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汉语耳语音库的建立与听觉实验研究 被引量:13
1
作者 杨莉莉 李燕 徐柏龄 《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311-317,共7页
 耳语音的识别和转换是个全新的课题,可应用于公共场合下的通讯和公安司法工作的某些特殊需要等方面.首先建立了一个包含1172个字和98个近音词的单人女声的汉语耳语音库.通过对两个听觉测试实验数据的统计分析,研究了人耳对汉语耳语音...  耳语音的识别和转换是个全新的课题,可应用于公共场合下的通讯和公安司法工作的某些特殊需要等方面.首先建立了一个包含1172个字和98个近音词的单人女声的汉语耳语音库.通过对两个听觉测试实验数据的统计分析,研究了人耳对汉语耳语音字和近音词声调的辨认率特征,得出人耳对孤立字四个声调的辨认率由高到低的排序为三声>四声>二声>一声.同时也得出人耳对词声调的辨认能力比字要强得多.幅值包络和音长这两个特征参量能够反映出汉语耳语音声调的特性,基于此参数对汉语耳语音字进行声调识别实验,其声调识别率已达到了人耳的平均辨认率,为连续耳语音声调识别研究打下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耳语音 声调 辨认率 幅值包络 音长 声调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岩石等非线性介观弹性固体材料的谐波特性的超声研究 被引量:7
2
作者 刘晓宙 朱金林 +1 位作者 尹昌 龚秀芬 《物理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386-390,共5页
岩石、混凝土等非线性介观弹性固体材料显示出与经典的非线性声学不同的非经典非线性声学现象,比如滞后现象、离散记忆等。本文实验研究了超声波在岩石材料中产生的基波、二次、三次谐波随声源幅度的依赖关系,研究了岩石的超声衰减,与... 岩石、混凝土等非线性介观弹性固体材料显示出与经典的非线性声学不同的非经典非线性声学现象,比如滞后现象、离散记忆等。本文实验研究了超声波在岩石材料中产生的基波、二次、三次谐波随声源幅度的依赖关系,研究了岩石的超声衰减,与金属材料的进行了对比;并且将浸水后的混凝土与浸水前的混凝土的超声谐波特性进行了对比,对此实验现象作出了定性的解释。此研究有利于岩石等非线性介观弹性固体材料的无损检测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线性声学 谐波特性 超声波 非线性介观弹性材料 岩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听觉模型的耳语音的声韵切分 被引量:8
3
作者 丁慧 栗学丽 徐柏龄 《应用声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20-25,44,共7页
本文分析了耳语音的特点,并根据生理声学及心理声学的基本理论与实验资料,提出了一种利用听觉模型来进行耳语音声韵切分的方法。这种适用于耳语音声韵切分的听觉感知模型主要分为四个层次:耳蜗对声音频率的分解机理;听觉系统的时域和频... 本文分析了耳语音的特点,并根据生理声学及心理声学的基本理论与实验资料,提出了一种利用听觉模型来进行耳语音声韵切分的方法。这种适用于耳语音声韵切分的听觉感知模型主要分为四个层次:耳蜗对声音频率的分解机理;听觉系统的时域和频域非线性变化;中枢神经系统的侧抑制机理。这种模型能反映在噪声环境下人对低能量语音的听觉感知特性,因而适于耳语音识别,在耳语音声韵母切分实验中得到了满意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耳语音识别 声韵切分 生理声学 心理声学 听觉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格型自适应零极点滤波器在有源噪声控制中的特性分析及其与常规算法的比较 被引量:7
4
作者 卢晶 邱小军 徐柏龄 《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438-445,共8页
由于IIR结构中极点的存在能更精确的描述实际声场 ,在某些有源噪声控制场合 ,自适应IIR控制结构相对于常规的FIR结构具有更大的优势 ,目前所采用的自适应IIR控制算法包括基于直接形式IIR滤波器结构的FULMS和FVLMS算法以及基于格型零极... 由于IIR结构中极点的存在能更精确的描述实际声场 ,在某些有源噪声控制场合 ,自适应IIR控制结构相对于常规的FIR结构具有更大的优势 ,目前所采用的自适应IIR控制算法包括基于直接形式IIR滤波器结构的FULMS和FVLMS算法以及基于格型零极点滤波器结构的LFRLMS算法 .对格型零极点滤波器的稳定性及迭代参数的选取方法做了分析 ,并对几种算法在有源噪声控制中的应用效果加以比较 .实验的结果表明 ,在有源噪声控制中常见的声场建模阶数远远不足的条件下 ,LFRLMS算法具有相对良好的稳定性及收敛速度 ,特别是在对功率谱离散度较大并含有较多窄带成分的噪声信号进行控制的时候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源噪声控制 自适应算法 IIR滤波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汉语耳语音孤立字识别研究 被引量:8
5
作者 杨莉莉 林玮 徐柏龄 《应用声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187-192,共6页
耳语音识别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是一个全新的课题。但是由于耳语音本身的特点,如声级低、没有基频等,给耳语音识别研究带来了困难。本文根据耳语音信号发音模型,结合耳语音的声学特性,建立了一个汉语耳语音孤立字识别系统。由于耳语音... 耳语音识别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是一个全新的课题。但是由于耳语音本身的特点,如声级低、没有基频等,给耳语音识别研究带来了困难。本文根据耳语音信号发音模型,结合耳语音的声学特性,建立了一个汉语耳语音孤立字识别系统。由于耳语音信噪比低,必须对其进行语音增强处理, 同时在识别系统中应用声调信息提高了识别性能。实验结果说明了MFCC结合幅值包络可作为汉语耳语音自动识别的特征参数,在小字库内用HMM模型识别得出的识别率为90.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耳语音 语音识别 语音增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响声场中语音识别方法研究 被引量:9
6
作者 栗学丽 徐柏龄 《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525-531,共7页
免提式话筒语音识别系统是语音识别走向实用的目标之一,实现这一系统,首先要解决房间效应引起的混响问题。通过讨论室内混响声场中语音的特点,提出用鲁棒性特征参数——滤波规整的Mel频率倒谱参数(FNMFCC),即MFCC参数在对数功率谱域进... 免提式话筒语音识别系统是语音识别走向实用的目标之一,实现这一系统,首先要解决房间效应引起的混响问题。通过讨论室内混响声场中语音的特点,提出用鲁棒性特征参数——滤波规整的Mel频率倒谱参数(FNMFCC),即MFCC参数在对数功率谱域进行低通滤波,倒谱域进行均值减,并用标准差加权进行非线性规整,采用这3种措施来消除混响引起的语音参数的变化,识别方法用矢量量化法,用4组无混响数码语音进行训练,对特定人无混响和4种混响声场中共150组数码音的平均识别率达到98.7%。提出的这一新方法在不降低无混响音识别率的情况下,提高了混响声场的语音识别率。该方法不仅识别率高,而且运算量小、所需内存空间小,易于做成小型实用的快速识别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音识别 混响声场 房间效应 滤波规整 Mel频率倒谱参数 矢量量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泡和单泡声致发光 被引量:3
7
作者 陈伟中 谢志行 《物理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313-323,共11页
本文在介绍多泡声致发光的基础上,对当前声学界和物理学界的一个热门课题——单泡声致发光现象的研究进行了系统的介绍和评论。
关键词 声致发光 多泡 声光作用 单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弹性波逆散射微扰论 被引量:4
8
作者 陶智勇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918-923,共6页
本文将普遍声逆散射微扰论应用于弹性波层析成像问题,在Born变换下推出了以旋转角为补偿参数的各阶微扰重建公式,实现了对非均匀各向同性散射体内3个参数(质量密度ρ和两个Lam啨系数λ,μ)的同时重建.对于层析成像问题,在弹性波的传播... 本文将普遍声逆散射微扰论应用于弹性波层析成像问题,在Born变换下推出了以旋转角为补偿参数的各阶微扰重建公式,实现了对非均匀各向同性散射体内3个参数(质量密度ρ和两个Lam啨系数λ,μ)的同时重建.对于层析成像问题,在弹性波的传播过程中P波与SV波有耦合,但它们不会和SH波发生耦合,于是可以得到3个形式相对简单的标量方程.在Born变换下,在散射波中引入微扰参数,将散射体的3个参数分别按该微扰参数展开,然后利用二维自由空间的Green函数分别得到散射的P波、SV波和SH波的积分表示.最后,经一维傅氏变换后,得到Born变换下散射体3个参数的各阶微扰重建公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弹性波 逆散射微扰论 Born变换 衍射层析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限振幅声波在固体中传播的非线性特性
9
作者 姜文华 水永安 +1 位作者 毛一葳 杜功焕 《物理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303-312,共10页
各向异性固体的声-声相互作用驱动波理论的建立,使得固体超声非线性的研究不再限于纯模式纵波,特别是发现晶体的各向异性对超声横波的非线性特性有很大的影响,观察到了压电晶体中的非线性伴随电势波,并讨论了它们对超声非线性系数测量... 各向异性固体的声-声相互作用驱动波理论的建立,使得固体超声非线性的研究不再限于纯模式纵波,特别是发现晶体的各向异性对超声横波的非线性特性有很大的影响,观察到了压电晶体中的非线性伴随电势波,并讨论了它们对超声非线性系数测量的影响,当把研究从有界推广到无界固体时,解决了处理界面非线性反射(折射)时遇到的二次谐波沿界面增长的问题,得到问题的确定解,揭示了界面非线性效应的实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限振幅 声波传播 非线性 固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槽中水波和非传播孤立子 被引量:3
10
作者 缪国庆 王本仁 《物理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273-285,共13页
本文首先介绍槽中Faraday水波所满足的Miles方程,以及相应的非传播呼吸式和扭结式孤立子解。特别研究表面张力对孤立波存在域的影响,其结果和多个作者的理论和实验相矛盾,提出了一个修正模型。对稳定区,孤子-孤子互作用,在孤子存在域外... 本文首先介绍槽中Faraday水波所满足的Miles方程,以及相应的非传播呼吸式和扭结式孤立子解。特别研究表面张力对孤立波存在域的影响,其结果和多个作者的理论和实验相矛盾,提出了一个修正模型。对稳定区,孤子-孤子互作用,在孤子存在域外的其它水波,孤立波和同(异)宿轨道间关系,以及从孤子态经分岔走向混沌等问题也都给予以进一步的研究和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波 水槽 弧立子
全文增补中
管道中Lamb波两维FFT模式分析(英文) 被引量:2
11
作者 孙宗琪 毛一葳 姜文华 《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485-493,共9页
利用两维FFT对管道中传播的Lamb波模式进行了分析 .两维FFT系统包括激光探针 ,数字示波器 ,移动平台 ,计算机等 .由激光探针实现空间采样 ,由数字示波器实现时间采样 .借助于本系统 ,我们从实验上分析了铝管中传播的Lamb波模式 .实验结... 利用两维FFT对管道中传播的Lamb波模式进行了分析 .两维FFT系统包括激光探针 ,数字示波器 ,移动平台 ,计算机等 .由激光探针实现空间采样 ,由数字示波器实现时间采样 .借助于本系统 ,我们从实验上分析了铝管中传播的Lamb波模式 .实验结果与理论计算比较可以看出 ,两维FFT方法可以有效的对管道中传播的Lamb波模式进行定量分析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mb波模式 两维FFT分析 边缘激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通道回声抵消系统中改进算法的定点化实现 被引量:1
12
作者 陈智颖 陈锴 +1 位作者 卢晶 方元 《应用声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66-173,共8页
本文研究了双通道回声抵消系统的三个核心模块:频域多延时自适应滤波器算法(MDF),双端说话检测算法(DTD),以及残留回声抑制算法(RES)。针对频域算法的特点提出了改进的双端说话检测算法和基于维纳滤波与谱减法的残留回声抑制算法,然后... 本文研究了双通道回声抵消系统的三个核心模块:频域多延时自适应滤波器算法(MDF),双端说话检测算法(DTD),以及残留回声抑制算法(RES)。针对频域算法的特点提出了改进的双端说话检测算法和基于维纳滤波与谱减法的残留回声抑制算法,然后以上述三种算法为核心模块实现双通道回声抵消系统,并对系统定点化以便在定点DSP处理器上实时实现,分析并解决了定点化的精度问题所带来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通道回声抵消 频域多延时自适应 定点化 改进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常用材料的COM理论参数 被引量:2
13
作者 王蓉 章德 《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2000年第4期474-478,共5页
材料的COM (耦合模 )理论参数是用COM理论研究、设计纵向耦合谐振器、横向耦合谐振器以及其他SAW (表面波 )器件的基础 .从理论出发给出了常用压电材料 (如 12 8°YZLiNbO3,4 1°LiNbO3,112°LiTaO3,34°ST石英等 )的CO... 材料的COM (耦合模 )理论参数是用COM理论研究、设计纵向耦合谐振器、横向耦合谐振器以及其他SAW (表面波 )器件的基础 .从理论出发给出了常用压电材料 (如 12 8°YZLiNbO3,4 1°LiNbO3,112°LiTaO3,34°ST石英等 )的COM理论参数 .并利用这些参数设计了谐振器与双工器 ,得到了与实验符合得非常好的结果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耦合谐振器 COM理论 失谐系数 声波反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均匀快速傅立叶变换在音频编码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4
作者 邓峥 卢晶 《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66-74,共9页
在音频变换编码中,一般采取均匀变换的方法进行频谱分析和心理声学模型计算,比如快速傅立叶变换(FFT),移位离散傅立叶变换(SDFT)和改进离散余弦变换(MDCT).但均匀频谱分析方法并不符合人耳听觉特性,需要进行额外的非线性映射,并且在低... 在音频变换编码中,一般采取均匀变换的方法进行频谱分析和心理声学模型计算,比如快速傅立叶变换(FFT),移位离散傅立叶变换(SDFT)和改进离散余弦变换(MDCT).但均匀频谱分析方法并不符合人耳听觉特性,需要进行额外的非线性映射,并且在低频段分辨率不足.本文在音频编码中引入非均匀快速傅立叶变换(NUFFT),可以直接使频谱在不同频段具有不同的频率分辨率,非常有利于提高编码效率;同时根据音频编码的需求提出一种专门的近似求逆方法,尽管这种方法存在一定误差,但是可以证明这些误差主要与人耳不敏感的高频信息有关,并且采用此种近似求逆方法,NUFFT相对于FFT有更好的算法稳定性.最后给出了利用NUFFT和FFT进行变换操作的测试结果,从数据精度和客观音质评价两方面都说明在低码率下NUFFT的表现优于FF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音频编码 非均匀快速傅立叶变换 临界频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衍射CT计算公式的改进及其在微机上的实现 被引量:1
15
作者 钱胜光 方松如 张淑仪 《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1996年第2期224-230,共7页
超声CT与X-CT的一个重要区别是在通常所用频率范围内物体对声波衍射和反射效应显著。本文根据被层析成象物体内部各点是次级声源的基本事实,从非均匀介质波动方程出发,在Born近似下,应用广义Fourier切片定理和Gr... 超声CT与X-CT的一个重要区别是在通常所用频率范围内物体对声波衍射和反射效应显著。本文根据被层析成象物体内部各点是次级声源的基本事实,从非均匀介质波动方程出发,在Born近似下,应用广义Fourier切片定理和Green函数,并引入相移因子,将运算的参考点取在目标物体上,对散射波原有计算公式作相应变化,导出目标函数与散射场之间的解析关系以及在实际计算时能大大减少重复运算,提高计算速度、缩短处理时间的递归关系式,从而解决了应用微机进行CT研究时在提高速度与增加占用内存空间之间的矛盾,为在普通微型计算机上快速进行超声层析成象研究提供了可能。由于该方法不要求在空间域或频域中进行插值,故算法本身不引入计算误差。我们据此在PC机上对不同的模型实现了二维重建模拟成象。成象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加速算法是准确有效的,其成象时间短于其他算法在VAX11/780上的CPU处理时间。在本文所采用的检测系统模型中,发射和接收换能器均仅沿平行直线移动,避免了常规CT中复杂的弧线移动,本项工作直接有助于将现有B超设备改装以进行CT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衍射层析成象 微机模拟 CT 超声C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二维格林函数分析静态电荷分布 被引量:1
16
作者 周益 水永安 《压电与声光》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6期425-427,470,共4页
叉指换能器精确的频率响应是由它的表面电荷分布所决定的,所以.计算换能器的表面电荷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文章推导了二维格林函数的表达式,使用二维格林函数计算了叉指换能器的静态电荷分布,最后指出为什么在表面波设计中对于切趾... 叉指换能器精确的频率响应是由它的表面电荷分布所决定的,所以.计算换能器的表面电荷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文章推导了二维格林函数的表达式,使用二维格林函数计算了叉指换能器的静态电荷分布,最后指出为什么在表面波设计中对于切趾加权换能器的理论设计总与实验有差别,需要辅以大量的实验来修正指条的加权系数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格林函数 电荷分布 声表面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峰态的盲信号分离
17
作者 叶骏 刘峰 徐柏龄 《应用科学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3期370-374,共5页
就一种基于信号峰态(kurtosis)极值化的盲信号分离方法进行了探讨.首先介绍算法理论,然后提出了一种简化快速的最速下降算法,解决了收敛指向性的问题,并将对混合语音信号的分离扩展到混合图像信号的分离.实验结果表明,同其他基于峰态的... 就一种基于信号峰态(kurtosis)极值化的盲信号分离方法进行了探讨.首先介绍算法理论,然后提出了一种简化快速的最速下降算法,解决了收敛指向性的问题,并将对混合语音信号的分离扩展到混合图像信号的分离.实验结果表明,同其他基于峰态的盲分离算法相比,其分离效果好,而且在收敛速度、运算复杂度方面有显著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峰态 盲信号分离 最速下降法 收敛指向性 语音信号 混合图像信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