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共享汽车影响下的城市空间治理应对研究——以南京为例 被引量:1
1
作者 张洁 于涛 《现代城市研究》 CSSCI 2018年第10期21-27,44,共8页
伴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进步与发展,共享经济逐步渗透到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国内目前共有30多个专业共享汽车平台,已进驻到大小40多个城市中,共计布局10万多辆共享汽车,预测至2025年国内共享汽车规模将达到600万辆,但共享汽... 伴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进步与发展,共享经济逐步渗透到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国内目前共有30多个专业共享汽车平台,已进驻到大小40多个城市中,共计布局10万多辆共享汽车,预测至2025年国内共享汽车规模将达到600万辆,但共享汽车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导致了诸多城市空间问题,囿于城市中各治理主体间的关系松散、治理机制的传统滞后,城市空间治理陷入困境。因此,在综述国内外共享汽车城市空间治理应对的基础上,以南京为实证研究对象,采用实地调研和结构化访谈等手段,系统梳理共享汽车影响下的城市空间问题,继而从城市空间治理的视角进行溯源,并提出应对建议,从而为共享汽车时代我国城市空间的治理应对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享汽车 空间 治理 对策 南京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型中国的城市社区治理研究 被引量:13
2
作者 陈广宇 罗小龙 +1 位作者 应婉云 姜佳丽 《上海城市规划》 2016年第2期20-25,共6页
社区是现代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社会治理的重要基础和载体。国内社区经历了"单位制""、街居制"和"社区制"3个历史阶段。伴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转型发展,其治理模式也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目前我国城... 社区是现代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社会治理的重要基础和载体。国内社区经历了"单位制""、街居制"和"社区制"3个历史阶段。伴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转型发展,其治理模式也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目前我国城市社区治理主要有从封闭走向半市场化的原单位社区,政府、市场与社会多元治理主体共存的商品房社区以及政府管理为主、市场为辅的安置保障房社区3种类型。然而,当前社区治理在实践层面却存在着一定问题,包括城市基层政府定位不明、权责模糊,社区自治组织权力受限、功能难以发挥,各组织间矛盾突出以及居民治理参与热情低等。因此就社区规划转型入手,从政府、社会以及居民3个方向提出了相关改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 治理 转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强镇扩权的实施评估与治理创新研究——以杭州为例 被引量:3
3
作者 于涛 乔文凯 《上海城市规划》 2016年第2期15-19,共5页
在当前我国新型城镇化背景下,通过强镇扩权等一系列治理体系的改革创新,进一步释放了城镇化改革红利,起到了完善城镇行政管理体制、优化产业结构以及稳定经济增长等作用,其对于我国城乡政治、经济乃至社会发展来说亦显得尤为重要。因此... 在当前我国新型城镇化背景下,通过强镇扩权等一系列治理体系的改革创新,进一步释放了城镇化改革红利,起到了完善城镇行政管理体制、优化产业结构以及稳定经济增长等作用,其对于我国城乡政治、经济乃至社会发展来说亦显得尤为重要。因此,以杭州市26个强镇扩权的中心镇为研究对象,从扩权改革前后中心镇的经济社会发展和地域空间效应两个方面对其强镇扩权改革进行实施评估。在此基础上通过分析中心镇扩权改革面临的法律、治理和规划等方面的问题,针对性提出了强镇扩权改革在时序组织、体制监管和绩效考评等方面的创新建议,从而为我国城乡治理的政策与模式创新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镇扩权 评估 治理 中心镇 杭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苏省传统村落空间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张培刚 曲鹏慧 +1 位作者 杨宁宁 罗小龙 《现代城市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70-77,共8页
传统村落是中国历史文化价值的空间体现,从省域视角辨析传统村落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将有效支撑传统村落的保护和利用。文章以江苏省472个传统村落为研究对象,采用最邻近点指数、地理集中指数、不平衡指数等模型,分尺度、分批次... 传统村落是中国历史文化价值的空间体现,从省域视角辨析传统村落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将有效支撑传统村落的保护和利用。文章以江苏省472个传统村落为研究对象,采用最邻近点指数、地理集中指数、不平衡指数等模型,分尺度、分批次识别其空间分布特征,构建“格网分析+地理加权回归”框架分析各影响因素的作用效果。结论如下:(1)不同尺度下,江苏省传统村落空间分布呈现差异化集散特征,区域、市域尺度下传统村落分布较为分散,区县尺度下呈现集中分布的趋势,主要分布在苏州吴江、无锡宜兴、扬州高邮和江都;(2)不同批次传统村落在苏南地区的空间分布密度远高于苏北地区;(3)生态、人口、经济、交通与城市因素对于传统村落空间分布作用方向、作用强度差异显著,对传统村落的保护和利用提出更高的发展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村落 空间分布 影响因素 江苏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精细化治理转型:重点地区总设计师的制度创新研究 被引量:17
5
作者 黄静怡 于涛 《规划师》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2期30-36,共7页
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提出,我国城市发展进入新阶段,需完善城市治理体系,提高城市治理能力,提升城市品质和竞争力。城市规划相应的体制机制也在转型中,而重点地区总设计师制度是转型时期统筹规划、建设、管理三大环节的实践缩影。基于治理视... 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提出,我国城市发展进入新阶段,需完善城市治理体系,提高城市治理能力,提升城市品质和竞争力。城市规划相应的体制机制也在转型中,而重点地区总设计师制度是转型时期统筹规划、建设、管理三大环节的实践缩影。基于治理视角,文章以广州、深圳重点地区的总设计师制度为例,分析其催化的精细化治理转型的经验,试图建立重点地区总设计师制度的基本路径。总设计师制度创新不在于技术创新,而是在常态化机制下,规划和自然资源局与总设计师建立契约式合作关系,总设计师发挥统筹分散权力和责任的作用,真正实现协商式规划、促进多元主体参与,兼顾公共与私人利益,实现城市的品质化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总设计师 重点地区 治理 制度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柯权力视角下旅游城市滨海地区空间生产机制研究——基于对亚龙湾度假区的观察实证 被引量:11
6
作者 于涛 王苑 《现代城市研究》 CSSCI 2018年第9期19-26,共8页
近些年来伴随着全球化浪潮度假文化在中国扎根滋长,在此趋势下,一些热点旅游城市已鲜有角落未被资本涉足,资本的铺陈使原本位于滨海的海湾资源快速纳入城市消费空间体系。文章以亚龙湾国家旅游度假区为例,基于福柯权力空间视角,构建了&q... 近些年来伴随着全球化浪潮度假文化在中国扎根滋长,在此趋势下,一些热点旅游城市已鲜有角落未被资本涉足,资本的铺陈使原本位于滨海的海湾资源快速纳入城市消费空间体系。文章以亚龙湾国家旅游度假区为例,基于福柯权力空间视角,构建了"利益主体博弈一权力空间生产"的分析框架,对旅游城市滨海空间开发中的利益主体(地方政府、开发企业、外地游客和本地居民)关系进行了剖析,解释了在权力网络下,旅游城市滨海空间生产的过程、特征及内在机制。研究发现,其开发过程中经历了政府主导、企业主导和政企合作三个阶段,形成基于利益联盟的竞合关系:宏观上是战略含伙人,微观上又存在着权力制衡。游客追求一种臆想中的、已经发生异化的原真性,开发企业以一种"文化经纪人"的方式,将空间商品化,打造现代化的旅游度假区和度假文化。游客以其自身的意识形态和生活方式介入旅游地社会中,引起旅游地村民的思想变化,发生文化涵化的过程。目前,亚龙湾度假区整体建设已经较为成熟,而政府大力推进的海棠湾度假区势必与之发生竞争,未来,亚龙湾需要在保留彝族文化原真性的同时,考虑结合建设国家自贸区、自贸港的契机,焕发新一轮空间生产的活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生产 福柯 滨海空间 内在机制 亚龙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铁新城的空间效应研究进展及思考 被引量:13
7
作者 郭宁宁 于涛 《现代城市研究》 CSSCI 2018年第8期115-122,共8页
凭借高速铁路的时空压缩及其扩散与集聚效应,高铁新城引发中国新城建设的热潮,其空间效应也随之成为研究的重点。文章在梳理国内外研究的基础上,对高铁新城相关概念、类型特征进行归纳,对高铁新城空间发展正负效应、影响因素以及内在影... 凭借高速铁路的时空压缩及其扩散与集聚效应,高铁新城引发中国新城建设的热潮,其空间效应也随之成为研究的重点。文章在梳理国内外研究的基础上,对高铁新城相关概念、类型特征进行归纳,对高铁新城空间发展正负效应、影响因素以及内在影响机制进行综述。研究认为目前国内外研究都进入一个相对成熟的阶段,但国外研究还需从普适性研究体系总结以及深入作用机制研究方面进行完善,对国内研究则从研究本土化、研究定量化、研究动态化等方面进行展望,从而为高铁新城进一步融入城市,并实现城市空间的可持续发展奠定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铁新城 空间效应 理论 综述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苏省城市收缩测度及影响机制研究——以南通市为例 被引量:3
8
作者 杜金莹 徐建刚 +1 位作者 于涛 刘省言 《现代城市研究》 CSSCI 2020年第3期2-9,共8页
以江苏省为研究对象,从常住人口与户籍人口两个层面,对江苏省地级市及区县进行收缩测度识别,发现南通市是江苏省收缩现象最为明显的城市。基于南通市属于人口流入地区与流出地区的边界城市,通过对13个指标进行主成分分析,探讨南通市的... 以江苏省为研究对象,从常住人口与户籍人口两个层面,对江苏省地级市及区县进行收缩测度识别,发现南通市是江苏省收缩现象最为明显的城市。基于南通市属于人口流入地区与流出地区的边界城市,通过对13个指标进行主成分分析,探讨南通市的收缩特征,发现南通市是一个伴随着综合实力衰退的收缩城市,主要原因是人口发展水平的持续下降与低水准的城镇发展水平。在此基础上,探讨南通市城市收缩的内在机制,并提出相应的应对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收缩识别 主成分分析 综合发展 收缩机制 规划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村精英与社会关系资本的构建机制研究——以江苏省利珠村为例 被引量:5
9
作者 丁伟丰 顾宗倪 +2 位作者 罗小龙 唐蜜 王绍博 《现代城市研究》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18-122,共5页
在乡村振兴政策背景下,各地涌现出大量不同模式的乡村建设实验,其中以乡村精英为主要引领和推动者,政府、企业、村民等多元主体参与下的模式是乡村振兴的新现象。文章基于乡村精英的理论视角,以江苏省利珠村为例,通过梳理乡村精英引领... 在乡村振兴政策背景下,各地涌现出大量不同模式的乡村建设实验,其中以乡村精英为主要引领和推动者,政府、企业、村民等多元主体参与下的模式是乡村振兴的新现象。文章基于乡村精英的理论视角,以江苏省利珠村为例,通过梳理乡村精英引领下的乡村振兴历程,从关系资本与团结资本的角度分析乡村振兴过程中乡村精英在乡村社会关系资本的机制构建中与不同主体间的互动关系及影响作用。研究发现利珠村的发展可大致分为在土精英崛起、回归精英推动和多元精英主体引领下的“乡村振兴共同体”3个阶段,在此过程中通过不断拓展关系资本、凝聚团结资本,不仅加速了城乡要素的双向流通,更推动了“乡村振兴共同体”机制创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精英 关系资本 团结资本 乡村振兴 利珠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洋家乐”乡村消费空间的生产与乡土空间重构研究——以浙江省德清县为例 被引量:14
10
作者 许璐 罗小龙 +1 位作者 王绍博 顾宗倪 《现代城市研究》 CSSCI 2018年第9期35-40,共6页
随着全球化进程加速以及中国当代中产阶层财富和文化的崛起,乡村成为承接城市消费转移的新空间。通过对浙江省湖州市德清县"洋家乐"的发展历程进行梳理,认为"洋家乐"的乡村消费空间构建可大致分为"洋家乐的兴... 随着全球化进程加速以及中国当代中产阶层财富和文化的崛起,乡村成为承接城市消费转移的新空间。通过对浙江省湖州市德清县"洋家乐"的发展历程进行梳理,认为"洋家乐"的乡村消费空间构建可大致分为"洋家乐的兴起—资本投入多元发展—政府引导转型升级"三个阶段,在此过程中实现了乡村的物质空间再造、社会重组以及文化重构,对乡村振兴起到推动作用,同时也对本土性空间造成挤压与边缘化。因此,这是一个不断的斗争与妥协、改变与创造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消费空间 乡村振兴 全球化 中产阶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城市化与老年人健康的空间耦合特征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武冠甲 顾宗倪 +1 位作者 罗小龙 王绍博 《现代城市研究》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64-71,共8页
城市化与老年人健康是存在交互影响的两个系统,但是目前缺乏对两者关联性的分析。文章构建城市化、老年人健康评价模型,选取2010、2015年为时间节点,对中国城市化、老年人健康的时空演变特征进行分析,然后运用耦合协调模型对两者间的空... 城市化与老年人健康是存在交互影响的两个系统,但是目前缺乏对两者关联性的分析。文章构建城市化、老年人健康评价模型,选取2010、2015年为时间节点,对中国城市化、老年人健康的时空演变特征进行分析,然后运用耦合协调模型对两者间的空间耦合关系进行测度。结果表明:①与2010年相比,中国城市化水平略有提升,“东高西低”“北高南低”空间分布格局逐步弱化,区域间城市化水平趋于均衡。②与城市化水平变化不同,中国老年人健康水平略有下降,且空间分布呈现由“东高西低”向“T”字型格局演变。③中国城市化与老年人健康整体上存在明显的空间关联性,但耦合协调度空间分异特征明显,且不同组合类型具有不同的空间集聚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化 老年人健康 耦合协调模型 空间耦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回流城镇化:中部地区城镇化开启新路径 被引量:57
12
作者 罗小龙 曹姝君 顾宗倪 《地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685-690,共6页
在对流动人口流向变化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对中部地区的实地走访和问卷调研,兼与沿海地区对比分析,提出中部地区城镇化正在开启新路径,即回流城镇化。研究总结了回流城镇化的新特点,包括县级中心城市成为回流城镇化主要载体,城乡之间出现... 在对流动人口流向变化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对中部地区的实地走访和问卷调研,兼与沿海地区对比分析,提出中部地区城镇化正在开启新路径,即回流城镇化。研究总结了回流城镇化的新特点,包括县级中心城市成为回流城镇化主要载体,城乡之间出现了摆动的"两栖"人口,地级市中心城区也是回流城镇化的重要选项。回流城镇化主要由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的产业转移、亲情社会网络、回流创业内生动力的发展等驱动。最后,论文在理论层面总结了回流城镇化对中国城镇化路径研究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口回流 城镇化 流动人口 中国中部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品质:城市规划的新焦点与新探索 被引量:50
13
作者 罗小龙 许璐 《规划师》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5-9,共5页
近年来,伴随着我国城市发展由粗放式向存量优化发展转变,城市品质建设正成为城市规划建设关注的新焦点。文章通过梳理近年来各地城市在城市品质提升方面的规划实践工作,将品质提升规划分为民生改善型、宜居环境型和彰显特色型三大类,并... 近年来,伴随着我国城市发展由粗放式向存量优化发展转变,城市品质建设正成为城市规划建设关注的新焦点。文章通过梳理近年来各地城市在城市品质提升方面的规划实践工作,将品质提升规划分为民生改善型、宜居环境型和彰显特色型三大类,并总结出我国对城市品质提升规划的主要探索:在不同层次规划中引入城市品质提升内容、依托大事件大项目编制实施城市品质系列规划及引入"微空间、微改造"提升城市公共空间品质,同时提出相应的规划建议,以期为提升城市活力、城市宜居性和促进城市转型发展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品质 城市规划 品质提升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镇幼儿园交通出行特征及其对建设规划标准的思考 被引量:6
14
作者 韦璐 罗小龙 +1 位作者 田冬 顾宗倪 《现代城市研究》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67-73,共7页
城镇幼儿园接送交通出行是重要的城市交通行为之一,也是建设儿童友好型城市的重要方面。文章以江苏为例,采用问卷调查和半结构访谈的方法,深入研究了幼儿接送交通出行的特征,包括交通方式与距离关系、地域化差异特征和不同交通方式的停... 城镇幼儿园接送交通出行是重要的城市交通行为之一,也是建设儿童友好型城市的重要方面。文章以江苏为例,采用问卷调查和半结构访谈的方法,深入研究了幼儿接送交通出行的特征,包括交通方式与距离关系、地域化差异特征和不同交通方式的停留时长等。在此基础上,针对现有相关标准和规范的不足提出完善建议——重新界定幼儿园服务半径,因地制宜布局幼儿园并进行交通引导,设置家长接送等候区和停车场等。研究对幼儿园规划建设和交通管理具有一定政策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幼儿园 交通出行 特征 建设规划标准 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间生产视角下城郊奥特莱斯的演化和异化 被引量:4
15
作者 王苑 于涛 《现代城市研究》 CSSCI 2019年第12期1-6,共6页
消费空间郊区化是近年来的一种趋向,本文以南京汤山百联奥特莱斯为实证,因其带来沉浸式的消费体验,相对独立的存在更能阐释其入侵诱致空间之变:曾经城市化向郊区挺进的同时消费空间仍在城市中心不断聚集,这种失衡被逐步矫正,城郊的业态... 消费空间郊区化是近年来的一种趋向,本文以南京汤山百联奥特莱斯为实证,因其带来沉浸式的消费体验,相对独立的存在更能阐释其入侵诱致空间之变:曾经城市化向郊区挺进的同时消费空间仍在城市中心不断聚集,这种失衡被逐步矫正,城郊的业态布局向中心区接近。政府和资本的强大推力使得物质空间完善,建筑空间符号化。空间使用者对空间的不同态度,产生社会空间异质化:消费者与近郊区空间接触有限,无法建立认同感。迁居者逐步发生绅士化的过程,产生社区感,完成从地点到场所的转变。原住民产生心理认同,发生文化涵化的过程。多重主体交织,促成了汤山百联奥特莱斯之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生产 消费空间 异化机制 奥特莱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核心到边缘的逆向演替:以安徽蚌埠的城市变迁为例 被引量:3
16
作者 杨宁宁 罗小龙 +1 位作者 田冬 陆建城 《地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786-795,共10页
在核心–边缘理论的框架下,基于“极化”与“扩散”的研究视角,以蚌埠为例,对其从省域核心城市到边缘城市的变迁进程、阶段特征及内在机制进行系统研究。研究结果显示:①交通、工业、创新3个维度核心地位的建立是蚌埠“核心”崛起的动... 在核心–边缘理论的框架下,基于“极化”与“扩散”的研究视角,以蚌埠为例,对其从省域核心城市到边缘城市的变迁进程、阶段特征及内在机制进行系统研究。研究结果显示:①交通、工业、创新3个维度核心地位的建立是蚌埠“核心”崛起的动力来源与表征,遵循了“核心”形成的理论路径;②城市的边缘化主要表现为战略、交通地位下降以及工业、创新维度的“核心”竞争力下滑;③“核心”的边缘化以及“边缘”锁定的动因源于政策的倾斜与市场经济自发的不均衡性,其中政策力量起主导作用;同时边缘化与城市收缩的不断累积形成负向反馈,削弱了“核心”的扩散效应;④创新提出“核心”逆向演替的本土化理论解释,即政策力量成为核心–边缘结构的主导机制,能够强化“核心”的极化作用并引导“核心”发挥扩散效应,但市场机制对于扩散效应的具体实施结果具有决定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心–边缘结构 逆向演替 城市的边缘化 城市收缩 蚌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陷入困境的跨界区域主义——对江阴靖江跨界合作的重新认识 被引量:23
17
作者 蒋成钢 罗小龙 王绍博 《现代城市研究》 CSSCI 2018年第10期60-66,共7页
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过程中,行政区与经济区的界限开始消失,在世界范围内出现了大量的跨界城市合作实践。本文在跨界区域主义的理论视角下,以江阴一靖江工业园区作为跨界城市含作案例进行研究。通过分析跨界园区的发展历程和发展绩... 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过程中,行政区与经济区的界限开始消失,在世界范围内出现了大量的跨界城市合作实践。本文在跨界区域主义的理论视角下,以江阴一靖江工业园区作为跨界城市含作案例进行研究。通过分析跨界园区的发展历程和发展绩效,本文认为江阴和靖江的跨界城市合作实践并不理想。合作失败的直接原因在于园区相互交织的管理体系、从合作到竞争的城市关系转换和缺乏明确的利益分配机制等三个方面,而根本原因在于城市是行政管理和经济发展的基本单元,跨界城市合作的基础会在地方政府单方面追求自身利益的过程中不断被削弱,并导致城市合作最终破裂。江阴市和靖江市跨界合作的经验和问题也将为我国其他城市的跨界发展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界区域主义 跨界含作失败 江阴-靖江工业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