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对“普通天文学”教学改革的一些体会 被引量:5
1
作者 李向东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27-229,共3页
探讨天文专业本科生“普通天文学”课程的教学改革中的一些问题,包括天文教学与素质教育的关系、教材和教学内容更新和教学方法改革等.
关键词 天文教学 素质教育 教学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月轨道器运动中的月球物理天平动问题 被引量:2
2
作者 张巍 刘林 《宇航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733-1738,1791,共7页
采用类似对地球岁差章动的处理方法,讨论月球物理天平动对月心赤道坐标系以及月球卫星轨道的影响。在对月球物理天平动的分析表达式与高精度数值历表进行比较的基础上,给出了相应的月球引力位的变化及相应的坐标系附加摄动解,清楚地表... 采用类似对地球岁差章动的处理方法,讨论月球物理天平动对月心赤道坐标系以及月球卫星轨道的影响。在对月球物理天平动的分析表达式与高精度数值历表进行比较的基础上,给出了相应的月球引力位的变化及相应的坐标系附加摄动解,清楚地表明了对月球卫星轨道影响的规律。所获结果与数值解进行了比对,证实了从定性和定量两个方面来看本文的讨论都是有意义的,从而表明月球物理天平动分析解的简单表达式在某些问题中(特别是定轨和预报)是有实用价值的,而且在建立轨道摄动分析解时,无需像地球卫星那样,去引进混合形式的轨道坐标系,采用历元月心平赤道坐标系即可。最终表明:无论是采用数值法定轨和预报还是分析法定轨和预报,均可采用统一的月心平赤道坐标系,这可避免一些不必要的坐标转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月球物理天平动 历元月心平赤道坐标系 月固坐标系 坐标系附加摄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相对论天体力学 被引量:2
3
作者 易照华 黄珹 李林森 《天文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期3-10,共8页
本文综合评述正在建立的一门新学科──相对论天体力学,其中包括基础理论课题(分为相对论质点组动力学和相对论延伸体动力学)和具体天体运动理论课题(又分为相对论太阳系动力学和相对论恒星系统动力学)。最后对最新建立的系统理论... 本文综合评述正在建立的一门新学科──相对论天体力学,其中包括基础理论课题(分为相对论质点组动力学和相对论延伸体动力学)和具体天体运动理论课题(又分为相对论太阳系动力学和相对论恒星系统动力学)。最后对最新建立的系统理论DSX方法作简短介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对论 天体力学 天体运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Kuiper带天体的轨道动力学 被引量:1
4
作者 万晓生 黄天衣 《天文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360-370,共11页
主要评述太阳系动力学研究的一个新方向——Kuiper带的轨道动力学。早期的研究是为了探讨短周期彗星的起源。在发现第一颗Kuiper带小天体之后,人们开始将注意力转到Kuiper带共振区的相空间结构上。Morbidelli和Malhotra分别采用不同的... 主要评述太阳系动力学研究的一个新方向——Kuiper带的轨道动力学。早期的研究是为了探讨短周期彗星的起源。在发现第一颗Kuiper带小天体之后,人们开始将注意力转到Kuiper带共振区的相空间结构上。Morbidelli和Malhotra分别采用不同的模型研究了这些共振区的大小,其中主要研究对象是3:2共振区。冥王星也处在这一共振区中。从冥王星的轨道特性来看,冥王星应是一颗较大的Kuiper带天体,它还拥有另外两种共振——Kozai共振和1:1超级共振。正是由于这些共振的存在,冥王星的运动才得以长期保持稳定。观测表明许多Kuiper带天体也处在海王星的平运动共振中。早期的理论认为这些平运动共振起源于灾难性事件,如碰撞。然而这都是一些小概率事件,无法对共振的形成进行合理的解释。Malhotra通过行星迁移成功地解释了冥王星被共振俘获的机制。这一机制的概率非常大,同样可以用来解释Kuiper带天体共振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轨道动力学 KUIPER带 共振 行星迁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空间探测器定位在太阳系中特殊点上的有关问题 被引量:3
5
作者 刘林 侯锡云 +1 位作者 王建峰 王海红 《天文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80-189,共10页
WSO/UV(世界空间紫外天文台)以及监测太阳活动的特殊探测器(Solar Sentinel)都需要在日-地(月)系的平动点附近运行,且相对日-地(月)系要求其几何位置几乎保持不变,因此有必要阐明平动点的动力学特征及其附近的运动状况。基于这一点,对... WSO/UV(世界空间紫外天文台)以及监测太阳活动的特殊探测器(Solar Sentinel)都需要在日-地(月)系的平动点附近运行,且相对日-地(月)系要求其几何位置几乎保持不变,因此有必要阐明平动点的动力学特征及其附近的运动状况。基于这一点,对限制性三体模型下,日-地(月)系中平动点附近扰动运动的稳定性作了详尽的分析,尤其讨论了共线平动点具有不稳定动力学特征时,如何使WSO/UV这类空间探测器保持在其附近的情况;同时阐明了轨道保持不变的条件和相应的轨控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体力学 航天器轨道力学 空间探测器 共线平动点 轨道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规避时段选择与机动变轨研究 被引量:6
6
作者 王建峰 刘静 刘林 《空间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34-239,共6页
按照空间碎片减缓指南的要求,当两个空间物体发生碰撞前需要进行规避操作.本文对规避中涉及到的速度增量与轨道变化的关系进行了分析,探讨了一些具体的机动变轨方法,同时还就测站的观测时段问题作了研究,为碎片预警和航天器的规避提供... 按照空间碎片减缓指南的要求,当两个空间物体发生碰撞前需要进行规避操作.本文对规避中涉及到的速度增量与轨道变化的关系进行了分析,探讨了一些具体的机动变轨方法,同时还就测站的观测时段问题作了研究,为碎片预警和航天器的规避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碎片 机动变轨 高度分离法 沿迹分离法 观测时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方面的计算误差处理技术:实例研究与评估 被引量:3
7
作者 崔展齐 王林章 +1 位作者 刘慧根 李宣东 《软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2639-2651,共13页
传统的实现方法通常把误差处理策略与程序的基本功能交织到一起,这会增加程序的耦合度,使得程序难以理解与维护.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一种面向方面的解决方案,即将程序的各种误差处理策略封装为方面.为评估该方法的有效性,将一个真实的卫... 传统的实现方法通常把误差处理策略与程序的基本功能交织到一起,这会增加程序的耦合度,使得程序难以理解与维护.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一种面向方面的解决方案,即将程序的各种误差处理策略封装为方面.为评估该方法的有效性,将一个真实的卫星轨道测算系统中的误差处理策略分别封装为类中的方法和方面,并设计了一系列实验来评估原程序及分别采用两种方式重构后的程序在关注点分离度、耦合度、程序规模及运行时间上的差异.结果实验结果和重构过程中获得的经验可以得出,采用面向方面技术将误差处理功能封装为方面来实现能够有效提高程序的模块化程度和可维护性,并且不会引起程序性能的显著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向方面程序设计 重构 计算误差处理 科学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太阳系动力学中几种辛和类辛方法的比较 被引量:2
8
作者 万晓生 黄天衣 《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462-470,共9页
辛方法是目前研究太阳系天体轨道长期演化的最佳数值方法 .它能保持哈密顿系统的主要性质而不会引入人为的耗散 ,因而可以用大步长进行长时期的数值积分 .国际文献中用于太阳系动力学定性研究的辛方法主要是Wisdom和Holman的SYA方法 ,它... 辛方法是目前研究太阳系天体轨道长期演化的最佳数值方法 .它能保持哈密顿系统的主要性质而不会引入人为的耗散 ,因而可以用大步长进行长时期的数值积分 .国际文献中用于太阳系动力学定性研究的辛方法主要是Wisdom和Holman的SYA方法 ,它是SYP方法的一种近似 .它们都采用雅可比坐标系 .在质心坐标系中建立的辛方法有传统的将动能和势能分离的SYS方法 .提出一种在质心坐标系中构造的类辛方法SYQ ,并对这 4种方法进行了较为详尽的效率分析和误差比较 ,结论是SYA和SYQ是比较好的方法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辛方法 太阳系动力学 数值方法 辛方法 SYA方法 SYQ方法 天体轨道 质心坐标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伽玛射线暴及其余辉研究进展 被引量:3
9
作者 徐明 黄永锋 《天文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7-34,共18页
伽玛射线暴是一种来自宇宙空间随机方向的短时间内伽玛射线突然增亮的现象。伽玛射线暴虽然早在1967年就由Vela卫星观测到,但直到1997年人们才通过余辉观测确定其寄主星系,并通过寄主星系的红移最终确定了伽玛射线暴的宇宙学起源。对伽... 伽玛射线暴是一种来自宇宙空间随机方向的短时间内伽玛射线突然增亮的现象。伽玛射线暴虽然早在1967年就由Vela卫星观测到,但直到1997年人们才通过余辉观测确定其寄主星系,并通过寄主星系的红移最终确定了伽玛射线暴的宇宙学起源。对伽玛射线暴研究概况进行了评述:详细介绍了伽玛射线暴及其余辉的观测进展,特别是近期Swift卫星和Fermi卫星带来的新发现;系统描述了伽玛射线暴标准火球模型、伽玛射线暴余辉物理(相对论性外流与暴周环境介质的相互作用过程、辐射产生机制等)及伽玛射线暴的前身星等。也对伽玛射线暴的未来研究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辐射机制 伽玛射线暴 中子星 黑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HEO空间飞行体的轨道寿命问题 被引量:1
10
作者 刘林 汤靖师 《空间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327-335,共9页
低轨地球卫星的轨道寿命主要取决于大气的耗散作用,其轨道在不断变小(即高度降低)变圆的状态下进入地球稠密大气层中陨落.但HEO(Highly Eccentric Orbit)类型的空间飞行体的运行轨道是一个近地点高度很低,远地点高度却很高的大偏心率椭... 低轨地球卫星的轨道寿命主要取决于大气的耗散作用,其轨道在不断变小(即高度降低)变圆的状态下进入地球稠密大气层中陨落.但HEO(Highly Eccentric Orbit)类型的空间飞行体的运行轨道是一个近地点高度很低,远地点高度却很高的大偏心率椭圆轨道,其轨道寿命主要由第三体(日、月)引力摄动所决定,而且还与其轨道的初始状态有密切关系,特别是慢变量Ω(轨道升交点经度)和ω(轨道近地点幅角),决定了偏心率e的长周期变化状态,从而制约了HEO类型空间飞行体的轨道寿命.本文将根据地球卫星轨道变化规律进行理论分析,阐明这一力学机制,并给出相应的数值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轨道力学 大偏心率轨道 轨道寿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预报大行星、月球掩点源事件的一种方法
11
作者 傅燕宁 黄天衣 何玉囡 《天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期93-100,共8页
以JPL提供的太阳系天体数值历表DE200/LE200和美国海军天文台提供的岁差、章动改正程序为出发点,本文介绍预报大行星、月球掩源(恒星或射电源)的一种方法。本方法分三个步骤,首先给出被掩源所满足的必要条件,并据此... 以JPL提供的太阳系天体数值历表DE200/LE200和美国海军天文台提供的岁差、章动改正程序为出发点,本文介绍预报大行星、月球掩源(恒星或射电源)的一种方法。本方法分三个步骤,首先给出被掩源所满足的必要条件,并据此进行被掩源的初选;其次预报掩事件的全局情况,即掩发生的始终时刻和比较精确的地球椭球表面上可观测区域边界,在可观测区域边界中,本文发现了文献中未见出现过的出没南北界(即在影柱中见源同时出没的点组成的界);最后,预报地方见掩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掩点源 大行星 月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具广义力势n体问题的中心构形(Ⅱ)——2≤n≤4情形下中心构形的个数与形状
12
作者 傅燕宁 孙义燧 《天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3期251-257,共7页
本文是文[1]的继续,用理论分析及数值探索的方法,详细地研究了n(=2,3,4)体中心构形的个数与形状及其对广义力势参数k的依赖关系,得到了一些有价值的结果.
关键词 广义力 N体问题 中心构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γ射线暴研究概况 被引量:5
13
作者 黎卓 戴子高 陆埮 《天文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334-369,共36页
γ射线暴(简称γ暴)的研究自1997年以来由于余辉的发现而有了很大的突破。在此,对γ暴的观测作了简要的概述,而对γ暴的理论进展和存在问题进行了较为全面的评述,内容包括γ暴本身、余辉、能源机制、寄主星系、暴周环境、高能粒子和引... γ射线暴(简称γ暴)的研究自1997年以来由于余辉的发现而有了很大的突破。在此,对γ暴的观测作了简要的概述,而对γ暴的理论进展和存在问题进行了较为全面的评述,内容包括γ暴本身、余辉、能源机制、寄主星系、暴周环境、高能粒子和引力波辐射、宇宙学意义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体物理学 Γ射线暴 综述 相对论 辐射机制 超新星 粒子物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塞弗特2型星系窄线区的形态 被引量:1
14
作者 东苏勃 彭志欣 +1 位作者 石雷 顾秋生 《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04-214,共11页
 使用国家天文台兴隆观测站2.16m望远镜的BFOSC相机,对6个塞弗特2型星系进行了窄带成像观测,并获得了它们的[OIII]λ5007和Hα+[NII]λλ6548,6583发射线像以及邻近的连续辐射像,用来研究其窄线区延展电离气体的形态和性质.根据简化的...  使用国家天文台兴隆观测站2.16m望远镜的BFOSC相机,对6个塞弗特2型星系进行了窄带成像观测,并获得了它们的[OIII]λ5007和Hα+[NII]λλ6548,6583发射线像以及邻近的连续辐射像,用来研究其窄线区延展电离气体的形态和性质.根据简化的活动星系核的统一模型,假设窄线区气体成球状分布,那么应观测到塞弗特2型星系的窄线区电离气体成V_状(电离锥).但观测表明,只在一些塞弗特2型星系中观测到了电离锥,而在另外一些塞弗特2型星系中观测到了简化的活动星系核统一模型所不能解释的窄线区电离气体的"晕"状形态.结合观测结果,讨论了导致在塞弗特星系中观测到窄线区电离锥和其它不同形态的因素以及对活动星系核统一模型的验证等相关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塞弗特星系 窄线区 电离锥 活动星系核统一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柯伊伯带结构形成动力学 被引量:1
15
作者 黎健 周礼勇 孙义燧 《天文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99-115,共17页
柯伊伯带是指位于海王星轨道外的小天体构成的盘状区域。一般认为柯伊伯带小天体是早期太阳系物质凝聚成各大行星后的残留物,因此这些小天体能够为研究外太阳系的形成与演化提供很多重要的线索。该文首先介绍了柯伊伯带的发现历史及它... 柯伊伯带是指位于海王星轨道外的小天体构成的盘状区域。一般认为柯伊伯带小天体是早期太阳系物质凝聚成各大行星后的残留物,因此这些小天体能够为研究外太阳系的形成与演化提供很多重要的线索。该文首先介绍了柯伊伯带的发现历史及它的主要观测特征,然后回顾了近年来提出的形成这些特征的机制,最后讨论了柯伊伯带中有待解释的主要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行星 柯伊伯带 太阳系动力学 太阳系形成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极贫金属晕星中Eu元素的起源 被引量:1
16
作者 戴俊安 彭秋和 《天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251-259,共9页
快中子过程(r-过程)发生在富中子的环境中.但是它所在的具体天体物理环境并不是很清楚.随着观测的进展,近年发现了很多的极贫金属的晕星.它们有两个特征:一是快中子元素超丰,并且相对丰度与太阳上的一致.另一个特征是当金属丰度一样时,... 快中子过程(r-过程)发生在富中子的环境中.但是它所在的具体天体物理环境并不是很清楚.随着观测的进展,近年发现了很多的极贫金属的晕星.它们有两个特征:一是快中子元素超丰,并且相对丰度与太阳上的一致.另一个特征是当金属丰度一样时,星体中快中子元素的含量有大的弥散性.这为研究r-过程起源提供了一种独特的途径.模拟计算的方法,用于研究星系演化的过程,以及相伴发生的恒星的快中子核素含量的弥散性,可用来了解快中子元素的起源这样得出的星系演化模型,不仅包含了气体区域自发的恒星形成,而且考虑了超新星爆发激发的恒星形成.结果显示,低质量端的超新星应是快中子核素的产生地.同时,超新星引起的星系演化的不均匀性不足以解释观测到的晕星快中子元素含量的弥散,因此这个问题还有待于更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理数据与过程 核反应 核聚变 丰度 恒星 演化 超新星 普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浮磁流触发暗条爆发的统计研究
17
作者 徐晓燕 方成 陈鹏飞 《天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81-189,共9页
观测研究表明有利于磁重联的新浮磁流与日冕物质抛射(CME)有密切关系.利用数值模拟的方法,新浮磁流触发CME的物理模型对观测结果进行了物理解释.基于这种模型,不考虑重力和热传导, 2.5维的数值模拟的理论结果显示:是否能够触发暗条... 观测研究表明有利于磁重联的新浮磁流与日冕物质抛射(CME)有密切关系.利用数值模拟的方法,新浮磁流触发CME的物理模型对观测结果进行了物理解释.基于这种模型,不考虑重力和热传导, 2.5维的数值模拟的理论结果显示:是否能够触发暗条爆发及CME,取决于新浮磁流磁通量的大小、浮现的位置以及其磁极走向,并给出了能够触发暗条爆发与不能触发爆发的参数空间.利用2002年和2003年的15个暗条爆发事例以及2002年的44个非爆发事例,对新浮磁流磁通量的大小、浮现的位置以及磁极走向进行了统计研究.结果表明并非所有的新浮磁流都能够使暗条失去平衡,形成CME.统计结果基本上支持了数值模拟的理论结果.这个结果可为空间天气预报研究提供有用的参考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理数据与过程 磁流体动力学 太阳 日冕物质抛射 太阳 暗条 太阳 磁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变变星0623+71的光谱研究
18
作者 袁钧涛 李宗云 《天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235-242,共8页
本文提出了激变变星0623十71的4个时间分辨光谱,覆盖轨道周期的73%.其中的3个谱清楚地显示了各种光谱特征随轨道运动的变化,在流量、能谱以及谱线轮廓方面的这种变化正是对一个倾角不太大的激变变星所期望的.然而另一个... 本文提出了激变变星0623十71的4个时间分辨光谱,覆盖轨道周期的73%.其中的3个谱清楚地显示了各种光谱特征随轨道运动的变化,在流量、能谱以及谱线轮廓方面的这种变化正是对一个倾角不太大的激变变星所期望的.然而另一个曝光对分钟的谱,流量和视向速度与预期的相比都太大,很难加以解释,可能它是一次象AEAqr中观测到的跃发事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变变星 0623+71 光谱 变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D 12661行星系统构形的形成与稳定性
19
作者 张旭东 周济林 《天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75-185,共11页
最近的多普勒观测表明恒星HD 12661周围存在两颗中等偏心率轨道上运行的行星,内行星的最小质量为2.3木星质量,轨道周期为263.6天;外行星的最小质量为1.57木星质量,轨道周期为1444.5天.该系统的稳定性要求两颗行星处在平运动轨道共... 最近的多普勒观测表明恒星HD 12661周围存在两颗中等偏心率轨道上运行的行星,内行星的最小质量为2.3木星质量,轨道周期为263.6天;外行星的最小质量为1.57木星质量,轨道周期为1444.5天.该系统的稳定性要求两颗行星处在平运动轨道共振.用数值方法研究了该系统形成初期在恒星气体盘作用下的轨道迁移与稳定性,计算了行星在迁移中被平运动共振俘获的概率.发现这两颗行星目前很可能正处在11:2平运动共振边缘,且运动是混沌的,从而澄清了关于系统目前构形的不同说法,并且很可能在系统形成后行星迁移到目前构形时,气体盘几乎消失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体力学:行星系统:形成 行星系统:HD1266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椭圆星系中的星系际尘埃
20
作者 唐雨平 《天文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39-154,共16页
该文总结了近年来椭圆星系中尘埃起源研究中的一些关键问题,包括尘埃大小的分布及其组成、椭圆星系恒星质量损失速率、尘埃的两种加热机制(恒星辐射加热和电子-尘埃碰撞加热),以及由此导致的尘埃温度分布;尘埃的总质量估算;由热离子导... 该文总结了近年来椭圆星系中尘埃起源研究中的一些关键问题,包括尘埃大小的分布及其组成、椭圆星系恒星质量损失速率、尘埃的两种加热机制(恒星辐射加热和电子-尘埃碰撞加热),以及由此导致的尘埃温度分布;尘埃的总质量估算;由热离子导致的尘埃破坏速率,以及与此相关联的椭圆星系热气体分布,等等.综合考虑这些因素,作者认为热气体分布对于椭圆星系中尘埃存在和破坏的影响不可忽视,椭圆星系中星系内部恒星质量损失产生尘埃的起源可能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体物理学 椭圆星系 星系际尘埃 热气体溅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