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政治理论的范畴体系 |
严强
|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00 |
2
|
|
2
|
政治发展的社会新动力:试论中国民间组织兴起的政治发展意义 |
李斌
|
《理论与改革》
北大核心
|
2005 |
25
|
|
3
|
组织管理中的科层与激励制度化 |
王家峰
|
《现代管理科学》
|
2004 |
12
|
|
4
|
乡镇与乡村社会关系中的紧张因素及其矫治 |
李斌
|
《云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05 |
3
|
|
5
|
公民参与的深度扩展:从代议民主制下的传统政府管理到治理 |
李斌
|
《理论与改革》
北大核心
|
2005 |
3
|
|
6
|
移植与误读:民初政治精英的政党理念 |
王建华
|
《云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05 |
2
|
|
7
|
论社会转型期我国行政文化重塑的价值选择及目标模式 |
朱水成
谢桂平
|
《湖北社会科学》
|
2001 |
0 |
|
8
|
公民主体角色的嬗变:从代议民主制下的传统政府管理到治理 |
李斌
|
《内蒙古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05 |
0 |
|
9
|
合法性支持与政治权威模式的转换——清末民初的政治发展路径探析 |
章兴鸣
|
《江淮论坛》
CSSCI
|
2003 |
0 |
|
10
|
试论政府人力资源开发管理的重心 |
朱余斌
|
《湖北社会科学》
|
2002 |
0 |
|
11
|
当前我国农民政治参与渠道与效用分析 |
冯亚强
|
《理论与改革》
北大核心
|
2004 |
6
|
|
12
|
西方公共行政的价值演变分析——兼谈对中国行政改革的启示 |
顾家慧
|
《甘肃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
2002 |
3
|
|
13
|
联合国经社系统的作用与局限 |
金学明
|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
1995 |
0 |
|
14
|
村民自治进程中政治领导与公共权威的协调 |
金太军
|
《湖湘论坛》
|
2000 |
2
|
|
15
|
论孙中山的经济平等思想 |
唐宝富
程曦
|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
1997 |
1
|
|
16
|
价格听证会制度实行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
吕霞
|
《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4 |
11
|
|
17
|
中国传统专制主义理论之演进及其终结 |
刘庆乐
|
《云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04 |
4
|
|
18
|
论先秦忠君思想 |
唐宝富
|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
1996 |
3
|
|
19
|
理性与技术──技术理性原论 |
陆江兵
|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
1998 |
2
|
|
20
|
论现代政党在社会中的角色 |
刘庆乐
|
《河北学刊》
CSSCI
|
2004 |
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