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9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特色体制下的“G+4P”旅游营销策略概念模型——实证分析南京市“乡村旅游消费券” 被引量:6
1
作者 梁楠楠 任黎秀 +3 位作者 钟士恩 李琼 夏令 范恒瑞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10年第12期175-177,180,共4页
旅游营销策略是旅游企业将产品推出市场的必要手段,西方旅游企业有财力独立自主进行市场营销。而我国旅游企业规模小,这使得传统的4P理论在理解中国旅游企业运营机制和模式上常常存在重大偏差。本文结合中国特色体制及传统的4P理论,突... 旅游营销策略是旅游企业将产品推出市场的必要手段,西方旅游企业有财力独立自主进行市场营销。而我国旅游企业规模小,这使得传统的4P理论在理解中国旅游企业运营机制和模式上常常存在重大偏差。本文结合中国特色体制及传统的4P理论,突出政府营销作用,构建了"G+4P"旅游营销概念模型,并以南京市"乡村旅游消费券"为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南京市乡村旅游消费券实际有效使用率为66%;"G+4P"旅游营销概念模型强调政府与中小型旅游企业的有机联合,在理解和推动社会特色体制下的旅游营销机制上,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特色 体制 旅游营销策略 策略概念模型 实证分析 南京市 乡村 中小型旅游企业 旅游消费 理论意义 有效使用率 机制和模式 中国旅游 政府营销 营销机制 现实意义 市场营销 企业运营 企业规模 独立自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京提升城市品质战略研究 被引量:42
2
作者 胡迎春 曹大贵 《现代城市研究》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63-70,共8页
本文从探讨城市品质的内涵着手,系统研究并尝试构建城市品质理论体系。然后以南京为例,研究了南京提升城市品质的具体实践,提出了南京城市品质提升的新思路和新举措,不仅能为南京城市品质提升提供理论指导,而且可以为我国新时期的城市... 本文从探讨城市品质的内涵着手,系统研究并尝试构建城市品质理论体系。然后以南京为例,研究了南京提升城市品质的具体实践,提出了南京城市品质提升的新思路和新举措,不仅能为南京城市品质提升提供理论指导,而且可以为我国新时期的城市规划、建设与发展提供经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品质 南京 提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京灵岩山中新世风尘沉积的粒度证据与环境意义 被引量:2
3
作者 张振克 田海涛 +1 位作者 何华春 李书恒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111-116,共6页
根据野外实地调查和室内粒度分析结果,认为在南京灵岩山剖面玄武岩下伏的松散沉积层上部有厚度超过4m的风尘沉积,时代在12Ma以前;粒度资料显示灵岩山玄武岩下伏的黄土状沉积物粒度多为粉砂、黏土,粗颗粒含量很少,63μm以下组分占8... 根据野外实地调查和室内粒度分析结果,认为在南京灵岩山剖面玄武岩下伏的松散沉积层上部有厚度超过4m的风尘沉积,时代在12Ma以前;粒度资料显示灵岩山玄武岩下伏的黄土状沉积物粒度多为粉砂、黏土,粗颗粒含量很少,63μm以下组分占85%~96%,剖面黄土直立性强,没有层理,质地均匀,为迄今中国东部发现的新生代最老的风尘沉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尘沉积 沉积特征 中新世 南京灵岩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议产权归属与南京民国居住建筑的保护——以颐和路地区为例 被引量:3
4
作者 黄瑛 张伟 《城市规划》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58-63,共6页
南京城市中遗留了大量的民国建筑,然而其保护现状却良莠不齐,特别是以居住功能为主的建筑,保护状况更是令人担忧。本文以颐和路公馆区为例,从产权归属入手,审视了该地区民国建筑保护工作的现状,分析了产权归属与保护之间的相互关系。并... 南京城市中遗留了大量的民国建筑,然而其保护现状却良莠不齐,特别是以居住功能为主的建筑,保护状况更是令人担忧。本文以颐和路公馆区为例,从产权归属入手,审视了该地区民国建筑保护工作的现状,分析了产权归属与保护之间的相互关系。并针对该地区民国建筑的不同产权归属情况,提出了不同的管理与保护建议,为历史建筑的保护提供一条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国建筑 产权归属 保护 南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沙漠·古海洋--追溯塔克拉玛干沙漠砂源 被引量:8
5
作者 王颖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11-20,共10页
构造活动与气候变化是自然环境特点的主导因素。气候环境的变化具有异地同时的相似性,亦具有同时异地的差别性,当今全球气候变暖的过程中,气候在地区和时段的差异性,可能反映气候与气候带的变迁。塔克拉玛干沙漠是强劲风力作用的干燥气... 构造活动与气候变化是自然环境特点的主导因素。气候环境的变化具有异地同时的相似性,亦具有同时异地的差别性,当今全球气候变暖的过程中,气候在地区和时段的差异性,可能反映气候与气候带的变迁。塔克拉玛干沙漠是强劲风力作用的干燥气候环境,如此广阔范围、连绵起伏活动沙丘的厚层沙,来源于何种营力与气候环境是讨论的中心议题。塔里木盆地的构造轮廓,古通道抬升遗迹,古海相沉积岩层、石膏与盐湖沉积层、微古化石与油气藏,塔克拉玛干沙漠的巨厚沙层,以及石英砂表面结构组合特征,等等,均反映出沙漠起源于新生代中新世时的新特提斯海。青康藏高原及塔里木盆地周边山地的持续隆升,在中新世晚期彻底隔断了海水通道,海盆干涸逐渐变为内陆湖沼盆地,以致干旱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砂主要源于中新世晚期(约1 000~500万年前)干涸的古海洋。更新世时,沙漠周边有风化剥蚀砂源及局部有冰川砂的供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漠 新特提斯海 古海洋 石英砂表面结构 塔克拉玛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壤pH和有机物料碳氮比对强还原处理去除设施土壤硝酸盐效果和途径的影响
6
作者 杨志远 徐灵颖 +1 位作者 续勇波 杨睿哲 《土壤》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4-34,共11页
为探究不同pH和有机物料碳氮比(C/N)组合优化调控下强还原土壤灭菌(Reductive soil disinfestation,RSD)处理去除土壤硝酸盐的效果和途径,以20年连作大棚土壤为研究对象,通过14 d培养试验,测定了RSD处理过程中不同pH和有机物料C/N组合... 为探究不同pH和有机物料碳氮比(C/N)组合优化调控下强还原土壤灭菌(Reductive soil disinfestation,RSD)处理去除土壤硝酸盐的效果和途径,以20年连作大棚土壤为研究对象,通过14 d培养试验,测定了RSD处理过程中不同pH和有机物料C/N组合对土壤、土面水硝态氮(NO_(3)^(-)-N)含量以及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结果表明:pH变化对土壤NO_(3)^(-)-N去除无显著影响,pH 5、pH 7、pH 8、pH 9处理土壤NO_(3)^(-)-N含量在41.94~44.33 mg/kg。不同有机物料C/N对土壤NO_(3)^(-)-N去除的影响并非递减关系,C/N 60处理土壤NO_(3)^(-)-N去除效果最差,且N_(2)O排放量最高;C/N 90处理土壤NH_(4)^(+)-N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处理。不同处理土壤及土面水NH_(4)^(+)-N、NO_(3)^(-)-N含量和温室气体排放动态变化趋势较为一致,但不同pH条件下最佳有机物料C/N处理的NO_(3)^(-)-N去除效率并不相同。综合来看,低pH土壤环境下,高有机物料C/N有利于土壤NH_(4)^(+)-N存蓄和NO_(3)^(-)-N去除,且能兼顾温室气体减排;调高pH后,适当改用低有机物料C/N有利于减少NO_(3)^(-)-N去除过程中的温室气体排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石灰 碳氮比 有机物料 设施土壤 硝态氮 温室气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吴传钧院士与农业地理研究
7
作者 曾尊固 《地域研究与开发》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6-7,共2页
关键词 地理学家 吴传钧 院士 农业 人文地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制机制创新是建设一流大学的关键
8
作者 高抒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8期22-22,共1页
世界一流大学有多个国际性的指标,如:要有一流的生源、师资、经费投入、科研成果和学术环境等。目前,我国最好的高校在生源和投入上已接近于那些标准,但在师资力量建设和学术研究上还存在差距。高等教育国际化是缩小这些差距的重要举措... 世界一流大学有多个国际性的指标,如:要有一流的生源、师资、经费投入、科研成果和学术环境等。目前,我国最好的高校在生源和投入上已接近于那些标准,但在师资力量建设和学术研究上还存在差距。高等教育国际化是缩小这些差距的重要举措,即在国际化道路上,我们要借鉴世界一流大学的一些好的做法,比如吸纳优秀的外籍教师以及留学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世界一流大学 机制创新 师资力量建设 高等教育国际化 体制 国际化道路 经费投入 学术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定量分析的城市湖泊绿道分段初探——以南京玄武湖为例 被引量:4
9
作者 许珊珊 王旭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6期6754-6757,共4页
城市湖泊绿道因其位置的特殊性需要承担生态、景观、经济等多方面的功能。为了使各功能协调配合,互不影响,以南京玄武湖为例,提出了对城市湖泊绿道的功能进行分段定位的设想。在综合考虑生态敏感性等因素的基础上,通过定量分析,为绿道... 城市湖泊绿道因其位置的特殊性需要承担生态、景观、经济等多方面的功能。为了使各功能协调配合,互不影响,以南京玄武湖为例,提出了对城市湖泊绿道的功能进行分段定位的设想。在综合考虑生态敏感性等因素的基础上,通过定量分析,为绿道分段提供明确的依据,并对各段功能定位和规划措施提出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湖泊绿道 功能分段 定量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后疫情时代红色旅游动机维度分异与体验效应研究——以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为例 被引量:7
10
作者 李青青 侯国林 +2 位作者 周敏 马小宾 钟星 《地域研究与开发》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37-143,共7页
以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为例,构建后疫情时代红色旅游动机、体验和情绪反应测量量表,分析探讨疫后游客前往红色旅游地的原因,通过结构方程模型研究红色旅游动机维度分异与体验维度之间的因果关联,以及情感反应对旅游体验的... 以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为例,构建后疫情时代红色旅游动机、体验和情绪反应测量量表,分析探讨疫后游客前往红色旅游地的原因,通过结构方程模型研究红色旅游动机维度分异与体验维度之间的因果关联,以及情感反应对旅游体验的作用。结果表明:(1)动机维度均值从低到高依次为偶发性动机、疫后社会因素动机、疫后社交动机、疫后游憩动机、求知自发性动机和情感自发性动机,情感自发性动机和求知自发性动机是游客游览红色旅游地的主要动机,表明疫后游客的民族认同感攀升,对红色革命历史的求知欲较强,疫后游憩和社交欲望也较强烈;(2)游客内部动机情感自发性和求知自发性动机正向显著影响认知体验、情感体验和意志体验,游客出游自主性体验感较强;(3)游客红色旅游的积极情绪和积极的负向情绪对认知体验、情感体验和意志体验都呈显著正向影响,前往红色旅游地能激起游客对现实的思考,体验感较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色旅游动机 旅游体验 情绪反应 后疫情时代 自我决定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珠江口盆地陆丰13洼原型盆地类型与分段差异演化 被引量:1
11
作者 钟锴 李洪博 +4 位作者 刘绍文 肖张波 边利豪 吴迪 冯凯龙 《中国海上油气》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0-69,共10页
陆丰13洼是珠江口盆地东部的传统重点探区,当前油气勘探缺乏领域性和规模性目标,因此有必要对洼陷进行整体分析和区域解剖,开展原型盆地恢复、构造分段差异性等基础地质研究。研究表明,13西洼原型盆地为典型的北断南超箕状半地堑,具脆... 陆丰13洼是珠江口盆地东部的传统重点探区,当前油气勘探缺乏领域性和规模性目标,因此有必要对洼陷进行整体分析和区域解剖,开展原型盆地恢复、构造分段差异性等基础地质研究。研究表明,13西洼原型盆地为典型的北断南超箕状半地堑,具脆性变形特征,西段为继承型半地堑,东段为弱迁移型半地堑。13东洼具明显的构造分段差异性:西段原型盆地为迁移型叠合洼陷,裂陷晚期(恩平期)断拗叠置于裂陷早期(文昌期)箕状半地堑上,应为基底以深岩浆底侵带不断向北迁移所致;中段原型盆地为宽缓型半地堑和断拗叠加,控洼断裂数量多但活动性弱,具韧性变形特征,基底以深多见岩浆局部强烈底侵;东段原型盆地为北断南超箕状半地堑。在恢复洼陷各段不同裂陷阶段原型盆地的基础上,重点剖析了各段的构造样式及其演化横向差异,探讨其差异演化过程及深部动力学机制,指出岩浆底侵及热机制差异是造成陆丰13洼多类型原型盆地及其分段差异演化的控制因素,填补了珠江口盆地陆架区热机制与洼陷差异变形研究的空白。该认识对深入研究陆丰13洼基础石油地质条件及油气富集成藏的横向差异性提供科学依据,并将为下阶段油气勘探提供理论借鉴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珠江口盆地 陆丰13洼 原型盆地 差异演化 岩浆底侵 热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旅游地居民感知和态度的旅游影响空间分异研究——以安徽省三河镇为例 被引量:55
12
作者 李东和 张捷 +1 位作者 赵玉宗 史春云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602-608,共7页
旅游影响近年来成为旅游研究热点,但鲜有研究涉及旅游影响的区域空间不均衡问题。以安徽省三河镇为例,探讨古镇型旅游地旅游影响的空间分异问题。将全镇划分为三个不同的旅游影响区域,即核心区、过渡区和外围区,分别发放居民对旅游影响... 旅游影响近年来成为旅游研究热点,但鲜有研究涉及旅游影响的区域空间不均衡问题。以安徽省三河镇为例,探讨古镇型旅游地旅游影响的空间分异问题。将全镇划分为三个不同的旅游影响区域,即核心区、过渡区和外围区,分别发放居民对旅游影响感知和态度的调查问卷,以此进行旅游影响的空间分异分析。结果表明,古镇型旅游地旅游影响的空间分异呈现出一定的规律性,不论是旅游收益的分配,还是成本的承担,都呈现区域不均衡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居民感知和态度 旅游影响 空间分异 三河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碳经济发展战略研究进展 被引量:24
13
作者 赵志凌 黄贤金 +1 位作者 赵荣钦 赖力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6期4493-4502,共10页
发展低碳经济已成为国家和区域发展的重要战略。从发展战略的角度,对低碳经济的产生背景、内涵和理论基础等进行了总结和归纳;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低碳经济发展战略框架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碳政治和碳排放权分配、目标思路、指标体系构建... 发展低碳经济已成为国家和区域发展的重要战略。从发展战略的角度,对低碳经济的产生背景、内涵和理论基础等进行了总结和归纳;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低碳经济发展战略框架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碳政治和碳排放权分配、目标思路、指标体系构建和碳排放的核算;从政策路径、政策工具和政策仿真等方面介绍了低碳经济发展战略的政策研究的主要内容和国内外研究进展。最后指出当前研究的不足之处和未来研究趋向,主要有:低碳经济理论的深入研究,低碳经济战略和政策工具研究,区域低碳经济发展模式研究,低碳经济发展潜力、市场规模和经济技术风险研究,碳减排标准规范的研究和制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碳经济 战略 政策 碳减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滩涂区不同围垦年限土壤总盐及盐基离子含量变化规律 被引量:14
14
作者 张明 高超 +6 位作者 尹爱经 鲍征宇 陈国光 梁晓红 雍太健 朱意萍 周墨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18-126,共9页
为了研究江苏沿海百年尺度滩涂围垦区土壤含盐量、Cl-、SO42-、HCO3-、Na+、K+、Ca2+、Mg2+等盐基离子变化规律及影响因素,采用了数量统计、相关分析、因子分析等方法对大丰典型滩涂5个不同时段围垦区表层土壤含盐量、Cl-、SO42-、HCO3-... 为了研究江苏沿海百年尺度滩涂围垦区土壤含盐量、Cl-、SO42-、HCO3-、Na+、K+、Ca2+、Mg2+等盐基离子变化规律及影响因素,采用了数量统计、相关分析、因子分析等方法对大丰典型滩涂5个不同时段围垦区表层土壤含盐量、Cl-、SO42-、HCO3-、Na+、K+、Ca2+、Mg2+等盐基离子的含量变化、相关关系、盐渍化特征及土壤理化性质对脱盐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显示:随着围垦年限增加土壤含盐量及盐基离子含量逐渐降低,围垦到60 a左右土壤含量平均值低于1g/kg,基本完成脱盐过程,并且盐渍化类型以氯化物型为主转变成以硫酸盐型为主;随着脱盐过程进行,盐基离子之间相关关系和组合特征发生了明显变化,从初期以Cl-、Na+作为主控因子,到围垦后期以SO42-、Ca2+为主控因子;土壤有机质和粉砂粒的增加加速了土壤脱盐进程;盐基离子变化是围垦过程中土壤酸碱度变化驱动因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 盐分 土地利用 滩涂 盐基离子 围垦 大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补偿理论、方法研究进展 被引量:157
15
作者 赖力 黄贤金 刘伟良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2870-2877,共8页
对近年来国内外生态补偿的概念内涵、理论依据、补偿标准、补偿模式和补偿效应评价等多方面研究内容做了梳理和评析,进而对国内生态补偿研究提出几点展望,包括生态补偿的GIS时空分配模型、风险式补偿和差别化补偿、补偿模式的系统整合... 对近年来国内外生态补偿的概念内涵、理论依据、补偿标准、补偿模式和补偿效应评价等多方面研究内容做了梳理和评析,进而对国内生态补偿研究提出几点展望,包括生态补偿的GIS时空分配模型、风险式补偿和差别化补偿、补偿模式的系统整合研究、模式选择模型和补偿预期效率研究、补偿社会经济效果和环境影响评价研究,并结合我国建设生态友好型社会和区域共同发展的需要角度,提出了开展符合我国生态国情的区域生态补偿理论与方法研究的必要性和基本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补偿 补偿标准 补偿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江流域水沙周期特征及可能影响原因 被引量:36
16
作者 张强 陈桂亚 +3 位作者 许崇育 许有鹏 刘春玲 姜彤 《水科学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80-85,共6页
运用小波变换的方法研究了长江流域干流站(屏山站、宜昌站、大通站与汉口站)以及位于支流嘉陵江流域的北碚站近40年来月均流量与输沙率,研究认为:(1)水利工程(本文主要指水库)对下游河道输沙率的影响远远大于对流量的影响;(2)葛洲坝是... 运用小波变换的方法研究了长江流域干流站(屏山站、宜昌站、大通站与汉口站)以及位于支流嘉陵江流域的北碚站近40年来月均流量与输沙率,研究认为:(1)水利工程(本文主要指水库)对下游河道输沙率的影响远远大于对流量的影响;(2)葛洲坝是低水头径流式发电站,对下游流量变化影响不大,虽然在建库初期对输沙率有一定影响,导致下游河床下切,但远未达到使输沙率固有的1年周期受到影响的程度;(3)三峡大坝的建设已经对下游输沙率产生严重影响,使其固有的1年周期消失,但三峡大坝下游河道输沙率对这种影响的响应与距三峡大坝的距离成反比,即愈往下游,输沙率受三峡大坝的影响愈小;(4)输沙率变化对水利工程影响的敏感程度受流域尺度的影响,流域尺度越大,其反应就愈迟钝,反之亦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沙变化 周期特征 小波变换 长江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建设用地与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关系的空间计量研究 被引量:38
17
作者 叶浩 张鹏 濮励杰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49-155,共7页
利用空间计量模型,对中国大陆地区的30个省、市、自治区2008年的建设用地面积与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30个省、直辖市和自治区地区建设用地面积、GDP、总人口和城市化率都有显著的空间相关特征,一个区域社会经济... 利用空间计量模型,对中国大陆地区的30个省、市、自治区2008年的建设用地面积与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30个省、直辖市和自治区地区建设用地面积、GDP、总人口和城市化率都有显著的空间相关特征,一个区域社会经济的发展不仅会驱动自身区域建设用地的扩张,而且会带动邻近区域的建设用地的增长。传统上只从时间维度出发的研究思路,忽视空间维度的相关性和异质性,低估了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对建设用地增长的作用,必须在普通面板线性回归模型中描述的基础上引入空间变量进行修正。计量模型检验表明,城市化水平对建设用地总规模的影响不甚显著。说明中国大部分省份的农村居民点用地的利用效率普遍偏低。因此,农村居民点用地的调整与优化已迫在眉睫,从长远看来,提高城市化水平,打破城乡二元化的土地制度,建立统一的土地市场,是缓解土地资源紧缺、提高土地利用效率的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设用地 社会经济发展 城市化 空间自相关 空间误差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南部沿海近岸西加鱼毒素研究 被引量:7
18
作者 徐轶肖 王爱辉 +2 位作者 胡蓉 江天久 江涛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330-336,共7页
为了查清我国南部沿海珊瑚礁鱼类体内的西加鱼毒素状况,首次在海南三亚、琼海、广西涠洲岛、珠海担杆列岛、广东徐闻县灯楼角和福建东山岛收集渔民从附近珊瑚礁海域捕捞的野生鱼类,采用酶联免疫法、小白鼠生物法和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 为了查清我国南部沿海珊瑚礁鱼类体内的西加鱼毒素状况,首次在海南三亚、琼海、广西涠洲岛、珠海担杆列岛、广东徐闻县灯楼角和福建东山岛收集渔民从附近珊瑚礁海域捕捞的野生鱼类,采用酶联免疫法、小白鼠生物法和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进行毒素测定.结果表明,6个调查海区均检测出染毒鱼类,总阳性检出率达50%,其中福建东山岛(77.8%)〉广东徐闻县灯楼角(66.7%)〉广东珠海担杆列岛(55.6%)〉广西涠洲岛(37.5%)〉海南三亚(37.5%)〉海南琼海(16.7%),与海域环境质量可能存在一定的关联.鱼组织毒素含量为0~169ngP-CTX-1/kg肉,8个样品(占总样17.4%)超过100ng P-CTX-1/kg肉,达到可致人中毒水平.染毒鱼种类繁多,主要包括蝴蝶鱼科(Chaetodontidae)、鹦嘴鱼科(Scaridae)、鳂科(Holocentridae)、笛鲷科(Lutjanidae)和鮨科(Serranidae).酶联免疫法与小鼠生物法对鱼毒定性检测结果基本一致,但仅在福建东山岛2个鱼样中检测到P-CTX-1成分.染毒鱼类的毒素含量和鱼体重/体长没有相关性,也与其食性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加鱼毒素 珊瑚礁鱼类 酶联免疫法 小白鼠生物法 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物元分析-DPSIR概念模型的重庆土地生态安全评价 被引量:66
19
作者 张凤太 王腊春 苏维词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3126-3134,共9页
构建基于驱动力-压力-状态-影响-响应(DPSIR)概念框架的土地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借助灰色关联模型进行赋权,引入物元分析法对重庆市土地生态安全进行评价,研究结果表明:11997年重庆土地生态安全属于不安全等级,2001年属于较安全、2... 构建基于驱动力-压力-状态-影响-响应(DPSIR)概念框架的土地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借助灰色关联模型进行赋权,引入物元分析法对重庆市土地生态安全进行评价,研究结果表明:11997年重庆土地生态安全属于不安全等级,2001年属于较安全、2005年属于不安全、2009和2012年属于安全等级,表明1997-2012年重庆市土地生态安全总体呈现转好趋势,但由于关联度均小于0,土地生态安全的水平不稳定;2重庆市土地生态系统脆弱,承载干扰的能力较弱;31997直辖后,经济社会的发展,环境保护意识的提升,政府部门生态环境建设力度和环保投入的加大是重庆市土地生态安全有效提升的保障.人口增加,经济社会以及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农业面源污染等是重庆市土地生态安全的制约因素;4该评价模型和指标体系适用性较强,评价结果较为客观,为土地生态安全评价提供了一个方法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 DPSIR概念模型 物元分析 生态安全 重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城市公共空间的嗅觉设计 被引量:15
20
作者 殷敏 杨仲元 +1 位作者 李光州 徐建刚 《城市规划》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58-62,共5页
公共空间的嗅觉设计是现代城市设计中被忽视的一环。由于嗅觉的记忆性、地方性、信息性,嗅觉设计应该成为塑造城市特色的一种途径和手段。本文概括了嗅觉景观的相关应用,并试图探寻公共空间嗅觉设计的意义和发展方向。同时,文章分析了... 公共空间的嗅觉设计是现代城市设计中被忽视的一环。由于嗅觉的记忆性、地方性、信息性,嗅觉设计应该成为塑造城市特色的一种途径和手段。本文概括了嗅觉景观的相关应用,并试图探寻公共空间嗅觉设计的意义和发展方向。同时,文章分析了公共空间嗅觉设计面临的困难,其最主要矛盾为思想上的不重视和嗅觉背景环境的恶化。面临这些困难,嗅觉设计也许需要区别于视觉设计的工具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空间 嗅觉设计 环境感知 城市特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