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粤北下庄铀矿田黄陂-张光营辉绿岩脉的成因:元素地球化学和Nd-Sr-Pb-O同位素证据 被引量:38
1
作者 陆建军 吴烈勤 +5 位作者 凌洪飞 沈渭洲 高剑峰 黄国龙 邓平 谭正中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397-406,共10页
黄陂-张光营辉绿岩脉位于粤北贵东复式花岗岩岩体东部的下庄铀矿田内,形成于142.6±3.0Ma。岩石化学呈现拉斑玄武宕系列的特征,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在蛛网图上,Th表现出正异常,而Ba呈负异常,P轻度亏损,无Nb,Ta,Zr,Hf异常;轻、... 黄陂-张光营辉绿岩脉位于粤北贵东复式花岗岩岩体东部的下庄铀矿田内,形成于142.6±3.0Ma。岩石化学呈现拉斑玄武宕系列的特征,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在蛛网图上,Th表现出正异常,而Ba呈负异常,P轻度亏损,无Nb,Ta,Zr,Hf异常;轻、重稀土之间分馏不明显,基本无Eu异常。微量元素和稀土元素特征与板内玄武岩的相似;铅同位素具有典型的Dupal异常铅特征,ε_(Nd)(t)值为3.2~4.7,(^(87)Sr/^(86)Sr),为0.70446~0.70628;在Pb-Pb,Nd-Pd,Nd-Sr和Sr-Pb相关图解上,数据点都位于亏损地幔和富集地幔Ⅱ之间。地球化学特征表明,黄陂-张光营辉绿岩脉是在拉张的构造环境下由介于亏损地幔和富集地幔Ⅱ之间的、相对富集的地幔源区部分熔融形成的,而这种富集地幔可能是由俯冲带流体交代形成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素地球化学 Nd-Sr-Pb-O同位素 地幔源区特征 辉绿岩脉成因 粤北下庄铀矿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粤北下庄矿田晚白垩世辉绿玢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构造意义 被引量:28
2
作者 朱捌 凌洪飞 +3 位作者 沈渭洲 陆建军 邓平 谭正中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26-36,共11页
晚白垩世太平奄组辉绿玢岩位于粤北贵东复式岩体东部,呈NNE向展布。它具有相对富硅(SiO2=53.91%~56.03%)、富K(K2O=1.78%~3.02%)、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Nb、Ta、Zr、Ti亏损明显,LREE富集(LREE/HREE=9.35~10.24),基本无Eu异常(δEu=0.84~1... 晚白垩世太平奄组辉绿玢岩位于粤北贵东复式岩体东部,呈NNE向展布。它具有相对富硅(SiO2=53.91%~56.03%)、富K(K2O=1.78%~3.02%)、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Nb、Ta、Zr、Ti亏损明显,LREE富集(LREE/HREE=9.35~10.24),基本无Eu异常(δEu=0.84~1.00),低的εNd(91Ma)值(-5.8^-9.8)、较高的[n(87Sr)/n(86Sr)]i值(0.70899~0.71525)和典型的Dupal异常铅等特征,这些明显的岛弧火山岩的地球化学特征与其所处的板内环境具有明显的不协调性。这种不协调性反映,在太平奄组辉绿玢岩形成之前的漫长时期内,由于古太平洋板块及其沉积物俯冲过程中产生的流体对上覆地幔楔的交代作用而形成具有岛弧火山岩特征的富集地幔源区。太平奄组辉绿玢岩正是在晚白垩世时期地壳伸展和岩石圈减薄的构造环境下,由这种具有EMⅠ和EMⅡ混合特征的富集地幔源区部分熔融形成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量元素 Nd SR PB同位素 辉绿玢岩 下庄铀矿田 广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粤北下庄铀矿田鲁溪—仙人嶂辉绿岩脉的地球化学特征与成因 被引量:9
3
作者 凌洪飞 沈渭洲 +6 位作者 邓平 蒋少涌 姜耀辉 叶海敏 高剑峰 濮巍 谭正中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575-575,共1页
关键词 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辉绿岩脉 粤北 DUPAL异常 铀矿田 成因 δ^18O值 亲石元素 复式岩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底玄武岩中斜长石研究及其岩石学意义 被引量:18
4
作者 陈小明 谭清泉 赵广涛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482-488,共7页
冲绳海槽海底玄武岩中存在着三种不同世代的斜长石 :斑晶、微晶和基质斜长石 ,它们的平均粒径分别为 10 0 μm±、13μm±和 2μm±。斑晶斜长石在结构上存在核部与边部之分 ,在成分上反映为 An值出现明显的两级“台阶”,即... 冲绳海槽海底玄武岩中存在着三种不同世代的斜长石 :斑晶、微晶和基质斜长石 ,它们的平均粒径分别为 10 0 μm±、13μm±和 2μm±。斑晶斜长石在结构上存在核部与边部之分 ,在成分上反映为 An值出现明显的两级“台阶”,即 An值在80~ 90间波动的核部“平台”和 An值在 60~ 70间波动的边部“平台”,边部“平台”的成分与微晶斜长石一致。斜长石的结晶温度显示 ,斑晶核部温度为 12 50℃± ,边部温度为 10 50℃± ,而基质斜长石的结晶温度在 950℃±。笔者认为斜长石的这些特征 ,基本反映了该玄武岩浆的活动过程 :斑晶斜长石的核部记录了源区特征 ,边部及微晶斜长石反映了岩浆房中活动的特征 ,基质斜长石则记录了岩浆喷出洋壳后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底玄武岩 地幔岩浆活动 斜长石 结晶温度 冲绳海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粤北澜河变质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8
5
作者 吴烈勤 沈渭洲 +2 位作者 黄国龙 凌洪飞 叶海敏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609-617,共9页
粤北澜河变质岩主要由黑云母变粒岩和白云母绿泥片岩组成。根据主要元素、微量元素与稀土元素组成以及在各种相关判别图解上的投影,黑云母变粒岩的原岩为砂质岩,白云母绿泥片岩的原岩为泥质岩,它们主要是在被动大陆边缘的沉积环境中形... 粤北澜河变质岩主要由黑云母变粒岩和白云母绿泥片岩组成。根据主要元素、微量元素与稀土元素组成以及在各种相关判别图解上的投影,黑云母变粒岩的原岩为砂质岩,白云母绿泥片岩的原岩为泥质岩,它们主要是在被动大陆边缘的沉积环境中形成。根据黑云母变粒岩中单颗粒碎屑锆石最小U-Pb年龄为725Ma以及加里东期或早于加里东期变质的事实,原岩的沉积时间为早古生代。澜河变质岩的Sm-Nd同位素组成表明,它们的物源区为古元古代地壳,形成过程中没有年轻地壳物质加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化学 Sm—Nd同位素 构造环境 澜河变质岩 粤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