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转型重构语境中的中国城市发展战略规划的演进 被引量:15
1
作者 王旭 罗震东 《规划师》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84-88,共5页
2000年以来,受发展环境变迁及发展阶段演进的影响,中国城市处于转型重构的发展语境之中。城市发展战略规划针对发展语境的变迁进行了积极调整:规划目标从增量扩展转向品质内涵提升;规划价值从发展战略转向发展战略与空间规划,从规划研... 2000年以来,受发展环境变迁及发展阶段演进的影响,中国城市处于转型重构的发展语境之中。城市发展战略规划针对发展语境的变迁进行了积极调整:规划目标从增量扩展转向品质内涵提升;规划价值从发展战略转向发展战略与空间规划,从规划研究转向实施性规划;在规划内容方面,发展战略由主体取向转为综合取向,空间规划从聚焦空间实体转向关注空间与战略的联系;在规划方法方面,积极引入交叉学科的技术,从静态规划向动态规划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型重构 语境 城市发展战略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共设施区位理论视角下的避震空间体系规划——以常熟市为例 被引量:7
2
作者 范晨璟 翟国方 +1 位作者 姚凤君 吴婧 《规划师》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43-49,共7页
避难空间是城市面对灾害时为居民提供防御场所的重要公共设施,其选址及规划的合理与否直接关系到灾难来临时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目前我国的相关研究较少从公共设施服务于居民的思路去关注避难空间体系的规划建设。为此,研究提出了一种... 避难空间是城市面对灾害时为居民提供防御场所的重要公共设施,其选址及规划的合理与否直接关系到灾难来临时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目前我国的相关研究较少从公共设施服务于居民的思路去关注避难空间体系的规划建设。为此,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公共设施区位选择的理论,构建从紧急避难场所到固定避难场所再到中心避难场所的避震空间体系规划方法。该方法的运用可以高效地进行避难空间选址,其所形成的避难空间系统在灾后的不同阶段均可以满足人群的避难需求。研究结合常熟市地震避难场所规划,明确避震空间体系布局,划分各等级场所的服务范围,以期为未来的城市避震空间体系规划及改造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避震空间体系规划 公共设施 常熟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型期公共空间重置背景下的中国城市碎片化研究 被引量:9
3
作者 胡咏嘉 于涛 罗小龙 《现代城市研究》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10-13,共4页
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经济体制的转型期,城市传统的空间格局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尤其表现为城市公共空间出现了重置倾向。文章以此为背景通过分析公共空间重置对城市空间、经济和文化等方面的影响,对我国城市碎片化系统地进行理论研究,并在... 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经济体制的转型期,城市传统的空间格局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尤其表现为城市公共空间出现了重置倾向。文章以此为背景通过分析公共空间重置对城市空间、经济和文化等方面的影响,对我国城市碎片化系统地进行理论研究,并在与国外相近案例的比较研究中提出使我国城市更为公平与和谐发展的建议与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空间 重置 城市碎片化 转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城市雨洪管理及资源化利用研究 被引量:13
4
作者 吴海瑾 翟国方 《现代城市研究》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23-28,共6页
中国城市雨洪管理的理念和技术相对落后,不符合现代城市雨洪综合利用和管理的新要求。德国、日本、美国、英国等国家在雨洪管理和资源化利用上取得了一些成效,他们的经验和方法对我们解决现实问题有很重要的借鉴意义。现代科学的城市雨... 中国城市雨洪管理的理念和技术相对落后,不符合现代城市雨洪综合利用和管理的新要求。德国、日本、美国、英国等国家在雨洪管理和资源化利用上取得了一些成效,他们的经验和方法对我们解决现实问题有很重要的借鉴意义。现代科学的城市雨洪管理应该以专项规划为引导,以先进的预报、模拟、监测、控制等技术为支撑。在提高城市综合管理水平的基础上,通过合理的生态工程,提高雨洪资源利用率,将城市生态系统保护、环境美化与雨洪的防、滞、排、用结合起来,促进生态文明和亲水宜居城市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雨洪灾害 管理 雨洪资源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增长的局限与城市化转型——空间生产视角下社会转型、资本与城市化的交织逻辑 被引量:22
5
作者 何鹤鸣 《城市规划》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91-96,共6页
结合中国语境在空间生产理论的基础上,提出社会转型、资本与城市化的逻辑关系。重点讨论了1990年代以后城市化与资本增长的机制特征,认为中国城市化的资本增长效应来源于特定阶段对城市空间的有效需求和增长主义导向下制度性的成本转嫁... 结合中国语境在空间生产理论的基础上,提出社会转型、资本与城市化的逻辑关系。重点讨论了1990年代以后城市化与资本增长的机制特征,认为中国城市化的资本增长效应来源于特定阶段对城市空间的有效需求和增长主义导向下制度性的成本转嫁,并反思了推崇资本增长过程的城市化方式及其局限性。认为在全新的转型环境下,政府应该改变增长主义的城市化态度,基于社会需求主动推动城市化转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生产 城市化 资本增长 社会转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虚拟社区实体化驱动力机制与演变模型实证分析--以南京西祠街区、淘淘巷、杭州四季星座为例
6
作者 何序君 陈沧杰 王美芳 《现代城市研究》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61-67,85,共8页
虚拟社区实体化作为虚拟社区发展的新趋势,是虚拟社区的产业化发展表现,在空间上表现为"网络实体街区"的形成。近年来随着网络与通讯技术的发展,中国许多互联网发达城市陆续出现"网络实体街区",并伴随着城市更新运... 虚拟社区实体化作为虚拟社区发展的新趋势,是虚拟社区的产业化发展表现,在空间上表现为"网络实体街区"的形成。近年来随着网络与通讯技术的发展,中国许多互联网发达城市陆续出现"网络实体街区",并伴随着城市更新运动,有方兴未艾之势。本文通过对虚拟社区实体化驱动力机制的探索,揭示网络实体街区形成与发展的演变规律;并对南京西祠街区、淘淘巷、杭州四季星座三个典型案例展开实证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社区 实体化 驱动力机制 西祠街区 淘淘巷 四季星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乡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均等化研究评述及展望 被引量:81
7
作者 李阿萌 张京祥 《规划师》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5-11,共7页
基本公共服务设施是基本公共服务的载体,促进基本公共服务设施的均等化布局是从空间规划与建设角度推动城乡统筹发展的重要途径。通过对既有研究成果的综述可以看到,目前国内学者的研究较多集中在公共服务设施均等化的内涵和实现路径方... 基本公共服务设施是基本公共服务的载体,促进基本公共服务设施的均等化布局是从空间规划与建设角度推动城乡统筹发展的重要途径。通过对既有研究成果的综述可以看到,目前国内学者的研究较多集中在公共服务设施均等化的内涵和实现路径方面,较少关注公共服务在空间层面的落实,且尚未将基本公共服务与基本公共服务设施进行系统的整合。今后应进一步拓宽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均等化研究的广度和深度,从公共服务设施配置布局、配置标准和规范等方面加强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本公共服务 公共服务设施 均等化 城乡一体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欠发达地区农民集中居住意愿研究——基于泗洪县350个农民的调查 被引量:5
8
作者 周鑫鑫 王培震 徐建刚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511-518,共8页
【目的】从农民主体视角出发,了解欠发达地区农民集中居住的意愿与影响因素,以指导该类地区农村集中居住健康有序推进。【方法】通过对泗洪县350个暂未搬迁农民的问卷调查,采用Logistic模型对农民集中居住意愿进行了回归分析。【结果】... 【目的】从农民主体视角出发,了解欠发达地区农民集中居住的意愿与影响因素,以指导该类地区农村集中居住健康有序推进。【方法】通过对泗洪县350个暂未搬迁农民的问卷调查,采用Logistic模型对农民集中居住意愿进行了回归分析。【结果】相比于发达地区,泗洪农民集中居住的意愿明显偏低;农民个体特征影响其集中居住决策;经济因素如家庭经济收入、农业收入状况对农民意愿影响显著;家中是否有老人小孩、周边服务设施配置状等因素对意愿影响不大。【结论】健康推进农村集中居住,应充分尊重农民意愿,保障农村公共服务供给,创新集中居住模式,保障农民的长远利益,增加农户非农收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欠发达地区 集中居住 农民意愿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京的轨道交通发展与大都市区空间结构的变迁 被引量:13
9
作者 刘贤腾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6-12,共7页
东京都市区空间在急剧扩张的同时,其内部空间结构也发生着激烈的嬗变。运用同心圆空间结构解析法研究了东京23区自1920-2000年间的人口密度分布演化及功能结构变迁。分析得出,人口密度分布演化过程可大致分为战前集中化阶段和战后分散... 东京都市区空间在急剧扩张的同时,其内部空间结构也发生着激烈的嬗变。运用同心圆空间结构解析法研究了东京23区自1920-2000年间的人口密度分布演化及功能结构变迁。分析得出,人口密度分布演化过程可大致分为战前集中化阶段和战后分散化阶段;与居住郊区化趋势相伴随的是商务办公中心化趋势,"工宿分异"空间结构明显。阐述了战后东京的轨道交通建设与其空间结构变迁间的耦合发展,认为我国城市轨道交通的建设可借鉴东京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京 轨道交通 大都市区 空间结构变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统聚落景观基因编码与派生模型研究--以楠溪江风景名胜区为例 被引量:42
10
作者 黄琴诗 朱喜钢 陈楚文 《中国园林》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89-93,共5页
随着中国现代化和城乡一体化建设步伐的不断加快,地域个性缺失、形象趋同等问题逐渐成了地域文化多样化发展的瓶颈,乡土景观的生存面临着严重的威胁。景观基因蕴含着地域发展过程中的地理环境、历史文化及艺术价值等多种信息,对乡土景... 随着中国现代化和城乡一体化建设步伐的不断加快,地域个性缺失、形象趋同等问题逐渐成了地域文化多样化发展的瓶颈,乡土景观的生存面临着严重的威胁。景观基因蕴含着地域发展过程中的地理环境、历史文化及艺术价值等多种信息,对乡土景观风貌起决定作用。主要从景观基因的基本单位、内部结构及演变机制3个层面探究乡土景观的历史演变过程,并以楠溪江古村落群为例构建景观基因模型,探讨以景观基因的方式寻求文化传承与时代发展的结合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景观基因 信息编码 文化派生 楠溪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农村合作经济组织作用下的城镇化效应分析
11
作者 马莹莹 徐逸伦 《规划师》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89-93,共5页
在农业生产经营体制创新的发展要求下,基于土地资本、生产组织及流通服务等不同导向的新型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类型能够从激发要素潜能、发挥连接功能和完善服务职能等层面发挥作用,并影响城乡空间及功能变化。不同类型的合作经济组织的共... 在农业生产经营体制创新的发展要求下,基于土地资本、生产组织及流通服务等不同导向的新型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类型能够从激发要素潜能、发挥连接功能和完善服务职能等层面发挥作用,并影响城乡空间及功能变化。不同类型的合作经济组织的共同点在于能够使农村自身发展的实力增强、城乡之间的要素流动加速、功能互补不断强化,并能有效地促进新型城镇化进程的推进。为保证合作经济组织功能的充分发挥,在城乡规划中应合理选择农村产业、加强农业产业化建设、优化土地利用布局、引导空间结构平衡、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实现城乡空间全面覆盖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合作经济组织 新型城镇化 城乡空间 城乡统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