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1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南京大学建筑学教育的基本框架和课程体系概述 被引量:5
1
作者 周凌 丁沃沃 《城市建筑》 2015年第16期83-89,共7页
本文介绍了南京大学建筑学教育的基本框架、教育思路和教学特色,并重点阐述课程体系设置的内容。南京大学建筑学专业借鉴了国际一流院校建筑学教育的培养模式,建立了本硕贯通的教学体制,形成了学术型、应用型和复合型三类人才的培养模... 本文介绍了南京大学建筑学教育的基本框架、教育思路和教学特色,并重点阐述课程体系设置的内容。南京大学建筑学专业借鉴了国际一流院校建筑学教育的培养模式,建立了本硕贯通的教学体制,形成了学术型、应用型和复合型三类人才的培养模式。课程体系的设置对传统建筑教学内容和方法进行了全面的改革,形成了以空间为核心、以建造为特色、注重设计能力培养的设计课程新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京大学 建筑学 通识教育 基本框架 课程体系 教学特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求实与创新——南京大学建筑研究所教学探索 被引量:3
2
作者 丁沃沃 《城市建筑》 2004年第3期90-93,共4页
南京大学建筑研究所建筑教育的重点在于培养建筑学科硕士和博士研究生。根据这样的任务,南京大学建筑研究昕重新思考了建筑学的理念,建立了自己的教学体系。本文着重介绍了南京大学建筑研究所的办学思想、教学体系和课程设置。
关键词 建筑观 建筑教育 教学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征途·新挑战·新探索──南京大学建筑研究所成立
3
作者 鲍家声 《新建筑》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1-3,共3页
南京大学建筑研究所于2000年12月成立。它将以综合性、研究型和国际化作为奋斗目标和方向,积极进行学科建设。为此确立了走高起点、高目标和高速度的办学道路,准备在新的征途中,迎接新的挑战,探索我国建筑教育办学的新模式。
关键词 南京大学建筑研究所 建筑教育 办学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话环境 合理建造——解析南京国际规划中心建筑设计方案 被引量:1
4
作者 胡友培 《现代城市研究》 2005年第9期64-72,共9页
以南京国际规划中心的先后三轮建筑设计方案为对象,在城市环境与建造两个层面展开分析,呈现给读者一个优秀的设计方案,以及隐藏在设计背后的对环境和建造的思考与应对策略。
关键词 高层与多层 城市环境 建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建筑设计教学改革的设想及实施意见——1984年东南大学建筑设计教学改革建议书 被引量:10
5
作者 鲍家声 《新建筑》 2006年第3期110-111,共2页
鲍家声教授这篇文稿问世算起来已有20年了。作为晚生后辈,我常有机会聆听鲍老师关于建筑设计和建筑教育的指教,2004年秋末有机会看到了鲍老师“关于建筑设计教学改革的设想及实施意见——1984年东南大学建筑设计教学改革建议书”的手稿... 鲍家声教授这篇文稿问世算起来已有20年了。作为晚生后辈,我常有机会聆听鲍老师关于建筑设计和建筑教育的指教,2004年秋末有机会看到了鲍老师“关于建筑设计教学改革的设想及实施意见——1984年东南大学建筑设计教学改革建议书”的手稿。这篇手稿用圆珠笔写在几张发黄的草稿纸上,行文遂意,但一气呵成,观点甚是鲜明。文稿中所谈的问题无疑触及传统建筑教育的主要弊端,其改革建议即便在今天看来也仍然透出新意而不乏现实针对性。东南大学(原南京工学院)建筑学专业的建筑设计教学以及专业建设近20年来的改革历程印证并基本实现了鲍家声教授当年所提出的观点和教学改革建议。现在的东南大学建筑学专业已经形成了一套以通识教育为基础,“建筑设计”为核心,历史人文类课程群和建筑技术类课程群为两翼,基础性与拓展性并重的本科建筑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新的教学计划突出了培植基础、重视理论、面向社会、提高能力的办学特色。专业核心课“建筑设计”的教学改革由低年级到高年级逐步推进,现已形成一个前三年以基础性教学为主,后两年以拓展性教学为主的“3+2”连续的课程体系。在建筑设计教学中逐步淡化功能类型而转向对设计中基本问题类型(如场地与环境、空间与功能、材料与技术等)的关注。教学方式上,注重学生为主体的交互方式,四年级的设计教学实行学生自主任选制。同时,设置了与设计课并行的“建筑设计理论”系列课程。我们改变了以“课程”罗列为模式的知识灌输方式,以“建筑设计”为核心目标,建设历史人文类课程群和建筑技术类课程群。在此框架下,建筑史教学加强了与设计课的联结互动,原有的“美术”由纯粹的绘画练习转向绘画表现与设计创造的并重,课程也更名为“视觉设计基础”。技术学科教师参与设计教学,并设置以技术问题主导的课程设计。鲍家声教授建议的新的知识构架也通过相关课程(如城市设计、环境心理学与行为建筑学、绿色建筑等)的设置得以实现。学院注重相关专业课程互动和校内外、境内外合作教学的开放化教学。每学期设计评图都实行答辩制,并且每个课题均须有校外专家参与。东南大学建筑学专业教育的不断进步凝聚了几代人艰辛探索的心血!如今,当我们透过鲍家声教授的这篇文稿来回顾昔日路程,不免感慨丛生,也备加领悟“任重道远”的意蕴。“铸重于磨”,培养有哲理、有理想、有能力、有方法、富有创造性的建筑师”。要实现这个目标,需要大家的共同努力,相信今天刊登这篇文稿定会带来新的启示,也将引出对建筑教育更多的思考和创造。(撰文:韩冬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设计课 教学改革 东南大学 建议书 重点学科 教学质量 教育部 专业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5年日本爱知世界博览会的规划和展馆建筑 被引量:2
6
作者 吴农 李成 吴蔚 《世界建筑》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126-129,共4页
会期半年的2005年世界博览会已于3月25日在日本爱知县开幕。本文紧扣本届世博会“自然的睿智”这一主题,从世博会历史和本届世博会背景入手,通过对会场整体规划和一些有代表性的国家展馆进行分析和点评,阐明“减少环境负荷与可持续发展... 会期半年的2005年世界博览会已于3月25日在日本爱知县开幕。本文紧扣本届世博会“自然的睿智”这一主题,从世博会历史和本届世博会背景入手,通过对会场整体规划和一些有代表性的国家展馆进行分析和点评,阐明“减少环境负荷与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在建筑及规划上的具体体现,力求同读者共同探讨和领会世博会场传递出的21世纪建筑的新思想、新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05年世界博览会 自然的睿智 减少环境负荷 可持续发展的建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传统木构体系对当代中国建筑的借鉴意义 被引量:3
7
作者 王鹏 《新建筑》 2005年第5期14-16,共3页
中国古典建筑文化历经几千年的发展,形成了以木构为核心的体系。从构件、单体和建筑群体三个层面对中国木构进行分析和研究,从中找出其存在历时悠久的必然性,发掘中国木构建筑的合理性,给现代建筑以新的启示。
关键词 木构 标准化 灵活性 院落 空间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化建筑:城市复兴的引擎 被引量:6
8
作者 王丽君 《华中建筑》 2007年第6期12-14,共3页
文化建筑作为城市复兴的旗舰项目成为欧洲的普遍现象。建筑在这种变革的社会环境中扮演着重要而特殊的角色,它们的风格形式是凌驾于它们的内容的,这种现象是值得我们思考的。以毕尔巴鄂古根汉姆博物馆为例对这一建筑现象作进一步的分析。
关键词 文化建筑 城市复兴 旗舰项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住宅是城市——现代主义住宅建筑的空间逻辑初探
9
作者 王健 《城市建筑》 2017年第3期194-195,共2页
20世纪初期,汽车的出现和环境污染是人类城市面临着最严峻的挑战.通过每一种类型空间的剖析,说明了现代主义住宅的空间逻辑跟这种状况相关,住宅的最终走向是要成为城市.
关键词 类自然空间 自然空间 流动空间 运动空间 个人空间 剖面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筑设计教学中的木构建造实验 被引量:8
10
作者 冯金龙 赵辰 周凌 《世界建筑》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40-44,共5页
本文简要介绍南京大学建筑研究所研究生设计教学中的木构建造实验和教学思想。
关键词 木构建造 设计教学 建筑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木之建构——关于国际当代木构建筑的发展 被引量:19
11
作者 赵辰 《世界建筑》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19-21,共3页
当今国际木构建筑的新发展要求我们对世界木建构文化重新认识。事实上,木材作为建材的许多优点我们并没有认识清楚。国际上,尤其是欧洲当代木构建筑的新发展正是以这种思想为基础的。欧洲的木构建筑传统实际上也是很深厚的,并且分布很... 当今国际木构建筑的新发展要求我们对世界木建构文化重新认识。事实上,木材作为建材的许多优点我们并没有认识清楚。国际上,尤其是欧洲当代木构建筑的新发展正是以这种思想为基础的。欧洲的木构建筑传统实际上也是很深厚的,并且分布很广。经过社会和理论上的准备,一些具有先进意识的建筑大师们成功地探索了当代木构建筑的发展,主要集中在欧洲的阿尔卑斯山地区和北欧地区。我们在接受潮流影响的同时,有必要理解木建构文化在人类不同文明历史发展阶段的意义,尤其是在现阶段作为后工业文明阶段的木建构文化的特性,以及该建筑潮流的建造规律和造型表现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建构 生态 可再生材料 建筑材料 欧洲 文明历史阶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筑教育的特色”主题沙龙 被引量:12
12
作者 顾大庆 黄一如 +13 位作者 仲德崑 丁沃沃 徐雷 龙灏 范文兵 吴越 郭华瑜 韩冬青 陈薇 鲍莉 朱雷 张彤 周凌 孙世界 《城市建筑》 2015年第16期6-14,共9页
建筑教育的特色是近年来国内各种有关会议的一个热门话题。一个学校如何发展具有特色的建筑设计教学,一方面取决于根据自身的特定条件和历史渊源确定办学理念,另一方面还必须通过教学大纲和设计课程的设计,以及具体的教学实施才能实现... 建筑教育的特色是近年来国内各种有关会议的一个热门话题。一个学校如何发展具有特色的建筑设计教学,一方面取决于根据自身的特定条件和历史渊源确定办学理念,另一方面还必须通过教学大纲和设计课程的设计,以及具体的教学实施才能实现。建筑教育缺少了理念必导致平庸,而理念缺少了具体教学的支持则流于空洞的口号。本次沙龙邀请来自不同院校的教师,围绕"建筑教育的特色"这一主题进行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教育 建筑学教育 建筑设计 教学知识 热门话题 圈层 建筑学院 南京工业大学 建筑专业 建筑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图书馆建筑发展趋向与设计对策 被引量:19
13
作者 鲍家声 《新建筑》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4-7,共4页
信息技术的发展对图书馆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并促使其服务模式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论述了数字化图书馆的发展及其对图书馆建筑空间构成和布局的影响;提出了开放性图书馆的设计模式,以适应信息社会不断变化的新要求。
关键词 图书馆 数字化图书馆 开放性设计 信息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话语权的获得——回顾西方建筑师职业的成长 被引量:1
14
作者 范诚 刘鄂东 《华中建筑》 2007年第5期8-10,共3页
该文试图通过回顾西方建筑师职业形成和发展的历史过程,搭建一个正确看待当代西方建筑师职业状况的认知平台。通过了解他们的历史,重新认知当代中国建筑师的市场行为,进行真正的“横向对比”,而不是简单的境遇攀比。做到着眼历史、放眼... 该文试图通过回顾西方建筑师职业形成和发展的历史过程,搭建一个正确看待当代西方建筑师职业状况的认知平台。通过了解他们的历史,重新认知当代中国建筑师的市场行为,进行真正的“横向对比”,而不是简单的境遇攀比。做到着眼历史、放眼未来,为我国当代建筑师职业的健康发展寻求出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代中国 建筑师 鲁威阿尔伯蒂 话语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永恒的建筑——浅析阿尔多·罗西的建筑观 被引量:3
15
作者 孙艳 《华中建筑》 2006年第7期21-22,共2页
该文通过分析阿尔多·罗西的主要建筑理论的形成,尝试理解罗西从心理学层面引入的“相似性”原则,并通过“相似性原理”发展类型学的方法。罗西运用这些方法进行建筑设计探索以及这种探索与他的建筑观和其对建筑永恒性追求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 阿尔多·罗西 相似性 类型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观演建筑设计中的思考与体验 被引量:3
16
作者 鲍家声 《城市建筑》 2006年第2期6-11,共6页
本文记叙了几次观演建筑设计的体验,并通过这些体验论述了建筑创作的基本要点:目的性是建筑设计的基本原则;环境是建筑设计的根据;建筑的综合化导致建筑空间布局的立体化;用纯朴的心设计朴实的建筑等基本观点。
关键词 观演建筑 建筑综合化 空间布局立体化 设计创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贵的精神、可贵的探索——2003年“城市院落住宅”全国大学生设计竞赛点评
17
作者 鲍家声 《新建筑》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2-13,共2页
作为《新建筑》创刊20周年系列庆祝活动之一的“城市院落住宅”大学生建筑设计竞赛,在全国各界人士及广大建筑院校师生的大力支持下,业已圆满结束。此次竞赛由新建筑杂志社和武汉联合工程顾问咨询有限公司联合举办。大赛得到全国著名期... 作为《新建筑》创刊20周年系列庆祝活动之一的“城市院落住宅”大学生建筑设计竞赛,在全国各界人士及广大建筑院校师生的大力支持下,业已圆满结束。此次竞赛由新建筑杂志社和武汉联合工程顾问咨询有限公司联合举办。大赛得到全国著名期刊及网站等媒体的鼎力支持,它们是:世界建筑、时代建筑、建筑学报、华中建筑、A/U杂志社、建筑技术及设计、ABBS建筑论坛。本次大赛评审委员会由著名建筑教育家、南京大学建筑研究所鲍家声教授,全国建筑设计大师、新建筑杂志社主编袁培煌教授,武汉联合工程顾问咨询有限公司张振华总建筑师,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朱文一教授,天津华汇工程建筑设计有限公司周恺总建筑师,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孙一民教授,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李保峰教授等7名专家组成。鲍家声教授担任评委会主席。本次竞赛,共收到包括港、台在内的全国大学生参赛作品499件。经评审,共评出24件获奖作品。其中一等奖1名,二等奖3名,三等奖6名,佳作奖14名。因篇幅有限,本刊此次仅登出全部获奖作品,以及专家点评(一、二、三等奖)和评委会主席的评审报告。借此机会,我们向大力支持此次竞赛的各界人士及高校师生表示衷心的感谢,并真诚希望继续得到你们的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院落住宅” 大学生 建筑设计 设计竞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化、生态、空间的延续和整合——南京下关老城概念性城市设计研究 被引量:4
18
作者 孟凡浩 闵天怡 《华中建筑》 2006年第12期69-77,共9页
下关老城概念性城市设计基于对历史和现状的对比分析,运用城市设计的方法从文化、生态、空间等角度提出设计概念,通过高度、密度、界面、视廊的控制来实现城市空间形态的整合,进而推动下关老城的更新进程。
关键词 概念性城市设计 视觉通廊 高度控制 图底关系 类型 空间形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居住区“人·车·路”关系初探 被引量:3
19
作者 李文博 《现代城市研究》 2006年第3期70-74,共5页
在我国城市中私人汽车数量快速增长的时期.本文对城市居住区中的“人-车-路”关系进行探讨,为城市居住区交通规划和道路设计提供必要的参考。
关键词 城市居住区 居民 私人汽车 道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象学在今天——诺伯格·舒尔茨建筑现象学研究方法的现实意义 被引量:8
20
作者 张丽娜 《华中建筑》 2006年第10期15-16,共2页
该文从诺伯格·舒尔茨建筑现象学中的核心概念“场所”出发,分析了建筑现象学的研究方法,并分析了采用这种研究方法的原因,对于这一核心概念和研究方法提出了几点个人理解,最后着眼于重新讨论建筑现象学研究方法的现实意义和发展现... 该文从诺伯格·舒尔茨建筑现象学中的核心概念“场所”出发,分析了建筑现象学的研究方法,并分析了采用这种研究方法的原因,对于这一核心概念和研究方法提出了几点个人理解,最后着眼于重新讨论建筑现象学研究方法的现实意义和发展现状。作为对舒尔茨建筑现象学阅读的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诺伯格·舒尔茨 建筑现象学 现实意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