的积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学科性 颠覆性创新 D指数 合作模式 LOGISTIC回归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技术人员流动与团队双元创新:知识互补与替代的影响分析
7
作者 王嘉杰 王焘 孙建军 《情报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5-47,共13页
技术人员流动及其对团队创新绩效的影响受到学界的广泛关注。然而,技术人员的知识如何通过流动与新团队知识网络进行耦合,进而影响新团队的探索式创新和利用式创新水平,学界对此鲜有研究。本文以从欧洲专利局全球专利统计数据库中提取的... 技术人员流动及其对团队创新绩效的影响受到学界的广泛关注。然而,技术人员的知识如何通过流动与新团队知识网络进行耦合,进而影响新团队的探索式创新和利用式创新水平,学界对此鲜有研究。本文以从欧洲专利局全球专利统计数据库中提取的108468条技术人员流动数据作为研究样本,从知识耦合角度测度技术人员与新团队之间的知识互补与知识替代水平,利用负二项回归模型实证分析技术人员与新团队的知识互补和知识替代对团队探索式创新与利用式创新水平的影响机制,探究团队知识广度的调节作用。研究结果显示:(1)技术人员与新团队间的知识互补与团队探索式创新呈正相关,而与团队利用式创新呈负相关;(2)知识替代与团队利用式创新呈正相关,与团队探索式创新呈负相关;(3)团队知识广度能够减弱知识替代对团队利用式创新的正向关系,增强其他相关影响。本文在理论上加深了人才流动研究关于知识转移驱动创新机制的理解。在实践层面,本文为人才流动、团队创新协作及相关政策制定提供了新的见解,可为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建设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人员流动 知识耦合 知识互补 知识替代 团队双元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信息资源管理学科视角下的数据要素研究 被引量:14
8
作者 孙建军 李阳 《图书情报知识》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6-12,共7页
[目的/意义]数字经济背景下,信息资源管理学科需要进一步融入到数据要素化市场建设之中,积极建构新的学术增长点。[研究设计/方法]首先分析信息资源管理学科与数据要素的关联逻辑以及学科的角色建构问题,而后介绍信息资源管理学科视域... [目的/意义]数字经济背景下,信息资源管理学科需要进一步融入到数据要素化市场建设之中,积极建构新的学术增长点。[研究设计/方法]首先分析信息资源管理学科与数据要素的关联逻辑以及学科的角色建构问题,而后介绍信息资源管理学科视域下的若干核心议题,最后对两者融合的未来发展提出思考。[结论/发现]数据要素研究是信息资源管理学科的新领域和新方向,应充分发挥学科特色和优势,有组织地推进数据要素研究与实践。[创新/价值]从信息资源管理学科视域思考数据要素研究,为进一步扩大学科研究视野、拓展学科研究空间提供启示,为数据要素化与数字经济发展中的学科话语建构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资源管理 图情档 数据要素 数字经济 数据资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据要素市场体系建构与价值实现路径探索 被引量:29
9
作者 孙建军 巴志超 夏义堃 《情报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9,共9页
数据要素市场体系的顶层设计是加快推进数字要素市场化配置、推动我国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前提基础与关键部署。通过剖析当前全国数据要素统一大市场建设面临的瓶颈与挑战,本文分析数据要素市场建设的特殊性,提出全国统一数据要素市场... 数据要素市场体系的顶层设计是加快推进数字要素市场化配置、推动我国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前提基础与关键部署。通过剖析当前全国数据要素统一大市场建设面临的瓶颈与挑战,本文分析数据要素市场建设的特殊性,提出全国统一数据要素市场体系“一体两翼”“三基”“七要点”的总体架构思路,以及战略布局、结构布局和空间布局相统一的总体布局方案,并从市场体系建设新特征、内在结构与运行模式解析、数据要素市场与传统要素市场一体化联动机理揭示与场景应用示范等方面探索促进数据要素市场价值升级与高质量发展的实现路径,从而为推动数据资源化、资产化和资本化的可持续运营提供参考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要素 市场体系架构 价值实现路径 运行模式 联动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前沿交叉领域的信息服务路径思考 被引量:1
10
作者 孙建军 马亚雪 李阳 《图书与情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9,共9页
开展面向前沿交叉领域的信息服务有助于打破领域和行业壁垒,促进知识融合与创新加速,为解决复杂社会问题和推动科技进步提供关键支撑。文章从系统性交叉视角阐述前沿交叉领域的内涵特征,分析信息服务对前沿交叉领域的支撑作用,提出以“... 开展面向前沿交叉领域的信息服务有助于打破领域和行业壁垒,促进知识融合与创新加速,为解决复杂社会问题和推动科技进步提供关键支撑。文章从系统性交叉视角阐述前沿交叉领域的内涵特征,分析信息服务对前沿交叉领域的支撑作用,提出以“高适应性、分类化、全链条”为服务理念,以“智能化、个性化、动态化、高效化”为服务目标的前沿交叉领域信息服务思想,构建面向前沿交叉领域形成、演化、更新与重组全过程的信息服务逻辑架构,并明确信号探测和创新路径预测两大关键服务目标。同时,为应对前沿交叉领域信息服务面临的挑战,创新性探讨顶层设计、数智融合与容错问题的解决方案,旨在为相关领域的研究者、决策者和实践者提供方法论和策略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沿交叉领域 信息服务 逻辑架构 服务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技术团队跨学科性对突破性创新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5
11
作者 丁乐蓉 石静 +1 位作者 吴柯烨 孙建军 《情报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03-515,共13页
为探索技术团队跨学科性对突破性创新的影响,本文在PATSTAT(Worldwide Patent Statistical Database,全球专利统计数据库)生物制药专利数据的基础上,从多样性、均衡性和差异性3个维度测度技术团队跨学科性,使用突破性创新程度(D指数)和... 为探索技术团队跨学科性对突破性创新的影响,本文在PATSTAT(Worldwide Patent Statistical Database,全球专利统计数据库)生物制药专利数据的基础上,从多样性、均衡性和差异性3个维度测度技术团队跨学科性,使用突破性创新程度(D指数)和突破性创新数量量化团队突破性创新成果,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方法分析技术团队跨学科性对突破性创新的影响,并通过调整引用时间窗对结论进行鲁棒性检验。研究发现:①在生物制药领域,技术团队跨学科性对突破性创新具有显著影响,具体表现为技术团队多样性水平越高,团队越倾向于产出更多高突破性的创新成果;技术团队均衡性越高,团队的突破性创新成果越符合“少而美”的特点;技术团队差异性越大,团队创新成果的突破性程度越低。②生物制药领域技术团队以10人以下小规模团队为主,其中年轻的、非跨国的小规模团队更有可能产出突破性较强的创新成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学科性 突破性创新 D指数 技术团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成式人工智能(GAI)背景下的数智可供性与认知带宽调节研究 被引量:10
12
作者 詹希旎 李白杨 《图书与情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0-120,共11页
随着生成式人工智能与大数据资源的融合应用,可供主体的数智化特性逐渐凸显,在强化AI生成能力的同时拓宽了用户认知边界,为可供思想提供了新的延续支点。文章首先以生成式人工智能背景下的数智可供性理论建构为切入点,从“赋能”属性和... 随着生成式人工智能与大数据资源的融合应用,可供主体的数智化特性逐渐凸显,在强化AI生成能力的同时拓宽了用户认知边界,为可供思想提供了新的延续支点。文章首先以生成式人工智能背景下的数智可供性理论建构为切入点,从“赋能”属性和“关系”机制梳理可供条件下数智与认知的逻辑关联;其次,借鉴可供思想的数智化发展机理,结合四种理论模式解构认知带宽的可供特性;最后,围绕生成式环境下认知带宽在“资源-能力-空间”的三重升维机制,探讨数智供给量级优势、技术可供内生潜力、场域自主化发展的实践过程,以期深入理解“数智何以赋能认知”的关键命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成式人工智能 数智可供性 认知带宽 AIGC 稀缺资源 场域自主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初老人群智能生活信息障碍分析框架——基于扎根理论的探索 被引量:1
13
作者 贺彩云 胡蓉 +1 位作者 赵宇翔 朱庆华 《图书与情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34-144,共11页
文章考察城市初老人群这一典型群体在面对新时代智能生活时的信息障碍产生与传导,从产生-演化的前因后果视角构建系统性信息障碍分析框架。对20名城市初老人群进行半结构化访谈,通过扎根理论梳理出城市初老人群智能生活信息障碍的34个... 文章考察城市初老人群这一典型群体在面对新时代智能生活时的信息障碍产生与传导,从产生-演化的前因后果视角构建系统性信息障碍分析框架。对20名城市初老人群进行半结构化访谈,通过扎根理论梳理出城市初老人群智能生活信息障碍的34个子范畴和11个主范畴,从障碍类型、障碍产生机理、障碍传导三个方面构建该群体智能生活信息障碍的系统分析框架。该框架兼顾城市初老人群智能生活信息障碍的外在表征、内在原因以及后续行为选择,使得对该群体的智能生活信息障碍分析更具系统性和可解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障碍 城市初老人群 智能生活 分析框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科学-技术关联对高技术产业创新绩效的影响研究——对外技术依存度的调节作用 被引量:1
14
作者 马亚雪 巴志超 +1 位作者 曹祯庭 孙建军 《情报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839-849,共11页
高技术产业是推动创新型国家建设的支柱产业,如何提升高技术产业创新绩效是优化经济结构、提高国家产业竞争力亟须解决的关键问题。高技术产业发展离不开科技协同创新的支撑,本研究以中国高技术产业为样本,采用科学论文与专利文献代表... 高技术产业是推动创新型国家建设的支柱产业,如何提升高技术产业创新绩效是优化经济结构、提高国家产业竞争力亟须解决的关键问题。高技术产业发展离不开科技协同创新的支撑,本研究以中国高技术产业为样本,采用科学论文与专利文献代表科学与技术,提出面向特定产业的科学论文与专利文献映射方法,从知识内容关联层面测度中国高技术产业科学-技术关联程度,利用面板模型实证分析科学-技术关联对中国高技术产业创新绩效的影响机制,探究对外技术依存度在科学-技术关联与高技术产业创新绩效关联关系间的调节作用。研究结果表明:①17个中国高技术产业的科学-技术关联程度均相对较低,不同领域高技术产业的科学-技术关联演化特征存在差异;②科学-技术关联与高技术产业创新绩效之间呈现倒U形关系;③对外技术依存度对科学-技术关联与高技术产业创新绩效的倒U形关系具有负向调节作用。本研究可以为政府部门制定科技创新发展规划和技术引进政策、中国高技术产业关联科研机构和企业选择并调整创新方向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技术关联 高技术产业 创新绩效 对外技术依存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经济背景下面向区域协同创新的数据资源开发利用思考
15
作者 李阳 刘柏珍 原德霖 《图书与情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2-19,共8页
在数字经济发展背景下,数据资源开发利用正在成为推动区域协同创新高质量发展的新力量、新路径。目前,区域协同创新与数据资源开发利用已有相关政策基础。基于数据资源的引擎作用,数字经济发展对于区域协同创新具有“强链”“拓链”“... 在数字经济发展背景下,数据资源开发利用正在成为推动区域协同创新高质量发展的新力量、新路径。目前,区域协同创新与数据资源开发利用已有相关政策基础。基于数据资源的引擎作用,数字经济发展对于区域协同创新具有“强链”“拓链”“均链”效应。面向区域协同创新的数据资源开发利用核心内容涉及数据汇聚、数据管控、数据应用以及保障环境。未来,可从因地制宜的区域数据治理策略、大战略观视角下的跨区域数据合作、数据链与区域数字空间打造三个方面进一步推进相关方向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 区域协同创新 数据资源 数据要素 开发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新兴产业创新生态系统联动效应对科技人才流动影响研究 被引量:5
16
作者 王焘 马亚雪 吴柯烨 《现代情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39-151,共13页
[目的/意义]探究区域新兴产业创新生态系统联动效应对科技人才流动影响,对于优化区域科技人才结构具有重要意义。[方法/过程]以我国31省市新能源汽车产业创新生态系统为样本,基于“政策—科技—产业”联动视角,采用必要条件分析与模糊... [目的/意义]探究区域新兴产业创新生态系统联动效应对科技人才流动影响,对于优化区域科技人才结构具有重要意义。[方法/过程]以我国31省市新能源汽车产业创新生态系统为样本,基于“政策—科技—产业”联动视角,采用必要条件分析与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混合方法探究区域新兴产业创新生态系统对科技人才流动影响路径。[结果/结论]研究发现:①单一区域新兴产业创新生态要素并不构成促进科技人才流动必要条件;②引致科技人才流动路径有6条,进一步提炼为3种类型,即“政策—科技—产业全能型”“科技驱动型”和“政策引导—产业促进型”;③区域新兴产业创新生态系统对科技人才流动促进路径存在明显的地理区域、试点政策以及基础设施异质性特征,各类型路径联动效应明显,政策和科技子系统要素的核心作用相对突出,但产业与科技子系统互动性有待强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新兴产业创新生态系统 联动效应 科技人才流动 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团队知识新鲜度及其对创新绩效的影响研究
17
作者 朱子轩 石静 《图书与情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3-61,共9页
团队是复杂创新活动最重要的组织形式之一,致力于探索团队创新互动过程与效能提升的团队科学学成为热门研究领域。创新的本质是知识组合,在团队中引入新的知识是提升团队创新力的重要方式,但这种新的知识如何影响创新绩效尚不清楚。文... 团队是复杂创新活动最重要的组织形式之一,致力于探索团队创新互动过程与效能提升的团队科学学成为热门研究领域。创新的本质是知识组合,在团队中引入新的知识是提升团队创新力的重要方式,但这种新的知识如何影响创新绩效尚不清楚。文章提出团队知识新鲜度,从团队知识组成视角重新定义与测度团队的知识组合,基于此,从创新数量、创新质量与创新广度三个维度探究知识新鲜度对创新绩效的影响。研究发现:团队知识新鲜度与不同维度的团队创新绩效均存在倒“U”型关系;当团队引入相同数量的新知识组合时,知识组合的知识距离越远,越有助于团队创新绩效的提升;小规模团队与大规模团队呈现出相反的模式,小团队更适合中低水平的知识新鲜度,大团队更适合高水平的知识新鲜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团队新鲜度 团队合作 技术创新 创新绩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前沿交叉领域识别方法与路径框架——基于相关领域的比较分析
18
作者 李晓妍 马亚雪 《图书与情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0-20,共11页
尽早识别前沿交叉领域对于国家科技竞争力的提升和战略技术布局至关重要。文章在系统梳理交叉领域与前沿领域概念的基础上,明确界定前沿交叉领域的内涵及关键特征,提出“三元交叉×要素交叉”多元交叉关系的理论释义,通过比较现有... 尽早识别前沿交叉领域对于国家科技竞争力的提升和战略技术布局至关重要。文章在系统梳理交叉领域与前沿领域概念的基础上,明确界定前沿交叉领域的内涵及关键特征,提出“三元交叉×要素交叉”多元交叉关系的理论释义,通过比较现有方法体系,进一步构建基于多元交叉关系的前沿交叉领域识别路径,从宏观、微观和中观三个层面搭建前瞻性框架体系,其中宏观层面从政策与战略导向关注重点发展方向,中观层面从领域动态测度生长机制,微观层面则聚焦创新要素识别关键突破点。研究结果为开展前沿交叉领域识别与预测实证研究奠定基础,同时为国家和区域的科技战略决策提供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沿交叉领域 交叉创新 技术演化 识别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违规使用对策设计及其仿真校验 被引量:1
19
作者 李英群 裴雷 +3 位作者 朱静娴 李亚菲 彭星 张晶 《现代情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8-32,共15页
[目的/意义]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违规使用治理政策涉及多方利益主体博弈,单一维度的分析视角无法从系统层面有效调和并解决这一矛盾冲突。[方法/过程]本文采用演化博弈理论框架,构建数据供应商、高校图书馆和用户的三方演化博弈模型,探... [目的/意义]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违规使用治理政策涉及多方利益主体博弈,单一维度的分析视角无法从系统层面有效调和并解决这一矛盾冲突。[方法/过程]本文采用演化博弈理论框架,构建数据供应商、高校图书馆和用户的三方演化博弈模型,探究各主体的行为模式及其均衡稳定策略。通过构建层次结构模型对参数赋值,以提升仿真分析结果的可靠性和真实性。随后通过MATLAB仿真实验,剖析了各类因素对于演化博弈的影响机制与作用路径,厘清利益对象间的动态交互关系和关联结构。[结果/结论]研究结果显示,该博弈模型呈现出两种不同的演化稳定策略状态,并基于数据资源违规使用的现状,分别从三方博弈主体提出针对性的意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图书馆 供应商 用户 数字资源 合规使用 违规使用 政策设计 演化博弈 仿真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图模驱动的在线医疗健康智慧问答服务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张君冬 刘江峰 +2 位作者 邓景鹏 刘艳华 黄奇 《现代情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64-176,共13页
[目的/意义]学者们重视追求医疗智慧问答相关技术本身的前沿性,对基础理论的探讨研究较少,两者未能融合发展。[方法/过程]在辨析相关概念的基础上,首先阐述在线医疗健康领域智慧问答服务的内涵及特征,之后剖析知识图谱与大语言模型的联... [目的/意义]学者们重视追求医疗智慧问答相关技术本身的前沿性,对基础理论的探讨研究较少,两者未能融合发展。[方法/过程]在辨析相关概念的基础上,首先阐述在线医疗健康领域智慧问答服务的内涵及特征,之后剖析知识图谱与大语言模型的联系及两者的互补融合思路,最后提出图模驱动的在线医疗健康智慧问答服务。[结果/结论]文章将医疗智慧问答服务理论特征贯穿智慧问答服务的全过程,创新性地提出其智慧问答服务应包含大语言模型驱动的医疗知识图谱构建、知识图谱增强的医疗大模型训练、图模驱动的智慧问答服务流程三部分。本研究实现了理论与技术的有机结合,研究成果可用于后续医疗智慧问答的实践性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识图谱 大语言模型 在线医疗健康 智慧问答服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