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南京城市水系变迁以及现代景观研究 被引量:14
1
作者 姚亦锋 《城市规划》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39-43,共5页
南京城市的起源和发展与水系的自然变迁密切相关。地理格局使其历史古都发展具有独特深厚的景观传统,主要地理结构是:3条山脉、2条河流和3个湖泊。南京从其诞生到后来城市几次大的变化都是依据这个自然地理系统而构思规划。现代南京城... 南京城市的起源和发展与水系的自然变迁密切相关。地理格局使其历史古都发展具有独特深厚的景观传统,主要地理结构是:3条山脉、2条河流和3个湖泊。南京从其诞生到后来城市几次大的变化都是依据这个自然地理系统而构思规划。现代南京城市发展支离破碎地分解了历史上的连绵山峦整体,河流水系网络已经断断续续。因此保护古都赖以生存的河流脉络系统,是形成古都特色的基础;应以山脉和河流系统为网络基础,确定历史城市与自然融合的景观空间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变迁 南京城市水系 古都景观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京东部山区矿山法施工的地铁隧道水文地质灾害及对策研究 被引量:10
2
作者 郑军 朱斌 +3 位作者 张伯林 蒋波 万佳俊 杨昊坤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50-53,共4页
结合含水岩层(组)、地质构造、地形地貌、水文气候等特征,对南京东部山区进行水文地质分区。在确定了不同地质体的渗透系数等参数的基础上,采用多种计算方法对不同水文地质单元内既有和新建矿山法隧道的典型地段标志点进行了涌水量和衬... 结合含水岩层(组)、地质构造、地形地貌、水文气候等特征,对南京东部山区进行水文地质分区。在确定了不同地质体的渗透系数等参数的基础上,采用多种计算方法对不同水文地质单元内既有和新建矿山法隧道的典型地段标志点进行了涌水量和衬砌外水压力计算。结果表明:水文地质单元Ⅴ属强富水区,地铁建设风险高;其它单元内,张性、张扭性断裂控制了不同含水层的富水程度。建议加强支护和排水,确保南京地铁建设和运营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京 地铁隧道 矿山法施工 水文地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游客满意度研究综述与展望 被引量:109
3
作者 汪侠 刘泽华 张洪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2010年第1期22-29,共8页
根据30年来国内外游客满意度的相关文献,对游客满意度的内涵、形成机理、行为结果、测评方法、模型构建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详细的分析,指出当前游客满意度研究存在着研究视野较为狭窄、研究内容不够系统、研究方法较为简单等问题。... 根据30年来国内外游客满意度的相关文献,对游客满意度的内涵、形成机理、行为结果、测评方法、模型构建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详细的分析,指出当前游客满意度研究存在着研究视野较为狭窄、研究内容不够系统、研究方法较为简单等问题。基于此,文章认为将来的研究应加强以下3方面的工作:首先应充分借鉴国内外顾客满意度研究的理论成果,构建游客满意度模型,系统探讨游客满意度的形成机理和行为结果。其次,利用结构方程模型加强定量分析,提高研究手段的科学性。第三,加强不同类型旅游地游客满意度的对比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游客满意度 综述 展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日土地利用分类比较 被引量:17
4
作者 吴亮 濮励杰 朱明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77-80,F0003,共5页
研究目的:借鉴日本土地利用分类经验,更好地服务国内土地资源管理和土地科学研究。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比较分析法。研究结果:中日两国土地利用分类系统一级分类相似,二级分类差异较大;日本土地利用分类结构更加简明严谨,可操作性更强... 研究目的:借鉴日本土地利用分类经验,更好地服务国内土地资源管理和土地科学研究。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比较分析法。研究结果:中日两国土地利用分类系统一级分类相似,二级分类差异较大;日本土地利用分类结构更加简明严谨,可操作性更强。研究结论:可借鉴日本经验并结合中国国情,适当调整优化《土地利用现状分类》,并设立跨专业跨部门的专门研究机构开展土地利用分类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 比较 中国 日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城市消费型转型研究 被引量:10
5
作者 赵宇 张京祥 《现代城市研究》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19-24,共6页
随着世界经济危机的到来与中国经济增长方式与社会发展方式的转型,外需拉动的作用逐渐弱化,扩大投资作为救急性政策难以持续,而消费作为拉动城市经济与社会发展的第三大引擎的作用日益显著。文章意在探索世界经济危机宏观背景下.城市消... 随着世界经济危机的到来与中国经济增长方式与社会发展方式的转型,外需拉动的作用逐渐弱化,扩大投资作为救急性政策难以持续,而消费作为拉动城市经济与社会发展的第三大引擎的作用日益显著。文章意在探索世界经济危机宏观背景下.城市消费型转型的特点及其良性循环的社会发展模式。本文运用过程分析法对城市在消费型转型过程中所遇到的产业空心化、经济软性化、社会极化加重等问题进行初步的探讨。最后得出城市消费型转型将是当前世界经济危机背景下城市复兴与良性发展的有效政策的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转型 消费型城市 消费需求 城市问题 国际经济危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义视角下的城乡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均等化 被引量:34
6
作者 韦江绿 《城市规划》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92-96,共5页
基于西方正义理论对于结果正义、形式正义和过程正义的分析,认为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均等化发展是基本公共服务从形式均等到后果均等的中间转化环节,是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过程保证。在城乡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均等化发展的过程中,以质量与... 基于西方正义理论对于结果正义、形式正义和过程正义的分析,认为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均等化发展是基本公共服务从形式均等到后果均等的中间转化环节,是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过程保证。在城乡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均等化发展的过程中,以质量与距离所代表的后果均等和形式均等之间的矛盾已经成为当前快速城市化背景下的现实困境。针对后果与形式之间的辩证关系,结合城市化进程的三个阶段提出应对不同阶段的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均等化发展目标和手段。对于低度城市化阶段,形式均等是必要的;而对于快速城市化阶段,应充分结合城市化目标和重点,利用过程调解后果均等与形式均等;对于高度城市化阶段,形式均等基本实现,更高层面的后果均等将是城市区域和谐发展面临的新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平正义 过程调解 基本公共服务设施 均等化 城市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旅游主客交往研究进展及展望 被引量:17
7
作者 汪侠 郎贤萍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2012年第11期19-29,共11页
居民和游客是旅游开发中的两个关键群体,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有关主客交往的研究一直为学界所关注。本文根据国内外旅游主客交往的研究文献,对主客交往的理论框架、影响因素、交往效应、交往驱动力、交往满意度、交往场景、研究方法等... 居民和游客是旅游开发中的两个关键群体,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有关主客交往的研究一直为学界所关注。本文根据国内外旅游主客交往的研究文献,对主客交往的理论框架、影响因素、交往效应、交往驱动力、交往满意度、交往场景、研究方法等方面的进展进行了详细的综述,分析了当前主客交往在理论框架、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研究学科中存在的问题。基于此,提出未来主客交往研究应加强以下3方面的工作:注重理论体系的构建;注重研究内容的前瞻性;注重多学科的交叉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 主客交往 进展 展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游客满意度差异研究及评价因子的验证分析 被引量:13
8
作者 夏令 任黎秀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2010年第5期24-30,共7页
本文以南京为例,在实地问卷调查原有变量的基础上,通过因子分析提取城市形象、旅游景点、基本服务、娱乐服务等4个项目评价因子构建满意度评价模型,并通过单因素方差分析考察不同特征的旅游者对于不同的项目评价因子满意度是否具有显著... 本文以南京为例,在实地问卷调查原有变量的基础上,通过因子分析提取城市形象、旅游景点、基本服务、娱乐服务等4个项目评价因子构建满意度评价模型,并通过单因素方差分析考察不同特征的旅游者对于不同的项目评价因子满意度是否具有显著差异,结果发现不同文化程度的游客对于满意度感知差异是最显著的。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正视了主观选取评价因子的不可靠性,另外设定了两个考量总体游客满意度的变量,通过回归分析检验所选4个项目评价因子是否对总体旅游满意度具有显著决定作用,为满意度测量的准确性提供了理论基础。结果表明,所选的4个评价因子对总体满意度都是具有显著作用的,其中城市形象的贡献率最大,为旅游政策的制定提供了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游客满意度 客源差异分析 评价因子的验证 回归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南水乡园林发展简史(之三)——江南水乡园林之兴盛
9
作者 马晓 周学鹰 《华中建筑》 2009年第8期238-243,共6页
江南水乡园林的发展、演变历史进程,划分为四个时期:兴起、发展、兴盛、高潮,隋唐五代宋元为江南水乡园林兴盛期。该文指出此时期,江南水乡园林体现出几方面特点:园林规模继续趋小;文人园林完全成熟;唐宋园林,尤其是宋代园林,达到我国... 江南水乡园林的发展、演变历史进程,划分为四个时期:兴起、发展、兴盛、高潮,隋唐五代宋元为江南水乡园林兴盛期。该文指出此时期,江南水乡园林体现出几方面特点:园林规模继续趋小;文人园林完全成熟;唐宋园林,尤其是宋代园林,达到我国古典园林艺术之高峰;皇家、私家、寺庙园林等区别渐著;在庶民阶层普遍追求庭院、庭园等园林形式的同时,世俗化园林在各地流布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南水乡 园林史 隋唐 两宋 蒙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嘉兴“两分两换”政策给苏南乡村转型之启示 被引量:6
10
作者 桂垚垚 陆洲 朱喜钢 《现代城市研究》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80-84,共5页
随着城市化、全球化进程的推进,在创造"苏南模式"奇迹基础上,苏南地区不断寻求深层次的发展其乡村也正经历一场从生产方式到生活方式的根本转变,新一轮乡村转型迫在眉睫。当前浙江省嘉兴市政府推行的"两分两换"土... 随着城市化、全球化进程的推进,在创造"苏南模式"奇迹基础上,苏南地区不断寻求深层次的发展其乡村也正经历一场从生产方式到生活方式的根本转变,新一轮乡村转型迫在眉睫。当前浙江省嘉兴市政府推行的"两分两换"土地政策,实质是全面实施乡村转型战略的有效手段,对指导苏南农村发展变革有深刻的指导意义。通过对苏南农村现状发展情况分析,试提出该地区乡村转型的战略构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分两换”政策 苏南地区 乡村转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佛山市生态城市建设指标体系与评价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陈旋 张健 杨在贵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4期7537-7539,共3页
生态城市是未来城市的理想模式,生态城市的指标体系与评价方法有助于分析以往生态城市实践的得失,为生态城市的规划、建设和管理提供指导。该研究在分析现有生态城市指标体系优缺点的基础上,根据小城市的特点,构建了针对佛山市的生态城... 生态城市是未来城市的理想模式,生态城市的指标体系与评价方法有助于分析以往生态城市实践的得失,为生态城市的规划、建设和管理提供指导。该研究在分析现有生态城市指标体系优缺点的基础上,根据小城市的特点,构建了针对佛山市的生态城市指标体系,并对佛山市2002和2003年的城市生态化程度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佛山市城市生态化程度较高,但环境、经济和社会3个子系统发展不平衡,环境和经济子系统是佛山市创建生态城市的优势,而社会子系统则有待加强。根据评价结果,对佛山市的生态城市建设提出了切实保护耕地,加大发展旅游产业,增加文化教育投入,加强社会保障体系等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佛山市 生态城市 指标体系 评价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杨海泉 张健 杨在贵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4期7569-7570,7592,共3页
首先介绍了国内外战略环境影响评价的理论和实践研究进展,并分析了将环境影响评价引入土地利用规划体系的现实意义。然后根据土地利用规划体系,着重研究构建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体系,尝试通过建立完善的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体... 首先介绍了国内外战略环境影响评价的理论和实践研究进展,并分析了将环境影响评价引入土地利用规划体系的现实意义。然后根据土地利用规划体系,着重研究构建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体系,尝试通过建立完善的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体系,从而为针对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土地利用规划进行环境影响评价时采用不同的评价程序、指标体系及技术方法等提供依据。最后,针对目前规划体系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规划 环境影响评价 规划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土地利用理性规划运行机制分析 被引量:3
13
作者 邝绮婷 张健 杨再贵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6期6887-6889,共3页
回顾了国内外土地利用规划发展历程,并对国内外不同发展时期土地利用规划进行了评述,在此基础上对我国未来土地利用规划发展进行了展望。通过对土地利用规划的本质、运行机理的剖析,揭示土地利用规划有效作用的生成过程与条件,认为规划... 回顾了国内外土地利用规划发展历程,并对国内外不同发展时期土地利用规划进行了评述,在此基础上对我国未来土地利用规划发展进行了展望。通过对土地利用规划的本质、运行机理的剖析,揭示土地利用规划有效作用的生成过程与条件,认为规划作为政府克服市场失灵、维护公共利益采取的宏观调控手段,是环境、效益和公平3者的统一。在新的环境中,土地利用规划的模式设计要重视国家干预和市场机制的适度结合,重视公众参与和政治参与的有机协调,并从运行及技术上提出了完善规划模式的设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规划 运行机制 理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