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广西海洋山花岗岩体侵位构造特征
被引量:
6
1
作者
李晓峰
华仁民
+1 位作者
冯佐海
梁金城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371-379,共9页
花岗岩是大陆地壳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地球动力学演化的示踪剂。花岗岩体侵位构造的研究对于揭示花岗岩体的变形历史和侵位机制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本文研究了海洋山花岗岩体的内部构造、与岩浆侵位应力有关的围岩构造及热接触变质带特...
花岗岩是大陆地壳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地球动力学演化的示踪剂。花岗岩体侵位构造的研究对于揭示花岗岩体的变形历史和侵位机制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本文研究了海洋山花岗岩体的内部构造、与岩浆侵位应力有关的围岩构造及热接触变质带特征 ,探讨了岩体和围岩的应变状态。研究发现 ,从岩浆侵位到冷凝固结 ,海洋山花岗岩体经历了液态流动、塑性变形和“半固态”冷凝阶段的演化。岩体各单元的应变类型分别是单轴压扁、平面应变、单轴压缩 ,早期单元的平面应变大于晚期单元的平面应变。围岩奥陶系遭受了一定的变形和变质作用 ,靠近岩体的围岩发育边缘向斜和裂隙构造 ;从靠近岩体到远离岩体 ,岩体与围岩的热接触变质带依次可分为红柱石带、黑云母带、绿泥石带。本文认为 ,海洋山花岗岩体具有低的应变结构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岗岩体
侵位构造
“S”型花岗岩
广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广西海洋山花岗岩体侵位构造特征
被引量:
6
1
作者
李晓峰
华仁民
冯佐海
梁金城
机构
南京大学成矿作用国家重点试验室
桂林工学院
出处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371-379,共9页
基金
国家基础研究重点项目 (编号 :G19990 43 2 0 9)
广西自然科学基金 (桂科字 :9912 0 11)联合资助
文摘
花岗岩是大陆地壳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地球动力学演化的示踪剂。花岗岩体侵位构造的研究对于揭示花岗岩体的变形历史和侵位机制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本文研究了海洋山花岗岩体的内部构造、与岩浆侵位应力有关的围岩构造及热接触变质带特征 ,探讨了岩体和围岩的应变状态。研究发现 ,从岩浆侵位到冷凝固结 ,海洋山花岗岩体经历了液态流动、塑性变形和“半固态”冷凝阶段的演化。岩体各单元的应变类型分别是单轴压扁、平面应变、单轴压缩 ,早期单元的平面应变大于晚期单元的平面应变。围岩奥陶系遭受了一定的变形和变质作用 ,靠近岩体的围岩发育边缘向斜和裂隙构造 ;从靠近岩体到远离岩体 ,岩体与围岩的热接触变质带依次可分为红柱石带、黑云母带、绿泥石带。本文认为 ,海洋山花岗岩体具有低的应变结构 。
关键词
花岗岩体
侵位构造
“S”型花岗岩
广西
Keywords
Granite plutons, Emplacement structure, 'S'type granite, Guangxi, Haiyangshan
分类号
P588.121 [天文地球—岩石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广西海洋山花岗岩体侵位构造特征
李晓峰
华仁民
冯佐海
梁金城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