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领域分离与融合中的公共服务供给 被引量:15
1
作者 张康之 向玉琼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99-106,共8页
公共服务的问题是在领域分离的条件下出现的。在公共领域与私人领域的关系中,主要是以提供公共服务的方式来定义公共领域的功能。公共服务的供给者存在于公共领域之中,面向私人领域提供公共服务。在全球化、后工业化的进程中,领域分离... 公共服务的问题是在领域分离的条件下出现的。在公共领域与私人领域的关系中,主要是以提供公共服务的方式来定义公共领域的功能。公共服务的供给者存在于公共领域之中,面向私人领域提供公共服务。在全球化、后工业化的进程中,领域分离的进程开始出现了逆转,即出现了领域融合的趋势,公共领域与私人领域之间的界限开始变得模糊,从而使公共服务的供给主体发生了变化。这种变化首先表现为政府垄断公共服务供给的局面被打破,随着公共性的扩散而出现了公共服务多元主体合作供给的局面。公共服务的合作供给是建基于伦理精神的基础上的,公共服务供给过程中的合作者也必然会获得道德主体的属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服务 领域分离 领域融合 合作治理 新公共管理运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众的“核邻避情结”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32
2
作者 张乐 童星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05-111,共7页
核能的发展离不开公众的支持,而核能设施所在地居民的"邻避情结"会带来诸多负面效应,必须认真加以解决。基于胶东半岛三个有核地区的抽样调查显示:目前公众针对核能设施的"邻避情结"分为三个部分,一是反对性态度,... 核能的发展离不开公众的支持,而核能设施所在地居民的"邻避情结"会带来诸多负面效应,必须认真加以解决。基于胶东半岛三个有核地区的抽样调查显示:目前公众针对核能设施的"邻避情结"分为三个部分,一是反对性态度,二是心理接受距离,三是搬迁意愿,其中多数被访者的"邻避态度"坚决,心理接受距离较远,而搬迁意愿不太强烈;在影响居民"邻避情结"产生的诸多因素中,核电设施的健康威胁、风险的长期性和居民对核电站带来的收益判断等是最为关键的因素;性别差异、年龄大小和知识水平的高低等因素也会不同程度地影响到公众的"核邻避情结"。上述研究结果清晰地描述了公众的"核邻避情结"的特征,展现了各种因素与"核邻避情结"之间的因果关系,为有关部门的"邻避"冲突管理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邻避情结 核能 风险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治理路径创新:信任与合作秩序的视角 被引量:11
3
作者 陈华 丁宏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228-233,共6页
信任与合作秩序是有效社会治理的关键因素。从我国的实践看,政府信任和社会信任的双重缺失及其叠加效应导致了合作秩序的脆弱,并导致社会治理的低效。而要提高社会治理的有效性,关键在于从观念、制度和行动等层面重建信任,扩展合作秩序... 信任与合作秩序是有效社会治理的关键因素。从我国的实践看,政府信任和社会信任的双重缺失及其叠加效应导致了合作秩序的脆弱,并导致社会治理的低效。而要提高社会治理的有效性,关键在于从观念、制度和行动等层面重建信任,扩展合作秩序,创新社会治理路径。具体可从以下三方面着手,即以社会中间组织为载体重构集体认同,以制度政策的完善提供明确的社会预期,大力发展公共交往体系,从而不断深化信任与合作,提高社会治理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任 合作秩序 社会治理 中间组织 公共交往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气候公共政策审计的范式演变及其启示 被引量:9
4
作者 王士红 孔繁斌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222-226,共5页
随着气候问题的日益严峻,气候公共政策审计成为公共政策评估领域关注的焦点。美国气候公共政策审计经历了一个长期的演化过程,其以碳减排、保护环境为目标,高度关注利益相关者的利益。美国气候公共政策审计借助丰富的内容体系与多样化... 随着气候问题的日益严峻,气候公共政策审计成为公共政策评估领域关注的焦点。美国气候公共政策审计经历了一个长期的演化过程,其以碳减排、保护环境为目标,高度关注利益相关者的利益。美国气候公共政策审计借助丰富的内容体系与多样化的方法,实现了审计过程的连续性、审计结果的透明性、审计结论的建设性,取得了良好的实践效果。我国应借鉴美国的经验,通过加强审计过程的连续性,保障公共政策审计结果的透明性;整合多种评估方法的优势,保障公共政策审计的科学性;建立多元化的评估主体,保障公共政策审计的公正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政策审计 气候政策 审计内容 范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共性的扩散、阻滞与疏浚——从“购买服务”到“多元合作”的演变逻辑 被引量:20
5
作者 张雅勤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14-121,共8页
政府向社会购买公共服务,实质上是在一定程度上将公共权力赋予社会,公共性由此向社会扩散。公共性的扩散,必然要求作为公共服务承接者的私营部门、非营利组织等社会力量在服务供给过程中以维护、实现和发展公共利益为其首要目的。然而,... 政府向社会购买公共服务,实质上是在一定程度上将公共权力赋予社会,公共性由此向社会扩散。公共性的扩散,必然要求作为公共服务承接者的私营部门、非营利组织等社会力量在服务供给过程中以维护、实现和发展公共利益为其首要目的。然而,在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实践中,这样的逻辑结果并未显现。政府与社会之间的"政治契约"关系很大程度上变异成了"经济契约",从而引发了代理人的逆向选择与道德风险。而这种逆向选择与道德风险又因政府的责任逃避以及社会组织的羸弱而加剧,进而在公共性的扩散过程中出现了诸多阻滞。疏浚这一阻滞需要变革公共服务供给主体间的"经济契约"关系,整合各种要素以促使"政府购买"发展成为各公共服务供给主体间的"多元合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府购买公共服务 公共性 多元合作 合作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带一路”的文化包容机制:价值结构、阻力分布与路径优化——基于结构功能主义方法的分析框架 被引量:4
6
作者 傅雨飞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72-77,共6页
构建文化包容机制的过程与结构功能主义的解释力具有较高程度的关联性。文化包容机制的构建,旨在挖掘以协调为特征的政治秩序被认可的价值,诠释文化功能向政治经济等领域的空间延伸。文化包容机制的价值结构主要由核心价值及其外延出的... 构建文化包容机制的过程与结构功能主义的解释力具有较高程度的关联性。文化包容机制的构建,旨在挖掘以协调为特征的政治秩序被认可的价值,诠释文化功能向政治经济等领域的空间延伸。文化包容机制的价值结构主要由核心价值及其外延出的政治价值、经济价值、社会价值等组成。其构建的政治价值在于通过文化的兼容性促进沿线各国的政策沟通,社会价值在于增进合作者的信任感于无形之中,经济价值在于实现文化模式托管系统和经济系统的分化与整合,促进沿线国家生产力的发展。构建文化包容机制的阻力分布包括共同文化认知的匮乏、西方多元文化模式的干扰、国际政治基础结构中的亚结构等依然强势、沿线国家文化产业基础薄弱等。为了消解这种社会系统的负功能,需要进行功能选择,积极搜寻"一带一路"国家的文化特征的最大公约数,积极推动国际互信体系建设,助推沿线各国文化产业发展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带一路 文化包容 价值结构 阻力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失衡的引擎:农民经济合作组织发展困境之根 被引量:3
7
作者 曹海林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08-112,共5页
我国经济社会环境以及农业、农民的固有特性决定了农民经济合作组织的发展亟需市场推动和政府引导双重引擎。20世纪中期以来,政府权力的过度介入以及市场化力量的严重缺位必然造成农民经济合作组织发展的双重引擎严重失衡,从而导致农民... 我国经济社会环境以及农业、农民的固有特性决定了农民经济合作组织的发展亟需市场推动和政府引导双重引擎。20世纪中期以来,政府权力的过度介入以及市场化力量的严重缺位必然造成农民经济合作组织发展的双重引擎严重失衡,从而导致农民经济合作组织的畸变发展。从"卷入式参与"向"权利型合作"转变是农民经济合作组织发展走出困境的突破进路,这一转变要求双重引擎的均衡运作并进行新的策略安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民经济合作组织 市场推动 政府引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行政精神的历史类型 被引量:1
8
作者 王锋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219-225,共7页
行政精神是技术性与价值性的统一。根据科学精神与价值精神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具体构成,可以把行政精神划分为经验性的行政精神、理性化的行政精神及超理性的行政精神三种基本类型。经验性的行政精神既不体现出人们共享的社会价值及政治价... 行政精神是技术性与价值性的统一。根据科学精神与价值精神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具体构成,可以把行政精神划分为经验性的行政精神、理性化的行政精神及超理性的行政精神三种基本类型。经验性的行政精神既不体现出人们共享的社会价值及政治价值,也没有科学的行政方法及途径,它立足于个人经验来处理社会事务。在这种初级形式的行政精神中,一切都处于混沌未分的状态,行政精神的理性化及价值性都还以潜在的形式存在。在事实与价值二分基础上产生的理性化行政精神,把行政当作一种科学及技术而得以片面发展,并且在公共行政的科学化、技术化的过程中孕育出公共行政的科学精神、专业精神,理性化的行政精神由此得到充分展开。超理性的行政精神适应服务行政的历史性要求,是价值精神与科学精神的统一,并且在行政实践中得到充分呈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政精神 历史类型 经验性的行政精神 理性化的行政精神 超理性的行政精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政策议程设置的民主过程:类型、效应与优化机制 被引量:6
9
作者 汪家焰 赵晖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223-229,共7页
过程分析是公共政策研究的一个重要维度。公共政策过程通常围绕决策者如何选择社会问题作为政策议题并采取相应的行动予以回应而展开,这亦是政策议程设置过程。政策议程设置的民主过程有利于推进决策民主化。政策议程设置的民主程度取... 过程分析是公共政策研究的一个重要维度。公共政策过程通常围绕决策者如何选择社会问题作为政策议题并采取相应的行动予以回应而展开,这亦是政策议程设置过程。政策议程设置的民主过程有利于推进决策民主化。政策议程设置的民主程度取决于官民互动程度和公众参与程度两个关键变量,基于此,当下政策实践中比较典型的议程设置民主过程可概括为“精英式议程设置”“回应式议程设置”和“动员式议程设置”三种类型。三类议程设置民主过程既可发挥积极效应,也存在一定的消极效应。在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新情境下,高官民互动和高公众参与的“协商式议程设置”将成为中国政策议程设置民主过程的目标类型。为此,需要在当代中国国家治理的制度体系下,完善政策议程设置的协商利益表达机制,提升政策议程设置的民主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策议程设置 民主过程 民主效应 类型学 协商式议程设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