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611篇文章
< 1 2 23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能源锂矿战略与大陆动力学研究——纪念南京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100周年华诞 被引量:42
1
作者 许志琴 朱文斌 +4 位作者 郑碧海 舒良树 李广伟 车旭东 秦宇龙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2937-2954,共18页
锂矿资源已经成为全球战略性金属矿产,实施新能源锂矿战略是国家和民生的重大需求。解析和对比国内外典型LCT伟晶岩型矿床的分布规律、构造背景、组成特征、成因类型以及成矿机制,找出关键科学难题是实施新能源锂矿战略的基础。为明确... 锂矿资源已经成为全球战略性金属矿产,实施新能源锂矿战略是国家和民生的重大需求。解析和对比国内外典型LCT伟晶岩型矿床的分布规律、构造背景、组成特征、成因类型以及成矿机制,找出关键科学难题是实施新能源锂矿战略的基础。为明确我国新能源矿产战略构思和突破之关键,构建新能源锂矿战略的思路,强调运用大陆动力学理论、进行多学科的整合和交叉研究以及新技术探索,以查明中国大陆典型伟晶岩型锂矿床的深部状态、锂元素的富集规律、以及锂矿"源-运-聚"的成矿机制,为实现锂矿资源的增储、矿集区的合理布阵、扩大上游开发前景,以及建立我国大型-超大型锂矿基地,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能源锂矿战略 成矿背景对比 大陆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承与创新——南京大学《工程地质学》教材更新记
2
作者 施斌 《工程地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95-201,共7页
谷德振先生是“岩体工程地质力学”理论体系的创始人。工程地质专业委员会设立谷德振讲座就是为了更好地继承和创新工程地质学的思想、理论与技术体系。应第二届谷德振讲座专刊之约,本文以南京大学《工程地质学》教材再版更新为契机,诠... 谷德振先生是“岩体工程地质力学”理论体系的创始人。工程地质专业委员会设立谷德振讲座就是为了更好地继承和创新工程地质学的思想、理论与技术体系。应第二届谷德振讲座专刊之约,本文以南京大学《工程地质学》教材再版更新为契机,诠释了工程地质学传承与创新的重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地质学 南京大学 创新 教材 工程地质力学 专业委员会 创始人 讲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提高基础地质认识实习教学效果的研究:以南京大学基础地质认识实习为例 被引量:3
3
作者 解国爱 王宝军 +3 位作者 王博 许宝田 杨爱华 张勇 《高校地质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378-381,共4页
地质学是认识和了解地球的学科,基础地质认识实习是地质学教学过程中非常重要的实践环节,是学以致用、理论联系实际、掌握野外地质工作方法、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教学环节。文章以南京大学基础地质认识实习为例,总结了近... 地质学是认识和了解地球的学科,基础地质认识实习是地质学教学过程中非常重要的实践环节,是学以致用、理论联系实际、掌握野外地质工作方法、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教学环节。文章以南京大学基础地质认识实习为例,总结了近年来基础地质认识实习过程中出现的主要问题,并分析了原因,提出一些具体的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法。文章认为野外地质实习过程中需要进行实习基地的筛选、教师队伍的配备、实习内容的制定、实习时间的调整、野外教学效果的评估等方面的教学改革,为野外基础地质实习效果的提高提供了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础地质 教学改革 实践教学 教学效果 认识实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京大学岩石教学薄片显微图像数据集 被引量:11
4
作者 赖文 蒋璟鑫 +2 位作者 邱检生 于津海 胡修棉 《中国科学数据(中英文网络版)》 CSCD 2020年第3期21-33,共13页
南京大学岩石学教学与研究有百年历史。岩石教学薄片在地质学人才培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这些岩石学教学薄片在损耗、遗失、补充、更新等过程中形成了目前这一批相对完善的薄片体系,包含了28种沉积岩、40种火成岩、40种变质岩,涵盖了3... 南京大学岩石学教学与研究有百年历史。岩石教学薄片在地质学人才培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这些岩石学教学薄片在损耗、遗失、补充、更新等过程中形成了目前这一批相对完善的薄片体系,包含了28种沉积岩、40种火成岩、40种变质岩,涵盖了3大类岩石中90%以上的常见岩石类型,囊括了95%以上地质学专业要求掌握的常见矿物类型、岩石结构等教学大纲。本数据集通过系统拍照、信息整理等方式将南京大学岩矿教研室师生们正在使用的岩石教学薄片进行电子信息化,一共完成108种岩石324个岩石薄片的2634张偏光显微照片的电子信息化。为更好地共享这些岩石学的教学素材,特将这些教学薄片的显微照片和教学薄片信息与国内外同行们共享,以便老师们在线上、线下教学中使用,或者方便学生们在线上开展专业进修与自学。此外,这批统一标准的高质量图像数据可以用于机器学习、岩石自动鉴定等交叉研究,也可以在生产实践中作为广告宣传、花样设计的素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薄片 偏光显微图像 沉积岩 火成岩 变质岩 岩石学 南京大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减湿过程中南京粉细砂孔隙结构演化精细表征
5
作者 张恒 张巍 +3 位作者 徐文瀚 朱鸿鹄 施烨辉 程荷兰 《工程地质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4-85,共12页
饱和度影响着非饱和土土水特性与工程性质,孔隙结构是影响砂土抗液化强度的本征指标之一。为定量探究砂土饱和度与孔隙结构之间的相关性,使用了6μm工业显微CT扫描减湿过程中的重塑南京粉细砂试样,对三维重构后的试样不同高度位置分别... 饱和度影响着非饱和土土水特性与工程性质,孔隙结构是影响砂土抗液化强度的本征指标之一。为定量探究砂土饱和度与孔隙结构之间的相关性,使用了6μm工业显微CT扫描减湿过程中的重塑南京粉细砂试样,对三维重构后的试样不同高度位置分别提取出表征单元体,使用最大球算法获得各表征单元体的孔隙网络模型,计算孔隙形态与孔隙结构参数,分析减湿过程中不同阶段孔隙结构演化特征。结果表明,试样单孔隙几何形态以细长椭球体为主,减湿过程中喉道长度和孔隙球度变化较小,而喉道半径减小;样品孔隙定向性发生循环变化,具体表现为:含水率30%时试样无主定向性;含水率20%降至5%时,孔隙平面角与空间角的数学期望均出现在120°方向;而干燥样孔隙重新丧失主定向性。孔隙结构参数定量分析结果表明,南京粉细砂饱和试样连续失水过程可划分为4个阶段:过饱和含水率降至含水率30%阶段,孔隙结构参数增大,孔隙连通性提高;含水率30%降至20%阶段,孔隙结构参数减小,孔隙连通性降低;含水率20%降至5%阶段,试样失水干裂,孔隙结构参数增大,连通性提高;含水率5%降至0阶段,裂隙结构被破坏并被砂土颗粒填充,孔隙结构参数减小,连通性降低。研究成果为进一步理解非饱和南京粉细砂液化特性打下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京粉细砂 非饱和土 孔隙结构演化 定向性 精细表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废弃矿坑生态修复回填建筑垃圾与工程弃土混合料配比优化试验研究
6
作者 李佳宝 阎长虹 +3 位作者 俞良晨 郭书兰 王鹏斌 匡俊 《工程地质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87-396,共10页
在城市建设及地下空间开发过程中产生大量的建筑垃圾与工程弃土,若以合理的配比混合料用于回填废弃矿坑,既可以有效解决废弃矿坑回填料不足的问题,又可以实现建筑垃圾固体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并解决堆放固体废弃物占用土地资源的问题,... 在城市建设及地下空间开发过程中产生大量的建筑垃圾与工程弃土,若以合理的配比混合料用于回填废弃矿坑,既可以有效解决废弃矿坑回填料不足的问题,又可以实现建筑垃圾固体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并解决堆放固体废弃物占用土地资源的问题,推进矿坑生态修复向节能减碳方向发展。但是,建筑垃圾与工程弃土成分复杂,需要合理配比才能保证填土边坡的稳定性及固体废弃物的利用率。本文依托苏州某矿坑回填土边坡,对建筑垃圾和工程弃土不同配比混合料开展室内试验研究,得到其混合料的相关物理力学性质指标。据此采用GeoStudio数值分析软件计算分析不同配比混合料回填土边坡稳定性。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建筑垃圾配比的增大,混合料的黏聚力呈现不断减小及内摩擦角呈现不断增大的趋势,混合料的抗剪强度与其配比呈指数函数关系;当配比为0.4的时候,不同工况下的边坡稳定性均良好,是矿坑回填边坡中工程弃土与建筑垃圾混合料的最优配比,在该配比下混合料的强度较大,且黏性土含量高,有利于矿坑后期的复绿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垃圾 混合料配比 废弃矿坑 直剪试验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稳定同位素示踪技术的南京典型农业面源氮定量溯源
7
作者 谢馨 夏成红 +1 位作者 张守斌 吴礼军 《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84-88,共5页
选取太湖流域南京高淳松溪河汇水区域为典型农业面源研究区,基于野外调研、常规监测及稳定氮同位素示踪技术,阐明了研究区水化学及不同形态氮的分布特征,定量解析了研究区不同污染源对重点断面的NO_(3)^(-)贡献比例。结果表明:平水期研... 选取太湖流域南京高淳松溪河汇水区域为典型农业面源研究区,基于野外调研、常规监测及稳定氮同位素示踪技术,阐明了研究区水化学及不同形态氮的分布特征,定量解析了研究区不同污染源对重点断面的NO_(3)^(-)贡献比例。结果表明:平水期研究区地表水中TN质量浓度范围为2.37 mg/L~6.89 mg/L,以NO_(3)^(-)为主,占TN的38.8%~94.6%。氮污染主要受内污染源影响,贡献占比达67.6%,其中来自生活源的NO_(3)^(-)对松溪河汇水区域贡献最大,占比为29.9%,农田径流次之,贡献占比为20.0%;外污染源中上游进水对区域内NO_(3)^(-)贡献占比为25.1%,大气沉降贡献占比为7.3%。落蓬湾国考断面氮污染主要来源于上游汇水范围内的农田径流,贡献占比为27.4%,其次为水产养殖,贡献占比为21.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稳定同位素 农业面源 硝酸盐 污染来源解析 太湖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藏羌塘南缘热那错地区埃达克质英安岩的成因及构造启示:锆石U-Pb年龄、岩石地球化学和Sr-Nd-Hf同位素证据
8
作者 韦少港 唐菊兴 +7 位作者 宋扬 李宝龙 刘治博 董玉杰 白羽彤 相硕 刘思 白云 《地质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632-1655,共24页
西藏班公湖-怒江缝合带两侧广泛分布着大量中生代岩浆岩,研究其形成时代和岩石成因对探究班公湖-怒江洋的构造演化具有重要的指示意义。本文对出露于羌塘南缘热那错地区英安岩的岩石地球化学、LAICP-MS锆石U-Pb年龄和Sr-Nd-Hf同位素组... 西藏班公湖-怒江缝合带两侧广泛分布着大量中生代岩浆岩,研究其形成时代和岩石成因对探究班公湖-怒江洋的构造演化具有重要的指示意义。本文对出露于羌塘南缘热那错地区英安岩的岩石地球化学、LAICP-MS锆石U-Pb年龄和Sr-Nd-Hf同位素组成进行系统研究。结果显示:①热那错英安岩形成时代是109.6±0.8~109.5±0.6 Ma,为早白垩世晚期。②热那错英安岩属于钙碱性岩石系列,具高SiO_(2)(64.79%~70.37%)、高A1_(2)O_(3)(13.81%~16.13%)、低MgO(0.68%~0.88%)、高Sr(517×10^(-6)~598×10^(-6))和低Y(8.45×10^(-6)~10.7×10^(-6)),Mg^(#)值为23.83~29.65,Sr/Y比值为53.0~70.8,显示埃达克质岩浆特征。③该套埃达克质英安岩整体上不同程度地富集Rb、U、Th、K、Pb等元素和轻稀土元素,亏损重稀土及高场强元素(HFSEs:Nb、Ta、Ti),(La/Yb)N值为18.48~20.23,δEu具有弱负异常(0.84~0.89),显示典型的活动大陆边缘火山岩特征。④该套埃达克质英安岩(^(87)Sr/^(86)Sr)_(i)值为0.705119~0.705491,εNd(t)值为0.28~+1.25,二阶模式年龄为931~806 Ma;其锆石ε_(Hf)(t)为+3.9~+13.1,对应的地壳模式年龄T_(2DM)^(C)为924~332 Ma。综合区域地质资料和本文最新数据,认为班公湖-怒江洋盆在早白垩世晚期可能尚未完全关闭,热那错英安岩来源于班公湖-怒江洋壳北向持续俯冲于羌塘地体之下的地壳增生加厚过程中,由玄武质新生下地壳物质的重熔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安岩 岩石成因 早白垩世 新生下地壳 羌塘南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赣西北宜丰含锂伟晶岩形成时代、地球化学特征及其与高分异花岗岩的成因联系
9
作者 肖军军 马正龙 +7 位作者 邓茂春 张家琪 廖光春 吴海 简平 刘星星 陆建军 张福神 《矿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21-341,共21页
江西省西北部宜丰地区近期发现了一系列大型-超大型锂矿床。目前,对于该地区花岗岩型和细晶岩型锂矿已经有相关的年代学和地球化学研究资料。与之相比,该地区伟晶岩型锂成矿却鲜有报道。为探讨宜丰地区含Li伟晶岩的形成时代和地球化学特... 江西省西北部宜丰地区近期发现了一系列大型-超大型锂矿床。目前,对于该地区花岗岩型和细晶岩型锂矿已经有相关的年代学和地球化学研究资料。与之相比,该地区伟晶岩型锂成矿却鲜有报道。为探讨宜丰地区含Li伟晶岩的形成时代和地球化学特征,本文对石家里、白水洞和大港矿区两种不同产状的含Li伟晶岩开展了锡石和铌钽矿族矿物LA-ICP-MS U-Pb测年以及全岩地球化学分析。测年结果表明,这些含Li伟晶岩的锡石和铌钽矿物U-Pb年龄集中在(139.8±1.6)~(136.0±7.2)Ma,与宜丰地区花岗岩型和细晶岩型锂矿化的时代十分接近,同属于早白垩世矿化事件。全岩地球化学数据显示,宜丰地区含Li伟晶岩明显富集稀有金属元素Li、Rb、Cs、Nb和Ta,亏损Ba、Sr、Nd、Eu以及Ti等元素,同时表现出低Nb/Ta、Zr/Hf值、稀土元素含量低以及轻重稀土比值小的特征,与区域上高分异的早白垩世白水洞似斑状/中细粒白云母花岗岩的地球化学特征非常相似。因此,本文认为宜丰地区含Li伟晶岩可能是岩浆高度分异演化的结果,与白水洞花岗岩具有紧密的成因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锂伟晶岩 锡石和铌钽矿族矿物U-Pb定年 岩石地球化学 宜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嫦娥五号角砾岩岩屑中矿物及玻璃的地球化学特征
10
作者 王莎莎 李林曦 +1 位作者 惠鹤九 万博 《岩石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135-1148,共14页
嫦娥五号(CE-5)任务返回了位于风暴洋克里普地体(PKT)中年轻的玄武岩单元的月壤样品,为了解月球的演化历史提供了新的视角。已有的大量研究集中在月壤中的玄武岩岩屑,但同样拥有着可观数量的角砾岩岩屑却较少被研究。角砾岩为了解月壳... 嫦娥五号(CE-5)任务返回了位于风暴洋克里普地体(PKT)中年轻的玄武岩单元的月壤样品,为了解月球的演化历史提供了新的视角。已有的大量研究集中在月壤中的玄武岩岩屑,但同样拥有着可观数量的角砾岩岩屑却较少被研究。角砾岩为了解月壳成分、岩性多样性、撞击过程和地质演化提供了重要的信息,也是月球研究中重要的研究对象。本项研究的样品为铲取月壤样品中的角砾岩岩屑,其主要表现为撞击熔融碎屑、岩石和矿物碎屑嵌套在细粒基质中,可含少量玻璃碎屑。系统的岩石矿物学研究发现,CE-5角砾岩岩屑中的矿物以橄榄石、辉石、长石为主,伴有不同程度的破裂;多见撞击玻璃,未见高压相撞击特征矿物。本研究中的角砾岩岩屑均遭受过S3及以上等级的撞击,撞击压力>~20GPa。少部分具有流动结构的长石质玻璃的角砾岩岩屑所遭受的冲击的等级则可达到S5,甚至更高(撞击压力>~42GPa,熔融温度>~1100℃)。角砾岩岩屑中矿物的化学组成表明,构成CE-5角砾岩的主要物质是CE-5着陆区本地的年轻玄武岩,但有约1%~8.5%的矿物和CE-5玄武岩有差异,可能是来自着陆区月海之外的成分。玻璃的化学成分可以通过简单的玄武质矿物混熔来解释,仅个别岩屑中的玻璃记录了月球高地物质的化学组成。对比Apollo及Luna的样品外来成分及年龄,可初步推测CE-5着陆区在~2.0Ga的玄武质岩浆喷发后并未经历大的表面改造,这和月表撞击通量的减少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月球 嫦娥五号 月球角砾岩 太空风化 撞击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际花岗岩地质及成矿关系学术讨论会在南京大学召开
11
作者 张景荣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CAS 1983年第2期11-13,共3页
经国务院批准由南京大学主办的国际花岗岩地质和成矿关系学术讨论会,于82年10月26日—11月2日在南京大学召开。应邀出席这次学术会议的国内、外代表170多人。其中有世界著名地质学家澳大利亚的B.查佩尔.A.J.R.怀特,希腊的S.S.奥古斯梯斯... 经国务院批准由南京大学主办的国际花岗岩地质和成矿关系学术讨论会,于82年10月26日—11月2日在南京大学召开。应邀出席这次学术会议的国内、外代表170多人。其中有世界著名地质学家澳大利亚的B.查佩尔.A.J.R.怀特,希腊的S.S.奥古斯梯斯,日本的黑田吉益,法国 J.拉梅尔和J.狄迪尔,美国的J.M.吉贝尔特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岗岩 大地构造环境 酸性岩 包体 成矿关系 地质 学术讨论会 南京大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成因软土工程地质特性研究——以连云港、南京、吴江、盱眙等地四种典型软土为例 被引量:33
12
作者 阎长虹 吴焕然 +3 位作者 许宝田 许崧 郑军 燕晓莹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561-569,共9页
我国东部沿海和长江下游地区,地势低洼,分布广泛有第四系全新统新近沉积的软土,成因类型有滨海相、河漫滩相、湖沼相及间洼地相等软土。该地区软土厚度大、结构松散、高孔隙比,高含水量;其强度低、压缩性大,易产生流动变形。本文以这些... 我国东部沿海和长江下游地区,地势低洼,分布广泛有第四系全新统新近沉积的软土,成因类型有滨海相、河漫滩相、湖沼相及间洼地相等软土。该地区软土厚度大、结构松散、高孔隙比,高含水量;其强度低、压缩性大,易产生流动变形。本文以这些不同成因类型的软土为例,针对其矿物成分、粒度成分、物理力学性质及其相关指标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试验研究和系统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软土的成因类型及矿物成分、粒度成分、含水量控制着软土的工程地质性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土 成因类型 东南沿海地区 工程性质 江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京河西地区软土地层特征及工程特性研究 被引量:22
13
作者 侯晓亮 赵晓豹 +1 位作者 李晓昭 李家奇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600-608,共9页
南京河西地区软弱土层性质复杂。为对工程建设提出针对性的设计和治理措施,有必要对该地区软弱土层成因及工程特性进行全面、系统的研究。本文主要针对河西地区地层结构及沉积演化特点,对软弱土层的物质成分、微结构特征以及土的渗透、... 南京河西地区软弱土层性质复杂。为对工程建设提出针对性的设计和治理措施,有必要对该地区软弱土层成因及工程特性进行全面、系统的研究。本文主要针对河西地区地层结构及沉积演化特点,对软弱土层的物质成分、微结构特征以及土的渗透、压缩、强度、灵敏度和蠕变特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河西地区软弱土层属于河漫滩沉积,其沉积过程与河道变迁密切相关,具有沉积年代新、结构成熟度低、厚度变化大、土层分布不均并夹有砂透镜的特点。软弱土层属于欠固结土,粘土矿物以伊利石为主,具有中等—高灵敏性和低—中等次固结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漫滩 淤泥质粉质粘土 工程特性 欠固结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京地质环境的基本特征和几个主要环境岩土工程问题 被引量:25
14
作者 罗国煜 李晓昭 +1 位作者 张春华 SalahBishir 《高校地质学报》 CAS CSCD 1998年第2期189-197,共9页
环境问题已成为全球热点,本文提出了关于人类社会面临的两类环境问题的概念,即污梁和生态破坏及环境岩土工程问题,论述了南京市的地质环境特点,剖析了南京市的几个主要环境岩土工程问题。这对深化环境问题的认识,促进南京经济建设... 环境问题已成为全球热点,本文提出了关于人类社会面临的两类环境问题的概念,即污梁和生态破坏及环境岩土工程问题,论述了南京市的地质环境特点,剖析了南京市的几个主要环境岩土工程问题。这对深化环境问题的认识,促进南京经济建设的发展,推动南京环境岩土工程问题的研究有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京 地质环境 岩土工程环境 环境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隧道开挖过程中的渗透变形问题分析——结合南京地区工程实例 被引量:5
15
作者 许宝田 阎长虹 李小昭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CAS CSCD 2002年第2期45-48,共4页
本文从水文地质条件、土体结构和力学性质等方面分析了南京地区土层中隧道开挖所引起的渗透变形问题。经研究认为可通过控制所构筑地下防渗墙深度、厚度及质量来防止渗透变形。
关键词 隧道开挖 渗透变形 防渗墙 水文地质条件 土体结构 力学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京地铁南北线主要工程地质问题认识与评价 被引量:8
16
作者 程建军 严三保 +1 位作者 蒋建平 马骥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 CAS 2004年第1期46-51,共6页
 介绍了南京地铁南北线一期工程的工程概况及工程地质条件。地铁建设场址区沿线地形复杂,地铁要频繁穿过基岩和河漫滩软土及古河床的饱水粉细砂层,由此引发较多的工程地质问题。结合优势面分析理论讨论了南京地铁建设所遇到的主要工程...  介绍了南京地铁南北线一期工程的工程概况及工程地质条件。地铁建设场址区沿线地形复杂,地铁要频繁穿过基岩和河漫滩软土及古河床的饱水粉细砂层,由此引发较多的工程地质问题。结合优势面分析理论讨论了南京地铁建设所遇到的主要工程地质问题:区域稳定性问题、砂土液化问题、围岩稳定性问题、工程水害与渗透变形问题、地基不均匀沉降问题,并针对具体问题提出了在地铁施工中的相应解决办法。实践证明,认清工程建设中所存在的工程地质问题并作出科学评价,对工程建设的勘察、施工、设计都是至关重要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 工程地质问题 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京市地铁工程环境地质评价 被引量:12
17
作者 邢崴崴 阎长虹 《工程地质学报》 CSCD 2004年第3期298-302,共5页
地下空间的开发不可避免会对周围的环境造成影响 ,本文通过结合南京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情况和地铁的施工 ,就地铁工程对环境的影响进行初步研究 。
关键词 地铁工程 工程地质 施工 水文地质 环境地质 地下空间 解决方法 南京市 情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京蒋庙岩体的年代学、地球化学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8
18
作者 洪文涛 徐夕生 +1 位作者 贺振宇 闫峻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577-1588,共12页
南京蒋庙侵入岩体的主体为辉长岩-闪长岩,并伴有少量的二长岩。LA-ICP-MS锆石U-Pb定年表明,其形成于118±1.1Ma,为长江中下游地区中生代最晚的一次岩浆活动。岩石地球化学资料表明,在岩浆上升及结晶过程中无明显的地壳物质混染。蒋... 南京蒋庙侵入岩体的主体为辉长岩-闪长岩,并伴有少量的二长岩。LA-ICP-MS锆石U-Pb定年表明,其形成于118±1.1Ma,为长江中下游地区中生代最晚的一次岩浆活动。岩石地球化学资料表明,在岩浆上升及结晶过程中无明显的地壳物质混染。蒋庙岩体的εNd(t)值为-0.49~-2.29,介于DMM及EMII之间。简单二单元混合计算表明,其源区中有较高比例的软流圈物质加入。综合其它年龄资料,长江中下游地区中生代岩浆活动可分为3期:早期为151~133Ma,中期为131~126Ma,晚期为125~118Ma。中生代时期该区总体处于板内伸展的构造环境,经历了岩石圈拉张、软流圈持续上涌的地幔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辉长岩-闪长岩 锆石U-PB定年 岩石地球化学 软流圈上涌 长江中下游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京玄武湖水底交通隧道工程与环境效应分析 被引量:1
19
作者 倪宏革 李晓昭 罗国煜 《高校地质学报》 CAS CSCD 1998年第2期214-219,共6页
南京玄武湖隧道,既在城市中心,又在水下,是脆弱环境下典型的地质工程。影响水下隧道施工的不仅有环境工程地质条件,还有城市环境约束因素;另外,隧道施工会对城市环境产生不良影响。作者对上述问题作了具体分析,并用系统工程的思... 南京玄武湖隧道,既在城市中心,又在水下,是脆弱环境下典型的地质工程。影响水下隧道施工的不仅有环境工程地质条件,还有城市环境约束因素;另外,隧道施工会对城市环境产生不良影响。作者对上述问题作了具体分析,并用系统工程的思想对隧道出口及施工方案的选择进行了初步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下隧道 脆弱环境 地质工程 环境效应 玄武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西伟晶岩型锂矿科学钻探工程竣工——为建立伟晶岩型锂矿成矿理论提供科学依据
20
作者 许志琴 朱文斌 +11 位作者 郑碧海 李广伟 魏海珍 高建国 舒良树 章荣清 车旭东 王国光 李伟强 魏广祎 彭弘韬 黄煜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3169-3171,共3页
位于青藏高原北缘的松潘-甘孜地体东部地区,地质上的主要特征包括以扬子陆块为基底,广布巨厚三叠纪浊积岩,大量中生代花岗岩侵位,以及发育大型-超大型伟晶岩型锂矿。由南京大学卓越计划资助的“川西伟晶岩型锂矿科学钻探”工程是我国首... 位于青藏高原北缘的松潘-甘孜地体东部地区,地质上的主要特征包括以扬子陆块为基底,广布巨厚三叠纪浊积岩,大量中生代花岗岩侵位,以及发育大型-超大型伟晶岩型锂矿。由南京大学卓越计划资助的“川西伟晶岩型锂矿科学钻探”工程是我国首次在伟晶岩型锂矿矿集区实施的深地工程,以揭示伟晶岩型锂矿深部结构和成矿机制为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伟晶岩型 成矿理论 科学钻探 成矿机制 浊积岩 深部结构 扬子陆块 青藏高原北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3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