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超声辐射功率测量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固宇旸 胡济明 章东 《声学技术》 CSCD 2013年第S1期163-164,共2页
0引言超声以其无创的特点,在临床诊断及治疗领域中得以广泛应用。特别是近二十年来,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作为无创治疗肿瘤的一种新技术,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成为医学超声领域的研究热点。超声诊断设备的众多参数中,超声辐射功率表示超... 0引言超声以其无创的特点,在临床诊断及治疗领域中得以广泛应用。特别是近二十年来,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作为无创治疗肿瘤的一种新技术,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成为医学超声领域的研究热点。超声诊断设备的众多参数中,超声辐射功率表示超声的能量输出,直接与超声治疗的效果和安全性相关,因而,超声辐射功率的测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辐射 功率测量 超声诊断设备 高强度聚焦超声 医学超声 无创治疗 超声治疗 能量输出 临床诊断 十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作用下双气泡相互作用动力学行为的有限元分析
2
作者 王萧峰 屠娟 章东 《声学技术》 CSCD 2013年第S1期161-162,共2页
0引言有限元方法(Finite Element Method)随着电子计算机的发展而迅速发展起来的一种现代计算方法。它是50年代首先在连续体力学领域、动态特性分析中应用的一种有效的数值分析方法,随后很快广泛的应用于求解热传导、电磁场、流体力学... 0引言有限元方法(Finite Element Method)随着电子计算机的发展而迅速发展起来的一种现代计算方法。它是50年代首先在连续体力学领域、动态特性分析中应用的一种有效的数值分析方法,随后很快广泛的应用于求解热传导、电磁场、流体力学等连续性问题。Sergey等人[1]曾基于有限元的方法做过气泡动力学方面的分析。本文基于有限元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限元方法 连续性问题 连续体力学 动态特性分析 数值分析 有限元分析 排斥行为 超声作用 计算方法 驱动频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占空比高强聚焦超声在兔子耳部血管中导致的升温作用
3
作者 屠娟 HWANG Joo-Ha 《声学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1036-1037,共2页
近年来.随着超声医学研究的发展.高强聚焦超声在临床医学方面的应用日益得到重视。研究者们发现.超声空化效应是高强聚焦超声的生物效应的重要作用机理之一(主要是超声空化效应)。超声作用在生物体上时所产生的空化效应可以在很短... 近年来.随着超声医学研究的发展.高强聚焦超声在临床医学方面的应用日益得到重视。研究者们发现.超声空化效应是高强聚焦超声的生物效应的重要作用机理之一(主要是超声空化效应)。超声作用在生物体上时所产生的空化效应可以在很短时问内产生巨大能量,达到基因/药物输运,杀死肿瘤细胞.阻塞病变血管,止血等目的洲。然而在产生理想的治疗作用的同时,超声的空化作用也可能造成正常细胞或组织的损伤,而产生此类损伤的重要因素之一是由空化泡瞬间破裂放出巨大能量引起温度迅速上升所导致的热损伤。因此,如果在有效利用高强聚焦超声的治疗作用的同时,避免产生热损伤已经成为超声临床医学的重要课题。本文的工作旨在研究在低占空比条件下高强聚焦超声的空化效应在兔子耳部血管中所产生的升温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占空比 高强聚焦超声 兔子 耳部血管 升温作用 超声空化效应 超声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泡声空化效应在不同N/P比率下对bPEI:VEGF转染效率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卢璐 屠娟 章东 《声学技术》 CSCD 2013年第S1期157-158,共2页
0引言微血管增生,是治疗伤口和肉芽组织过程中的重要因素。它可以有效帮助伤口处重建血液循环,并促进营养物质和新陈代谢废物的转运。许多因素可以影响微血管增生的效率,比如肿瘤坏死因子α,表皮生长因子,角化细胞生长因子,血小板生长... 0引言微血管增生,是治疗伤口和肉芽组织过程中的重要因素。它可以有效帮助伤口处重建血液循环,并促进营养物质和新陈代谢废物的转运。许多因素可以影响微血管增生的效率,比如肿瘤坏死因子α,表皮生长因子,角化细胞生长因子,血小板生长因子以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等。VEGF可发挥多重作用,尤其是增强血管通透性和促血管新生矩阵的沉积。据前期研究报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泡 N/P bPEI:VEGF 声空化 转染 血管通透性 肿瘤坏死因子α 表皮生长因子 血液循环 超声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仿体中超声空化效应的B超图像处理 被引量:1
5
作者 陈楚怡 屠娟 章东 《声学技术》 CSCD 2013年第S1期155-156,共2页
0引言使用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照射组织,将产生声空化现象。在声空化过程中,声场能量于空化气泡内高度集中,当能量积累到一定阈值后,空化气泡瞬间崩溃。在气泡崩溃的瞬间能量会释放出来,形成局部的高温、高压、强冲击波等极端物理现象... 0引言使用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照射组织,将产生声空化现象。在声空化过程中,声场能量于空化气泡内高度集中,当能量积累到一定阈值后,空化气泡瞬间崩溃。在气泡崩溃的瞬间能量会释放出来,形成局部的高温、高压、强冲击波等极端物理现象[1]。这将使周围的组织细胞遭到损伤。因此,对HIFU空化的监控显得尤其重要[2]。本文主要研究不同脉冲宽度的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在体外仿体中引起的空化气泡群面积随时间的变化。从而实现对HIFU空化的实时监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化气泡 声空化 图像处理 高强度聚焦超声 B超图像 能量积累 物理现象 实时监控 PIXEL 脉冲宽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贴壁振动造影剂微泡周围速度场及剪切力研究
6
作者 王莉 屠娟 章东 《声学技术》 CSCD 2013年第S1期159-160,共2页
0引言声孔效应作为可以进行基因和药物的定向运输的很有潜力的技术,正在被广泛的研究。对于声孔效应硬性的实验研究已经很多,然而对于它的理论背景的研究却在初始阶段。对声孔效应产生机制的一种推测为:在细胞表面附近震动的造影剂微泡... 0引言声孔效应作为可以进行基因和药物的定向运输的很有潜力的技术,正在被广泛的研究。对于声孔效应硬性的实验研究已经很多,然而对于它的理论背景的研究却在初始阶段。对声孔效应产生机制的一种推测为:在细胞表面附近震动的造影剂微泡产生声微流,声微流在细胞膜上产生的剪切力所造成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泡 造影剂 声孔效应 微流 刚性壁 辐射损失 细胞表面 表面振动 最大半径 投影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氯化铽水溶液中单泡声致发光的线光谱
7
作者 梁金福 陈伟中 《声学技术》 CSCD 2013年第S1期149-150,共2页
0引言Gaitan等人在1992年首次实现了单个气泡的声致发光,即单泡声致发光[1](Single bubble sonoluminescence,缩写为SBSL)。而之前的气泡群声致发光现象称为多泡声致发光[2](Multi-bubble sonoluminescence,缩写为MBSL)。光谱测量一直... 0引言Gaitan等人在1992年首次实现了单个气泡的声致发光,即单泡声致发光[1](Single bubble sonoluminescence,缩写为SBSL)。而之前的气泡群声致发光现象称为多泡声致发光[2](Multi-bubble sonoluminescence,缩写为MBSL)。光谱测量一直是研究声致发光的有效手段之一。1995年,Matula等人[3]根据MBSL和SBSL的光谱,分析认为两者的区别是SBSL只有连续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致发光 氯化铽 线光谱 连续谱 光谱测量 BUBBLE 波长范围 线状光谱 函数信号发生器 闪耀波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典型非球形包膜气泡振动行为研究
8
作者 邵纬航 陈伟中 《声学技术》 CSCD 2013年第S1期151-152,共2页
0引言包膜气泡是一种人造医用微型气泡,因外部包裹一层蛋白(或是脂质、聚合物等)外壳得名。其最早作为超声造影剂在临床医疗学中被应用于增强诊断超声中的血液/组织成像对比度[1]。近年来,包膜气泡越来越多的在超声医学其他领域获得应... 0引言包膜气泡是一种人造医用微型气泡,因外部包裹一层蛋白(或是脂质、聚合物等)外壳得名。其最早作为超声造影剂在临床医疗学中被应用于增强诊断超声中的血液/组织成像对比度[1]。近年来,包膜气泡越来越多的在超声医学其他领域获得应用。例如作为靶向药物传递载体,用于聚焦超声肿瘤治疗,以及应用于细胞微穿孔技术等等[2,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泡尺寸 超声造影剂 超声医学 微穿孔 临床医疗 靶向药物 聚焦超声 模型框架 非球形 传递载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因果条件归一化频域算法研究
9
作者 毛鑫 卢晶 《声学技术》 CSCD 2013年第S1期205-206,共2页
0引言频域LMS算法是块LMS算法的快速实现方式。运用重叠保留法可以大量的节省运算量。频域LMS算法另一个优点是能够运用归一化频域算法实现算法的快速收敛[1]。但是,Elliott等学者研究发现:归一化频域算法在非因果条件下,滤波器收敛不... 0引言频域LMS算法是块LMS算法的快速实现方式。运用重叠保留法可以大量的节省运算量。频域LMS算法另一个优点是能够运用归一化频域算法实现算法的快速收敛[1]。但是,Elliott等学者研究发现:归一化频域算法在非因果条件下,滤波器收敛不到维纳解[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频域算法 滤波器系数 维纳 快速收敛 算法收敛 Elliott 自适应滤波器 误差收敛 有源噪声控制 傅立叶变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树形分子内部亲疏水性对其与磷脂膜相互作用影响的动力学研究
10
作者 解立强 梁盛德 朱开礼 《兰州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65-172,共8页
利用粗粒化分子动力学方法研究了两类具有不同亲疏水核心的树形分子与磷脂双层膜的相互作用.研究发现,聚酰胺胺型树形分子能够与双层膜形成包裹结构.具有强疏水核心的聚丙烯亚胺型树形分子粘附到膜表面的同时,能够穿过磷脂膜,与磷脂膜... 利用粗粒化分子动力学方法研究了两类具有不同亲疏水核心的树形分子与磷脂双层膜的相互作用.研究发现,聚酰胺胺型树形分子能够与双层膜形成包裹结构.具有强疏水核心的聚丙烯亚胺型树形分子粘附到膜表面的同时,能够穿过磷脂膜,与磷脂膜形成胶束结构.研究表明,静电吸引作用能够将树形分子锚定到膜表面,而疏水作用能够促进膜与树形分子之间的进一步作用.研究结果有助于揭示树形分子与生物膜相互作用的物理机制,对该类分子合成及医学应用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形分子 磷脂膜 分子动力学 静电作用 疏水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