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8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生态敏感性评价的城市非建设用地规划探讨——以南京市江宁区大连山—青龙山片区概念规划为例 被引量:14
1
作者 程磊 朱查松 罗震东 《规划师》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63-66,94,共5页
在《城乡规划法》推行规划全覆盖和城乡统筹发展背景下,城市非建设用地保护备受关注,对城市非建设用地的规划研究得以开展。针对城市非建设用地保护中存在的非建设用地数量不断减少、功能异化、管理失控等问题,寻求用地保护与发展需求... 在《城乡规划法》推行规划全覆盖和城乡统筹发展背景下,城市非建设用地保护备受关注,对城市非建设用地的规划研究得以开展。针对城市非建设用地保护中存在的非建设用地数量不断减少、功能异化、管理失控等问题,寻求用地保护与发展需求的结合,遵从生态优先理念,采用生态敏感性评价方法,平衡城市非建设用地的保护与发展方是解决问题之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非建设用地 生态敏感性 大连山—青龙山片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城市区域视角审视《城乡规划法》 被引量:3
2
作者 张京祥 罗震东 《城市规划》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54-56,共3页
在阐述城市区域的快速发展与立法需求的基础上,分析了《城乡规划法》在区域规划方面的进步和局限,进而从完善《城乡规划法》的法条解释、适时进行《城乡规划法》的修订、补充相应的法律法规三个方面提出进一步改进建议。
关键词 《城乡规划法》 城市区域 区域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国以来我国区域规划出现的3次高潮及原因 被引量:2
3
作者 冯建喜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2041-2042,2059,共3页
总结了建国以来我国区域规划出现的3次高潮:计划经济时期的区域规划,改革开放初期的区域规划以及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区域规划,并对其进行了对比,进而分析了新区域规划出现的原因,并提出了区域规划可能出现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 区域规划 高潮 发展趋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历史文物古迹保护与城市更新关系的研究——以南京内秦淮地区为例 被引量:4
4
作者 高耸 姚亦峰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2期10342-10345,共4页
以南京内秦淮地区为例,通过对该地区的历史文物古迹调查,研究城市更新过程中对历史文物古迹的保护与破坏情况,找出城市更新与文物古迹保护的关系,探讨了城市更新过程中如何更好地保护历史文物古迹,延续城市自身的特色。
关键词 历史文物古迹保护 城市更新 古迹调查 历史街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市化水平发展的区域差异研究 被引量:26
5
作者 管卫华 林振山 +1 位作者 陆玉麒 甄峰 《中国软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74-81,89,共9页
本文从城市与区域关系的角度出发,建立反映城市化水平的复合指标体系,采用因子分析的方法分别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各省区在1982、1990和2000年城市化综合水平差异进行探讨。研究表明,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水平和规模是反映和影响区域城市... 本文从城市与区域关系的角度出发,建立反映城市化水平的复合指标体系,采用因子分析的方法分别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各省区在1982、1990和2000年城市化综合水平差异进行探讨。研究表明,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水平和规模是反映和影响区域城市化水平的重要因素,但体现城市化水平的因子却发生了较大变化,上世纪80年代以城市中心性因素为主导,上世纪90年代以区域发展为主导,当前以城市与区域的互动为主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城市化 城市化水平 复合指标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城市交通供需矛盾及发展对策——以南京为例 被引量:18
6
作者 刘贤腾 沈青 朱丽 《城市规划》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80-87,共8页
通过分析南京城市道路交通设施供给与需求的发展,认为造成交通拥堵的根本症结是交通供需间的不平衡。处于高速城市化过程中的大城市交通供需不平衡主要原因是供需总量上的不平衡,而供需在时空上的不匹配和道路利用效率低下只是次要原因... 通过分析南京城市道路交通设施供给与需求的发展,认为造成交通拥堵的根本症结是交通供需间的不平衡。处于高速城市化过程中的大城市交通供需不平衡主要原因是供需总量上的不平衡,而供需在时空上的不匹配和道路利用效率低下只是次要原因,因此,当前首要任务是扩大交通设施供给,同时减少交通需求在空间上的过度集中。城市空间发展应采取适度分散化模式,交通规划指导思想应从提高机动车的机动性转向提高绿色交通方式的空间可达性。最后指出,在我国现行的土地制度下,该发展对策是能够通过政府的规划行为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拥堵问题 供需矛盾 适度分散化 绿色交通方式 空间可达性 南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碳城市社区规划研究进展 被引量:49
7
作者 黄文娟 葛幼松 周权平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5968-5970,5972,共4页
低碳城市成为遏制全球气候变暖的首要选择,而低碳城市社区规划是构建低碳城市的关键技术之一。在综述低碳城市社区的概念发展与内涵界定的基础上,结合国外低碳城市社区建设经验,总结国内近几年低碳城市社区规划最新的理论研究与实践进展... 低碳城市成为遏制全球气候变暖的首要选择,而低碳城市社区规划是构建低碳城市的关键技术之一。在综述低碳城市社区的概念发展与内涵界定的基础上,结合国外低碳城市社区建设经验,总结国内近几年低碳城市社区规划最新的理论研究与实践进展,进而阐述社区规划与城市空间规划相结合的低碳城市社区规划研究方向与实践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碳城市社区 城市规划 社区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非建设用地规划主要内容探讨 被引量:24
8
作者 朱查松 张京祥 罗震东 《现代城市研究》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32-35,80,共5页
随着城市的快速扩张和城市居民对生态休闲的追求,城市非建设用地的地位越来越突出,如何编制科学合理的城市非建设用地规划以保护城市非建设用地,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为此一些快速城市化地区展开了积极的探索。文章认为城市非建设用地规... 随着城市的快速扩张和城市居民对生态休闲的追求,城市非建设用地的地位越来越突出,如何编制科学合理的城市非建设用地规划以保护城市非建设用地,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为此一些快速城市化地区展开了积极的探索。文章认为城市非建设用地规划的理念应为"生态优先"和"精明增长",主要内容为确定"图底关系"、用途管制、容量控制、确定各种增长边界、建立指标控制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非建设用地 城市非建设用地规划 内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主体功能区规划模型、方法和应用研究——以京津地区为例 被引量:21
9
作者 张晓瑞 宗跃光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728-734,共7页
通过分析国家"十一五"规划中关于区域主体功能区划分的原则要求,将关键自然资本不能减少的强可持续发展生态阈值理论与区域综合生态价值观相结合,受经典力学定律启发,构建了区域主体功能区规划的"承载力潜力压力阻力&qu... 通过分析国家"十一五"规划中关于区域主体功能区划分的原则要求,将关键自然资本不能减少的强可持续发展生态阈值理论与区域综合生态价值观相结合,受经典力学定律启发,构建了区域主体功能区规划的"承载力潜力压力阻力"模型,提出了计算区域空间开发所受合力的方法,得到了区域主体功能区的综合划分指数,根据规划空间单元综合划分指数的大小实现4类主体功能区地划分,解决了目前区域主体功能区规划中的开发类和保护类的阈值确定这一技术难点。以京津地区为实证,根据对未来发展决策导向的预期,应用区域主体功能区规划模型和方法实现了京津地区4类主体功能区地划分,获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体功能区规划 模型 方法 综合划分指数 京津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被动式动迁居民社区满意度评价研究——以南京为例 被引量:28
10
作者 夏永久 朱喜钢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918-925,共8页
城市被动式动迁居民社区满意度研究为认识城市更新对低收入阶层所产生影响以及如何优化改造该类住区提供了一个新视角。通过南京郊区8个拆迁安置社区的案例研究发现,城市被动式动迁居民社区满意度评价具有6个维度的结构特征,其中满意度... 城市被动式动迁居民社区满意度研究为认识城市更新对低收入阶层所产生影响以及如何优化改造该类住区提供了一个新视角。通过南京郊区8个拆迁安置社区的案例研究发现,城市被动式动迁居民社区满意度评价具有6个维度的结构特征,其中满意度评价得分由低到高分别为:就业环境维度、设施配置维度、地理空间维度、自然环境维度、住房条件维度和人文社会维度,社区满意度评价整体偏低,以就业环境、设施配置及地理空间维度尤为突出,表明被迫动迁后低收入居民在就业以及城市公共设施享用等方面的情况最不理想。不同组间的居民社区满意度差异显著,时间、空间、文化程度以及工作稳定性状况是社区满意度的主要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被动式动迁居民 社区满意度 评价 南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公共设施角度的城市人居环境研究——以南京市为例 被引量:37
11
作者 熊薇 徐逸伦 《现代城市研究》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35-42,共8页
城市人居环境是人类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的体现,它除了受自然因素的影响外,更多的受到人类各种活动的影响。本文以城市内部人居环境为研究尺度,从人的行为特点和需求出发,选择公共服务设施和公共空间等公共设施因子作为评价人居环境适... 城市人居环境是人类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的体现,它除了受自然因素的影响外,更多的受到人类各种活动的影响。本文以城市内部人居环境为研究尺度,从人的行为特点和需求出发,选择公共服务设施和公共空间等公共设施因子作为评价人居环境适宜性的因素,在将人们的日常生活分为基本生活圈和城市生活圈的基础上,研究城市内部人居环境质量的空间分布特点。并以南京市为例,定量评价城市内部人居环境适宜性的空间分布特征和不同层次人群需求的满足情况,发现城市内部人居环境分布具有明显的圈层分异的特点,不同层次人群需求的满足情况有所差异,并提出城市人居环境建设的优化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居环境 公共设施 可达性 南京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主体功能区规划研究进展与展望 被引量:12
12
作者 张晓瑞 宗跃光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41-45,共5页
从规划理论和技术方法两个层面对近5年区域主体功能区规划研究进行了总结和梳理。研究不足表现为考虑因素不够充分;因素之间存在信息交叉和重叠,区分度不够;以GIS为代表的现代空间信息分析技术在规划中的应用不够深入。研究的关键与焦... 从规划理论和技术方法两个层面对近5年区域主体功能区规划研究进行了总结和梳理。研究不足表现为考虑因素不够充分;因素之间存在信息交叉和重叠,区分度不够;以GIS为代表的现代空间信息分析技术在规划中的应用不够深入。研究的关键与焦点在于一是如何打破行政区的束缚和限制,二是如何科学合理地确定开发类功能区和保护类功能区的划分阈值点。未来研究应从三方面进一步展开:构建科学的规划模型;基于模型构建一套系统的规划技术方法体系;以GIS为支撑开发区域主体功能区规划支持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主体功能区规划 规划理论 规划模型 规划技术方法 规划支持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辽中城市群空间协调规划 被引量:9
13
作者 刘志虹 彭翀 顾朝林 《城市规划》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48-51,共4页
通过对国内城市群空间规划内容的分析和辽中城市群空间结构规划的实践,提出城市群空间结构规划应从城市群整体、都市区、城镇个体三个层次进行分析研究。其中,都市区层次应作为城市群空间结构规划的基本内容,重点进行研究。都市区空间... 通过对国内城市群空间规划内容的分析和辽中城市群空间结构规划的实践,提出城市群空间结构规划应从城市群整体、都市区、城镇个体三个层次进行分析研究。其中,都市区层次应作为城市群空间结构规划的基本内容,重点进行研究。都市区空间规划主要通过对都市区内城镇个体的相关规划要素在空间上的协调,以达到统筹、协调发展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群空间结构规划 都市区空间规划 空间统筹与协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然资源禀赋与城市化水平关系的多尺度考察 被引量:14
14
作者 李少星 颜培霞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2007年第6期44-49,共6页
通过对单体区域在时间序列上的分析和对多个区域面板数据集综合水平的横向比较,本文在多个尺度上验证了自然资源禀赋在区域城市化过程的"资源诅咒"假说,并且通过在省际层面上建立经济计量模型进行理论检验,也得出"资源诅... 通过对单体区域在时间序列上的分析和对多个区域面板数据集综合水平的横向比较,本文在多个尺度上验证了自然资源禀赋在区域城市化过程的"资源诅咒"假说,并且通过在省际层面上建立经济计量模型进行理论检验,也得出"资源诅咒"效应在一定程度上的确存在的结论。文章还分析了城市化过程中自然资源产生限制作用的作用机理,认为这种效应是多种要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这项研究在理论上丰富了城市化动力机制和"资源诅咒"假说的研究,在实践上也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资源禀赋 城市化水平 资源诅咒 尺度 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殊群体的保障性住房建设规划应对研究——基于南京市新就业人员居住现状的调查 被引量:12
15
作者 李智 林炳耀 《城市规划》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25-30,共6页
当前住房保障研究较少关注具体某一类保障群体的住房问题,忽视了一些特殊群体住房保障的重要性。本文基于对南京市新就业人员居住现状的问卷调查,通过居住面积供需匹配度、交通便捷度、换房频率、日常生活影响度等方面的分析,结合国家... 当前住房保障研究较少关注具体某一类保障群体的住房问题,忽视了一些特殊群体住房保障的重要性。本文基于对南京市新就业人员居住现状的问卷调查,通过居住面积供需匹配度、交通便捷度、换房频率、日常生活影响度等方面的分析,结合国家相关住房保障政策,认为提供公共租赁房是解决新就业人员居住问题的最好的方式,并从城市规划的角度提出相应的保障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殊群体 新就业人员 居住现状 住房保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信息技术对城市文化空间影响研究——以南京市为例 被引量:4
16
作者 张旭 徐逸伦 钟宜根 《现代城市研究》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71-77,共7页
信息化浪潮的侵袭以及文化战略的实施使南京市面临新的发展方向。文章从新信息技术应用对象、使用主体、产业发展三个方面说明南京市新信息技术应用现状,从城市文化传播、新信息技术产业与城市文化产业的融合、新信息技术对文化空间的... 信息化浪潮的侵袭以及文化战略的实施使南京市面临新的发展方向。文章从新信息技术应用对象、使用主体、产业发展三个方面说明南京市新信息技术应用现状,从城市文化传播、新信息技术产业与城市文化产业的融合、新信息技术对文化空间的重构三个层次来分析新信息技术对南京城市文化空间的影响,从而使南京城市特色文化得到推广,文化产业衍生出新的产业,文化设施产生扩散,文化产业形成集聚。最后给出了南京市文化空间的发展建议与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技术产业 城市文化 南京市 空间影响 文化产业 文化空间 文化传播 特色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年来中国城市密集地区规划的困境与发展趋势 被引量:7
17
作者 张京祥 殷洁 何建颐 《规划师》 2007年第12期5-8,共4页
在全球化时代日趋激烈的竞争型环境中,城市密集地区在国家、区域发展格局中的战略意义日益突出。在当前我国体制转型的大背景下,我国城市密集地区规划面临诸多困境,对此,各地对城市密集地区规划进行了一系列创新。近年来,我国城市密集... 在全球化时代日趋激烈的竞争型环境中,城市密集地区在国家、区域发展格局中的战略意义日益突出。在当前我国体制转型的大背景下,我国城市密集地区规划面临诸多困境,对此,各地对城市密集地区规划进行了一系列创新。近年来,我国城市密集地区规划呈现出的发展趋势表现为战略目标与区域营销相结合、注重以空间政策为主的引导方式、创新区域治理模式、推动区域一体化制度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密集地区 区域规划 公共政策 制度转型 制度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洪涝安全视角下的山地城市用地布局规划研究--以福建省连城县城为例 被引量:9
18
作者 王宝强 徐建刚 李勇 《规划师》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72-77,共6页
洪涝灾害是影响城市安全的重要因素。由于生态敏感性高、资源短缺、灾害频发、用地结构不合理等原因,山地城市在城市安全方面面临巨大挑战。以福建省连城县城为例,山地城市的总体规划应充分利用GIS空间分析技术对洪涝灾害风险进行评估,... 洪涝灾害是影响城市安全的重要因素。由于生态敏感性高、资源短缺、灾害频发、用地结构不合理等原因,山地城市在城市安全方面面临巨大挑战。以福建省连城县城为例,山地城市的总体规划应充分利用GIS空间分析技术对洪涝灾害风险进行评估,以此确定城市的用地规模、发展方向、功能布局、基础设施安排等,为土地利用调整和优化提供依据,从而从土地利用角度确保城市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地城市 用地布局 洪涝安全 GIS 福建省连城县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代中国城市文化迷失与规划师角色再塑 被引量:18
19
作者 陆枭麟 张京祥 《规划师》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63-66,72,共5页
我国正处于不同程度城市文化迷失的状况,存在现代与传统的迷失、精英与大众的迷失、物质与精神的迷失及短期与长期方面的文化迷失。城市文化迷失会对城市规划师的价值取向、思考模式、规划决策和实施判断等方面产生负面影响。因此,城市... 我国正处于不同程度城市文化迷失的状况,存在现代与传统的迷失、精英与大众的迷失、物质与精神的迷失及短期与长期方面的文化迷失。城市文化迷失会对城市规划师的价值取向、思考模式、规划决策和实施判断等方面产生负面影响。因此,城市规划师应努力从城市空间构建者向城市文化营造者,以及从城市文化影响者向影响城市文化者两方面进行角色转变。与此同时,城市文化发展也应从多元文化熏陶和明确文化界定来正面影响城市规划师的文化素质与价值取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文化迷失 规划师角色 再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城市都市区化与规划调控思路的转型 被引量:9
20
作者 胡道生 宗跃光 《城市规划》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8-22,共5页
都市化区是大城市由传统单一的城市空间格局,发展到城市和周边地区共融形成整体功能提升的城市化高级形态,都市区化现象必然要求传统的城市规划理念进行转型,以前的相关研究对此较少论及。作者以快速城市化的我国东南沿海城市宁波市为例... 都市化区是大城市由传统单一的城市空间格局,发展到城市和周边地区共融形成整体功能提升的城市化高级形态,都市区化现象必然要求传统的城市规划理念进行转型,以前的相关研究对此较少论及。作者以快速城市化的我国东南沿海城市宁波市为例,分析了宁波市的都市区化发展的空间特点、推动因素,基于此提出了城市规划理念转型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都市区 调控 转型 宁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